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尘土读后感100字

尘土读后感100字

《尘土》是一本由贾行家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尘土》读后感(一):刻薄,不温暖。

一些对人对世对物的碎片思考,开篇“人”读得很不顺,不知所云,“世”明显通畅了许多,70年代人是不是都到了刻薄、焦虑的年纪?有过八十年代质朴童年,也经历九十年代浪漫,又不得不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生观、价值观颠覆,有人说70年代的人是最后的传统守护者,有种殉道者似的不甘和沉重,真是一言难尽。个人还是喜欢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同样焦虑,但也有温暖。

《尘土》读后感(二):有情怀,语言水平不行

文字看不进去,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下降的厉害。

书是看他一席演讲后买的,读了三篇,发现几个问题:作者运句,喜欢一个句子放好几个主语,上半句讲他爸,下半句讲,又故意省些略代词,让人混乱。句子与句子之间主语跳跃得厉害,东拉西扯,转承突兀不流畅,读的费力。有些地方突然冒出半白半文的词句,让人摸不着头脑,显得很刻意。

不知道这种语言风格是作者特意为之,以营造疏离的氛围,还是基础的写作训练不足呢?

《尘土》读后感(三):刻舟

贾行家老师的近万条饭否,悉数追看过。更不消说他在网易的积年博文。

「在失落的同时就刻下记忆,翻身下水,真的有希望能找到丢掉的东西么?」

我喜欢这个疑虑。不是坚定。

但是第一辑的「人」,虽然明知体己的私淑记忆在中国写作中何等重要,就是看不进去。我也明知编辑的苦心,是不想把贾行家老师放低了。但是《他们》中的冷嘲,何尝不正是贾行家老师呢?

我所能给出的也只是一个疑虑。不是坚定。所以故意放在长评里。虽然不配。

《尘土》读后感(四):关于东北 关于乡愁

朋友圈被“我说我们东北,失落的人,绝望的人太多”刷爆了。微博上看到蛋蛋推荐了尘土。一个下午在咖啡馆囫囵吞枣似的看完了。说实话,时代太久远,和我记忆中的东北相差甚远。

我每次想从现在的生活中逃离的时候,不想回家,只想回东北。奇怪的是以前在长春的时候从没觉得过它好。七点半的末班车,没有人的街道,没完没了的大雪。现在看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我曾在梦中无数次见到这座城市。那种熟悉感甚至胜于我的家乡。也许是因为我还年轻,并未涉足过其他远方。对于无法用文字表达情感,总是深感绝望。

《尘土》读后感(五):为前言买的书

为了前言的敬启者而念念不忘要买的书, 其实也就第一句话特别打动人:“读的人和写的人,像两个沉默相遇的旅伴,互相打量过,总要有个人先说话。”贾行家的某些文字似有魔力,又似乎遮遮掩掩装神弄鬼。唯一令人肯定的是贾行家有一种娓娓道来似乎要在别人在耳边念叨的劲儿,有一种不吐不快的述说者的气质。

总体格调是消极的,消极的东西并非毫无意义,但是暂时对我来说却危害大于益处的,粗略看过一次后,突然想起书的封页上的那句话,“作者希望被阅读之前就被原谅”。希望被原谅,那就是这也代表了作者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其实并非是作者做错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