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一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天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呢? 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开,以待她明朝游玩上院,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是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并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我种的牡丹

对于养花,我向来只是听说却无实践。而这次,我却要亲自体验一番养花的感受了。

面对刚刚移盆过来的牡丹,我应付得有些手足无措。又是换土,又是浇水施肥,还要把楼下别人种田的沃土偷偷拿到家中给花换上。一天下来,整个人腰酸背痛,手脚发软,浑身无力躺在床上。刚想把种花这些烦人的琐事丢给爸爸妈妈,自己倒时候拿个结果去应付学校,可换个念头一想,这不正是培养我责任心和自理能力的大好机会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想罢,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来,去观察牡丹。

仔细观察牡丹后,我发现,这个在花中不怎么起眼的小家伙,仔细观看后竟别有一番滋味:那碧绿叶瓣上还残留着刚才浇水的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几颗璀璨的钻石,四射着迷人的光彩;原本错落有致的叶瓣在水滴的点缀下,在我看来,绝不亚于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百合和香味四溢的玫瑰。

日子一天天过去,牡丹在悄悄长大。但是由于学习繁忙,很快,我对养花就没有了耐心,渐渐的我不给它浇水施肥、换土了。牡丹毕竟是一盆花,没有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时日不长,那原本洋溢着活力的叶瓣变成了枯萎的黄色,当我发现后,赶紧请妈妈帮助我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妈妈细细端详了牡丹的叶茎,说还来得及。妈妈教我小心翼翼地松开土,修剪枯萎的黄叶,浇水施肥,打那天以后,我每天都观察着牡丹的变化。终于有一天,我发现牡丹的叶瓣渐渐由黄转绿了,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责任心和毅力,否则,即使我种的是仙人掌,到头来也会种死掉的。

心中的牡丹

“绿叶闲且静,红衣浅复深。”在诗人眼里,牡丹是那么婀娜多姿,而在我的记忆里,牡丹却远没有那么美。

爷爷爱花,不大的阳台上,各色各样的花朵临风摇曳,偶尔抚过,总可以惊飞一两只美丽斑斓的花蝴蝶。

我也爱花,蛋爱的只不过是花开放时的美丽姿态也扑鼻香味。我爱花的美丽胜过对花得怜惜。我尤爱攀枝,直至花的汁水浸入我的皮肤,染成淡淡的绯色。

一日,欣闻爷爷的好友给他移植了几株牡丹,我的脑海里不由的浮现那些华丽凄凉的诗句。待到爷爷把花放到我的眼前却大失所望,没有硕大的花朵,没有鲜叶的花叶,只有几根枯枝似的根随意地插在土陶盆里,潦倒的迎着风。还有几朵零星的花苞半闭着,才让人想起,这也是花。

“这,也是牡丹?”我迟疑了许久,才轻口说出。

“是啊!牡丹。”爷爷怜爱的抚过牡丹,语气里透出惋惜。“这花本是卖钱的,挖出来时上了根,活不长了。”

我看着那枯枝似的牡丹,心里也十分惋惜,多可惜啊!这么好的一盆牡丹,竟然看不到了。

次日,我像往常一样棒爷爷浇花,看见几只蝴蝶翩飞着,在那盆牡丹花旁。花苞绽放了,小小的,没有绿叶的点缀,孤零零的开放了。虽然迎着风摇摇欲坠。但还是坚强的保持这样的傲人姿态,颜色殷红,让人心惊。

