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秘密村庄的读后感大全

秘密村庄的读后感大全

《秘密村庄》是一本由[英]卡罗琳·穆尔黑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2.0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秘密村庄》读后感(一):善恶

第三帝国,奥斯维辛都是大名鼎鼎,但是维希法国这段历史,和前者关系密切,我倒是第一次接触,法国战败,维希政府对德国言听计从,所以,便有了这个故事,也不能说是故事吧,应该说是有了这段历史。

法西斯的恶,被称为平庸的恶,那么高原居民的善,私以为可以对应的称为平庸的善,当然,勇气和善意俱佳的人肯定有,他们充当了领头人和中间人,而更多的村民,他们是出于本性的善,造就了这个特殊时期的伟大传奇。

于我,对于维希政府是知之甚少的,当法国投降,非占领区虽然还是法国,但是,犹太人的驱逐依然按照德国的要求开始,为了完成指标,从一开始的外籍犹太,到有年限的法籍犹太人,到全部犹太人,从不涉及儿童到无差别驱逐,完全没有一点反抗,看起来,维希政府说是一个傀儡政权也不为过,而有所抵抗的就是那些普通人,尤以本书主要讲述的高原村庄为主。

当然,光靠村民肯定是没法完成这个任务的,隐藏,转移,保护犹太人,尤以儿童为主,所以他们当中有神父,主教,商人以及热心人甚至联军间谍等等人物作为主线,运作这个救助系统。虽然实际救助人数相对于集中营的人数来说微不足道但是,挽救数千人命的确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也称得上伟大成就。而事实上,维希警察,甚至德军士兵,很多时候都睁一眼闭一眼,甚或提供隐形的帮助。毕竟相对于恶,善也是很多的。

这个故事本身无太多可述之处,毕竟作者只是客观的再现了这个事件。而这也是这本书的优点,客观而不带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阅读过程中,首先就是基督教神父主教什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之前看的十字军历史来讲,作为个人的基督徒,还是善良的。其次,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总以为战争年代处处充满善意,但并非如此,人们只是出于本能的善意去做这些事,而非真的做慈善,相对的,之前也有说过,不管警察还是德军,也保留了一丝善。

最后,这是一个史实而非故事,那么现实也总是残酷的,虽有不少人善终,但也有不少人为此牺牲了,现实不是演电影,主角就永远可以幸免于难,于是,这善良,虽出自本能也配得上伟大的称赞。另外,同样出于现实,在如今的回忆里,人们便开始了记忆争夺,各方都要为自己的利益打算,所以历史啊,真的是脆弱的东西。

《秘密村庄》读后感(二):二战中的维希法国:来自普通人的反抗与正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联合国的“五常”,法国稍微特殊一些。因为如果不是因为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的存在,法国就够不上“五常”的资格——甚至在当时,自由法国的影响力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号称世界陆军第一强国法国只坚持了42天就投降了,他们过分迷信马奇诺防线,所以压根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但是投降后的法国就比较好玩了,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法国。一个是以贝当元帅为首的法国政府,这个政权和德国签订了投降条约,又因为它的政府所在地是在法国小城维希,所以被称为维希法国;另一个即自由法国,是由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建立的流亡政权,也叫自由法国政权。毫无疑问,维希法国本质上是伪政权。法国投降后,法国被分为“占领区”和“自由区”两部分,占全国领土面积60%的“占领区”由德国直接占领,面积占比40%的“自由区”由维希法国管理。

虽然按照法德停战协定,由德国直接占领的“占领区”还保留有法国的一切行政机构,管理权仍属于法国,只不过占领费由法国支付——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倒是在“自由区”,一开始的时候维希法国倒是能说上话,而且说话基本算数。但是后来,当纳粹德国越发不信任维希法国的时候,他们就直接出手了,纳粹势力进入了维希法国的统治区域。

国家无能,却不代表人民只能顺从而不能“发声”——维希法国也是这样。在德占区,反抗当然存在;在维希法国统治区域,可以想见,依然会有反抗存在。当然,这样的反抗有多种形式,武装反抗、同情和支持反法西斯同盟以及参与救助被纳粹势力迫害的犹太人等。《秘密村庄》讲的就是救助犹太人的故事,这个“秘密村庄”就是位于法国中央高原东部崇山峻岭之中的勒尚邦村以及邻近的一些村庄——可以把勒尚邦村看作是这些“秘密村庄”的代表。

为了救助犹太人,不仅这些村庄的普通人参与了进来藏匿、收养犹太人孩子,还有当地的牧师,还有一些跨国的儿童救援组织。当然,这些“抵抗运动”的抵抗,总的表现形式就是救助犹太人孩子,他们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因为这样做同样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只要参与其中,就毫无疑问是一个英雄,说明内心中还有良知,知道什么应该做、应该做什么。

在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的笔下,如安德列·特罗克梅、凡尼尔·屈尔泰这样的新教牧师,马德莱娜·德雷福斯这些的犹太裔营救者以及如沙耶神父、马德莱娜·巴罗这样的有良知的人都行动了起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原因以及身份背景,因可以看作是殊途同时,在救助犹太人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同时,另外的一些人,比如维希法国上卢瓦尔省省长罗贝尔·巴克,从卡罗琳·穆尔黑德记载的内容来看,其他方面的表现姑且不论,在“秘密村庄”们的行动中至少是没起到什么坏作用。

