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100字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100字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是一本由Sara Bongiorni著作,Wiley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5,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一):中文名就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吧

关于"中国制造"在世界的风靡,我们应该是喜还是忧呢?我们给世界带来了廉价优质的产品,方便了他们的生活,降低了消费成本,换来的却是抵制与贸易壁垒.中国要打出真正的中国制造,应该在产品的科技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而不应纯粹沦为"世界工厂".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二):《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离开了中国,一个美国家庭还能否很好的生活

2004年的圣诞节,一个美国人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竟然有25件 “中国制造”,与此同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字中国。棉队此情此景,他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于是他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三):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没什么太高深的道理。

不过是一个家庭主妇叨叨叙叙的一些事情。觉得好烦啊。

原来美国的家庭妇女也是这么多话,天底下的家庭妇女都差不多。

只是,中国的家庭妇女大概从来没想到这样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庭琐事,一坨坨的写出来,也可以是一本书,然后还出出来卖钱。

据说是个女记者,文笔也一般,就是很随意的写的。

反正看起来觉得有点烦,有点做作,不那么悦读。。。

即使是作用英文读物,也不用精读,泛读,看看就好了。

此书的最大作用,恐怕是在于作者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证实,刚好在美国队中国出口施压的情况下出来的,文章的主旨内容比水平本身更值得关注。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四):中文的书名应该怎么叫?

这本书作者写作风格活泼幽默,甚至带些辛辣,也许不是特别客观,但读着很过瘾。在此想征询一下中国的译名。(台版和此前的大陆主流媒体都译为第一个名字。)

·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一年不买中国货

大家觉得哪个名字好呢?

本书主要内容: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全球化时代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从而诞生了这本书。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普通物什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小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作者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作者萨拉是位获奖记者,她用妙笔的生花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读后感(五):离开中国的美国

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很好奇。 因为看了一个电视报道。

某天早晨,洗脸时习惯性的戳开电视,换到旅游卫视. 早间节目中正在采访本书的女作者。 她说她不是个政治家,也不是个研究人员。只是想知道普通的美国人民,离开了made in China ,生活会如何。 她们把这样的日子定为一年. 在这一年中,她们遇到了种种麻烦。 她4,5岁儿子的童鞋,基本只有中国制造的。 而且,如果是中国产的是20,30美元一双。 而为了选择中国以外的,她千辛万苦的终于找到一双。而这是这一年中她给儿子买的唯一的一双鞋. 产自意大利,70美元. 日本产的搅拌机坏了,而这一坏之下就永久停用了。因为买不到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的刀片来替换。 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倒是有中国以外国家生产的。但要花许多时间去寻找。 而这一年中,她曾经破过一次例. 那是在万圣节.她的儿子看到一款南瓜灯面具。非常喜欢。 但她发现是made in China.于是没给他买。 可是她的儿子却哭闹不已,在地上坐着不走(看来不只中国的小孩会耍赖). 她还是坚持着把儿子领回家了。 这一晚上儿子都不高兴,哭闹. 最后她只好妥协:同意儿子买那面具,但要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支付面具钱. 终于这一年期满了. 家人都非常高兴。 她的儿子说:妈妈!我们可以开始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了?!太好了!我们开始吧! 而且永远不要停下来了!!

看了这个节目的介绍,我开始期待从书店找到这本书。 不过,最好是中文译本。 我的英语实在是荒废多年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