不知道它是怎么样在一夜之间开出这殷红的花,就凭它那几乎断尽了的根?牡丹。那般美丽的花,以一个并不美丽的方式展现了了自我。没有诗文中的雍容华贵,却更加傲气凛然。

在濒临灭绝的绝境中,牡丹用生命绽放了奇迹,绽放了希望。也许花并不美丽,但在我心中,却胜过繁华万朵绽放在心头。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二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是否同物异名?与一般牡丹相比,有何品种特征?这是养花朋友常询问的一个问题。历来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评价极高,认为“不独芳姿艳质足压群芳,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欧阳修《牡丹序》中也说:“天下真花,独牡丹耳。”该书注释:“所谓真,犹正也,与邪相对。”宋人颂牡丹内在之美,即在其焦骨精神。广东省廖铖观新剧中有焦骨牡丹故事,因作《有感》诗。诗最后说:“舍命不舍花,焦骨牡丹丽。根深恋故土,高翔爱国志。”我亦作《焦骨牡丹赞》:“爱国同心爱牡丹,千年传统颂花王。敢违圣旨甘拚命,宁化焦骨拒吐芳。枯干为存根柢力,慈心换得子孙昌。洛阳古苑塑仙子,天下齐歌第一香。”焦骨牡丹被视为民族气节的标志,留在广在群众心中的印象十分深刻。

近几年报刊谈枯枝牡丹的多了,有关传说不一。盐城便仓建“枯枝牡丹花园”时,有人依据《镜花缘》。第五回中的故事说,牡丹受不了武则天火烧,全部开了花,武则天便把火撤去。 (便)仓的枯枝牡丹,这个异种就是武则天留的甘棠遗爱。《镜花缘》作者是清代李汝珍(1765~1830),晚年贫困,写《镜花缘》自遣。他在书中为妇女鸣不平,改写牡丹传说,肯定武则天。这对古人写人说,本无可厚非。但有故事纯属虚构,不足为据。在《镜花缘》前数百年,有一段便仓牡丹历史记载,而非传说。便仓牡丹园原为卞氏宗祠、创建人卞济之从洛阳带回红、白两株牡丹,栽于祠内。《卞氏家谱》载,他“植花明志,取其红者,以示报国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他的后代卞元亨,曾参加张士诚起义军,反对元朝的异族压迫。他从军时取牡丹干作马鞭,以牡丹焦骨精神自励。后张士诚自立为诚王,定国号为周,传说卞元亨解甲回来,将马鞭仍插在园里,竟又复活开花。后明太祖灭元,也灭了张士诚。卞元亨受株连,充军辽东,园中牡丹从此不开,十年得赦回家,牡丹又开花了。社会上一直流传着卞元亨的咏牡丹诗,兹录其一:“草堂松菊晚凋残,犹有南园旧牡丹。自是焦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上述情况,都在李汝珍写《镜花缘》之前,便仓牡丹园已是700多年古园,足见枯枝牡丹与《镜花缘》无涉。此园现已扩建,成为苏北名胜之一。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实同出一个古老传说。传说自非史实,但对传统花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则不可忽视。焦骨与枯枝本是文人利用牡丹的一种特性而加以渲染的,并非牡丹的什么特殊品种。花工术语有“牡丹长一尺缩八寸”的说法,意思是牡丹每年新生枝条,有二成木质化,八成未木质化的入冬像草一样枯化掉。其实,因生长环境不同,木质化部分是有多有少的。传说中的焦骨与枯枝都是指的这一现象。它们都不是牡丹品种名称,也就没有什么品种特征、特性可言。确切地说,它们都是牡丹文学形象,焦骨牡丹被写成反抗暴虐的英雄形象。而《镜花缘》的枯枝牡丹,却写成投降主义的卑劣形象,当然这与《镜花缘》的文学评价,与武则天的历史评价是两码事。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三

牡丹的自述

你们好,我是冠绝群芳的牡丹,我不仅是洛阳市的市花,还是中国的国花。可有名了!

