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也错过 也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也错过 也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也错过 也相遇》是一本由徐秀丽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一):作者后记

这本小册子选择了几篇专业性不大强的文章,在写作上也偏于“感性”,它们大多产生于编辑工作的间隙。这倒主要不是指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一些比较感性的作品往往产生于相对松驰或者有意松驰的时候。

正因如此,加上原发刊物的风格和要求不同,这些文章在写作体例上有较大区别,有些注释详细,有些没有注释,现在一仍其旧,未强求一律。《追求“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与《除文盲 作新民》两文有若干重复,删除了后文的部分内容。

“也错过,也相遇”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在为本书寻找书名的时候,觉得来来往往相遇和错过其实是人生的常态,就拿来做了书名。这束文章关注的焦点在“人”,便按个人、家庭、群体的次序做了大致分类编排。

所有文章均公开发表过。笔者长期在学术期刊工作,当然知道一篇文章并不完成于作者脱稿时,而完成于编辑作业杀青后——编辑的工作实际上构成所发表作品的有机成分。本书交稿前,分别征得原发刊物的同意,并在文后附上了原发信息。各篇在文字方面有些小修改,大部分情况下是改回作者原初的表达,因这些修改无关重大,所以未一一指出。借此机会,再次对这些刊物和各位责任编辑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给予本书出版机会,并期待与责编封龙先生一起将其由进行时变为完成时。

书中各文陆续写作于二十多年间,在这个长时期中,我一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所尤其是《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的同事伴我走过漫长的生命旅程,并给予坚强的支持和温暖的顾盼,让我始终保持德性、勤谨、专业,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来来往往的同事和朋友,我深为感念。

徐秀丽

2021年11月20日 北京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二):有“人”的历史才鲜活,更动人

数日读完徐秀丽老师《也错过 也相遇——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一书,一时居然有点舍不得。薄薄250页的一本小书,仿佛电影一般带着我进入了上个世纪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年代。说熟悉,是这些年代里发生了许许多多足以被载入史册的大事,对于历史的发展、走向,甚至是非曲直都有一种认识和理解;而说陌生,则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人、家庭、群体各自有着不同的际遇。也许是因为自己就是一个nobody吧,书读的多了,往往对那种宏观的“大历史”有点审美疲劳,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厌倦感,而对个人的思想变化、际遇选择、生活琐事的叙述,就能一下子拉近时空的距离,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徐老师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

本书一共收录了11篇文章,彼此没有太大的联系,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篇是《一个也不能少——抗战流亡中的丰子恺家族》《也错过 也相遇——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革命年代的饮食儿女》三篇,尤其是《饮食儿女》此篇,从那个年月的通信着手,可以一窥“大时代”下普通人家是如何努力求生存、发展的,很有时代特色,完全可以看出“大”的话语下掩藏的“小”。没有这些“小”,“大”也就犹如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几处勘误:

p7 第四行“但上暂时只能粗支大叶”句,“但上”似应为“但是”?

p133第四行“铨至荣”应为“铨致荣”。

p139 中间“铨至荣”应为“铨致荣”

p142“父至荣”应为“父致荣”

p160 “要100后才能把文盲消除”句,“100”后缺一“年”字;

p164 注2 两处“陶知行”皆应为“陶行知” 本页正文“千字课不愧出自富有平民意识的大手笔”,语句不通,应为“千字课不愧是出自富有平民意识的大师们的大手笔”或“千字课不愧是富有平民意识的大手笔”

p172“在在提示着识字重要性的增加”句,“在在”似应为“都在”

p204底注:“《张力与限界:中共苏区的革命》”应为“《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 。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三):让我们去关注历史中那些小人物,那些你身边的普通人

这是一本适合闲暇读的小书,收纳了徐秀丽老师的几篇不同年份的著作。

近几年的主要阅读就在近代史,上海学上,读起来就非常轻松。

十一篇文章,带来十个故事。我想我最喜欢的是乡村公务人员这一篇故事,一篇很好的利用了原始历史资料带来的客观性陈述。在通览相关的档案后,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在研究时所需整理的各类细节,在这里以乡村公务人员为主体分析,从公务人员的产生途径、收入及来源、资格和背景、职责和社会评价等。在阅读时其实可以看出大部分我们所得到的的信息,来自于史料里微笑的细节,自我的学习背景就会有助于你发现在这其中值得自己利用的部分,从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整本小书可以看出作者阅读研究涉猎之广,从教育到家庭,从行政到院校管理。这些不同门类的阅读能够很好的帮助研究者成长。之前以为相熟的老师介绍,如果你要研究近代上海,你一定要通读申报,而且要通读几遍,你会有太多的相关概念在脑海里,当你需要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时你的脑海里就会有比较模糊的概念去帮助你。

