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自由招魂的读后感大全

为自由招魂的读后感大全

《为自由招魂》是一本由李敖著作,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自由招魂》读后感(一):招魂=復!回來吧!

這本書我發現其實有三個部分

為自由招魂

為文學開窗

為歷史撥雲

李敖的世界裡沒有"哲學"。因為傅斯年認為"哲學"是日本人的詞兒!他不承認這東西!照西方說法,就是"愛智慧"。怎麼樣得到智慧?

爭自由!

不是去叫你去擋坦克車,而是對自己先評判一下:你是什麼?你現在在做什麼?你預備要做什麼?

那什麼是文學?

李敖在視頻說要有信仰,得是理想主義!可是在虛擬的十七歲裡頭也說只有浪漫主義才是文學。看起來文學得是情感豐富的,真實不虛的,真誠的。

歷史被甚麼雲遮住了?李敖說有傳統的雲,有洋人的雲,有左邊的有右邊的雲。雲深不知處的雲!

李敖是閃電,李敖是驚雷,李敖是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李敖是身如泡沫亦如風。

李敖是一座大山。

李敖是國寶。

李敖是Picasso.

《为自由招魂》读后感(二):自由何在

自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是哲学、法律概念,又是自我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歌颂自由的文章很多,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是一个最好的实证,今天读完李敖《为自由招魂》,我立即想到这首诗,为了自由可以抛弃生命与爱情,彰显出自由的地位何等显要,正所谓自由在高处,每个人对自由的诠释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敖先生眼中的自由是什么?让我们且听李敖先生为自由招魂……

很早就买过李敖文集,只是一直没有阅读,去年阅读《审判美国》,才第一次接触他的文章,记得我读完《审判美国》时,对他的负面印象较深,我个人感觉他太霸气、嚣张,文章语言不干净,难怪被称作台湾第一狂人,再加上他与小S的“战争”,进入公众视野,我对他的印象更是大打折扣,有关他的新闻与文章一概不看,直到读完《为自由招魂》,我才重新认识李敖先生,我不得不佩服,他渊博的知识,犀利的文笔,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他惯用黑色的幽默叙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通读全文,我对《流血的自由》感触颇深,看他在《流血的自由》中书写的一首诗,不准“慷慨歌燕市”;不准“从容做楚囚”;不准“引刀成一快”;不准“不负少年头”。旧时代好汉们为了理想奋斗,他们深刻理解“千古艰难唯一死”的哲学,33岁的谭嗣同就是代表,他以流血向世人说明,改革需要流血,用鲜血让大家觉醒,让沉睡的民众清醒,为了事业献出生命,他还是幸运的,清政府成全了他的愿望,可恨的是靖州牧金蓉镜,竟然不给好汉们“流血的自由”, 金蓉镜抓到革命志士禹之谟,再把他全身修理后,却来个“杀人不见血”的绞刑,临刑时,禹之谟大叫“我要流血,为何绞刑?”可见那血也不是能让你流的,死的悲壮,悲壮的抗议,也是不可以的,这种自由也会被抹杀……

自由何在?清政府靖州牧金蓉镜认为,你想自由我偏不给你,我不会成全你,让你一世留清名,他落得骂名,更有甚者,还会诋毁你,让你在百姓中失去威信,再让百姓们唾骂你,这种伎俩,真是越来越高超了,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自由招魂》读后感(三):民主是争取来的

台湾的作家李敖先生可谓是名满天下,他的文章总是那么纵横捭阖,犀利尖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管你喜不喜欢他的文字,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深刻和博学。