在《秘密村庄》的“前言”中,卡罗琳·穆尔黑德认为,在那些“灰暗又可怕的岁月里……的确发生过一段关乎勇气、信念、道德的故事”。而正因为这样的“一段记忆与事实”正在“渐行渐远”,所以才需要进行记录。其实,并不完美的行动,并不完美的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曾经做了正确的事。

《秘密村庄》读后感(三):勇敢不是不害怕,勇敢是敢于面对

关于二战,市面上的作品有太多太多,以至于不经意间我常常发现新的历史。

我是网络上乳法大军的一员,所以当甲骨文出版了这一本《秘密村庄:维希法国的抵抗运动》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便表达了自己想读的兴趣,当然,想读是因为我不相信维希政权在这一段自宫时期还有什么像样的勇敢行为,只会越描越黑。

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我发现本书的内容离我的预期有一定偏差,本书并没有论述维希政权对法西斯的抵抗,毕竟那并不存在,而是记述了在维希政权统治下,各阶层的民众所保持的“人类最后的良心”。

开篇,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法国政府对德投降是得到社会认可的,整个国家弥漫着一种赎罪的思潮。法国民众认为,之前的生活太奢靡了,后来出现了经济危机,再后来是希特勒,这都是信仰的不真诚导致的。似曾相识,上帝之鞭?欧洲人的这种负罪心理的确和亚洲文化有很大区别,但我认为并可取,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忍受罪恶加身呢?自己有罪难道就要放纵另外一种罪恶的横行么?

傀儡贝当

横空出世的是贝当,书中是这么描写他的:蓄着整洁的小胡子,有着柔软的肚腩及灰蓝色的眼睛,他自比为古代武士,非常正直。法国人又开始被错误的记忆操纵了,过去的总是美好的,不切实际的虚幻。贝当也是以此标榜自己的政治统治:坚定的信仰,恢复中世纪的美德。作者虽然没有挑明,但是开篇的这样一段叙述无声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暗示着法国社会上默许的排犹主义。步入现代社会,却出现了道德的倒退,这段历史为人不齿,作者保留了法国作为战胜国的基本颜面。

理解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后面出现的故事便显得更加光辉。

一、 坚守人类道德的各类慈善组织

书中提到了很多国际组织与法国本土的慈善组织,他们与时间赛跑,抢救被送往危险集中营的犹太孩童、妇女。缺少资金、缺少人力,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但义无返顾,他们凭借的勇气是作为一个人应拥有的基本良心,他们为人类道德树立了光辉的大旗。在本书中他们是显性的善,因为难能可贵,所以显得不真实。我并不能够对他们的善有具体的想象,但知道有这样的人群存在着,人类就还有希望。尤其在那样一个失去了希望的时代,他们是黑夜里闪闪发光的指路灯塔。

二、 利尼翁高原的沉默抵抗

利尼翁高原是人类良心的另一种表现,是隐性的善。和平年代,他们是善良顺民,但邪恶治世,他们选择拒不服从。反抗在这里不是打打杀杀,反抗在这里转向内心,坚守住人类最后的良心。很多家庭接受了犹太小孩,利尼翁高原的居民选择不去询问他们的过去,他们默不作声。作者似乎心虚,不惜大量笔墨介绍利尼翁高原的沉默是有传统的,是历史的继承。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是对人类善良的不信任。人之初,性本善。邪恶可以一时虚张声势,但终究敌不过心中最后的柔软。

沉默的利尼翁高原

三、 大跌眼睛的各国表现

这一段故事书中介绍的有意思极了。意大利,作为希特勒的铁杆坑爹队友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无害性,意大利不仅不执行希特勒的排犹政策,反而坚决保护犹太难民不受迫害。西班牙虽然是中立国,但都知道佛朗哥和希特勒的眉来眼去,但面对犹太人题,佛朗哥是公开接受犹太难民的,以至于维希政府不得不在边境派驻边防部队。作为人间美好的瑞士却对接受犹太难民多加阻隔,借口当然冠冕堂皇,虽然不至于迫害,但是自私的做法的确令人摇头。当然各国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书中也没有颇费笔墨去论述,但以结果论,危难之中更见真心。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是足以撑起人类脊梁的。面对日本人的威胁,我们本已处在民族危难关头,却坚决接收犹太难民。据网上数据,1939年起,民国政府接收了3万的犹太难民,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甚至在被驱逐的火车上仍不停的给犹太人发放签证。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父辈骄傲。

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

四、 和平抵抗主义与暴力抗争

一些人期望和平,另一些人希望抵抗。幼时,我常常热血的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一个人换对方一个人也足以抵御外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到了许多。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勇敢不是不害怕,勇敢是敢于面对。老舍写了《四世同堂》,祁家兄弟不去参军生活在沦陷区就是不勇敢么?他们能坚守住人类的道德,这就是勇敢。当然,勇士们选择抛头颅、洒热血更是可歌可泣。勇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历史的迷雾散去,似乎一切都要盖棺定论。书中也记录了很多战后法国对通敌者的判罚,对解放运动人员的奖赏。我读到这一段突然很厌恶,原因我不想多说,懂得人自然懂。公道自在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无论怎样掩盖,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愿世界永远和平,愿人间不再有疾苦。

读完这一本书,感触很多。虽然这不是我常读的那种轰轰烈烈的征伐大业、金戈铁马,但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历史的标签是英雄,历史的构成是众多无名的百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