绿林网

《剧院魅影》读后感精选

《剧院魅影》读后感精选

《剧院魅影》是一本由[法] 加斯通·勒鲁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剧院魅影》读后感(一):一点点吐槽。

1.在正文的第二页,“鬼丫头”后面莫名其妙的出现了②③④⑤的标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2.正文第14页:《罗密欧与朱丽叶》早先由卡瓦略夫人在老歌剧院首演,而后又在喜歌剧院长演不衰。

请问“喜歌剧院”是什么,不太懂。请大家帮我解释下,谢谢。

剩下不知道还有多少看不懂的内容。到时候再列出来请教大家吧。

《剧院魅影》读后感(二):关于《剧院魅影》的一些想法

先看了歌剧。算起来,《剧院魅影》应该是我的入坑歌剧了。毕竟当时在看《图兰朵》的时候并没有像这部歌剧一样哭得稀里哗啦。而且,《剧院魅影》中那一首《Angel of music》使我彻底沦陷,以至于买了数字专辑,颠来倒去循环播放了好久。 这么久了,还是心疼魅影。 用波斯人的话说,他是多么的“可怜又不幸”啊。 他简直是造化弄人的最好代名词了。 他精于建筑机关,懂得魔术,音乐天赋过人,但却生就了一张“活死人”似的脸,从而被迫行于黑暗。而他的爱也带上了这种色彩,疯狂而又歇斯底里。 那大概是一种与希望相系的爱吧。 就仿佛圣母显迹的那种激动,恨不能跪倒在圣母的脚下,虔诚地亲吻她的鞋子与裙摆。 而这种东西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更何况他是一个从一开始就除了母亲赠予的假面外一无所有的人。他的世界大约也只有黑暗,而假面是他的唯一色彩。

他真是一个可怜的疯子。为了爱,宁肯将整个剧院炸的粉碎也在所不惜。但他又为了爱,甘愿成为“一条准备为她的可怜的狗”。哪怕是夏尼子爵,都未必能有魅影的爱深深入骨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剧院魅影》读后感(三):我总是在弥补小时候那些遗憾。

完成了一个小时候的遗憾。四年前,想起大概在2006的一件事。那时还在高中,那时杀马特风刚得以在国内席卷,那时有一首特别激昂的外文歌曲,《she is my sin 》。不知哪个厉害的人,将《she is my sin 》嫁到2004年版的《歌剧魅影》,以当时的那个年纪,以一种现在我体会不到的感觉震撼到我,高亢的女声搭配波澜曲折的片段,那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于是我就买了一本当时觉得译文不是很好读,就搁浅了。直到某知名作家最近评论一个变态的“主人公”,我才想到这还有这本推理小说。不过虽说是推理,真正震撼我心灵的是,克里斯蒂娜讲述她听闻“幽灵”歌声和见其相貌时的剧烈反差造成的心理冲突,以及埃利克最后在爱与毁灭构成的极端命运中的解脱。小说区别于电影的是(电影刚下好,还没看),文中对音乐歌剧场景描述,大概不如电影表现的立体,更加生动。唯一作为补偿的是,我确实认真的读过《浮士德》,跟随浮士德的步伐试图理解他,因此在讲到玛格丽特(格雷琴)的表演时,仅能强行带入一点感受。小说优越处在于,幽灵的相貌可不是电影中尽管戴着面具,却难以掩盖外在的气场,实际上,埃利克在书中的描写是如同《美队》里反派雨果的那种造型,没有鼻子,牙齿长在嘴唇外面的骷髅。大概也正如此,我才更喜欢作为歌声的天使之音和作为地狱来客的骷髅长相之间的反差。最后,作为一个男性,尽管这是一部推理悬疑小说,我大概不用去发现作者试图在小说中告诉我的,如何发现,警惕变态的剧院幽灵吧。

《剧院魅影》读后感(四):没结果的一往情深,我不敢,所以更歆羡

原谅我就是这样的胆小。

开始的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先听的音乐剧、看到电影,沿着轨迹倒追过来的。

丑陋的埃里克,让人羡慕的埃里克。你虽然长相古怪吓人,但是身怀惊天艳艳之才,而且,有一颗专一的心。为了爱情玩弄手段,将一群吃瓜群众玩弄鼓掌之上甚至无视生命,如鬼魅的王者,可是只要克里斯汀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你生、可以让你死,你是傻子,也是一个被爱情弄晕头脑的可怜痴儿, 丰满却偏激的性格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经典就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但还是心甘情愿的跟随男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再体验一次。我理解的经典悲剧,是作者为一众痴心读者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让我们爱上他,此后,再摧毁他。不完满的结局让人留有遗憾,无法原谅,心里生出丝丝牵绊。历来经典,永远悲剧比喜剧多。

就是因为这么的不甘心,所以我一点点的查歌剧魅影的相关,想在多了解一点讯息,虽然是已落定的结局,虽然就艺术作品而言,我承认不会有比分开更好的结局。但是从个人感情讲,我的先入为主是埃里克,纵使他不堪、恐怖,具备了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一切,但是他孤注一掷毁天灭地一往情深的勇气真心让我无比跪服。换做是我的话,我绝对绝对不敢,再跪。克莉丝汀娜虽然倔强勇敢,也是满傻气的,如果她在再大几岁,看清了世事沧桑和子爵扭捏又脆弱的感情心路,我相信她一定不会是这个选择。

深爱无罪。

《剧院魅影》读后感(五):关于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的一些吐槽

读过的书不多,上海译文出版社典雅的封面设计,良好的纸张一直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但是我这次看这本《剧院魅影》的时候,居然会读不下去,以至于上豆瓣吐槽。。。

声明我这是第一次接触剧院魅影或者歌剧魅影,看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该故事讲的是个什么所以然。

所以我在看到放在正文前的[译文序],译者概括介绍剧情时,不免肝颤。只得说译者语言组织能力很强,非我类能比。当然,译者还是留有悬念,没有全部给透个干净。纵然这本书是名著,但是也不能要求每个读者在读之前都抛弃应有的好奇吧?

读译本总喜欢先看看译者写的字,顺便了解一下翻译的过程和译者的心境。

第一次重大停顿于此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1345578/

正文开始后第4页,倒数第二段,谁能告诉我这段话讲的是个啥?

不懂法语不清楚原文什么意思,也不知是作者是不是就乐意这么写呢还是怎么地。

最费解的一句【要是在埋葬活人的声音的时候没有遇上这种闻所未闻的巧合】看来我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真对不起语文老师…

读到后面这处时决定停下不读,上豆瓣(笑)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1346581/

正文开始后第一章第1页

可能不太清楚,但是能看到第3行有一个①注释标记,倒数第5行的人名后面有连续的②、③、④、⑤注释标记。此页没有对注释标记进行解释,于是向后翻一页。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1347351/

正文开始后第一章第2页

第2行,“鬼丫头”后面又出现连着的注释标记②③④⑤,这是什么吊情况?此页下面有对于①—⑤的解释,②—④的解释内容都是对于上一页的人名,完全没有对于“鬼丫头”这词做任何说明。

总结一下就是注释标号弄错,连续凭空出现了4个,这错误可是在第一章第2页啊,我勒个去。

我只能认为这是个不该出现在书里的错误。

吐槽完了,明天继续读吧……

又:感觉[剧院魅影]这名字比[歌剧魅影]好

又又:[歌剧院魅影]会不会更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