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锦集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是一本由薛求理著作,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HK$128.00,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一):香港黃妍萍的评论,刊登于明报月刊 2014年8月号

本書作者綜觀香港戰後歷史,勾勒香港城市發展的過程。本書內容豐富,作者先從歷史手,述及戰後秩序的重建,進而推及公共屋的建設,並延伸至公共建築、全球化建築設計的演進,以至近年備受關注、以公眾利益和人文關懷為要的公民建築之走向,甚具系統。其中作者探討香港地理及歷史所造成的高密度建築問題,並分析其繼續發展之可能。除此之外,本書更囊括建築界人物的成長歷程及作品,當中人物包括於一九五○年代在香港進行開拓的建築師,以至其後成長起來的本土代表人物,全面地呈現香港建築的歷史和文化,以及香港建築設計的得失。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二):香港青年建筑师Billy Wong 在facebook 上所写

買了兼看完了,以連圖帶字這樣寫,比較容易讓讀者全面掌握內容,其中好欣賞第5章,分析本港建屋法例對畫「炒樓」則的影響及第9章剖析「鐵路村莊」的規劃,更是一個提升一個城市運作效率的解決方法;其實不少歐洲地區的建築師(如:庫哈斯)也對香港這些高密度發展手法著迷,如果能把這些方法和規劃技術作更深入整理,可以將這門高密度開發技術傳授/出售,給其他發展中地區,也大有可為。而在第2章宜多交待在2000-2011年,房署因回應氣候改變及地盤日趨細小和不規則,讓樓宇設計能地盡其用下,所發明的「非標準型設計」及2008年至今採用的「構件式單位設計」特性,則比較貼近這10多年來,本港公屋設計新趨勢。總體來說,寫得很好,讓愚生能明白和見識更多本港的建築設計技巧。期待薛老師未來更高水準的佳作。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三):《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書評

“香港建築的意義,在於最後殖民地向(亞洲)國際都市的轉變,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建築的生產和運行。” 香港彈丸之地,面對建築用地和人口的壓力,客觀條件並不優越,但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一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既不重蹈英國與其他殖民地的舊路,又和中國內地的發展迥異”。除了產業發展,人口增長和地理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因香港“崇尚經濟實用,不受政治思潮影響。西方現代主義的原則,在香港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形成香港獨特的城市和建築環境。本書主題“城境”的由來,是“香港溶入現代、環境變遷、磨合適應的過程”。Henri Lefebvre提出空間是社會的產物,而建築又是生活的容器,“電子和資訊的時代,則要有更為精密、複雜和靈魂的建築空間來容納人們的生活。”視角覆蓋了宏觀反思與具體案例,章節的編排主要是以時間為縱軸。長期以來,香港建築業界重視實業和實踐,理論總結的寥落和建築工地熱火朝天的場面不太相稱。本書作者將研究觸角伸延到香港,其對香港的關照源於他對世界建築潮流的關注,本書的厚度由此而來。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四):恳切、平实有功力的建筑书

喜欢说现象、摆事实的书,因为道理被人说太多了。建筑是综合社会行为,不是建筑师的自我表达。薛教授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诚也。

1、跟随香港历史的脉络,介绍了香港公屋、设计力量、公共建筑、条例等情况,香港的建筑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

2、语言平实,阅读顺畅,井然有序。

3、公屋是香港最大的建设成就,30%的人居住在公屋里。目前“夹心层”房子在46-62平米之间,所谓“夹心层”就是上海经济适用房的对象,上海面积在70-90平米之间。1950年代,香港的居住标准是3.25平米.人,儿童减半。10公顷用地居住人口在1.6万-1.9万左右,可见人口密度之高。

4、福斯特的汇丰银行大厦是香港建筑的转折点,自此之后,香港高档建筑追求高品质成为时尚。

5、TOD模式在香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用地复合利用,商业居住办公综合在一个地铁枢纽额大平台之上。

6、香港的公屋署、新加坡的住屋发展局都有自己的建筑师,国内体制改革后,住房保障部门反倒没有自己的建筑师。没有建筑师的不利之处在于受建设成本制约,保障房项目不受市场重视,设计质量难以保障。反观国内,政府对方案的把控只到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层面,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读后感(五):一段浓缩的历史:《城境:香港建筑1946-2011》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香港的话题经常占据着海内外媒体的头条。在香港民众急切的民主化诉求和激进的公民抗命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难以摆脱的残酷现实:贫富差距的悄然扩大。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香港由一个殖民地转口贸易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全球化的浪潮给香港的转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而使其一跃而起成为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当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许多棘手的问题像经济结构单一,社会阶层固化等便会浮出水面,进而引发不满情绪。从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人们不难理解,正如许多时评家所说的,当前的香港社会面临着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点(a critical juncture)。

那么,建筑专业者又是如何来看待二战后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挑战,特别是建筑的生产、运行以及转型呢?薛求理教授的新作《城境:香港建筑1946-2011》(Contextualizing Modernity: Hong Kong Architecture, 1946-2011)则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清晰地勾勒了一段浓缩的建筑历史(图1)。2014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个城市的独特切入口,不仅仅是因为建筑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产品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也因为建筑作为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对现实社会起着某种微妙的反作用力。薛先生的大陆文化背景,海外游学经历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在香港教书育人的20年经验和近距离的观察使得他成为撰写香港建筑的极其合适的人选。

薛博士对于香港建筑的最初评述可见于他于1998年发表在北京《建筑师》杂志上的文章——《香港城市建筑评述》,其中简要介绍了香港的填海市政工程,土地与房屋政策,外来及本地建筑师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城市公共建筑开发的批评,而《城境:香港建筑1946-2011》一书则全面扩充了该文的论述,涵盖了战后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该书有一半内容(5章)是对建筑类型的分析,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公共屋邨、市政厅堂及文化公共建筑、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地铁MTR沿线的高密度综合开发项目。这种分类方式虽然缺少了对其他类型建筑的关注,比如,酒店,医院,以及商业房地产项目,但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1989年出版的有前《建筑学报》主编彭华亮先生编辑的《香港建筑》一书的做法。除此之外,《城境》一书也有关于建筑法规,外来以及本土的建筑师、公司、设计力量的专门介绍,并把对建筑作品的细腻解读融合到各个章节之中。遗憾的是,书中缺少对建筑师本人观点和言论的引述。总之,薛先生对各个专题的描述不求面面俱到,只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年长一代的比如钟华楠,何弢,年青一代的比如严迅奇等)和作品(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等)来加以深入讨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最后一章描述了香港回国祖国以来建筑发展动态。面临着香港人公民意识的高涨,政府在重大建筑开发过程中开始听取市民的意见,并试图展现一种‘开明民主’的姿态,这集中体现在2011年完工的政府总部大楼项目中。

准确的来说,《城境》一书是一部引人入胜、全面地介绍香港战后建筑发展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不光适合建筑院校师生阅读,也适合那些对建筑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这一点上,该书区别于那种小众的、由基本问题驱动的,对某一具体题材作严密论证的专题研究(monograph)。薛教授著作的这种语言流畅,可读性强,资料详实,图文并茂(特别是大量的彩色图片)的特征也延续了他的一贯治学风格,从他的2006年的《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到2010年的《世界建筑在中国》。虽然受限于理论框架的缺失,《城境》一书为读者提供了香港现代建筑发展的新鲜材料和宽阔视野,纪录了一段特殊的城市建筑历史,揭示了几代香港人在极端的现实(有限的土地,过多的人口等)面前为了建设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而不懈奋进的故事。

该书评发表于《时代建筑》2015年第一期,《城境》一书在当当网和淘宝网上折扣出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