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读后感精选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读后感精选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是一本由陈惠良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读后感(一):太极拳的四种功法 吴图南

太极拳自古以来,本是我们民间锻炼身体、解除疾病、养生长寿的一种锻炼方法。它源远流长,历经先辈们的不断改进、充实、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个拳种。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从生理和医疗的角度来看,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包括其他拳术),其特点是一种休息的运动,是内脏自我按摩的运动,因而也是健身、治病、养生和推迟衰老的运动。它本乎人生天然优美之发育,顺应先天自然之能力,使身体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而达到健康之目的。大家知道,练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等等,这样,意识集中,精神贯注,给大脑以休息;动作上轻灵活泼,情绪上安详乐观,从而锻炼我们的体魄,陶冶我们的性格;外练骨骼、关节、肌肉,内练五脏六腑,使身心同时得到发育,时间久了,达到内外相合,表里一致,从头到足,“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 不顺遂”,通体贯串,丝毫无间,自然意静神恬,变化环生,而滋养生息、延年益寿。

其次,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术的关键,可归纳成四条原则:第一,以慢胜快;第二,以静制动;第三,以柔克刚;第四,以弱胜强。

关于太极拳的功

练太极拳要达到精湛的地步,必须下一番功夫。怎么下功夫呢?

姿势正确是基础。基础不牢稳,就很难提高。怎样才算姿势正确呢?姿势要跟原来的名称相符合,动作自然,表里如一,得心应手,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预期效果。

太极拳的功可概括成四种。

第一是着功。所谓着功,简单地说就是你往我来,一式一用。比如你练搬、拦、捶,你应该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叫搬,怎么叫拦,怎么叫捶。打个比方,对方打我一捶,我如何避开这一捶,这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方将要打,刚刚出手的时候,你如何使之变化;第二阶段是打出来,你如何使他的力量达不到自己身上;第三阶段是打到身上了,对方的力量已经传导到身上了,如何应用内在和外在结合起来的一瞬间,转移对方力的方向,使力折回去,回到他自己身上去,使他力不从心,失去平衡,并把他弹出去,这些都属于着功。其他如揽雀尾、单鞭、左右分脚、闪通臂等等,都是着。着功要运用得很熟练。有了初步着功,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是松功。一般练太极拳都讲松,究竟怎么松?有人练了好多年,自以为松得不错了,实际,不是松,而是懈。太极拳要求松,是松而不懈。所谓松,是指你的四肢百体、关节韧带,无不柔和。我给它归纳成四句话,就是前面提到的“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然后才能达到通体贯串,丝毫无间。松才能沉,能松必能沉。要使关节、韧带、肌肉等松开、柔韧、活动自由、富有弹性,都能听你自由指挥调动,就必须通过练松功才能达到。

第三是劲功。为什么叫劲?它不同于一般的力,而是一种极活动的东西。它既没有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刚柔,但它又刚又柔,又松又紧,又快又慢,又不即又不离。为什么要练劲功呢?比方说,对方一着接一着,连续几着合起来,这时你如果光会着功,就将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时你就非用劲功不可。劲功就是除去腰脊为主宰之外,其余所有部位都能随机应变,他怎么来,我就怎么变化,在不知不觉之中,收到可用之效。这就是劲功胜过着功的道理。

第四是气功。不是一般所说的气功,而是指太极拳的气功,是太极拳本身的功夫。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及《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谈到气的就有十五、六处之多,诸如:气沉丹田、气宜鼓盈、气遍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等等。可见气在太极拳里是十分重要的。

太极拳的气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运气;一个是使气。运气就是把气吸进来,存在丹田。呼气时,以心行气,用意念引导到让它去的部位,慢慢出气,时间久了,它就能按照你的心思去做,运熟了,尽管五脏六腑是不随意肌,通过交感作用,也能听你指挥。所谓使气。就是说,你让它到哪儿,它就到那儿,你让它起什么作用,它就起什么作用。通过练气,蓄气,使人体本身的元气,跟吃五谷杂粮得到的精微之气,以及天地呼吸之气,融会贯通,合在一起,为我所用,由内脏到肌肉,由肌肉到膝理,由腾理到皮肤,由皮肤到毛细孔,再由毛细孔把它放出来,延长出来,使这种气达到对方身体,而且使这个气跟对方的气结合到一起,来指挥对方的一呼一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极拳的气。

