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探寻经典读后感有感

探寻经典读后感有感

《探寻》是一本由[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探寻》读后感(一):宗教其意义

韦伯认为,宗教形成的文明结构需要用社会的要素来解释。但文明结构及其背后的宗教情感是超越社会的,具有“逃离现世”的救赎的追求。韦伯宗教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同宗教文明协调?

如果说“现象学家”的兴趣在于宗教材料的意义,那么“史学家”则试图表明那些意义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刻被经验到并活下来的,又是如何在历史的过程中转型、丰富和凋零。文化的起原根植于宗教的经验和信仰。宗教社会学宗教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世俗它的制度逻辑,组织方式,运行方式,完全与世俗无异。

《比较宗教学导论》

"直接支配人类行动的是物质与精神上的利害关心,而不是理念。但是由理念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图像,常如铁道上的转辙器,决定了轨道的方向,在这轨道上,利害关心推动着人类的行动。”这段文字讲的理念”,可以说是宗教的教义或从信仰而来的观念,进而宗教观念表现出一个系统的,台理化了的“世界图景”。所以说,宗教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组织是其组织形式,因为其具有极大的动员能力。在传统社会集中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而发展出一系列文化成果,包括思辨、艺术、建筑、文学、组织架构、权力模式。

宗教在今天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一种路径依赖,如果这些教义产生于当代,估计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所以,宗教不是为了补充科学和理性而存在,而是科学和理性尚未成熟之际人类社会的浪漫文化想象。

《探寻》读后感(二):宗教史学家的任务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的内容是如副标题所言的讲述“宗教的历史和意义”。并且因为它的厚度,以为它是一本普及性质的作品。而其中所要谈及的宗教,也应该是不外乎世界几大宗教的。

但这一判断完全错开了作品的主要内容,也与正标题“探寻”所包含的意思完全相反。此书非但不是普及宗教的历史与意义,而且是对宗教史的历史的回顾, 是对宗教的意义更深一步的推进。而作者在写作时引用的宗教也不是人们熟悉的宗教,而是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土著民族的宗教。

因而,在这本书中,重要的是“探寻”,这个词语在本书中至少有着两到三种含义。其一便是对宗教史的探寻,这一“探寻”体现在作品的二、三、四章。在这部分作者回顾了从文艺复兴起至20世纪中叶,宗教史中较为重要的观点的源起,比如关于宗教最初阶段的万物有灵论与高位神论。

但作者并非只是进行综述,回顾宗教史的历史上的重要解释时刻主要是针对作者所处时代宗教史学家的现状与困境。这里便有着“探寻”一词的另外一种含义,即对于当代宗教史学家的任务的探寻。

在研究生涯中,宗教史学家面对的是有关神圣的的文献,这些文献包含了有关神圣的意义,只是被机械地分类整理和出版,它的价值便无法得到体现。宗教史学家也只是拥有某个宗教大部分知识的专家罢了。尤其是,研究神圣问题的宗教史学家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那么,宗教史学家必须理解文献当中的意义,并且要能够使其意义为现代人所理解。

于是,作者的笔锋从宗教史内部转向了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他指出,尽管这是一个去神圣化的社会,信仰的外在表现也与乐观主义、唯物主义和无限进化的理念融合,但社会中的种种活动依然具有深刻的神圣体验和宗教价值,比如嬉皮士运动中重要的关于自然、性与生命的观念。

人们知道,嬉皮士运动与印度宗教分不开,现代艺术也与宗教体验密不可分。宗教史学家应当使世人了解各种宗教的意义,使这些体现了对宇宙、社会认识的宗教与西方人相遇,扩展人们的精神向度,以至于有可能诞生一种“新人道主义”。因此,作者鼓励宗教史学家向其他学科学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宗教史以外的学者们对宗教的解释(如弗洛伊德、荣格)如此重要的时刻,宗教史学家们应该具有尼采一般的开拓性勇气。

在这本《探寻》中,有一个关键词是“乡愁”。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对于赫尔墨斯主义的研究,还是十九世纪各路学者对于起源探索的着迷,都显示出一种对于“太初”之物的“共同的乡愁”。在宗教意义上,起源又与宇宙、社会的结构联系相当紧密。在作者看来,正是宗教的经验和信仰促成了文化的起源。

