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春秋激荡三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春秋激荡三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春秋激荡三百年》是一本由张程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秋激荡三百年》读后感(一):春秋争霸,外交之争

我国古代的王朝兴衰过程基本都是由一位能力很强的君主打下天下,成立一个王朝,经过传承逐渐走向强大,达到巅峰后就会逐步走下坡路,最终在一个昏君的统治下使得王朝灭亡,同时建立另一个新的王朝。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来到了东周,因为东周王室的势力衰弱,诸侯纷争,来到了东周的上半阶段春秋时期,说到春秋时期,很多读者都知道春秋五霸秦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同时春秋时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儒家孔子、墨家墨子、法家管仲、名家邓析、兵家孙武。

《春秋激荡三百年》这本书的作者张程,职业编辑,业余作家,作者是创作活跃的历史写作者,作者虽然是业余作家,但是通过阅读本书,我个人认为本书的创作非常专业。

《春秋激荡三百年》这本书核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外交活动,书中春秋五霸和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悉数登场,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和相关历史事件,展现了这些霸主利用外交策略达到自己崛起的目的,同时也展现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书中不仅展现了作为霸主的大国有自己的外交策略,同时也看到了小国为了生存也有自己的外交策略。书中展现的一些外交策略放到现在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的时候也是用得上的。

从书中我们看到一个君主想要建立霸业除了自身具备很强的能力之外,还离不开一些得力的助手,例如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刘备有诸葛亮,唐太宗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齐桓公的成功就离不开管仲,虽然齐桓公差一点就死在管仲手下,但是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齐桓公重用管仲,这也看出了齐桓公博大的胸怀,管仲也不负齐桓公对他的信任,管仲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进行了建设,为齐桓公建立霸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卧薪尝胆大家都不会陌生,为了复仇,文仲为越王勾践制定了综合内政和外交的整体战略的九策,最终越王勾践成功复仇。

《春秋激荡三百年》全书分为十二章,每一章正文前面都有一段诗经、先秦歌谣、大学中的内容。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比较丰富,内容通俗易懂,加上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为读者还原了三百年激荡的春秋。

《春秋激荡三百年》读后感(二):《春秋激荡三百年》|以外交视角讲述:烽火狼烟风云变幻里的故事

文/温暖的叶楠大叔 青年历史学者张程著作的《春秋激荡三百年》,三版由北京兴盛乐策划、华文出版社出版。 张程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编辑工作之余爱好历史创作,他的主要文章和图书有:《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看看当年苏联老大哥》《故宫传》《泛权力》《衙门口》《制度与人情》等。 张程因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变迁等领域,浸淫多年有独到的见识,被多所院校聘为兼职教师,还是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之一。 春秋时代在中国史上,是一个特殊年代,历代写春秋史的文字很多。 张程出版《春秋激荡三百年》前,有出版《三国大外交》图书。 在他以独特的外交视角下,解读春秋激荡三百年,或许让你翻开此书读后心得体会不同。 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里,或许更多的读者在这个——春秋史上最熟悉的故事里,听说更多的是:昏庸荒诞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竟然听信了虢石父的害国之计,点燃了骊山烽火台。 当各路诸侯见到烽火狼烟燃起,率兵前来勤王护驾,长途奔赴的诸侯们,人仰马翻地挤到了骊山下,不见西域来犯的敌人,骊山上传来了歌舞之声。 褒姒终于笑了,虢石父也得到了周幽王的奖励。 周幽王轻飘飘的不以为然传旨:“我就是想让美人看看天下诸侯的军队,没有战事发生,大家回去吧。” 点燃烽火事关国家安危,周幽王竟然如此轻率。 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当狼真的来了,不过牧羊人丢的是羊,周幽王背上了丢掉了西周王朝的名声。 读者要注意的是,外交是国与国的牌局,但在国家往来之间,还是人与人打交道。 在烽火戏诸侯故事里,张程着重交代了—— 周幽王的诸侯中有申国国君申侯,在接到烽火警报后,围绕着申侯发生的故事。 申侯本为周幽王的岳父,在周幽王独宠褒姒时期里,他的女儿被周幽王害死,外孙被赶出王宫。 当申侯碰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曲闹局时,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了借助犬戎军队为女儿复仇。 当申侯和犬戎军队合兵一起剑指国都镐京。 申侯看到了故事发展的走向,合情理的是,骊山烽火台上烽火狼烟四起,各路诸侯没有及时、尽数前来,发兵前来勤王护驾。 可当申国军队和犬戎军队攻进了镐京,犬戎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申侯面对不听他的犬戎军队,引狼入室的他也只能是悔恨交加。 周幽王和太子姫百服逃亡中被杀死了,虢石父被杀、郑恒公战死,褒姒也被抢走。 东周王朝慢慢站稳了脚根,张程在书中感叹:公元前770年,这一年我们春秋故事开始。 而读这本书的我,觉得申侯和犬戎军队合兵一处剑指镐京,其实也可以说是外交故事。 翻开《春秋激荡三百年》吧,在张程笔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错综复杂的三百年里,在他以各国外交为切入点的故事脉络里,或许也就清晰明了。 最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史书在忠实于历史的同时,每个读者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叹,无不浸润着读者的人生足迹。 比如:郑庄公小霸中原的故事。郑庄公能闹到“周郑互质”,灭了周王室的威风、在诸侯国中长了自己的志气。 外交,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招。 在吴越两国你来我往中,有越王勾践向吴称臣,流传民间的越王每晚“臥薪尝胆”、后又贪欢美女西施,多年后越王终于成为最后一个春秋霸主。 在《春秋激荡三百年》东南吴越大争霸的章节里,张程以“春秋道德的谢幕”为小节标题,感叹越国崛起的奇迹,和书写吴越春秋几位君臣命运的点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 范蠡随扁舟遁入五湖烟水,云雾苍茫中孤帆远影消失于天际间,吴越春秋故事结束了,而故事中主人公的人生际遇,总会在天地间轮回。 文/结