有了这个功就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紫。练太极拳不了解太极拳的气功,不了解内在外在之气,等于还没有十分懂得太极拳的道理。一般说的结合呼吸练拳,比如伸手为呼,回手为吸,等等,这只是很初步的东西。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读后感(二):摘录

我和张全亮先生都是吴式太极拳大家王培生先生的弟子,我比全亮先生大十岁,但他是我的师兄。今年7月13日有幸聆听张师兄谈太极文化之道,感悟颇多,略记如下:

全亮师兄谈到练拳时往哪一站,要求“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句话我从他编写的《王培生传吴式太极十三刀》这本书里也看到过,觉得他对身体上中下三盘选用了“融为一体”的那个“融”字,实在称得上是“精到,妙绝”!

“拳术之道,尤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这是武术大家薛颠,在他的专著《象形拳法》里谈到的。他认为:“形意拳的三体式,就是形意拳、象形拳的根本桩法”;“三体式是天、地、人,头颈为天,腿脚为地,天地生人。所以练拳先要摆正头颈和腿脚,如此才能蕴养五脏,端正脊椎”。而且还特别强调: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柱正直无曲……。道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却此法”,因为“脊柱中正才能练精化气”等等。

联想到六十年代中,我跟吴老(图南)学拳时,开始学定势,他说头若“悬珠”,就特别要求顶劲虚领,必须注意下巴颏儿微收,目平视,头顶百会处,似有绳系着微微上提,但切不可刻意上顶,以免意大造成颈项强直的毛病。故曰:“虚领”。能如是,头面也就自然中正,面容端庄,神凝于耳了。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言传身教,平时顶劲虚领(即顶头悬),脊柱正直无曲,“犹如一柱擎天奇峰突起”(原美国太极拳基金会会长周宗桦语),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了。又如拳论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若仅有虚领顶劲,而没有气沉丹田,即患上重下轻之弊…”。在这个问题上吴老更是经常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什么“气沉丹田”、“气聚丹田”、“意气相守于丹田”、“意存丹田”等等,真是名目繁多,奥妙精微。他认为,“气沉丹田”这个“沉”字,容易使人误解,要努气从上往下压;若说“气聚丹田”,好处是让人想到不仅要从上往下,而且还要由下往上,上下两头都有往丹田聚拢之意,但前面强调了一个“气”字,又恐十白使人着意在“气”,易犯努气和意大的毛病。他比较倾向于“意存丹田”的提法,当然如说“意气相守于丹田”亦未尝不可。总之,吴老认为,“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有助于脊柱节节松沉,尾闾中正神贯顶,形成上下两头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这是太极拳身法中的重中之重。至于“腿脚”,吴老在“定势”的第一式“太极势”中,要求松腰圆裆,松胯松膝,脚掌平铺于地,劲气松落涌泉(脚掌的感觉,好似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向四面自然散开)。练拳时他不但要求手上不要用力,脚上亦复如是。有人说:“手不擎风,脚不沾尘”,这种比喻十分确当。

又如:我跟意拳名家姚仲勋老师学拳时,往那一站,起初提示我像休息似地立在那儿,“休息”指“身上要放松”;“立在那儿”,指“松而不懈”。视线往前看,比平视略高些,眼前景物既要尽收眼底,又要似有若无,不要认真注意去看什么。并且上下要协调,力量不能扎在自己的腿上。如果感到腿上有力,可以设想身体被降落伞吊着,下面随风悠来悠去(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或者设想下身犹如置于水中,随其飘浮。后来又提示我站在那里,意念中要有“顶天立地”、“估满宇宙空间”的感觉……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忘我的境地。关于头顶部位的要求,他谈到拳谚中有两句话:一句是,“顶上如绳系”,另一句话是“顶上力空悬(身如绳吊系)”。这两句话是一而二,二而一,实际上是强调“介乎有无之间”,也就是要求“以神领起一身之气”;

王培生老师生前也经常要求从学者,认真体悟太极桩功的要领:“脚踏黄泉,顶贴天,周身舒展,手要绵”。为什么不说头“顶”天,而说顶“贴”天,因为这一字之差,区别很大。后者符合“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要求。就好像八段锦中:“两手托天理三焦”这句话,王老师认为,两手举起以后,不能真的去“托”天,否则将会感到胸腹不畅,只有意想两手要去“够”天,胸腹才会感觉到松快不堵;