就如章瑞荣家信这一篇对于生活的种种细节最为详细的描绘,如果你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话你就知道这种能够充分了解不同时代中陌生家庭故事的机会是多么可贵,这感觉就是从无到有的了解一个家庭,体会越多,就了解越多,就像在你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一样,亲切又陌生。如果你有幸生活在其中的时代,就更会有代入感,更能从其中的信息中联系到自身的经历,有更多有趣的回味。即使并不是自己生活的时代,也会有相关的概念,更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在看过这些不同的来自信件的故事后,我想我应该多加写作,在日常的阅读里也会读过很多相关的系列型阅读,只是因为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并没有去做总结性写作,如果当时写作总结的话,也许是能够帮助其他人进行相关性的阅读。

但是有一点是我不认同的是我想我自己在写相近的故事时,不太会以政治或民族的角度去总结,去陈述。我想探寻的时在忽略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产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我想那更贴近这项事物本身。

就如后记里所言的一样,所有的故事回到最后都是关于人的故事,由人而衍生之后所有的故事,家庭,社团,乃至国家;而我们往往去关注的却是国家、党派、社团、家庭,忽略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是乡村公务人员这一篇的原因,因为可能除了这一份调查档案,他们不会在历史的其他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也许他们就这样被遗忘,但是徐秀丽老师把他们展现给了我们,我想这就是历史研究的意义。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四):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散文诗歌式的标题下,实则是徐秀丽老师对黎明前的大地上的岁月回溯。全书结构清晰,以个体→家庭→群体来讲述并探讨这段至暗时刻。 个体部分中分别介绍了卢作孚,晏阳初,郑天挺以及赵宝煦四位先生,主要笔墨安排在这四位先生的重点事迹上,卢作孚先生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性,晏阳初先生推行的扫盲运动,郑天挺先生与西南联大的各种渊源以及赵宝煦先生的逃亡式求学之路,其中除晏阳初先生的那篇《追求“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由于后文中有我个人阅读感觉更加到位的《除文盲 做新民》,另三篇都非常精彩,卢作孚先生鞭辟入里分析时局的几封信件开篇就让读者眼前一亮。郑天挺出任西南联大其中各种考量以及当时各位学术领袖的意见也让还没有正式读过有关西南联大历史的我萌生了兴趣。而赵宝煦先生的《万水千山走过》则可以折射两党治下政策与力度的不同,势必导致日后人心的向背。文到此处,四人都属于那个年代里的精英阶层,没有底层老百姓的个体事例稍有不尽兴之感。 家庭部分则选取了丰子恺家族,刘燕瑾,王林夫妇和章瑞荣一家。此处一反对个体(本身)的概括写法,多了很多的细节材料,让这三个家庭生活的篇章尤为生动可亲。由于我个人的浪漫情怀作祟,三篇中我自然是更偏爱丰子恺家族的那篇,丰子恺作为家主指挥若定,决策果决,其儿女年少竟也能够独立完成路线与家人汇合。每每他们在逃亡路上遇到险阻,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而他们“胜利会师”我又隔着纸面衷心为他一家感到开心宽慰。再回头来看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果然是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相较丰家,另两家的日子就现实很多了,刘燕瑾迅猛开始骤然落幕的感情,王林的出现就像是早年一部国民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只不过王林在这篇文字中心理活动过程更为坦白。章家就更加直白了,由于这篇中有大量章家人的书信,在两个儿子的婚恋一事上章家人几乎可以说不掺杂一点儿感情因素…当然在那个高度封闭的年代或许男女双方都对婚恋嫁娶一事有和我们如今截然不同的认知和取舍吧… 作者安排放在最末的群体部分的《除文盲 做新民》和《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包揽了我阅读本书数篇文章的冠亚军。相比前面的个体和家庭部分,群体篇的叙事性减弱,专业性增强。《除…》一文在晏阳初个人篇目《追求…》的基础上对扫盲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以不同尺度对活动展开研究探讨,尤其对扫盲主要课程“千字课”的一番讨论,结合了扫盲群体社会阶层,实际需要,以及对文盲群体的歧视与争论,读起来仍很有启发,非常值得一看。《20世纪…》一文则介绍了当时的乡村政治组织的类别,公务人员产生途径,其收入和来源,资格背景,主要职责等方方面面,其中有一段关于辉县前区长陈潜修的事例则足以让《幸福到万家》的万传家变得就像小孩子过家家吵吵嚷嚷… 今年四月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友人的读书漂流活动,里面有一本六合丛书的《此时怀抱向谁开》,与这本《也错过 也相遇》的阅读感受很有些相同之处,由信件,事后的一些举动,报纸上的登文等等,来探寻那些年那些人的那些事,很有种别样的意趣和感慨。这些用来推导还原时间本来模样的“积木们”就交给读者与作者平心静气地一块块搭建,过程中总有些意外的人或者灵感跳了出来,于是看同一本书的读者走向了不同的书架,由此错过作别,只待他日再次相逢相遇。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五):革命年代的组织与个人

