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驯小说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驯小说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驯小说的人》是一本由林为攀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驯小说的人》读后感(一):我最熟悉的90后青年作家

林为攀算是我最熟悉的90后作家了,在那么多90后作家中,我读他的作品也是最多的。我个人觉得他的独特气质是他的作品中那点神经质味道,人物自带的神经质,琐碎情节的神经质,语言本身带着似戏谑似认真的神经质。别人写的神经质通常阴郁压抑,他写的神经质却是明亮灵动的。语言特色才是一个作者的身份,是内核,大的故事情节内容反倒是外在的东西。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吧,张爱玲写城里寻常人那种窘迫、情感和卡佛写城镇蓝领的窘迫、情感,故事情节不会有天壤之别,都是那点情爱那点焦虑,但是语言和叙述细节的差异导致了两种小说截然不同的气质。比如高分经典电影《骗中骗》和《两杆大烟枪》都是黑色幽默,剧情设计都很巧妙,但两部片子的味道各不一样。因为镜头语言和人物气质展示都不一样。

《驯小说的人》读后感(二):乐此不疲,永远热爱

列子学习御风术,学成之后,究竟是他在御风,还是风靠他而流动?伊生学习御风术,竟只是为了砍柴走直线。《御风》一篇作为小说集的开端,当中这种天人合一(人与物及景的融合)的思想以及对人与物的戏谑描写,奠定了这本集子的基调。 比如在《人造太阳》中,写街坊看马霞洗她那两根引以为傲的长辫时: “没有人发出声音,就连旁边的河水都忘了流动,树叶都忘了摆动。” 人与河水和树的一种自然融合以及对彼此身份的模糊。 在《眠鹿》中,讲述者颇似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来回跳跃的景物描写,讲述者像一架专拍风景的摄影机,所见即所得,画面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如梦似幻。荷妖的眼睛长成莲子,被傻子吃进肚中。眼珠即莲子,这几乎不需要比喻。 有人说现当代作家几乎没人再写景了,作者提供了对景物写作的一种理解。 另一面是小说中的戏谑描写。作者常用严肃宏大的词汇去描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常用一句常识或真理结束掉小说人物之间鸡毛蒜皮的纠纷。 这二者反差形成的喜剧效果,连同作者独有的幽默叙述,它们被反复调用,成了小说特质的另一面。 俯拾即是。作者似乎永远不担心短篇怎么写,写什么,短篇小说是他思绪的蔓延流动,这对于我这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的人,不妨看看,他是如何乐此不疲,并且永远热爱。

《驯小说的人》读后感(三):想象与现实之间

林为攀的小说有很强大的迸发力量,通过旧故事新编,以及对于现实的深刻反应,或悲剧或清冷,或快活或开放,包括驰骋驾驭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这十七篇小说读罢令人回味许久。 读完印象很深刻的有一篇叫作: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和大家分享一下。 建筑师把图书馆选址定在海边,图书馆不需要读者,只需要有海岸线和来自太平洋的风。但图书馆只是单单竣工了两天,书籍还没有填满书架,海边就出现了人。 图书馆如同秋冬落叶凋零的树,形销骨立很容易让人们忽略它的存在。但建筑师的刻意为之,在不想让人发现它踪迹的时候,也给女孩长时间等待提供了伫足的底气。而后续看到图书馆也会想起这里可以作为一处偏僻的抛尸地,甚至联想到许多令人发指的事,这种怪诞的思想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我希望进这座大厦的人都是珍珠,而您的大厦就是畜养珍珠的贝壳。” “书、书箱、书柜都是树木的尸体,而书签则是她的残骸。想到这,他顿时觉得天地万物都有规律可循,很多看似各不相关的事物, 转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就能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块,在地生前, 他不能与她好好相处, 没想到当她变成了书签,他瞬间热烈地爱上了她。 或许观点的不同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变得易于接受。”他想。他此时好像能透过夹在扉页的书签看到她的音容笑貌。她是幸福的, 弥留之际的笑容长久地回荡在他脑海中。 在窗边,在墙上,在地上, 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从窗边走来,穿着一袭红裙,然后纤细的身体靠在墙上,最后仰躺在冰冷的地上,用眼勾他,难以自持的他奔过去,在她身边躺下来,两个身子蜷缩成一团。” 文中不止一次出现这种晦暗阴冷的画面,这些细致的描写也使小说极具电影张力。在幻想与现实的重置之下,在极致的追求与纯粹的疯魔之中,建筑师升华了境界,也向我们昭示了结局,在他望向虚幻的前方,想象着死去的佳人的时候,图书馆以及图书馆里的书籍也迎来了“真正的”读者,但是这些读者并不是真心去翻阅书,而是围住所谓的管理员。结局似乎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这种接近病态的心理所抵达的终点,是对于主人公自身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驯小说的人》读后感(四):说服力的缺憾

近半年来读了不少90后作家的小说,其中最喜欢的是《夜晚的潜水艇》和《啊,朋友再见》。这两部作品带来的阅读体验,像是一种连绵不绝的撞击,给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其间夹杂着愧疚、羡慕、钦佩、叹服甚至嫉妒的复杂感受。

