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無聲告白读后感1000字

無聲告白读后感1000字

《無聲告白》是一本由伍綺詩著作,悅知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6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無聲告白》读后感(一):《无声告白》·阅读有感

历时十一天,直至四月四日,终于读完了这本从书名来看会让人误以为是情书的《无声告白》。我是3月24日拿到的此书,原计划每天一个章节——本书共12章——花费12天完成阅读。但因中途变动,有两天没有阅读,另有两三天增加了阅读量,最终以11天的时间读完了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本着“看书总有些走马观花”的态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将一些我认为重要的片段划线标出,以及简单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并未能贯彻全书,希望以后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坚持这个习惯。

这本书的中心主线是家庭与个人,三代人的梦想追逐、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子女对独立的渴望等是我在阅读本书之初所希望找到“答案”的,故而也导致我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这上面。当然,除了家庭与个人,更为宽阔与严肃的种族问题,以及更为隐晦的性别问题也在本书中有比较细腻的解刨——也许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缘故,我不认可封底上《奥普拉》这段话里所说的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也许回读第二遍第三遍,或者几年几十年以后再来读就会认可了)——这是次一级的线索。

我认为本书最主要的思想表达在于作者认为压垮子女的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他们往往由于自己在追梦的路上跌倒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使他们跌倒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来自内部的原因才是主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期许。他们年轻时身为子女,在追梦的路上与父母的期许分道扬镳甚至是背道而驰,渴望成为独立的自己。但,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他们往往在父母的期许下败下阵来。直到他们自己也成为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失败的理由千篇一律——当他们失败,成为父母有了子女后,便会不由自主的、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子女,希望子女去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走过自己渴望的人生,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你好”,殊不知,这是最大的自私。这种自私是要子女放弃成为独立的自己,承载着他们的梦想活着,成为他们人生的延续,从而让自己能再活一次——按自己梦想的人生再活一次。这是自私,也是悲哀——既是子女的悲哀,也是他们的悲哀,因为他们自己失败了,希望子女有个好的人生,却不自觉的造成了子女悲哀的人生(无法成为独立的自己就是悲哀)。

看完本书,只觉:身为父母,应该自知,尽可能的避免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与的人生遗憾加诸子女之身,让他们成为真正独立的自己而不是自己人生的延续;身为子女,应该要勇于抗争,争取自己希望的人生,成为独立的自己。

你我皆如此。

《無聲告白》读后感(二):每个家长心里都会住着一个詹姆士或者玛丽琳

这是一个和家庭生活、子女成长、子女教育有关的故事,虽然像个悲剧,但是主旋律还是family love。整部小说看着很揪心,一开始女主角莉迪亚就已经死了,然后整部小说就是在交代女主莉迪亚是如何被一根根稻草压垮。正是因为莉迪亚的不幸,让读者开篇就能猜到小说的主要内容,只是不一定能猜到结果,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心翼翼,生怕那个詹姆士,玛丽琳、内斯说的就是自己。其实每个家长,心里都会住着一个詹姆士或者玛丽琳吧。

我们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莉迪亚的童年,被不断地期待,不断地要求,在这些期待和要求中不断地塑造和雕刻自己。幸运的,找到了自我;一般的,虽然没有找到,但至少能得过且过;不幸的,就像女主莉迪亚一样,忐忑、患得患失、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完全迷失了自我。

玛丽琳的角色刻画地很深刻,让我不由地向所有的母亲致敬。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母亲确实在不断燃烧自己,不断取舍,最后不得不放弃一些梦想,迁就家庭,去经营那些日常的琐碎。玛丽琳作为一个成绩优异,与众不同的女学霸,为了爱情,埋葬了自己的梦想。而母亲的离世却把她的梦想给挖了出来,做出了在常人看来挺不理智的离家出走。最后虽然回来了,但是这次的出走,真的改变了所有家庭成员的人生轨迹。而玛丽琳在几个星期后的回归家庭,居然是因为怀了第三个宝宝,上帝真的喜欢开玩笑。而莉迪亚又刚好比较敏感,过早地察言观色,在半推半就之下,逐渐按照母亲设计好的路线走向悲剧。在对女儿缺乏了解,误解了女儿的心思后,把自己的梦想加给了女儿,希望她能够帮她实现,希望女儿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玛丽琳发现丈夫的不堪后,最后的处理是以家庭为中心,她还是爱着詹姆士的,最后还是希望并等着他自己回家。父母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候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个家庭的走向和儿女的心智影响巨大。在我看来,玛丽琳最后选的挺对,她并没有把所有的责任归咎到詹姆士身上,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去发酵这种事情。刚刚发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确有激烈争吵,看似隐藏的伤口裂开了,实际上,这正是伤口愈合好转的开始。

