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是一本由牟宗三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39.60元,页数:20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读后感(一):走近新儒学

作为古老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产物之一,儒学两千多年传承不断,尤其继韩愈之后,尽管一再转向,却确立了一个类似宗教正宗传承的“道统”的概念。 二十世纪前后试图重估儒学价值的“新儒家”显然也带着这种“道统”的观念,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站在“道术之裂与生命之裂”的时代立场,“上承孔孟,下接晚明”试图在未来复兴儒学,以“悲心之大仁来立人间的纲维”,从传统中寻求适合中国复兴、顺应现代的思想资源,而代表人物正是一代宗师熊十力先生与其弟子牟宗三先生。

《生命的学问》一书集合了牟宗三先生的多篇文章,内容精深,多谈及儒学渊源,儒学价值,宗教比较、佛道义理历史与文化意识等艰深议题,阐释了许多基本概念,是一本可以令人走近新儒学,并且了解新儒学何以将儒学上升为与佛道并称的儒教的书。我个人对新儒学是否能够成为支撑起未来国人未来的精神生命持保持态度,抑或说,建立在儒学之上的层层叠叠了千年的现实生活中的”传统“已被现代性打得七零八落,”亲亲“,“孝悌”作为“仁”的最原点,作为人性、人道、人伦的起始处,似乎也在现代心理学面前败下了阵来,究竟如何回归?仅靠“内圣外王”之道,似乎非常抽象。一种思想的生命力恐怕还是来自其与普罗大众的不断互动,即便将儒教置于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之最深处,将熊十力先生奉为上接孔孟尧舜、下证生命本源的圣儒,新儒家又靠什么号召个体来此中安身立命,我作为读者感到异常费解。

然而牟宗三先生所大力呼喊的对“自性”的向内探求,对”生命学问“的不懈追求,在快进入虚拟现实生存的人类世,仍有其独到的价值,不论个体如何定义“精神生命”,按孔孟的定义也好,陆王的定义也好,哪怕荣格的定义都好,但没有“精神生命”便等同于“二十五岁便死了,七十五岁再埋”,我想这点无人不认同。牟先生也详细阐述了新儒家认为的“精神生命”含有一个精神实体,精神实体就是“含有仁义而且抒发理想的”道德的心“。当然,这“与天道同一”的德性意义、价值意义可能真的需要靠证悟去感知,但对于我等凡夫俗子而言,既然是“一”,贯通人生宇宙,那么这普遍的道德实体的内核“仁义礼智信”在今日如何与自由个体对话,恐怕需要更进一步地开示。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读后感(二):厘清观念之繁琐,在具体中生活,乃是《生命的学问》

生命的意义或是生活的哲学一直是古今中外多少先贤苦苦追寻的。我们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或许在我们的祖先仰望星空的时候,浩瀚无垠的天际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们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叩问生命意义的夙愿。

叔本华说,“人类生活的两极是痛苦(需要、欲望、压力)和无聊。每个人的生活,在外部看来,都是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从内部看来,都是无趣的、无意义的。”

尼采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延续,而在于生命力的高涨。 是强度,而不是长度。生命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 ”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全无意义。人们要自己创造人生的意义。”

其实说来,我更爱陀翁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说的,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要爱生活本身,而不是爱生活的意义。

既然关于生命哲学的探讨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会有许多认为生命全无意义的观点彻底将我们“击垮”,那么我们拼命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本身目的又在于什么呢?好像不考虑这些,生活也能走下去。

这个问题,这本书里牟宗三给出了解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见证了中国人“人人都拔了根,挂了空”,在那个拔了根,挂了空的时代,人类真是没有命了。人类有了命,生了根,不挂空,然后才有日常的人生生活。探讨生命的学问,是为了让后人生根落地,在具体中生活,将困苦于观念的责难留给前人。这即是我们中国人熟识的一个共同理想的体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并非空洞的言语,而是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中国古今哲学的多面,从西方哲学进至儒家学术,讨论中国的宗教和西方宗教,还涉及自由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为的厘清中国文化的核心、本源——即是生命的学问。

“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

本书不是系统性的哲学著作,乃是作者各处刊表的文字所集。读起这些文字来,不禁觉得肆意潇洒,可以领略一代大哲的思想魅力,有对哲学、人生问题的探索,也有生活心情的纪实,更可以读到前尘往事的种种点滴,读罢不得不佩服其的至真性情,敢想敢说。让读者也一齐觉得快哉!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读后感(三):解读生命的意义,解开为人、为学的不易之处

