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读后感100字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读后感100字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是一本由616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读后感(一):好文

葛洪.、葛長庚是道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高道代表。兩位道門中人所創立的人生價值觀體系思想龐雜、其內容涉及宇宙本體論、生命本源論、性命雙修的外丹、內丹煉養實踐與方法、國家治理方式等有鑑於此,學者必須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手段對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知識架構等進行整合,方能更好地解開道教人生價值觀體系的神秘面紗,曾勇教授正是運用了多元、嚴謹的人文科學研究方法,注重對史學文獻學、經學等相關學科的整合對葛洪、葛長庚的人生價值觀進行全面而又徹底地探究。在曾著的撰寫中作者運用文獻考證、史論結合比較分析詮釋學等硏究方法,深入兩位道門中人的著作和學術界研究成果,對其人生價值觀加以梳理和考辯,據此鉤索他們的人生價值觀體系: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读后感(二):✔

进来看完本书,大致梳理一下,希望能帮到想看这本书的同道 文獻考證法貫穿全書的撰寫之中。 。運用文獻考證法深入原始資料研究葛洪、葛長庚的人生價值觀是曾著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色。 書•葛洪傳》《抱樸子內篇》和《抱樸子外篇》•镏麦零暴台,潭文獻史料為依據,深入探究葛洪對生命之原、生命之 基,生命之價值意蘊、生命價值理想,生命價值實踐,如作者在撰寫第一章時注意到葛洪自己及學術界 學者對《抱樸子內篇》《抱樸子外篇》的定位是道本儒末、道內儒外。但作者認為用這種定位來評價內、外篇的話,兩者往往是割裂、有失偏頗的。作者指出內外篇雖然寫作目的不同,但其總體思想並無悖逆,這裡之所以有內篇、外篇之分,實際上只是凸顯治身與治國各有側重,而貫穿內、外篇的主線均是其不變的人生價值觀。經過考證,作者認為論“人間得失,世事减否”的《外篇》 重在經世濟民,反映出個人生命的社會價值層面,也就個人對社會的意義及價值;而“粗舉長生之理”的 《內篇》則著力於生命內在潛能價值的深度挖掘與人生自我完善的究竟獲取,其重在養生修仙,表現為生命價值的自我實現也就是社會對個人的認同層面。作者認為無論是個人的修煉證仙,還是經世濟民都是為了人生活得更精彩價值獲得最大化。熟練運用文獻考證法探究兩位道門中人的人生價值觀是曾著的一大特色和成功之 舉。

《葛洪、葛长庚人生价值观研究—国学新知文库(第二辑)》读后感(三):读完有感

看完本书后,对生命有了一些新的感悟,道”是世间万殊的,总根源和总法则,也是人的效法对象与价值归旨:人是“道”的产物,也是“道”的体现。既然人是“道”的体现,那么秉承生命本真之性(道)的生活就是“德行生活”。在“道”的统领下,饮食起居、知情意行都包含在“道德”的价值体系之内,因而使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历程中的时时刻刻都富有意义与价值。然而,世界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离群素居、寡然独处的个我,也没有抽象空洞绝对排斥个我的社会,个人与社会是一种相即不离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人要安頓自我的生命,获得自由与幸福,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将个人生命融人现实社会生命洪流中,这也是“二葛”生命哲学的独特所在。著者提到,葛洪不仅有道家思想,还有儒家治身理世的价值理念,葛长庚亦认为“善施仁行不仅是为道者对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对修道合真者自己超凡人圣的内在要求,甚至应视为行道成真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一葛真人” 并非如其他隐通的修道者一般不理世事.而是在现实人生中修炼生命大道这就提醒我们生命教育不应该去追求吃喝玩乐等感官享受,而应基于宇宙大道反观现实人生进而注重世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品质。但“一葛真人”的入世观念与需家的积极人世观念又不完全等同。僑家突出人的社会属性,以建功立业为人生要义,而道家以修道证仙、超越生死为安顿生命的终极目的。著者指出,正因儒家过度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所以一方面个人易于湮没于社会之中:另一方面,社会属性是有条件、 会变化的.将个体生命托付千现批社会序列的前提在于社会系统的持续稳定.然而事实上,即便社会系统能顺遂僑者意愿般地持续稳定,个人还是难以对各种社会关系置之不理,最终只能投身其中,消耳自我。道者异于需者主要表现在“以道观之”。“道”是衡量世间价值的标尺,在“道”生成的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也是本性自足的。作为万物本原之“道”,乃可修之道,其所修在于个体超越生死、与不死之道相契合。道家的“力致不死成仙”,“修道证仙〞 便成为了道门最明显的标示。道门的终极追求并非惧死而崇生,而是力求不死、成仙永生。大凡有限之物,必受时空限制,惟有人的心灵与智慧,可以超越时空疆界,但超越的前提在于对人生进行深层的思考,对生死应有街底的体认。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并非一定要以肉体长生不死为目标.而是要通过对人生的深层恩考激发人的主体能动性不断突破自我,借智慧改变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