我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地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到了盛开期,百花争艳,竞相开放。俗话说得好,“洛阳牡丹甲天下”,原产于秦岭一带的我,为什么会生长在洛阳呢?这里还有一个小传说,我给你们讲讲吧;当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命令百花在她第二天早朝时一起开放,唯独我的祖先因未到花期而独不能开。武则天一怒之下,把我的祖先贬到唐时的东都洛阳。由于洛阳地脉很适合我们的生长,祖先就在洛阳生生不息地繁衍。

清晨,昨夜下雨时留下的露珠还没回家,它们挂在我纤美柔软的花瓣上,晶莹剔透,就像几颗圆润的珍珠,点缀着我,淡粉色的身子,薄得透明的花瓣,绿得发蓝的叶子,笔直的叶杆,芳香的花蕊。瞧!还未梳妆的我也如此美丽1

这就是我——牡丹!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四

牡丹花的作文400字 花中之王——牡丹

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她们是谁?对,就是花中之王——牡丹。

今天,妈妈带我去东坡公园赏牡丹。哇!只见一朵“虞姬盛装”高昂着头,抢占了所有人的视线,不愧有“花王”的风范;几朵“飞燕红裙”也毫不示弱,晃动身体跳起舞来,而身边簇拥着的青草像是她们忠实的臣民;冰清玉洁的“白清香”看起来柔柔弱弱,无力与群芳争艳,但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用照相机留下她的倩影……

瞧,这里的“姚黄”和“青龙卧墨池”还是含苞欲放的姿态,花骨朵儿十分饱满,仿佛下一秒就会炸开。我又来到“白清香”前,她们楚楚可怜,我真想去抚摸她们,可又怕花儿太尊贵,太娇气,如同冰雪,碰到我的手便会融化。那几朵“二乔”光彩夺目,红色似火,粉色似霞,但愿她们就是大小乔的化身。

令人眼花缭乱的牡丹,高大挺拔的树木,还有清脆悦耳的鸟鸣,这里真是个人间仙境!

老师点评:作者的笔下,花儿仿佛拥有了生命,仿佛是花间的精灵闪现。灵动的文字和倾城的牡丹都堪称活色生香。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五

俗话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被人们称为花中之王,杭州六和塔的牡丹甚是有名,栽种历史悠久。今年有几千株牡丹各式各样的品种待展,今天恰是六和塔牡丹花展开展揭幕之日,我很荣幸的入选参与盛会的一个环节---百米长卷画牡丹。

在六和塔下牡丹园中,一阵优雅的古筝之后,舞台两旁开始铺就长卷,颜料调碗一个不缺,我们鱼贯而入在白色的画卷前就位。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西泠印社理事著名画家周国城老师走上舞台,然后开始动笔,不一会儿,三朵不同颜色的牡丹花就跃然纸上,看得出牡丹花开得正艳,国画居然如此之生动,也是醉了。在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也开始了准备工作,泡笔、调色然后拔墨挥洒,我画了一株红色的牡丹、一株黄色的牡丹还有一株紫色的牡丹,这时周老师走到我的身边说:“你画的不错,花和叶子都很好,就是根画的不要那么弯曲,像假山一样,应该画直一点”说着就拿起画笔修改了一下。这时仿佛牡丹花想活了一样灵气了,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分外的娇艳。

周老师还告戒我们,欲成国画必先书法,而且必须要真心喜欢刻苦训练才成。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法练得更好,要想成功只能加倍努力。我在想象也许有一天我可以画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六

(一)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有位姓卞的抗 金将军率部途径洛阳,时令正值隆冬季节,满眼百草枯黄,千树凋零的凄凉景象。

将军急欲催马征程,马鞭折断,便顺手在路旁撇了一段枯枝,打马向东而去。

几经转战,一天他率部来到江苏省盐城的便仓镇,已是人困马乏,亟待休整。将军下马,环顾四周,将权作马鞭的枯枝插入地下,以令所部在此安营扎寨……。

翌年的春天,那段插入地下的枯枝竟抽出了嫩芽,展出了新叶。随着谷雨过后,又神奇般地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当地百姓闻得此事,从方园百里纷纷赶来观花烧香。经药农辨认,方知是一株牡丹。人们奔走相告:“大宋有望,大宋有望。”并将此牡丹呼称为“枯枝牡丹”。后来,当地人捐款筑台,兴建了“枯枝牡丹园”,将此牡丹奉其中。