《春秋激荡三百年》读后感(三):春秋激荡三百年,一段不寻常的历史阶段

说起春秋时代,自己记忆一直错位,我一直认为春秋在夏商周之前,读了这本书,终于把我的记忆错位纠正过来了,也分清了西周和东周。

原来,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历史上处于这么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他,西周灭亡了,他的儿子即位,也就是周平王。因为当时的都城镐京被烧了,很多财宝被抢一空。

周平王怕重蹈父亲的覆辙,决定迁都洛邑,也开启了东周时代。

东周的开始,也意味着春秋时代的开始。

《春秋激荡三百年》这本书从外交的角度来写春秋时代各个国家的发展,郑国、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等国家采取不同的外交策略来发展自己的国家。

作者张程是一名编辑,业余喜欢读历史,研究历史,写作历史。他主要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聚焦制度变迁与传统社会运行。发表的有《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中国之治”的制度史遗产》《看看当年苏联老大哥》等文章;出版的有《故宫传》《衙门口》《制度与人情》《清朝反贪大案》和“乱世三部曲”等图书。

他为什么要写“春秋”这一段历史呢?因为他觉得这段历史很特殊。为什么特殊呢?因为按照当时的封建制度,周朝作为天子,有着对天下的控制权,对诸侯的掌控权,诸侯的任命需要天子同意才能册封。但是从周平王开始,天子的势力减弱,不能控制诸侯,诸侯对周天子也不当回事,反而想着如何攻城掠地,如何实现自己的霸权。

就是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国家争霸之路,也为后面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历史特殊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各个国家虽然都想争当霸主,在战场上的打的死去活来,但他们骨子里认为自己都是周朝的诸侯,都是一个共同的民族,他们之间虽然争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有外敌时,他们的行为却是一致地,都能一致对外。

而主导这段外交历史最重要的人,是人的外交策略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能成事,也能坏事。用好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齐桓公让齐国从强国变成了霸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对了人,管仲。

管仲曾经差点一剑射死齐桓公,最后在鲍叔牙的推荐下,齐桓公重用了管仲,管仲在发展经济、巩固政治、建立军队方面有着独到的政见,正是这些制度的建立,成功帮助了齐桓公成就了霸权之路。

就像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但是因为楚平王的陷害,一家被杀,他成功逃离,他逃到吴国,要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打败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他为了报仇,鞭尸楚平王。

这也说明,如果楚平王当时能用好伍子胥,他也不会遭此一劫。

春秋风云三百年,这三百年,是不寻常的三百年,是风云变幻的三百年,这三百年给我们的外交和政治发展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春秋激荡三百年》读后感(四):旧历史,新视野

《春秋激荡三百年》这本书预约了很久,久到我都忘了它的存在,突然有一天收到这么一本书,还以为是先生买的,直到好几天后,他好奇地拿起来问:“这是不是你的书?”我才突然想起了两个月之前在群里预约的事情。

这本书的作者叫张程,浙江临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现为职业编辑、业余作者。

张程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历史作者。其写作先是集中在古代专题史和断代史,出版有《三国大外交》、《脆弱的繁华》等书;之后转向微观案例的写作,出版有文章合集《大案人心》、《帝国的坏脾气》等。

近来,其写作偏重于中国近代史,从政治运作角度观察中国社会,从社会变迁角度考察宏观历史,出版有《泛权力》、《辛亥革命始末》。

此外,张程还出版有《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并翻译出版了《中国人本色》、《多面中国人》等西方观察近代中国的作品。

