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锦集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锦集

《在绝望之巅》是一本由[法国] E·M·齐奥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一):推荐

这本书的封面跟书名很搭,蓝色和黑色给人的的第一印象,就足以预示书里充斥着关于痛苦、绝望、荒谬、虚无和死亡的论述。

作者能在二十出头写出如此精彩的作品,除了令人赞叹不已之外,更多的还是心疼。正如他自己所言:“因为思考这么多痛苦问题的心灵,肯定已经受伤。”不过,他应该是不屑于被人怜悯和心疼的,因为他说“同情不仅无济于事,也是傲慢无礼”,他还说“我们没法通过理解他人的痛苦,来减少自己的痛苦”。

他偏爱痛苦和激情,他认为生命是死亡的囚徒,他强调真正的存在始于道德的终点,因为道德是对习俗的合理化、对生活的机械化,而所有真正有道德的东西,都是在我们受够了道德以后开始的。

书很薄,只有200页,因为是哲学类散文的缘故,并不难读。如果此刻你除了自己的痛苦,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那这本书会带给你强烈的共鸣,你可能一会儿就读完了,因为拿起它,你就不可能再放下。

明室作为新的出版品牌,今年表现很亮眼~㊗️越来越好~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二):一场绝响的狂热幻想

齐奥朗的文字像是为读者建构的虚幻形象的游戏,在绝望之巅,是对荒谬的激情成为唯一能向混乱投去一束恶魔之光的东西的阐释,是桀骜不驯的他自身难以纾解的绝望,是痛苦的惊喜和饱受折磨的经历,是不可接近的绝对事物,是重燃内心光芒的纯粹。 齐奥朗用尖锐的刀刃在现实世俗的观念上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他用思想的强大力量赋予了表象和观念本身以更多的新意,他在自白中说道“我只愿在爆发性状态中,在狂热或高度紧张中,在一种清算气氛,一种痛斥取代打击和伤害的气氛中写作。”这种深刻的哲学观念,是撕裂现实表象,是对内心的深刻自省,是探寻背后真理的斧头和利刃。 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的齐奥朗用他的母语罗马尼亚语写作,1947年开始至1995年逝世,齐奥朗用法语进行创作,实际上所用写作语言的转变也暗示了齐奥朗和自己母语的一种决裂。通过《在绝望之巅》,可以看出齐奥朗非常喜欢采用片段式的写作方式,了解到齐奥朗喜欢的一些哲学家比如尼采、帕斯卡尔、维特根斯坦等等,他们都曾以片段式的文字来记录自身瞬间飞逝的思想和体验,齐奥朗含义深睿的文字里有散文语言的真情流露,有超越尼采式的悲观哲学思想,自己心中异样的不安,悲伤深深扎根,像遗憾一样不断滋生并且扩张,正如他的自白:“我喜欢留有血肉气息的思想,我偏爱从性紧张或神经压抑中产生的观点, 胜过空洞的抽象千倍。” 齐奥朗以诗意的气质继续探究人生哲理,并且时常借重诗歌,不断直率地对诗歌施以赞美,他一心一意不断从自我的内心深处去汲取思想的甘霖,齐奥朗认为惟一自由的精神与存在和客体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外在的只会不断增加自身的空虚和虚无,他表现出荒诞主义、怀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态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齐奥朗向恶的真知和哲理敞开怀抱,齐奥朗怎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和魅力,但仍旧专注于投身自毁般狂舞,聪苦难之中产生人类之爱,就如同从不幸当中萌生智慧,进而迸发出的一次次虚幻但又令人着迷的精神力量。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三):一首振聋发聩的交响曲

读完书,耳朵聋了。 “论不想活” “发疯的前兆” “不再是人” “支离破碎” 这本雷霆阵雨,先淋你个晕头转向。 他赞颂狂野,偏爱激情,宁愿死于火焰,也不愿死于虚无。 就像一个Rapper,把麦开到最大,指着你鼻尖:“别装逼,keep real!” 就像有人把贝多芬的命运怼你脸上。 齐奥朗讲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不再做人,对所有的问题我都要喷出火焰。 他的文字由智性激情推动,就像命运的那几个著名的如雷贯耳的音符,反复贯穿在生命篇章中,牢牢掌握着自己的脉搏,他说只有通过频繁的重复,才能体验到永恒的陶醉感。如果说贝多芬是毛毛细雨,当你察觉过来时,早已被冰凉的水分渗透,那齐奥朗则是一场让人无处可躲的倾盆大雨。 看透生死,向死而生。 就是这么一个怼天怼地,饱受抑郁和失眠折磨的人,却活了84岁。这让门德尔松情何以堪。同为失眠者,特别身同感受这种半死亡状态。也许正因为把自己至于死亡内部,内在统一,反而不纠结了。对地狱的“有知”让他有强烈的精神沸腾。 的确,只有在孤独里才可以流下灼人的泪。 他随时做好了“不是人”的准备,即期待疯狂的过上每一个物种的生活,尝试整个自然界的光谱,又随时可以把自己肢解,爆成小块,化为齑粉。总之,浓浓的感受到一切包括死亡在内都无法钳制他热烈的灵魂。 虽然整本书都充斥着死亡,爆裂等词语,我不觉得是本黑洞。他对一切都不满,其实怼的是虚妄。他讲究真情流露,即便狂喜后是抑郁。反而从中感到思想如此统一:要么你就做个真人,要么你就不要做人。给我们这些浊世雾霾里,早已被氤氲得面目全非的众人划一道伤口,揽镜自照看看自己是否还能喷涌出鲜活的血液。 这样的齐奥朗, 即便火花在他体内消亡,也会以雷电形式重生。即便雷鸣电闪后还是一片黑暗,但黑暗本身此在他体内熠熠生辉。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四):在绝望中挣扎,在眼泪中深思