在文学领域诸多类型书籍中,哲学与诗歌是我尽量避免去触碰的两类,倒不是因为不好看而不愿阅读,而是因为阅读这两类的书籍需要投入其他类型书籍的2倍精力去理解、去领悟。它没有历史类书籍带来的厚重感,没有小说带来的现实感,也没有趣味漫画的轻松感,它所充斥着的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是中西方哲学相融合后的真知灼见。

真正让我想要突破自我的是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现代新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新儒学八大家”之一的牟宗三在其扛鼎之作《生命的学问》中所说的话:人的意识生活亦是一方是有取,一方是无取。有取于物是明他,无取于物是“明己”。明己即自觉也。

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曾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生自知、自觉的过程便是哲学思想的开发过程,不论是明己还是为学、为道终归都是从明他向明己转换的而已。

在序言中牟宗三称此书不管横说竖说,总有一中心观念,即在提高人的历史文化意识,点醒人的真实生命,开启人的真实理想。无论是为人、为学都会有其不易之处,像牟宗三那样做一个率直的人不易,像道家所说的做一个“真人”更不易,普通人实难达到真人、至人的修养境界。而牟宗三所说的真人是要你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不虚伪、真实、不浮夸的人。

研读牟宗三的哲学思想总绕不开授业恩师熊十力的影响,他曾称“生我者父母,教我者熊师,知我者君毅兄也。”在《生命的学问》一书中他赞其为大开大合者“唯大开大合者,能通中华民族慧命而不隔。在以往孔孟能之,王船山能之,在今日,则熊师能之。”

回想初遇,在与林宰平先生、汤用彤先生、李证刚先生相约公园吃茶时,熊十力的一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让牟宗三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振。此番霸气豪言让牟宗三如遇真人,并于此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由此亦可见熊十力在其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恩师熊十力也曾不止一次地点醒牟守三“你不要以为自己懂得了,实则差得远。说到懂,谈何容易。”

在恩师熊十力的影响下牟宗三曾研读众多东西方哲学家思想,着力于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合,如哲学大家刘述先对牟宗三在当代中国的哲学地位与康德在西方哲学的地位比较时所述:你可以超过他,却不可以绕过他。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读后感(四):儒学之所以顽强存在于今,不是因为“宗”,而是因为“教”

儒学是一门学问,在当今也是显学,不是因为说得多么有道理,而是很多人富裕起来之后,精神空虚,拿它当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会在微信群里,可以看到狂热,也能见到虔诚,至少在读“圣贤书”时,面对老夫子的挂像,先鞠他一躬。

儒学为什么会这样子,在和佛、和道、和耶、和绿的竞争中为什么会独树一帜呢,这个问题今文经大家康有为回答不上来,梁启超等启蒙人士也没有认识到,连“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我觉得也没有说得太明白,倒是“新儒家”之一的牟宗三,在其文集《生命的学问》中,通过介绍陈荣捷的《近时中国之宗教趋势》时,抒发了一下心意。

这是一本有助于参悟人生的书,在哲学园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只不过我觉得生命的参悟很大程度上依靠阅历,对于年轻人来说,先贤说得再对也无法感悟至深,而对于我而言,牟宗三的这本文集,坚定的是我对儒学的信心。

借助《近时中国宗教之趋势》,牟宗三先生论述了《现时中国宗教之趋势》,借着民国以来的思想变迁,有点预测未来社会思想趋势的意味。首先,牟先生指出,耶教是“依他之信”,儒释道皆非,是“内在性的事”,按照我的理解,耶教是别人说啥你信啥,比较直接,而儒释道是对方给你介绍相应的原则,至于怎么修行,个人有个人的“道”。想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理解禅宗为什么更会被大众所接受,“道可道非常道”嘛,心诚则灵,活在世上就是一种修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这种“道”之所极,能形成“人生之基本态度、信念与立场”,按照我的理解,这个人可以看做已经寻找到自己的“真理”,而这种“真理”性,不可能被外部事物所替代,因而,非科学所能提供,民主政治也不能,同时,这种儒者眼中的“自信自肯”,乃是超越科学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的。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儒学比宗教更为高级,作为支撑世俗主义的核心思想,就算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只要世俗存在,人对自信自肯的追求就不会变,儒学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已经超越宗教。