1976年初秋,我有幸跟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前辈学拳,听说此前有—位外地太极拳爱好者,练了20多年拳,出差到北京,手持介绍信拜访汪老,交谈中,提出想跟汪老摸摸手,汪老未予答理。有一次我跟汪老谈起这件事,他沉思了一下,感叹道:“那人真爱!练了20多年拳,就是不摸门,连站都不会站,周身僵得像根棍儿,……”他说:“一个人会不会站,主要看他是不是周身松开,平踏实地”(“平踏实地”,就是他在《杨式太极拳述真》里说的“涌泉穴与地吻接”)。接着他又补充说:“老谱上讲:‘五趾抓地上弯弓’那只是练拳中的一个状态,指发力前的一瞬间而言的;因为‘力从脚心生啊’”。当时我就直接向汪老请教:“听说您曾讲过‘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汪老说:“老谱上有句话,‘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往那儿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下就是气沉丹田,上就是虚领顶劲。既不偏不倚,中定沉静,又安然舒适,周身节节松展。此外,若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你仔细揣摩揣摩,感觉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经汪老这么一引导,我顿时全身似有所感——可不是吗!“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太形象了,而且愈琢磨愈有意思!联想到陈鑫讲:“中气贯脊中”和《八法秘诀》第一法中“拥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也不难”这些话,“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不就是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吗!这时,中气贯脊中,呈现出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如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自己的身体不就好似一把撑开了的、无形的伞了吗?它气势均匀,普照全身。汪老还说:“这把伞可以撑大,也可以撑小;可以撑开,也可以不撑开。随心所欲,以意为之”。我兴奋地问汪老:“这是不是就是太极拳的棚劲?”汪老笑而不答……。

联想起这么多前辈所讲,就是要证明,张师兄在前人传授的基础上又概述出“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样一句话,“言简意赅”,一下子就把你带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力求达到的“太虚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一个“融”字,如嚼橄榄,如品茗茶,愈琢磨愈有味,真是妙不可言!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读后感(三):谈太极拳的"中"

一提到“中”,自然就会使人想到“中庸”。南宋学者朱熹在解释中庸之道时说:“所谓中之道者,乃即事及物自有个恰好的道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已有”过犹不及”的语句,意谓“超过”与“不及”同样不可取。太极拳理论著作中也有此种意思的表述。陈鑫在《太极拳椎原解)中说: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及不高,不沾不脱。”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所说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同样也体现了“中庸”之遭的“无过不及”之意。“中”的字义在词典里主要指四周距离相等,即中心、中央。但在太极拳推手时,习惯用语“中”字,一般指重心。所以有“守中”即守住自己的重心, “失中”即失去重心,“得中”即控制住了对方的重心等说法。本文想从“无过不及”和“重心”两个角度来论述太极拳的“中”。

首先是谈谈“无过不及”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基本要求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舒指坐碗、圆裆松胯、松腰敛臀”等,当身体运动时,每一个部位、姿势都不能“过”与“不及”。例如“虚领顶劲”要求在打拳时要头正、顶平、项直、颏微收,头顶的百会穴与尾闾的会阴穴上下成一条线,头顶的百会穴不可前倾后仰,要虚虚向上领起,犹如一条细绳悬在头顶,绳轻上提,身轻下坠,达到“满身轻”、“顶头悬”的程度才对。百会穴前倾则为 “不及”,后仰则为“过”;百会穴软塌则为“不及”硬往上顶则为“过”。打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意念引导动作使身心放松,只有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把力“引到身前劲始蓄”,从而使力“蓄而后发”,而这种放松不是无形的瘫软,用劲也不是木棒式的死硬,而是通过“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放松达到 “似松非松”的境界,从放松而言懈为“过”,僵为“不及”。所以,打拳的这种松要在懈和僵之间去体会。犹如陈鑫所言:“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 太极拳还要求“尾间中正神贯顶”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电强调身体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保持身体的中正状态。在太极推手技击时,要“听劲”“懂劲”,“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力,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这种不先不后的劲力,以及以身相随、不丢不顶的境界,都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几体体现。