(引自刘翔、徐晓帆《牡丹大观》)

(二)

据说施耐庵与刘伯温是上下村子人,打穿开裆裤,两 人就在一起,是屁股沾尘灰的朋友。后来上学,俩人又在一个书房,投的一个师。他俩的师父,可是个“云彩里伸腿——不是凡脚(角)”:种过田,跑 过生意,当过兵,做过官脚踩了半个中国。晚年设账收徒,一次只收四人,到施、刘上学时,就他俩。两人都聪慧异常,老师一点就亮,根本不作费劲。老先生在精心授业的余暇,常常拈须自得地说:“想不到临老结大瓜,晚年才教到这样两个可心的学生。”准备在施、刘结业后,他就关门收摊子啦!

施耐庵年长两岁,做事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精灵些,一步三计,三计难活一计。刘伯温非常尊敬师兄,施耐奄也很爱护师弟。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老师向他俩问道:“两位徒儿,准备将来干啥?”刘伯温风快地说:“治国平天下!”施耐庵想到晚上,才向老师回话:“遇则治天下,阻则自己受。”刘作温听愣了,说:“施耐庵讲的对,谁能保着一根竿子爬到头呢?”停停,又说:“明日,你俩就满师了。念师生之谊,各送一朵花给我作纪念 吧!”

老夫子就是怪,要个礼物也与众不同。时当十月,万物凋零,哪有花呢?刘伯温就找了一朵迟开绛红菊花。施耐庵想了想,捏了一截牡丹枝子。牡丹叶子一落,那黑瘦的枝子,就象枯的一样,有什么样哩!? 先生拿起刘伯温的绛红菊花看看,颜色还可以,虽然迟点,毕竟开了。心想,这可能预兆刘伯温发迹晚。又伸手拿起施耐庵的牡丹枝子,看不到花。以为老眼昏花,就揉揉眼,又瞅了瞅,还是看不到花,放到鼻子上闻闻,才晓得是牡丹枝子。他不解地问:“耐庵徒儿,你怎么以枝当花呢?”施耐庵回答说:“老师,我平生就爱牡丹,她不畏淫威,武则天在冬雪天一声令下,百花俱开,唯独她铁枝傲上,不改本性。现在不是牡丹花季,我只好以枝代花。”先生点点头收下。虽然心里佩服,但觉得毕竟不是好兆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只是对施耐庵日后会吃性子硬亏不放心,于是对两位徒儿说:“现在朝纲不振,政治腐败,天下大乱,即将到来,你俩会不会各保其主,翻脸不认人,师兄弟干起来?”两人都 干脆地答道:“不会。”第二天,先生送别他俩,嘱咐说:“日后,望你俩记住:同窗谊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携。切切。”两人记住了。辞了先生,施耐庵向西走了。刘伯温又与先生讲两句话,也往西走了。

不久,元末农民大起义。施耐庵帮助陈友谅拉了队伍,做了军师。陈友谅没有队伍以前,对施耐庵 言必听,计必从,很快地人马增 多,地盘扩大,在全国成了一支响当当的队伍。可是坏了,后来陈友谅变了,他不能居安思危,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选一次美女。施耐庵谏发九次,都未听;第十次,施耐庵又谏了,陈友谅还是不听。施耐庵挂冠遁了。隐到家里,种着牡丹,过着耕织、写书生涯。

朱元璋带队伍打到长江,才遇上刘伯温,便认他做军师。自此,朱元璋节节胜利,地盘不断扩大。这一年,队伍从兴化经过,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主公,我有一个故人,家住这里,想请你一道去看望看望。”朱元璋说:“嗨,是你故人,又不是我朋友,我去干啥呢?”刘伯温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诸 子百家,无不通晓,有经天纬地之才,比我强百倍……”朱元璋笑着打断他的话说:“军师,得了,得了。你们读书人喜欢圈子,说半天,还不是要我学刘备请孔明吗?成,走。”于是,两人一道去访施耐庵。