大部分父母都会对儿女有高要求,因为他们都希望子女比自己过得更好,但是他们同时又希望子女能过得开心、快乐。学校的成绩和表现容易引导,快乐则不然,它长年散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不给儿女压力固然不好,但是在压力的拿捏方面,确实父母应该毕生试错并修炼的技能。我的作风里也有玛丽琳的影子,为了多陪伴儿子,也放弃了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前程。希望将来不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受了某种刺激后,会有过激的举动。什么才是『为了孩子好』,这个问题可能见仁见智。因此,『为了孩子好』不能成为父母要求孩子服从的金牌令箭。

詹姆士的自卑情绪不知道是不是许多华裔美国人的通例,在我看来,他已经足够优秀,咸鱼翻身了,至少他都已经拿到了终身教职。然而,童年长期的自卑情绪无疑给后续的生活带来影响,詹姆士一直想融入美国社会,但是其实他自己的心一直没有融入,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认为自己由于种族问题而与众不同,长期恐惧这种与众不同。但是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家庭观念的男人,虽然他在女儿离世的刺激下,和助教有那么一段不堪的经历,最后他还是会选择回家,选择给玛丽琳,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内斯和汉娜也是这个故事的受害者,虽然父母对自己不够关注和关心。但内斯是幸运的,他没有放弃自己,虽然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不愉快,至少他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成功考入哈佛。他和莉迪亚都被压得喘不过气,都想逃离,最后还是内斯通过自己的努力,率先实现了梦想,比莉迪亚幸运的是,父母对他的疏忽,反而成就了他实现梦想的空间。所以孩子的教育上,其实留一点空间给孩子,可能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应该不随便反对孩子的兴趣,扼杀他的梦想。

《無聲告白》读后感(三):《无声告白》读后感

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写过作文了。知道此篇写的肯定不会咋样。纪念一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吧。

人的记忆力十分不可靠,过了多年之后,说不定我连读过这本书都忘了。

这是我的生日礼物,至于为什么选它,其实当时看了简介也没什么特别体验,只能归结为缘分吧。

简介如下

其实故事应该从莉迪亚的父母说起, 父亲是一个哈佛华裔学生,家庭赤贫,他靠着天赋一路学霸到了哈佛。母亲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妈妈一心想让她成为医生,并且嫁一个哈佛毕业生。

这两个人因为类似的成长环境,跨过人种差异,成为夫妻。她爱他,爱他身上的那种坚韧以及平静。那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他享受被一个白种人女孩爱慕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不能忍受自己曾经所遭受的一切,一切都把期望寄予孩子身上,父亲曾因为家中的贫困以及自己身为华裔的与众不同,几乎没有朋友,所以一直希望孩子能融入集体,一直期望孩子有很多朋友,母亲曾因为怀孕放弃了毕业证书,没有当成女医生,所以一直期望孩子能成为医师,从未想过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莉蒂亞是家中長女,上有哥哥納森,下有妹妹漢娜,但她跟他們長得不太像,因為她繼承了白人媽媽的藍眼睛,沒有亞洲爸爸的東方容貌。就因为这特殊的容貌,父母的期待全落在她身上,父亲以为因为她的西方面孔她会融入西方社会,母亲以为她可以实现自己曾经未完成的梦想——成为一个医生。而莉迪亚为了想让父母高兴,为了父母的期待,一直努力着。

成绩的下滑,哥哥的离开,父亲的出轨,一切一切压得她喘不过气。终于有一天绷不住了吧,于是不会游泳的她滑向了湖中。

这确实不是一本阅读体验很快乐的书,很多段文字让人感觉很压抑。会感到压抑是因为自己或多或少也有这种感觉吧。

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这一切太难做到了,与众不同太难了。我没有那种强大的内心啊。

压力比比皆是,父母的期待,学业的压力,指以前,看到书中莉迪亚因为物理不及格,无法承受母亲的期待而苦恼万分,曾经我也物理不及格过,不过还好,一切我都挺过去。

纵有疾风在,人生不言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