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摘抄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摘抄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是一本由王元红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一):好书,力荐

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气象工作职业生涯的气象工程师,把青春、智慧和汗水献给了西藏的气象事业。他在这里工作,他在这里生活,他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这些经历,让作者以充满感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西藏那超凡脱俗、无与伦比的美,为我们讲述了西藏气象人的动人故事,同时也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析了雪域高原的气象奇观,再加上作者高超的摄影技术为我们献上了一道视觉盛宴。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力荐!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二):源于生活的著作

北京遇上西雅图擦出的是爱情的火花。

西藏遇上气象员点燃的是文学的气息。

徜徉书海,体悟西藏,似一次旅游,似一场美梦,亦似一份情感。

这,是书也是生活,真真切切地生活。没有百年一遇的机缘巧合,有的只是无可奈何的他乡异客;没有以一敌十突出重围的英勇猛士,有的只是险象环生狼狈不堪的气象员;没有王子公主的浪漫爱情,有的只是高原无声的婚礼;没有你侬我侬,花前月下的幸福时光,有的只是满腹无奈远走他乡的艰苦岁月;没有......

一切的一切在这万花丛生的世界里或许不够完美,甚至有点落伍,但它展示的却是最真,最真的生活,是你,是我,也是他,每天都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生活。

站在书的世界里,看西藏的风云变化,品西藏的风土人情,感作者的清浅情深是一种快乐亦是一种幸福。

想了很久,念了很久,也看了很久,终归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你,这样一本让人喜,让人忧,亦让人无可奈何的书。千言万语道不尽你的千万分之一,万语千言点不明你的一丝一毫,唯有深读细品方能明了其中。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我对你情有独钟。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三):西藏,人生的另一个高地

西藏,从回到拉萨,到青藏高原,天路,早都从传唱的歌曲里找到了灵魂的高地,也成了一个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但真的要抵达,却是万般的艰难。虽然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能到达的毕竟是少而又少的人。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你,一个用文字细细描画西藏,用生命体验西藏,用生死感悟西藏的人。《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足以让我们这些无法抵达西藏的人在掩卷后依然觉得自己还置身在冰天雪地,怪石嶙峋,满眼苍翠,桃红柳绿的西藏风花雪月里。这里的风花雪月,少了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少了漫步独舞的飘逸,少了你侬我侬的缠绵,却多了长夜笑谈的酣畅,多了战胜困难的豪情,多了相互扶持的温暖。

其实,真正的西藏,阳光才是所有故事的主角。在拉萨,在整个青藏高原,你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甚至刺目。短短一半个小时的日光浴,连你的鞋子里全都是阳光的味道!

那么,离开拉萨,到定日,到灵芝,到墨脱......西藏那么大,到哪里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相遇了,都是生命的缘分,都会有彼此的故事。正如作者说的:每一行都有认真的人,每一段生活都有怀念的价值,再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故事。有故事的人,无论天南地北,终将在这里相遇。

事实,也就如此。

愿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在有限的生活历程中,去一趟空间意义上的西藏,感受自然的伟力和神奇。旅途中,还遇到自己生命的“西藏”,并真正抵达。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四):高原气象站上的最美时光

有人说,人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不为别的,只为领略藏民千百年来不变的淳朴,完成未完成的信仰。前不久影片《冈仁波齐》的热映,更让无数人热泪盈眶,由此体悟到这世间原来有一种信仰,叫作“一生朝拜”。

作者在西藏从事气象工作二十余年,将青春和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西藏的气象事业。

气象员和普通人的眼光并不一样,气象视角下的西藏风光,美得忽然有了棱角,风霜雨雪汇成一幅彩色的画卷;气象视角下的西藏景色,有了一种淋漓的透视感,让我们能够看到美景下的气候学成因。

作者从专业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和剖析了西藏神秘莫测的气象奇观。云彩为什么总像棉花团一样聚集?房子为什么全是坐北朝南的样式?降雨为什么总是在夜晚降落?很多问题,在这里,你都能够找到深入浅出的答案。

在西藏二十多年,作者和同事们一起在珠峰上建过气象站,近距离感受过高原上的暴雪奇观,在观测站里看过天空的各种颜色,领略过“西藏江南”的壮观和美丽,也经历过惊心动魄的荒原求生。

面对恶劣的环境,变幻莫测的天气,物资的匮乏和娱乐条件的限制,作者和他们的同事却学会了苦中作乐,在那里留下了爽朗的笑声。

“人,越是苦的时候越需要一种态度,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一种好的心态,支撑我们走完这段人生旅程的,也许就是这份乐观向上的心态。”

你在生活里走过的每一步,都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读后感(五):雪域高原的美丽景致

西藏是美丽的,又是神秘的。

在游客眼中,西藏是可以暂时忘却凡尘的圣地;在摄影家眼中,西藏是适合放在胶卷里的绝美之境;在气象工作者眼中,西藏则展现出另一种独特美丽的景致。

翻开王元红撰写的这本书,这种美丽景致扑面而来,它淳朴大气,清新自然,动人心魄:天空中不同种类的云、珠峰依气候而变的风景、某些极端天气下的藏地奇观,以及穿插在工作过程中的美妙人事……可以说,这既是一本描写雪域高原四季风云变幻的彩色画卷,又是一部反映西藏气象事业发展的编年史。

总揽全书,我认为作者写出了西藏的几个特点。

首先,他写出了西藏超凡脱俗之美。西藏地处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气候,造就了西藏别具一格的美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高耸云天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有辽阔壮美牛羊遍地的那曲大草原,有婉约灵秀赛过江南的林芝河谷,有雄浑苍茫荒凉萧瑟的藏北无人区……王元红虽是一名气象人,但他同时兼具作家和摄影家的双重身份,在他优美的文笔和高超的行摄技术下,西藏的美丽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他破译了西藏神秘莫测的气象现象。气象,是大气物理状态与物理现象的统称,神秘莫测的气象现象,从远古时代就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时至今日,很多千变万化的现象仍然充满了神秘和诡异。而雪域高原上的气象现象,更有着与众不同的神奇,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珠峰旗云。作为一名研究天气气候的高级工程师,王元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全面解析了这些气象现象蕴藏的科学奥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读之令人不忍释卷。

第三,他道出了气象人在西藏生存的艰辛和不易。西藏是美丽的,但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无数代气象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生王元红怀揣梦想来到西藏,被分配到偏僻的基层气象站工作,之后,又一步一步上调到地区气象局、自治区气象局,可以说,他把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西藏的气象事业。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他和同事们一起在珠峰上建过气象站,感受过高原上的暴雪奇观,也领略过“西藏江南”的壮观和美丽,还在观测站里看过天空的一万种颜色。正是这种工作和生活经历,使得对西藏怀有深厚的感情,而正是这种感情,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质朴和凝重,它们向我们描述一个西藏的气象,一群观云测天者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