其次,其说说“重心”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的弟子高占魁曾说过“藏中”,意为“要把自己的‘中’(即重心)藏在衣兜里,不能让对方轻易摸到”。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务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重心时时在我手。”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太极拳讲义》的跋中说“太极拳的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 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他认为:“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街,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他强调,“在太极拳中最主要的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为什么呢?按太极拳名家吴公藻的话说:“重心,为全体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心不立,则开合失去关键。如车轴为车轮之枢纽,若使车轴置于偏斜而不适于车身之重心处,则车轮转动、进退失其效用矣。” (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因此,他把重心比喻为“战时全军之司令”,应敌时“必须时时保持白己的重心而攻击他人的重心,即坚守全军之司令而不使主帅有所失利也”。

一般说来,撒手时之所以被人摸到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被人打着,大都因犯了虚实不分的双重之病。这就要求在推子时必须使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迅速地、连续不断地作有虚实的变换,主动去适应对方的虚实变化、正如吴公藻在《太极拳讲义》里谈重心时所说,“重心与虚实本属一体。虚实能变幻无常,重心则不然,只能移动,因系全体之主宰,不能轻举妄动使敌知我之虚实”,否则,自己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解决的办法犹如《太极拳十三势歌》所说:“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正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在《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中所说:“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的左右腰隙(两肾)的抽换,腰隙向左抽,左实而右虚,向右抽则右实而左虚。这两肾抽换变化虚实 是全身总虚实的所在,也是源动腰隙、内动不为人所知的诀窍所在。”

凝神敛气以意击人

武术非常重视内功训练,而内功,说穿了,就是以意念导引真气运行的功夫。

通过常年不断的内功训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出人体内部的潜在能量,在瞬间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劲力,而且还可以使中枢神经的反应能力变得异常敏锐。所有这些,都归功于意念的作用。在练习内功时,必须通过意念的导引,使真气周身流贯,而后蓄存于丹田。武术家在同人交手时,是通过意念来引动内力击中对方,在击中对方身体的剎那间,爆发出一股穿透力,损伤对方的内脏。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水平的武功较量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四肢攻防较量,也不仅仅是武功招式的对抗,而实际上是双方意念与内功的较量。这就是「以意击人」的含意。只有经过多年内功训练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

所谓「凝神敛气」,是指在应敌时精神要高度集中,敛气入骨,气沉丹田,这样真气才不致上浮或散乱。这时,真气应上顶百会,下灌十趾,含胸拔背,身体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全身心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但由于丹田蓄力,所以神清意定,不惊不怯,周身圆活,不僵不滞。一旦出招,则意之所 至,劲力顺达,内劲瓶发,可予对手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凝神敛气」是「以意击人」的必要前提。作不到「凝神敛气」,所谓「以意击人」云云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武术家们都明白,「凝神敛气」是平时的功夫,「以意击人」是交手时剎那间的具体运用。倘若没有多年的内功根基,根本谈不上「以意击人」,大体上还是以拙力去同对方死拼。

「以意击人」要求反应极为敏锐,心念甫动而拳脚已发,力发如箭,视人如草,起落无形,击人无式,发招散便,应手而至。一句话,招无定式,随心所欲。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连续催劲,起如电光,落如惊雷,击强敌于瞬间,克群寇于弹指,若狂风之扫落叶,似怒潮之弄扁舟。然而,上文所述只是一个理想境界,在实战中是很难达到的。在实战中,能够大体作到「以意击人」就很不错了。而不少习武者,即便练过一些内功,但一旦与人交手,还是多凭蛮力去硬拼,甚至连一般的弹抖之力也发不出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心慌意乱,忘了「凝神敛气」这一说。

如果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哪种拳路,其起式都是一个凝神敛气的过程,太极、形意、八卦如此,少林、查拳、华拳、南拳也是如此。它们都要求行拳之前,精神高度集中,以舒的动作助真气下沉,聚于丹田,以最大限度地积蓄能量,引满待发。且不要小看了起式,它既是积蓄能量的过程,又是发力击人的准备,而且不少起式的本身就是防卫动作,兼可击人。北方一些拳种在起式时常有一个上步对拳的动作,即上一步,同时双手握拳在腹前相对。此式既可当「铁门闩」用,以防御对方进击腹部,又可乘势发力,以抖挤之劲进击敌方胸腹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武当派三十二势长拳的起式是「懒扎衣」,以道士均着长衫,应敌时随时将下摆掖下腰带,便于行动。此式以左手作撩衣状,右手握拳横出,姿态潇洒,而劲贯肩臂,暗藏杀机。关于太极拳的起式,杨澄甫先生曾说明道:

