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时笔记(1914-1917)读后感精选

战时笔记(1914-1917)读后感精选

《战时笔记(1914-1917)》是一本由[奥]维特根斯坦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时笔记(1914-1917)》读后感(一):讀書錄·「這是這」與「圓的方」——讀維特根斯坦《戰時筆記》

維特根斯坦是近代歐洲所謂「語言派」哲學的大師。這一派哲學,由人獸之辨在于思維這一基本哲理出發,由思維本質在於語言來「搭個橋梁」,最終把人落實於「語言的動物」,認語言為打開人類思維之秘的鑰匙。也就是說,語言所到之處,也就是人類思維之邊界。凡不入語言之門者,也就不入人之世界的大門。凡語言難以表達者,或不能表達者,幾乎就是康德所謂「物自體」,與人總是「隔緣」或者「絕緣」。

近時讀了維氏的《戰時筆記》,系其一戰從軍時偷閒中「做自己工作」之所記,分為「邏輯」及「私人」兩部分。筆記中常常會有「答案好像已在嘴邊」、「打破僵局的話就在嘴邊,但還是未說出」之類的記載,可想見其冥思之神情及哲思欲破未破時之情狀。其認人之語言命題,為人之世界一切可能性之「圖像」,其結構特徵與其「所指」有某種共同之關係。命題本身「然則然矣」,不過只是「當然」、「或然」及「未然」,所以無所謂是與否。只有與「已然」相比較,方有是與否。世界本身無所謂善與惡,只有與人相連屬,才分出善或惡。其語言論或可如此概括:人先天有其「邏輯」,命題確定「所指」的邏輯位置,涵蓋一切或然性。邏輯位置再「投影」至人之實際世界,邏輯位置與實際位置兩相比較,則命題產生「實際意義」。

維氏思維十分縝密,拈出「這是這樣的」與「這不是這樣的」兩矛盾命題,進行比較,認為兩者雖互相反對,卻都是暗含著「這樣的」的共同成份。矛盾對立其實擁有著「共同的邊界」。還有,「這是這」、「我是我」這類同義反復式的命題,雖則「沒有說出任何東西」,但是與「圓的方」、「乾的濕」之類矛盾式命題共同形成語言的「兩極」,極點對於邏輯定位是不可或缺的。此類分析,極有趣味,亦有啓發。

不過,「語言派」哲學的基礎,依然是理性主義運思方向,把理性思維「融化」在語言之中,固然在「語言之途」中窮追深探,風光無限。但是西方思想已從理性之境逐漸滲透到非理性之境,所謂「深處奧秘」,有「意在言外」、「非言語所能表出」者。中國哲學中老莊所謂「得意忘言」、「得魚忘筌」者,言與意之間的距離與「空隙」,也早就指出語言之外,似乎還有東西,亦未可知。

《战时笔记(1914-1917)》读后感(二):Strongart教授博文:维特根斯坦如何在学术上洗白自己

维特根斯坦是第一个给我带来强大思想冲击的哲学家,最近我又把他的主要著作通读了一遍,特别是那个《战时笔记》,包括了很多他年轻时候(25-28岁)的思想碎碎念,还有不少生活记录。这里Strongart教授不准备谈太多他的思想,而是来分析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就其人生发展而言,主要有两年特别是事情,一是服兵役,二是去当小学老师。众所周知,维特根斯坦出身于豪门,像服兵役这样的小事情完全可以避免,可为什么这样一位哲学家还要去当兵呢?这里有几个可能的原因,也许是出于高傲的道德不想搞特殊,也许他是出于年轻气盛的爱国热情,或者是早期学了一点航空工程之类,想要看到他们的实际应用,可结果却是可以想象。哲学家的内心总向往着自由,与军队式的那种命令体制格格不入,结果他只能在削土豆皮的时候幻想着斯宾诺莎在打磨镜片。

从一个哲学家的道路来看,服兵役就是一种世俗的拖累。特别是那时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假若一个炮弹正好炸到维特根斯坦的身边,也许我们会失去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幸好他没有遇到这样事情,也没有遇到那个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最后在意大利的战俘营中获释,回来后也没有被当成“汉奸”给送进军事法庭。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想到帕斯卡尔的名言:人就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即便是再有才能的哲学家,其肉身也是无比脆弱的。

当维特根斯坦完成其名著《逻辑哲学论》之后,他便到乡村去当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用现在的话说起来就是去农村支教了。为什么他会做这样的选择呢?个人觉得他可能出于传道的需要,可能是觉得那些受过传统哲学训练的人都是朽木不可雕了,想把自己的思想传给还没有被世俗教育污染的天真孩童。遗憾的是,他不只是在面对孩子,还要面对整个世俗文化,特别是落后封闭的乡村文明,更加制约着他的教学实验,学校和家长只是希望他讲最基本的ABC,他想要自己收养孩子,结果却被当成怪蜀黍而遭到拒绝。

此时的维特根斯坦尽管已经写出世界级的哲学名著,但在学术上还是个黑户口,只有在剑桥有大约三年的学习经历,也不知道有没有办退学休学手续就跑掉了。他想要回归剑桥,就要先在学术上洗白自己,得重新会学校考研究生。想想十年前自己是个天才少年,只有罗素那样的大师级人物才收得下,现在自己也算是一派宗师了,即便是罗素恐怕也不怎么够看了,其他人的话就更是看不入眼,像维也纳小组的邀请就遭到了他的拒绝。假若是美国的新生学校,也许还有可能在教授的推荐下破例,但剑桥这样的老牌名校还是要恪守自己的传统规则,结果维特根斯坦就因为水平太高,找不到导师而被拒之门外。