“我既没有愁苦到足以成为诗人,又没有冷漠到像个哲学家。但我清醒到足以成为一个废人。”

齐奥朗《眼泪与圣徒》

在绝望中奋力挣扎,在眼泪中深思自己。倘若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哲人中遴选出一位以孤独和绝望为蓝本的大师,那么齐奥朗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代表人物,他是罗马尼亚文学家和哲学家,20世纪怀疑论、虚无主义重要思想家。他生于罗马尼亚乡村的一个东正教神父家庭,主要以哲学为自己终生的研究对象,在进入老年之后,直接处于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极少参加社交和采访活动。他主要以纯正的罗马尼亚语及法语创作格言、断章体哲学著述传世,以文辞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见称。

在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盛行的20世纪的欧洲,齐奥朗堪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他几乎拒绝了所有世间的喧哗与热闹,杜绝了一切无用的社交,精心将自己禁锢于一个安静之处,在孤独中思想,在孤独中写作,在孤独中同上帝争论,在孤独中打量人生和宇宙——孤独成了他的标志,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在他看来,“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吐自己的秘密”,因为“作家是一个精神失常的生物,通过言语治疗自己”。今天要说的这本《在绝望之巅》正是齐奥朗这一思绪的真实写照之作,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绝望之巅》是齐奥朗的成名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写就于1934年,当时正值齐奥朗22岁之际,无法想象作者在如此年轻、涉世未深的年纪就能写下如此精湛、深刻的作品,书中精致优美的叙述语言、断章随想式的写作方式和悲情闵人的哲思清怀所,这也侧面发映出了当时西方世界中人们生存状态的虚无和世界荒诞的极致表达,在整个西方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在西方文学世界中,25岁的歌德曾以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横扫整个欧洲大陆,他主要描写了一个时运不济、感情受挫的进步青年的苦闷与悲痛,读完《在绝望之巅》,我深切地认为本书堪称自我刨析哲学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本书堪称是作者年轻时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思想的矛盾总结,作者在创作本书时饱受着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与折磨。身体的病痛摧残着精神与思想,绝望之至的思想却又自作主张的对于身体进行了强烈的反抗,甚至摆出了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决裂姿态,全书字里行间都有一种自我撕裂和斗争的架势,让人感觉写作者的身体和精神时合时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但纵然如此,作者冷静、决绝中又夹带某种自黑幽默的语调,又让人时时刻刻、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一颗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灵魂,作者的精神状态不同于医学上的精神分裂症,这里不可同日而语。

正因为绝望,所以决绝;因为决绝,所以无所顾忌,这使得全书的文字有一种剖析灵魂和挖掘人性的雄浑力量,准确、无情,直抵本质。齐奥朗在书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全书最惊艳之处就是这本书一反以前很多哲学论述书籍的常规叙述方式,没有刻意安排叙述结构和体系,完全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的随心而为的畅想记录,一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率真和自然,这本书也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和哲学风格,如果想要了解他的思想特征和源泉,这本书当真是必读之作。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五):翻译对比:论爱情的变质

论爱情的变质 —— E. M. 齐奥朗 :《在绝望之巅》 译者:刘皓

翻译原文地址:论爱情的变质

Irrationality presides over the birth of love. The sensation of melting is also present, for love is a form of intimate communion and nothing expresses it better than the subjective impression of melting, the falling away of all barriers of individuation. Isn't love specificity and universality all at once? True communion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an individual. I love someone, but since she is the symbol of everything, I partake of the essence of everything, unconsciously and naively.Love's universality presuppose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object of love; the individual is a window on the universal.Exaltation in love arises from the growth of love's irrationality to a climax of intensity. All true love is a peak which sexuality cannot dwarf. 非理性掌管爱情的诞生。融化的感觉出现,因为爱情是亲密交流和默默不语的样子,它好过于融化的主观印象,所有个性化障碍都会消失。爱情不是同时特殊又普遍吗?真实的交流只能通过个体被实现。我爱上某个人,仅因为她是万物的象征,我不知不觉天真地饱食着一切的精粹。爱情的普遍性的前提是爱之对象的特殊性;独特的爱是全体之上的一扇窗。爱情中的狂热因爱的非理性增长到剧烈的顶点而产生。一切真正的爱都是一处性无法超越的顶峰。

Sexuality too has its unique peaks. However, although one cannot conceive of love without sexuality, the strange phenomenon we call love displaces sexuality from the center of our consciousness. Obsessively purified, the beloved acquires an aura of both transcendence and intimacy which makes sexuality marginal, if not in fact, at least subjectively. There is no spiritual love between the sexes, only a transfiguration of the flesh through which the beloved identifies herself so much with her lover that she creates an illusion of spirituality.Only then does the sensation of melting occur: the flesh trembles in a supreme spasm, ceases resistance, burning with inner fires, melting and flowing,unstoppable lava. 性也有它独特的顶峰。可是,尽管人无法设想没有性的爱,但奇怪现象是我们称之为的爱取代了我们意识中心的性。过度地使其纯净,恋人获得一个令性欲边缘化而超然又亲近的光环,如事实并非如此,那至少是主观的。两性中不存有精神之爱,仅是情欲的变形——通过被爱者确定爱人有多爱着自己——她塑造了一种崇高的假象。只有这样融化的感觉才得以产生:情欲在极度的激动中颤动,不再有抵抗力,燃起内心的焰火,融化涌动,无可阻挡的熔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