在此时,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静,以待敌人之动。然人每于此姿势容易忽略,不知无论练法、用法,俱不得脱此。

--《太极拳使用法》第18页,收入《太极拳选编》

一旦应敌,高手们并不忙于率先出击,而是大多先取守势,在作好防守姿态的同时,也已完成了凝神敛气的功夫。这个过程极为短暂,与防守姿势的完成是同步进行的,时间只需一秒钟,已可积蓄起相当的能量。在紧急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缩短到零点几秒,甚至在遭到突然袭击的一剎那间,他就可以完成由积蓄能量(凝神敛气)到发放能量(发劲击人)的全部过程。这是由平时的训练水平决定的。

习武者常爱说「某招最有用」,有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也经常渲染「某招是另一招的克星」,这些话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但毕竟有些程序化和片面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武术中,不存在绝对无用的招数,也不存在绝对有用的招数。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而言。所有的招数,在实用时都存在着速度、力量、准确性这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秒,又由使用者的训练水平所决定。招数能否发挥作用,又与对手的水平密切相关。即如形意拳中的「崩拳」一式,其动作仅是上半步击一拳,看来平平无奇,简单之极。初学之人用此式同人交手,恐怕未必有什么用,甚至难以自保,而清末民初的郭云深却挟此技屡挫天下名手,人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可见同一个招式,由水平不同的人使出来,其威力气象便大不相同,其「有用」和「无用」也就判然有别了。但是,从武学境界上考察,固定的招式并不能体现最高层次的武学,能够体现武学最高层次的是招无定式。

「招无定式」实际上就是随心所欲,幻化无方,它是「以意击人」的外在标志。

据说,郭云深在以崩拳应敌时,总是把形意五形拳套路中的崩拳定式稍加变通,加上了格挡动作,融入了劈、钻、炮、横诸拳的劲意,攻中有防,使拳式更加完善圆整,臻于极致。高手们在应敌时,若对方倏然动手,他一定会极其敏锐地作出反应,随心应招。他会根据彼时彼地的具体情势,甚么招顺当就用甚么招,而不会被胸中已有的成法所拘,更不会犹豫不决,贻误战机。高手们应敌,常常是意之所至,或掌或拳,或膝或肘,远打近靠,以气摧力,招式绵绵而上,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很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我之长击彼之短,以我之实击彼之虚,以我之快击彼之慢,以我之柔克彼之刚。其实,武术家在应敌时所用的招数无不是平时练就,只是在应敌时先用何招、后用何招并无定数,而且在实用时多数招式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干变通,决不是墨守成法,到应敌时还是死搬平时的架式。民国时期,王芗斋先生(公元1885年~1963年)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取「意」而弃「形」,创造了一种没有固定套路,只以椿功为重的拳术,称为「意拳」,曾名「大成拳」。意拳的要诀是:

以形为意,以意为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力由意发,式随意从。

这几句话道出了以意击人、招无定式的真谛。意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武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中国拳术另辟了一条蹊径。在此之前,中国武术界的前辈们虽然早就明确提出了「以意击人」的观点,但各门派始终都脱不开有形的套路招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自由发挥。超越「形」而纯出以「意」,自王芗斋始。

拳无定法,招无定式,练时有定式,击人无定式,这是中国武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拳到无形方为真」是招无定式的极致,也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这只有在练成了化劲的时候才能达到。此时,周身无不是意,周身无不是力,可随意跌人,而不惧敌人偷袭。相传,形意拳大师车永宏(字毅斋,公元1833年~1914年)有一次正在洗脸,一拳师想开个玩笑,稍稍向他后腰踢去,当湛湛踢上时,只见车永宏身形陡然一起,那拳师已被远远弹出,跌倒在地。因为车永宏已练到「意」与劲融而为一,所以意念甫动,劲已发出,劲随意走,跌人于无形。

习武者在平时练功时,应时时牢记「凝神敛气,以意击人」这八个字,不求招快,不求力蛮,但求意到劲到。久而久之,自能练成相当功力,不致有花拳绣腿之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