在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组织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存在。个人服从组织也成为近代中国革命政党彰显党力的重要体现。个体追求个性与组织强调纪律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组织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徐秀丽的《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便涉及革命年代的组织与个人这一主题。其中,《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一文讨论了组织框架下个人的婚恋内情,成为观察组织与个人的一个切入“点”;《“冀中一日”的传奇》在漫长的革命进程中剖出一日的日常生活,可以被视作一个横切“面”;《革命年代饮食儿女》则依托章瑞荣家信中,分析了在“继续革命”的口号之下,个体如何在组织动员之下安身立命,这是一条延长“线”。

婚恋是革命年代个人与组织的重要交汇点。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战时的“二八五团”组织纪律,其大致要求根据地军人和干部结婚需满足年满28岁、党龄5年、团级干部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属于个人自由的婚恋被强行纳入到组织控制当中,且带有浓厚的政治属性。黄道炫曾就此做过分析,认为:

刘燕瑾和王林的婚恋便受到这种组织纪律的影响。正因组织纪律的存在,冀中火线剧社演员刘燕瑾才同其初恋凌风分别,刘燕瑾只得感叹:“组织纪律呀,打破了那迷人的噩梦!”最终,凌风被“组织安排”了新的婚姻后,刘燕瑾才同王林确定恋爱关系。就此,作者认为:

作者进一步认为这其中也存在刘凌二人感情基础不够、凌风移情别恋等个人因素。

如果说刘燕瑾的婚恋历程受制于组织,那么王林的感情史则展现了组织压力之下的个人选择。火线剧社的首任社长王林将解决“老婆问题”当作人生大事。王林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对对方的外貌和气质均有要求,不喜欢刘燕瑾的“胖”,而最终折服于刘燕瑾之气质。可见,在此过程中,王林大多是遵循个人的标准和内心的选择。

被组织之地的个人日常生活如何?1941年,冀中军区发起一场征文活动,邀请冀中群众分享其“一日”的日常生活。此事本身就带有组织与个人的混沌关系。第一,这是一场由“组织”发起的活动,文稿也会受到组织的审查,但是组织极力宣称这是个人状态的体现,甚至为此刻意选择了5月27日这样一个不带有政治色彩的时期。第二,征文需要在高度组织化的根据地展现个人日常生活场景。

而从征文的内容当中,也可以窥见组织状态下的根据地日常生活。例如识字和写作是个人的学习状态,但征文在描述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时,便会强调其中的政治性,如群众识字便是学习“马克思……革命……列宁”等概念。更为重要的是,从《“冀中一日”的传奇》来看,识字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组织活动层面,而难以完全深入个人心灵,所以才会出现“他们满嘴新名词但是运用生硬”的情况。

可见,在根据地,组织与个人是交融的,个体生活被组织化。而这也体现了组织对“新人”和“新社会”的设想与改造。

在《“冀中一日”的传奇》中有个人家庭伦理关系和组织关系相交汇的情况,其结果是组织胜过个人。如:

那么,当新中国成立,这套革命伦理播向全国之后,个人与家庭的关系被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所取代。但是《革命年代饮食儿女》却给出了反例。在“继续革命”的氛围中,集体之上,家庭观念和个人主义被批判。然而,章瑞荣家信说明在一些家庭中,即便工作、居住乃至衣食用均被组织化,但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尚未完全泯灭。故才有了章父看旧式小说、全家为家人婚嫁而关切等场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