施耐庵在家听说朱元璋的队伍从这里过,想起老师临别的话,晓得师弟一定要来,就嘱咐家里人说:“近日无论何人来找,就说我出门访友,三年方归。”说罢躲了起来。刘伯温领着朱元璋来到施家,家人说:“先生,家主出去啦,三天后回来。”刘伯温说:“那好。施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故人刘伯温和主公朱元璋来访。三天后再来,望他务必等等。”说罢,就走了。

家人把“三年”错成“三天”,施耐庵听了干急无汗。他没有对家人发脾气,只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事儿。

施耐庵这人“倔”得很。他跟陈友谅干过,就不愿再帮朱元璋。“好马不配二鞍”嘛!再说,他会看麻衣相,他看到朱元璋额大下巴小,好干绝情的事,所以就怎么也不愿出山。但又无奈老同学盛情。他想,要让刘伯温死了这条心才好。当时,他正在写《封神》。一看书稿,乐了。“让《封神》帮我度过这一关吧!”于是第四天,东方才露鱼肚白,他便把《封神》摆在桌上,然后悄悄地——连家人也没打个招呼——就下乡了,跟老农“两文钱买条瓠子——刮刮谈”去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按时来了。家人把俩迎进家中,让他俩在书房坐下,说:“我家先生早晨喜欢遛田埂。你俩坐坐,我去找!”

朱元璋坐下,瞥眼看到桌上的《封神》,就随手翻着看。朱元璋这人怪,看书从后面往前面看。看到书上写的尽是些云里来、雾里去、土里遁的事,飘飘缈缈,不觉边际,心里便有几分不乐,觉得施耐庵太玄缓啦!因此对刘伯温说:“施耐庵这人太玄啦,恐怕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见我们。”刘伯温一听,急得满头是汗,陪着小心说:“主公,他确有本事,你再看看。”朱元璋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哪咤降生,来劲了,目不转静地边看边笑,手还不断地比划着。待看到哪咤闹海,他不觉 诵出声来,连连叫绝:“好,好!军师,东海叫他写的真美啊!这东海,可就是淮安那个东海?”刘伯温忙答道:“是的。这里人说,‘海向东流,江向北流’,海就是东海,江是长江。”朱元璋眼不离书,点头称赞说:“施先生,有本事!”

刘伯温听了乐滋滋的,轻轻舒了一口气,抹下帽子放在桌上。朱元璋继续专心地看《封神》,一点不急,看样子是非把施耐庵等到不可。看着,看着,当看到哪咤与李靖闹翻,迫父,追父,要杀父时,他眉头皱了个大疙瘩,把书移推到一边。心想,施耐庵在唆使人犯上作乱,要照施耐庵的话去做,不是要形成‘子迫父,臣迫君’的局面了吗?那我姓朱的还能坐稳江山吗?想到这些 ,他伸了个懒腰,说:“军师,算了!我们队伍齐整 ,人手不缺。我不想请他了。”

刘伯温没有办法,朱元璋起身,他只好跟在后面,离开了施家。走出村子,刘伯温忽然说:“主公,你等一步,我的帽子忘了,我去拿来。”朱元璋答应了。刘伯温回到书房,提 笔在稿上写了十六个大字:“青山不倒,绿水长流,远遁江湖,诗酒自娱。”写罢拿起帽子,谁想帽底下,竟是一幅丹青。画面上是一条河,一个渔翁。正依着牡丹花钓鱼哩。刘伯温看渔翁怪面熟的,瞅了瞅,竟是自己。他恍然大悟,急忙收了画。原来,这是施耐庵用画点拨刘伯温。后来,明朝建国后,刘伯温果然失踪了。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所有功臣都被烧死,惟独刘伯温幸免。