打破维特根斯坦与剑桥之间僵持状态的,是另一位英年早逝天才少年兰姆西(就是图论中Ramsey定理的Ramsey)。他的思想深深打动了维特根斯坦,促使他的思想发生前后的转变,并且还曾经追着他一起下乡进行哲学交流。有人认为兰姆西的才华甚至可能要比维特根斯坦更强,他的影响比较小,只是因为没有活过27岁。对此我们只能再次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人就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假若仅仅如此,那么兰姆西就是只是一个希望之星,可以成为维特根斯坦的好学生或者好朋友,但还不足以充当他的导师,毕竟他这么年轻再强也强不过罗素。维特根斯坦能够容忍一个比自己小十七的少年做导师,很可能是因为他是GAY,兰姆西就是他的非比喻意义上的基友,有了这一层的亲密关系,世俗方面的名分反而是不重要了。

最后,维特根斯坦终于重返剑桥,在40岁的时候通过了博士答辩,50岁时接替摩尔称为哲学教授,后来又觉得哲学教授非常荒唐,于是辞职专心思考写作,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

《战时笔记(1914-1917)》读后感(三):逻辑与上帝

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读后感受—

逻辑哲学,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在学术上把维特根斯坦这本笔记称作逻辑哲学,暂且在这篇读后感里如此称之,毕竟语言只是所指之物——投射在思维之上的镜中之影。

逻辑是物化某种存在之后,形成的指代概念,投射在思维之上的理性加工过程,而命题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所以可以说,物化或概念化是理性的基础,逻辑是理性的过程,命题是理性加工的结果。

“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战时笔记》、油画、手帕,甚至心理、灵魂、意识,都是在尽量物化某种存在,便于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建立共同认识的理性基础。

可“逻辑”该如何定义呢?逻辑,源自希腊语,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思维”或“推理”)。逻辑的范围,从核心主题,比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推理分析,比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因果关系的论证。故本文称之为理性的过程。放在生活中,可以举如下例子:小明说自己的爸爸是双眼皮,今天来接他放学的男人是单眼皮,所以这个男人不是小明的爸爸。此推理过程,即为逻辑过程。

“命题”,在我理解,是物化的某些概念及概念间,经过推理,以得到描述概念间关系的结果。日常生活中,对应某种观点或者理论。例如,进化论称人类从猿猴发展为今天的形态,是在漫长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过程中进化得来的。

如果这些观点或者理论,在实验条件下被加以验证,则称之为科学的实证观点,否则称之为假说。

既然物化,之于逻辑,之于命题,是三位一体的关系。那么维氏在本书中,试图用一个完全一般性的命题来描述世界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用逻辑语言来描述,即存在某一完全一般性命题P涵盖世界所有之物,那么有P,就必存在~P。而P V~P这个矛盾式,说出了涵盖最多东西的命题,P与~P均得自于它,且它不得自于任何其他命题,。可是此矛盾式在逻辑上并不成立。所以涵盖最多东西的命题,必然无法用言语表示,否则在追求P.与~P所共同具有的东西时,终将指向虚无。

其实想想也知道,维氏这个努力的起点就有问题,思维的起点是物化,逻辑上既然有“物”,必有“~物”之存在。以物化为起点的推理,必然指向那个封闭的圆环。

这一逻辑证明过程,给我非常大的启发。

思考了一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在无比广博。例如,如今看到的任何一种人文社科观点,都必将存在一种否定它的观点同样成立,且彼此没有任何立论上的交集。

例如:心理学以其看似完整的7大流派整合观点不断发扬壮大,我们也可以去看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整体批判的学术论著,我猜想同样会受益匪浅。我真的去搜了一下,搜到一本名为《心理学的批判——从康德到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学术专著。

再例如:有人提到的心理疗愈可能被当做ZZ工具使用,例如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内在工作,一旦被梳理成为某种确定的方法或流派,就成为物化的某种存在。这种物化方法指向人的“内在空间”,必有“~内在空间”之某物化学科的存在,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而一旦成为学科,就意味着物化的形成,而某物被当做行凶的利器,剥削的工具,顺理成章,细思极恐。在这个案例里,内在学科被外在学科当成了工具使用,这个命题值得深入研究,会在后面的阅读和实践中慢慢感悟。

再例如:限制性信念的的形成,人们心理常常出现“因为我怎样,所以必定怎样”,这从逻辑哲学上来看,必定有“~怎样”的存在,打破固有信念,常见的方法就是举反例,以帮助固有信念的消除。

再例如,还没想好哈哈。

总之,维特根斯坦,这个爱逻辑、也爱上帝,爱手淫,也爱列夫托尔斯泰——“肉体是软弱的,精神是自由的”哲学青年,如此可爱而睿智。

歌德曾说:你们——真正的神之子,欣赏丰富而生动的美吧! 让永远活跃永远生动的化育者,以爱的温柔栅栏围绕你们,而那漂浮于游移现象中的一切,请用持久的思维将它们固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