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春秋左传精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春秋左传精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春秋左传精读》是一本由刘勋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9.80元,页数:正文1954页,地图13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秋左传精读》读后感(一):學習歷史才能客觀看待今天的世界

<左傳>是十三經之一,楊伯峻撰注的左傳堪稱經典,但是閱讀起來難免有些生澀。這套《左傳精讀》從當代人的眼光做注,並輔以當時地圖(我覺得這是優點也是該套書的特點),從時、空的不同角度去閱讀春秋諸侯爭霸,閱讀當時的政治、人文環境。從左傳各諸侯爭霸的小故事中能很清楚的看到並理解今天世界爭霸的格局。筆者從理科生的角度注解十三經,為晦澀難讀的古書開闢了新的閱讀方式。

《春秋左传精读》读后感(二):正文试读版、地图试读版、实体书影

正文试读:http://pan.baidu.com/s/1i3sqSvV

地图试读:http://pan.baidu.com/s/1qWFdpMG

实体书影: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1289763/

《春秋左传精读》读后感(三):一本适合非专业人士研读《左传》的好书

从幼年到现在,读书也有数千本,经典的书籍也有一些一直留存,但没有那一本书比《左传》对我更有帮助,《左传》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纪实文学,真实性和准确性颇高,神奇的是文学水准也非常高,普通人或者说所有人的一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挫折,各种类型人的性格,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团队模式、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隐性的利益纠葛。。。。。。在横跨400多年的《左传》中都能找到原型。

可惜,《左传》原文因为年代久远,普通读者很难读懂,而刘勋的《春秋左传精读》正是为这一类读者量身定制的一套读本,印刷字体比较大,简体,横排,资料齐全,阅读非常方便,最好是结合喜马拉雅上的课件材料来读,会有更快、更深入的理解。

这是一套可以读数年的书,也只有读很多年才能真正融会贯通的书。真正想研读《左传》,想学以为用的人,非常推荐此书。

《春秋左传精读》读后感(四):这本书很好

适合大家好好看一下.

春秋左传真是很不错的,记录了很多君主让臣子所杀,所以读左传你不会成书呆子,末代皇帝与桂系军阀小诸葛白某人一生都爱读左传.不是偶然.

长期以来,先秦经典读本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学者,成书之后征求意见也都是在专业人士圈子里面进行,整个过程跟非专业普通读者基本上是绝缘的。虽说民间人士戏说历史的作品已经满大街了,但古籍读本这一块基本上还是专家教授的天下。楼主认为,民间作者有他在学术资源、水平、规范方面的劣势,但也有他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他知道读者到底是那里看不懂,到底需要读本给他和其他读者提供什么帮助。如果能由一个“资深”民间读者执笔,稿本在大量普通读者中使用、打磨,根据读者的真实需求不断进行修改调整,就能将民间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做出一个植根于读者的全新读本。

《春秋左传精读》读后感(五):“文圣“孔子编定影响重大的中国第一史书《春秋》

“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五本经典书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的合称,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有人统计,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孔子春秋文本18000字。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史书,司马迁曾明确表示:“孔子厄而作《春秋》”。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因而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社会生活、天道等诸方面,对凡是可以借鉴和劝诫的都进行记载。孔子《春秋》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子立足社会,不同流于社会。他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孔子精微地觉察到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 史书记载,鲁哀公时,西狩大野。叔孙氏捕获一受伤麒麟,认为不吉祥就弃之于野。孔子听后非常悲痛,慨叹祥兽乃为明主而出,却为人所害,传说作《获麟操》并绝笔《春秋》。后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它在经学和史学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春秋》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对后世史学、散文乃至小说、戏剧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春秋》对后世的《史记》等史书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春秋》因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的美誉,故此世称孔子为“文圣” 。 后人刘知几评论《春秋》是:“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刘熙载认为《春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译意: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有:“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古代有”孔子春秋为汉制法“之说。著有《新五代史》的 欧阳修说:“孔子作《春秋》,以乱世而立治法”。《汉书》中说:“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春秋》作为史家之经典,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存乎其中。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孔子在《春秋》中的“褒贬”有巨大威力:“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如斧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