下面且来具体看看他的文章。这本集子中首篇文章是《独裁中的民主》。民主是争取来的,不是施舍的。民主政治是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斗争的产物。维也纳会议是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正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毕竟民主的趋势是不可抵挡的。在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以后的三十三年,就有过较大规模的十次革命运动:一、德意志学生自由统一运动。二、西班牙的革命。三、意大利的烧炭党活动。四、希腊的革命。五、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六、比利时的独立。七、波兰的革命。八、法国的二月革命(1848)。九、从1800年开始的拉丁美洲的革命。十、意大利的革命。但民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17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二十二年间,独裁政权就频频出现,按照李敖先生的说法,左派独裁就有苏联的斯大林政权,右派独裁就有十四个之多,简要列举如下:一、匈牙利的霍赛将军(1919)。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1922)三、西班牙的里韦拉将军(1923)。四、阿尔巴尼亚国王左古(1925)。五、希腊派加洛斯(1925)。六、波兰毕苏斯基(1926)。七、葡萄牙科斯塔与后来的卡尔莫那(1926)。八、南斯拉夫亚历山大一世(1929)。九、德国希特勒(1933)。十、奥国总理陶尔斐斯(1933)。十一、巴西(1937)。十二、土耳其。十三、波斯。十四、日本军人专政。真是不算不知道,这么多独裁政权啊!当然二战后,只剩下苏联的斯大林政权和西班牙的佛朗哥。民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独裁政权内心的恐惧是无法掩饰的。那些独裁者看起来是那么高大,是因为你跪着!

《不拍马屁的自由》也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在马屁吃香的时代里,想要维持不拍马屁的自由,也是不大容易的。没有沉默的自由,就不会有不拍马屁的自由。

人民对政府的态度,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敢怒而不敢言;第二种是不敢怒而敢言;第三种是敢怒而又敢言。如果我们有了“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就真是离享有真正的民主不远了。

对于李敖这样一个奇才,无论是你是否认同他的一些具体观点,但他对民主的招魂态度还是应该值得肯定。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对我们对民主的理解还是大有裨益的。

《为自由招魂》读后感(四):“形而上学”的践行者

不要误会,这里所谓的“形而上学”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当下的一种流行语,大意为“你行你上啊”。这个流行语背后其实表现的是社会上的两种人:第一种人评判事情或人的各种缺点,第二种人批判第一种人,光说不做假把式,你行你上啊。我们不是要评论这两种人的是非对错,但我想李敖的确践行了这句“你行你上啊”,他是奋斗在最前线的啊!

李敖为什么奋斗在最前线上,这个问题只需要上网查一查或看看他自己的几部回忆录就能了解个大概。回头看看这部《为自由招魂》,报纸新闻他要批,法律法规他要批,书籍文章他还是要批,满腹经纶的脑子似乎只是他的工具,是他“为自由招魂”的工具。

千万不要和李敖吵架。你看他的历史文章,初看觉得他真的读书无数、自成体系,看到最后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来,总是在文章结尾“骂”点什么人或事,实际上这部书中骂的最多的还是“国民党”。就像上一段说的工具,他的知识就是他“骂人”的工具,他和你吵架,脑子里搜索的是整个历史材料,他举出的例子都是“铁证如山”的,试问,你怎么和他吵?

和李敖做朋友也要慎重。比如看这篇《没有窗,哪有“窗外”?》一文,他声称琼瑶是他的朋友,却又把她的作品写出了这篇长文进行批评,后又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李敖交朋友有他的原则,他如果觉得你不对一定会“六亲不认”,如果觉得你“够格”甚至会散尽家财来帮助你。不要觉得李敖其人多么不够朋友,其一他是性格使然,和他做朋友(即使不做朋友也要小心)就是要小心;其二,“义气”并不是“友谊”,“友谊”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的。

不久之前,看过一段李敖上《康熙来了》的视频,李敖在节目中和小S、蔡康永”打情骂俏“,开着各种低俗的玩笑,小S还一口一个”李敖大师“。当时觉得这种行为怎么能称为“大师”呢?但是换种角度去看,也可以说李敖活的是真性情,不虚伪不做作,不看别人而活。当然这种度掌握不好,会被误解为网络上炒作红人一流。肯定还是会有人认为李敖实属“哗众取宠”的人,喜欢被公众关注,其人是不是这样我不好说,但我知道陈光标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但是他确确实实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善举,李敖也确确实实为自由做了许多努力,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铁证。很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衡量(要求)别人,他们期待的是自己心目中的“完人”(往往高要求高标准都不关自己),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只能用“形而上学”来做回应了。

很多人都会问“学历史是为了什么”?我想李敖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是我们的工具、是各种例证。它指导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哪些是前人犯下的错误,也指导我们今后该如何更好的发展。

最后我希望:

多一点李敖这样的人

多一点“为自由招魂”的人

多一点“形而上学”的践行者。

《为自由招魂》读后感(五):为李敖还魂

说李敖的、听过李敖说的,大半是没有看过李敖书的。即便看过也只是李敖书籍的很少一部分,因为别人是著作等身,他是“禁书等身”,作为一个老顽童,李敖还曾经真把自己的禁书拿出来摆一摞和自己合影“以兹证明”。考虑到李敖说自己已经不是男人了(2003年因患前列腺癌动手术),我们还是要回到李敖的著作当中,为这个不是男人的男人找回自己。

李敖是一个话痨。最初阅读李敖是从李敖的两本小说开始,一本是除了慈禧这个老女人以外出场人物都是男人的《北京法源寺》,一本是号称“黄色小说”的《上山上山爱》。可惜这两部小说空有个讲故事的架子,但不管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还是爱上萝莉的大叔,都不过是李敖手中的布偶公仔,说的还是李敖的话。不过看完《为自由招魂》,我也就能原谅这个话痨了。

在《北京法源寺》里,李敖利用日本浪人、维新人士、谭嗣同等布偶演了一出双簧,围绕“死君还是死主义”、“要不要流血牺牲”展开了一番辩论,然而到了《流血的自由》一文中,已经不再是死不死的问题了,而是政府连你流血的自由都不给你。因为在政府看来,公开“杀”出个英雄或烈士,虽然可收儆众之效,可是却有“反令竖子成名”和“陷政府于不义”的大流弊。于是就有了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禹之谟。1906年,为了反对盐税禹之谟与当局力争,被判绞刑。临死前,禹之谟说,“我要流血,为何绞之?”结果当局回道:“尔辈素讲流血,今日偏不把你流血,何如?”

想必写到此处,李敖该与禹之谟一般气结。所谓的不流血的自由,控诉的其实是对自身行为意义的抹灭。谭嗣同流血是为了主义流血,禹之谟想流血是为了“实行”救国亡而流血——禹有言“若读书而不能实行,则与书肆何异?试问千万书肆能救国亡否乎”,到了李敖这,虽不流血,其著书立说也是为了求自由,结果当局直接封杀——“禁书”,两度入狱,把你所做的努力作为玩笑来传播。于是一个“不流血”的斗士就这样成了草寇。单纯从这点而言,我还是愿意让这个话痨继续说吧,他还要好多话不知道憋了多久。

李敖是一个老不羞。当年在“立法院”赤裸上阵,一生笑骂过多少敌人、朋友,前一阵更是因为要控告小S再次吸引人眼球。然而在李敖看来,开玩笑恰好是一种最有力的自由。李敖说,在历史上,真正吹胡子瞪眼的一方,总是高高在上的当今圣上。他们的威严与威风,部分要靠脸色铁青来维持。他们以“不苟言笑”自律,也以“不苟言笑”律人,这样久了,不苟言笑变成一种象征——一种威严与威风的象征。在这种象征下,多的是暴力与暴动、奴役与奴性。因此,为了纾解不必要的紧张,李敖认为不二法门就是——“开玩笑”。

在文中,李敖举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开玩笑来说明幽默的重要性,其实有段关于西太后与名丑刘赶三的故事更是与现实相映成趣。刘赶三演完戏后走到西太后面前,朝后面的光绪说了一句话,“别瞧我是唱戏做皇帝,我倒还有个座儿哪。”这意思是说慈禧欺负光绪帝,而西太后却面不改色,说:“那就给皇上添个座吧。”看这段时,我想起当年李敖在北大演讲时开头说的一段话,李敖说,“接下来这个演讲的时候是刘长乐老板告诉我,最后我问他一句话,把他问得愣住了,我说有没有铺红地毯?他说柯林顿有、连战有,你没有。我说为什么我没有?他说,北大尊敬你,把你当成学术演讲,所以不铺红地毯,校长是不是这个意思?”这幽默中的“话中带话”大家也就一笑了然吧。

近年来,由于媒体的传播,李敖似乎跟我们不那么远,既主持过不少电视节目,也到神州大地开过不少演讲。但如果只关注于李敖夸张的表演,而不关注于表象下面的思考,或许我们会忘记曾经作为自由斗士的这个男人。谨以此文为自由招魂,为李敖还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