在《光明日报》、《国际先驱导报》、《经济参考报》、《科学时报》、《百家讲坛》、《中华遗产》等报刊发表评论、散文多篇。

编辑做业余作家写小说、散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业余作家想写好历史书,是一件大胆而又冒险的事情,弄不好还会被人笑“没历史素养”。

然而张程不但写了,他的《故宫传》还在豆瓣上以9.1高分悬挂,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带着好奇心,翻开《春秋激荡三百年》,这本书与以前看的历史书有天然之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书,我以前也都没少看,看得多了,就觉得大同小异,甚至是到后来看到的历史书,无非就是抄来抄去,也没什么新意。

但是《春秋激荡三百年》很不同,它的视角特别新颖,它以“外交”的角度切入,以一个“外交官”的眼光去看待这段历史,去剖析当时的时局,尝试在诸侯争霸中,找到一个“求同存异”的支点。

也没有多余的废话,一上来就交代周王室的衰弱。作者没有因为要让所有人都读懂,用“白开水”的笔法铺开陈述,也没有故作高深通篇“之乎者也”。

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幽默性不足,可以引荐给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但是作为没有阅读习惯,没有历史素养的读者,可能比较没有耐心读下去。

整本书充满着浓郁的外交色彩,无论是“起始的国际形势”还是“漂亮的外交亮相”,甚至是“弱国更要讲外交。”都有作者独到的见解。

总的来说,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人物还是那些人物,历史还是那个历史,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立即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春秋激荡三百年》读后感(五):春秋那个百花齐放的外交史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比较乱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民国时期,由于当时中央集权力量弱,各个派别思想差异大,思想自由,受约束非常少,所以在各个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都有井喷式的爆发和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

《春秋激荡三百年》,就是一本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春秋时期最精彩的三百年囊括其中,当然要想全面细致的讲透那段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要指望以一本薄薄的书就能面面俱到全部都讲到。我们今天这本书主要偏重于春秋那个时期的外交史,通过那个时期的外交活动来了解那段精彩纷呈的鲜活历史。

作者张程,主业是一位编辑,作家是业余,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历史写作者,出于对历史的喜爱,他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由于少了对商业需求的倾斜,让他的写作有了更多的自由,写的文章也多是经过精敲细打,真心喜欢,倾其所学,成就一篇篇华丽篇章,一部部精彩的历史著作。已经发表的文章有《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中国之治”的制度史遗产》《看看当年苏联老大哥》等;出版的图书有《故宫传》《衙门口》《制度与人情》《清朝反腐大贪案》和“乱世三部曲”等。看他的这本《春秋激荡三百年》正是慕名而来。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一种文化井喷的现象,也叫人类文化突破的现象,短时间内突然各种先进的思想就出现了,那时候正好文字可以记录下那个名人们的思想,并且有很多都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永久的财富。除了中国外,那时候印度、西方等地方也有同样的现象,那个时期被德国的一位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成为轴心时代,大意就是那时候文化井喷的核心,包括后来的一些思想都是围绕着那时候留下来的东西的螺旋展开。而我国的春秋时期正是处于那个时期。

本书就是围绕春秋时期活跃的外交活动为切入点来展开叙述,也可以理解为以外交活动为主轴,以当时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来丰富和展开故事,再现了那个时期的外交战略、外交技巧和历史经验教训。当然即便范围已经有一定的压缩,也不可能说得太细,因为那时候留下的历史材料太丰富了,只能择其重要的点和事件来一一说明,比如本书主要是围绕春秋五霸崛起的故事来展开。刚翻看书没几页的时候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作者的历史知识非常丰富,既有广度,又有关键事件的细致描述,各个故事既有独立性,又具关联性,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性的历史知识集合。可以说里面的文字非常值得推敲,既有故事性的东西,又有议论性的文字,内容非常连贯自然,没有一点废话,读来非常流畅。

在春秋时期我们可以使用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来分析外交。也给我们现代的外交带来了很多启示。那时候的乱可以映射现代世界的乱,联想到外交,大家可以联想到西方的霸权、超级大国、小国、国中国、两极、多极、多边外交等等词语,这些东西在春秋时期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影子,外交理念何其相似,外交理论和概念多么异曲同工,看的是历史,望的是世界。春秋时期的外交有其自己的独特性,仔细研究,也有其共通性,有其闪光点,那时候的很多外交理念依旧影响着我们。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今年来读的最好的一本历史书,值得好好研究,是一部研究春秋外交,春秋历史,也是理解当今世界的外交理论基础,既有小故事的趣味性,也有经验总结的闪光点,值得好好珍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