刘伯温赶上朱元璋,两人走到东海。朱元璋伫马看看,觉得一个小小的内湖,叫施耐庵写得那么浩渺美丽;想刘伯温说施耐庵有经天纬地之才,心里一怔:此人不请出,留下是祸根;不杀不得了,遂决心杀施耐庵。

施耐庵看到刘伯温留下的十六个字,就打算搬家。可他性子慢,加上园里那株牡丹,长得鲜活美丽,真叫他伤舍不得,又想不出移花的好点子,遂耽误了时间。

朱元璋这人心毒手狠,说干就干。他怕刘伯温是施耐庵同学,会做人情,因此杀施耐庵之事未让刘伯温知道,暗中派了一个大臣去执行。其实,在东海边朱元璋发愣,刘伯温心里已有数了。回南京后,他抢先一步,把戍边和任务交给苏北,十八岁至四十岁的全在内,一下就把施耐庵 抓到,遣着去戍边了。

刘伯温一生是三计难活一计,为啥为一计就活了呢?原来这是他先生教的。他与先生分手时,先生嘱咐他说:“常言说,是酱值钱,人犟不值钱。如果施耐庵敬酒不吃,你就让他吃罚酒吧!”

施耐庵临行时,把书稿捆捆,交给一妻妇,说:“我走了,牡丹还开花,你就烧稿嫁人。”妻子大把眼泪抓,哭哀哀地说:“你讲的啥话?”施耐庵说:“花荣人死,花枯人活。牡丹枯了,你就守着枯枝牡丹,看着书稿等我。”妻子泪眼模糊地说:“我晓得了。”施耐庵一走,她就除妆下地,守在家里。

原先,人们知道施家牡丹派场,短不了来看。谁知施耐庵一走,花出有灵,渐渐叶子瘦了,苞子消了,人们也不来看了。这时那带着杀人圣旨的大臣来抓施耐庵。人们说:“施耐庵去寻医牡丹的药了。”大臣抓不到人,一气之下,命令兵丁把牡丹打得七零八落。

大臣一走,妻子把打折的枝子扫堆在一起,哗哗的泪水洒到枝上。翌年牡丹又发芽了,长了几片叶子,花苞却再也不见了;逐年瘦小,到第九个年头竟枯了。妻子守着枯枝牡丹,看着书稿,一步不挪。

那时,戍边十年,期满放归。去时,施耐庵四十岁,归时五十岁了。妻子一见,喜出望外,激动的说:“你的话还真灵验啦!”两 人抱头大哭。哭后,妻子把书稿交给他,指着枯了的牡丹说:“先生,牡丹在,书稿在,人也在。有劲,你就攒吧!”施耐庵高兴地说:“花还要开,书还要写!”于是,整活了花圃,扫去败叶死枝。说也怪,第二年春上,牡丹发芽长叶,到五六月竟开出花来,万紫千红,盈盈艳艳,悄丽娇娆。施耐庵异常高兴,一则牡丹色彩这么奇丽,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她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忠于主人的高贵品质,令人倾倒。他激动地说:“花如其主,花如其主!”就挥毫写了一首诗:

牡丹曾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

多少繁 华零尽, 一枝犹待主人来!

于是,施耐庵对着艳丽的牡丹花,日夜写书终于写出了《水浒》,传于后世!

(黎邦农)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七

牡丹花落了,在这个初冬的时节,她撒瓣而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护花前的一刻,她想到了许多。

她想到风雨的飘摇,她想到阳光的滋润,她想到大地的依偎,她想到游客的赞美……

一切都是瞬息,短短的几个月的生命虽不足以让她展现自己的英姿,但几个月的经历也是值得去无穷地回味的。

她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花族的琼林宴上,她始终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百花之王”的称号是人类赋予的,大家觉得她当之无愧。蜜蜂乐此不疲地帮她传粉,蝴蝶在周围兴致勃勃地跳起了华丽的舞蹈,这是其它花种所享受不到的高级待遇。在其他同类的羡慕目光中,人类办起了“牡丹花展”;在人类的欢呼赞叹中,牡丹迷失了自我,她以为自己是花之霸主,但却殊不知,自己以后的路途没有如此一帆风顺。