因此,本书中第三种含义的“探寻”则是深入到具体宗教中去,从神话、仪式中发现这些宗教中关于宇宙诞生的讲述,探寻在梦幻时代发生的事情如何成为人类必须模仿与重复的范式。从这之中,如何诞生出天堂与乌托邦来。以及,宗教中常见的二元对立问题的开始。比如,在一些宗教中,二元论并非代表善与恶的对立,而是二元互相包含,是宇宙整体性。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宗教将否定性的一面解释为恶的一面。

总之,它虽然看似是写给专业人士的作品,对普通读者而言却也是友好的,能使读者比阅读普及类著作产生更多思考。它使读者思考,宗教在现代世界的可能性,科学主义与宗教在一个人身上的边界,二元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作者所引用的诸多宗教故事都是引人入胜的,也将更多地激发起读者对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宗教的好奇心。

《探寻》读后感(三):宗教史学家的忧愁和希望

当我断定我臣服于秘密入会礼的考验时,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就进入我的灵魂。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活着的英雄,得到了诸神的看顾。——奈尔瓦尔 著名宗教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在这本书里为我们讲述了世界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史,结合宗教研究的四种路径(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和历史学);回顾了宗教史,探索了宗教的“起源”和宗教学科在某些方面的危机以及随后的更新,以及宇宙诞生的神话等,提示“宗教史”研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为我们探寻宗教的前世今生开辟蹊径。 作者在第二章里重点对19-20世纪初的知名宗教史学家、社会学和人类学家等诸多知名学者关于宗教史的论述观点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提取,比如有广为人知的弗雷泽、施密特、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安德鲁·朗等人。 现代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历史的和自然的世界,而且还生活在一个存在的、私人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只有那些宗教史学家和现象学家才能认识并破解这些私人世界或想象宇宙中“宗教”的结构和意义。 如果说宗教史注定要推动一种新人道主义的兴起,那么宗教史学家就义不容辞地要发掘所有这些原始的宗教运动的自主的价值,亦即作为精神创造的价值。 宗教史学家要把握所谓人类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之特定生存处境的永恒性,因为关于神圣的经验便是和这个世界相互关联的。事实上,人类意识到TA自己的生存状况并认为TA存在于这个世界都构成了一种“宗教”经验。 施密特认为宗教生活的最古老形式便是对至上神的信仰。他相信能够在一个新学科的帮助下从历史上证明这个问题,这个学科就是历史人类学。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提出了前万物有灵论的假说,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巫术早于宗教。

弗洛伊德坚信宗教的起源与第一次弑父行为有关联。 虽然弗洛伊德运用深层心理学对宗教的图腾献祭所进行的解释有些不合理之处,但是他证明了想象和符号可以传达“信息”,即使意识并没有觉察到这个事实。同时弗洛伊德的化约论迫使宗教史学家较为明确地区分所谓“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形态学”。 荣格深信宗教经验有意、有目标,因而切不可用化约论将其“解释掉”,他还详细地研究了古代的和东方的宗教。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原型就是自我,亦即人的整体性。在每一个文明中,人类通过他所称的个体化过程,而努力朝向自我的实现。 “一个人著书立说的贡献是根据其对某个宗教创造的特殊理解而加以。由于宗教史学家成功地通过解释学将他的材料转化成为精神信息,因而才能够实现其在当代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爱德华·泰勒将宗教的第一阶段称为万物有灵论,亦即信仰自然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从万物有灵论发展到多神教,而多神教最终让位于一神教。人类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宗教现象也总是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现象,当然也是历史现象。宗教史是一门整体的解释学,解读和阐述从史前时代直到我们时代人类每次与神圣相遇。一种历史-宗教的创造性解释学将能够激发、培育和更新哲学思想。 宗教史学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摆脱低人一等的情结、胆怯与被动,创造文集的同时,也创造文化价值。宗教生活恰恰包含对于人与生活和自然的统一性的高扬,也是对当代文化重组的典型表达。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每次看到熟悉的大师名字,总会联想到他们的相关作品,比如《忧郁的热带》、《弱者的武器》等,他们总是真诚而谦卑地为我们呈现自己克服乏味的田野调查过程,令我们在喜忧参半中加深对人类学,宗教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热爱与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