如果觉得以上文字拗口,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近代儒学虽然有仪式感,如文庙等,但是大部分时间,它不需要具体如道观、佛寺等具体形式,它在乎的是“教”,是教化,而不是烧香或者磕头,更不是向特定群体如和尚道士捐款捐物。牟宗三在书中指出,近三百年中,儒学逐渐形成了一些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之传统,正是由于这种具体化,在民国初期的“文化运动”中,特别被新知识分子所反感,康有为摆弄“孔教”的丑行,也被时代唾弃淘汰。

但是,儒学并非一无是处,制度方面在民国是取消了不少,典型的就是经学的废除,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但陈荣捷指出,孔教的基本教义并没有被取消。大家不妨想一下,为啥鲁迅、胡适这样的大佬,在“媒妁之言”的婚姻面前都妥协了呢,无外乎就是一个“孝”字。时至今日,就算最西化的国人,也不敢公然否认“百善孝为先”的“孝”,并且,对一个人最严酷的否定,就是“不孝”。

在书中,牟宗三先生非常肯定梁漱溟《东西文化极其哲学》的意义,“在扭转人心上,其力量是大的”。这也是我特别佩服新儒家的一点,对于儒学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粹,一定要提取出来,就算暂时不被大多数世人所接受,也可以当做火种保留下来,否则,轻易湮灭古人的智慧,岂不是很可惜了?

通俗点说,为什么要提倡多元化,其实就是坚持多条腿走路、多走几条路,万一时间长了发现是弯路,还可以止损纠错,代价大了点但未来的希望仍在,万一哪一天时代就需要这种思想资源呢?“吾终信中华文化必将恢复其生命”,牟宗三先生看到了这一点,足以让当今的后辈们开心,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新儒家未必正确,但不能被忽视。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刘述先 傅伟勋 吴森鼎力推荐 )》读后感(五):阅读《生命的学问》的两点感悟与外延

牟宗三的思想对于我来说,层级太高,理解起来,相对吃力。我只能以自己的一点知识基础去触碰牟宗三思想的边缘。

“佛教不能建国治世,不能起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我也是存疑的,历史上很多中外的帝王确实在努力用佛教的一些入世之道去与现实的政治相结合,只是这个过程相对艰难,很多帝王在中途便放弃了,取而代之以更加功利或者更加适用的思想。这便如今天的印度,印度教思想基本完全取代了佛教思想在印度往昔的地位,但我们不能说佛教在印度就没有了,而细心去寻觅,我们会看见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还是有很浓郁的佛家思想。这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印度教吸收了很多佛教思想,完成自我的一次革新,便如比湿奴的第九化身便是释迦摩尼佛一样,比中有你,释中有你。而佛教的思想对老百姓相对仁慈的,也相对受老百姓欢迎的,很多宗教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各大宗教的每一次变革也多少能看见佛教的价值导向。

而关于牟宗三先生对于儒教的理解,我想到了儒家与法家的关系-儒表法里。所谓“儒表”,是指利用儒家的观念系统,论证汉帝国统治正当性——帝国正当性的根基不在皇帝手中,而在上天手中,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在于,皇帝善待天下子民,否则就是“民贼独夫,人人得而诛之”。 而所谓“法里”,是指运用法家集权的手段,强化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汉武帝从政治经济上两个维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集权改革——颁布《推恩令》,逐步削藩,强化中央集权;任用桑弘羊进行全面的国营化改革,不断挤压民间经济的生存空间,强化中央帝国的财政汲取能力。在武帝的种种措施下,国强易得,民富难求,在汉匈战争的连年烽烟中,“天下困弊,盗贼蜂起”。幸好武帝晚年及时悔过,颁布《轮台罪己诏》,放松管制,汉帝国方免亡国之祸。司马迁在《史记》中载:“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然而,“二律并存”带来的更大的祸患终未能避免。根据《剑桥中国史·秦汉卷》一书的表述,百姓苦于武帝征敛无度,纷纷隐匿户口,投奔地方豪强大族以求庇护——门阀豪族顺势崛起,中央财政税基遭到严重侵蚀,中央集权的稳定性被彻底破坏——东汉以降,中华大地陷入“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大震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