近日读了林为攀的《驯小说的人》,同样是90后青年作家,这部作品也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小说共分为四辑,分别为晦明之间(五篇)、不驯之鸟(五篇)、喘息之兽(四篇)、镜中之徒(三篇),从私人的阅读观感来看,四辑的质量呈下坡趋势,尤其是越到最后两辑,读来越是无感。

总体来看,前两辑可见灵气,故事颇有想象力,文字之间有股轻盈感,比较喜欢《御风》《眠鹿,以及夏荷栖霞》两篇,毋宁说也只喜欢这两篇。全书大部分小说只能是“平庸之资”,读起来干巴巴的,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越到后面,字里行间稚嫩可见,更像是风格练习之作(如《藓》)。

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写道,“当小说中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感觉这是根据小说内部结构的运行而不是外部某个意志的强加命令发生的,我们越是觉得小说更加独立自主了,它的说服力就越大。当一部小说给我们的印象是它已经自给自足、已经从真正的现实里解放出来、自身已经包含存在所需要的一切的时候,那它就已经拥有了最大的说服力。”在我看来,《驯小说的人》最大的缺憾就是缺乏一种“说服力”。这部小说中的多数作品是神话和幻想性质的,却缺少坚实的质地,轻飘飘的,没有优秀作品的质感。而且故事也远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它只是与作者维系在一起,离开了作者就难以独立生存,更无法同读者产生共鸣。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希望不会对辛苦创作的作者有所冒犯,毕竟作者还很年轻,仍有很大的潜力继续提升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训练故事讲述的能力,我也愿意期待作者的下部作品。毕竟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同样也说道,“没有早熟的小说家。任何大作家、任何令人钦佩的小说家,一开始都是练笔的学徒,他们的才能是在恒心加信心的基础上逐渐孕育出来的。”

其实某种程度上,我是羡慕作者的,在大好年华创作出了几部小说,并且仍有可期的未来和无穷的希望。我想起了几个月前看过的《倒数时刻》这部电影。影片中的乔纳森·拉森,在三十岁即将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扑面而来时,产生了空前强烈的“三十岁危机”——我还在庸常的生活中碌碌无为,我渴望的功成名就仍遥不可及。于是,乔纳森只好用音乐抒发胸懑,用歌声释放焦虑。

影片中的情形,其实多么像现在的自己。在2021年1月份,我所在的城市突发疫情,全城封闭,整座城市瞬间安静了下来,大街上空无人影,看不到活物生存的迹象。在1月8日的那天晚上,是我的30岁生日,在阒寂无声的巨大空间里,没有任何仪式,没有半点吵闹,可我内心却在悄无声息中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在残酷的失眠状态下,我带着无限的愧疚和罪意,无可奈何地接受蹉跎的人生和不堪的成就。

我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更为确切地说,留给我平庸的时间不多了。我听到了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这是我人生的倒数时刻!

《驯小说的人》读后感(五):“驯”出来的小说

驯小说的人,这个人其实就是指作者自己,而这本书就是作者所驯出来的小说。书中收录了17篇短篇小说,一共分为了四辑,这四辑中小说的类型可以说是丰富多样,魔幻风格现实风格就连推理小说作者都有涉猎。

有些题材作者写的是真的不错,尤其是在看《逐日》这篇小说时,逐日是作者借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姮娥、帝俊、夸父、后羿来进行写作,这几个角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姮娥奔月,作者巧妙的将这几个神话角色以及神话角色的故事融入到小说当中。

在小说中夸父和后羿还是同班同学一起上课,是不是很有趣。 “你他x的用什么射?”夸父质问。 “你他x的用什么追”后羿反问。 这对话的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就感觉和小说的距离一下子近了很多。故事核心就是小说的名字《逐日》。就是有一天突然出来九个太阳,夸父想要追上太阳把多余的太阳太阳给抱死,而后羿呢则想用射箭的方式将多余的太阳给射死,按照人的惯性也就是按照神话故事中的思维夸父是没有成功逐日的,而后羿则成功的将多余的太阳射死。

但是这可不是神话故事,是作者写的小说,故事的最后夸父追日没有成功,后羿也没有射日成功,箭到一半就被太阳的温度给融化了,而姮娥想飞天因为太胖挂在悬崖边了,都是普通人怎么可能成功呢?就感觉有映射神话传说其实都是假的,都是通过后人的想象而得出来的,后羿也好夸父也好都是想象的,这告诉我们人要讲究实际切勿偏离事实。

在看完《消失岛》后,有种恶有恶报的感觉,虽然你自己忘了你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上天一直给你记着的。

《环形佩刀》的构思也非常的有趣,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再厉害都将被时间所击败被现实所击倒。

《回旋曲式》这篇小说因为看过了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所以没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两者的核心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作者事先并没有看过电影而是直接构思出这篇小说的话那是真挺厉害的。

还有这本书唯一一个类似于推理小说的《绑架小说家》,如果第一次看这种故事剧情的话会觉得后背发凉会觉得很不错,但是因为我看过的推理小说很多,所以在看这篇小说时觉得这篇一般,感觉有在哪看过类似的情节。但是毕竟作者不是推理作家,还是情有可原再润色一下可能更好,比如动机什么的。

总体来说还不错,写的有意思的小说还挺多的,有些文风很幽默,看着有种很好玩的感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