她接着想到夏天,在烈日的照射下,她早已不复从前,原本淡粉色的花瓣渐渐褪去了鲜艳的颜色,枝叶也在烘烤下渐渐褶皱起来。牡丹这时候才渐渐明白,自己当时的不可一世是多么的可笑。可是为时已晚了,她已经淡出了舞台,被后起之秀——荷花给抢去了自己的头衔。蜜蜂蝴蝶不再向她献殷勤,人类对她的关注也逐渐减少。她这时候才明白“世态炎凉”的真正含义,她的骄傲被消磨了,转而是一种“甘居花下”的心态。

秋天,牡丹的日子更是难过了,不少同类都消逝在了自己脚下的泥土里,人们虽有丰收之喜,但对花却没有偏爱了。牡丹已经熟悉了平静的生活,她想与世无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在冬天,牡丹终于踏上了死亡之路,她的茎叶枯黄,花瓣也渐渐落下……

当最后一片花瓣落下之时,牡丹想到的不是当年自己如何的一朝风光,也不是后来自己如何的落魄,而是命运的变换和情感的复杂。

世事无常,也许一朝天子,一朝乞丐。我们能做到的,不过只有安守本分,做到问心无愧罢了。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八

韵和桃李满园君之七律·题红牡丹_七言律诗一首

玉萼绒丝阆苑胎,

洛阳城内向南开。

琉璃妆就寒冰骨,

胭粉描成沁血腮。

青帝砚池从不少,

红尘魁首岂须猜。

愿倾韶华夕夕好,

直把今宵当未来。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九

在云面省大理的洱海边,有座美 丽的山,名叫点苍山。在这深山之中,生长着一种世界著名的金黄牡丹,不仅色如黄金,而且形似元宝,非常惹人喜欢。据当地白族兄弟讲,它是由金子变成的。这里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元朝末年,山中常闹土匪。一位当地的白族老汉以卖 柴为生,一天进山砍柴遭土匪绑架,并放出风来,限其家人三日之内,带上黄金百两 ,进山来赎,期限一过性命难保。

老汉家中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独生女阿青,她闻讯后十分伤心。家中寒如洗,哪有金银?异常聪慧的她转念一想,有了主意。第三天,她只身带了一袋染了金色的石块和一把利剑上山。土匪们见是一年青貌美的柔弱女子,眼都看直了,哪曾防备?她把金色的石块抛在地上,土匪们蜂拥来抢,她乘机一剑杀了土匪头目,其余人顿散作鸟兽状。阿青救出了父亲,两人下山不题。后来,就在她抛“金”之地,长出了金黄牡丹。

(引自刘翔、许晓帆《牡丹大典》)

描写牡丹的作文400字篇十

说起梅花,大家就会想到一身傲骨;说起青竹,大家就会想到坚定不移;说起牡丹,恐怕大家就只能想到富贵华丽之类的词来形容。也许觉得富贵太俗,所以还会对牡丹有不好的印象,甚至有人觉得它根本不配“百花王”和“国花”的美誉。在这我想替牡丹平反。

其实牡丹是深根植物,根系发达,并不想有些人想的那样娇嫩。它适应力较强,除重盐碱地及低洼池之外,一般土质都适合它生长。不仅如此,牡丹的用途也很大。牡丹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本草纲目》就有记载。它有清血、和血等功能,还有降血压、抗菌消炎等作用。久服可益身延寿。还有许多好处。

除此之外,牡丹的精神也异常可贵。

传说,当年武则天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名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唯牡丹不从,宁可被发配洛阳。难道这不是一身傲骨?不畏强权,实在难得!于是牡丹就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却不料牡丹那在洛阳长得更好,那叫一个“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啊!每年四月中旬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那竞放,话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看!牡丹被逐出一国之都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生长得更好,多么宝贵的精神!真不愧“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