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100字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100字

《毫无意义的工作》是一本由大卫·格雷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22-7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一):八月,对“狗屁工作”说再见。

有些工作本不该存在,却在拖垮你的人生。“上班如上坟”、“感觉身体被掏空”,“领导不下班我也不下班,同事不走我不走”。。职场人身上的这种“精分”表现,实际上折射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工作无意义的现实。

大卫·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这是一本光看书名就想立马发给领导的书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二):当代社畜们的“嘴替”

格雷伯对于“狗屁”工作的定义其实是非常个人主义的,只要人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存在无意义的部分就可以算作是“狗屁”工作,所以很多社会意义上值得尊敬的岗位如医生警察律师,都被划入其中。

那这样的话,其实很少有工作不属于这个行列。因为人们处于社会系统之中,一定会有层级、制度牺牲个体的自由而提高整体效率。所以我觉得毫无意义的工作会一直存在并且有增加的趋势。

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除了因为它直指要害,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抵触情绪,是因为这些“狗屁”工作的存在,就像当代社畜们集体的“嘴替”。还有格雷伯辛辣幽默的文字,让阅读体验如听单口一样,轻松又丝滑。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三):不要对讨厌的现状感到理所当然

最后一章提到全民基本收入,挺有感触的

如果说所有人都没有了必须工作才能生存的压力,减少这个社会的狗屁工作,或许那样会更加的美好,谁说得准呢,这个复杂的人类社会,有如此多矛盾、不合理、自欺欺人的现象发生,简直令人费解,如果我们的历史有另外的走向,都可能产生更美好或糟糕的现状吧。不过,在无数平行世界里,那些和我所在世界发展出的不一样的现状,更好或更坏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身处任何地方,都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愚蠢的人,一个明明知道哪里不对劲,明明不开心,却假装一切正常,不敢改变,麻木地继续痛苦下去的人,我不要做这样的人。

要改变,更好,更坏,都不是重点,何况,那又怎样?重要的是,要改变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四):因为热爱,所以反思很有必要

《毫无意义的工作》,7月最新上架的畅销书,英文名:Bullshit Jobs,也可以译为“狗屁工作”。这不是牢骚,而是反思:本该增值的工作,为什么会增加那么多没有意义的狗屁成分,那些让社畜日益窘迫的种种形式,初衷似乎是好的,但几经变形,成为趋势,有了惯性,那么哪怕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愚蠢,人们也深陷其中很难摆脱了。这种反思很有必要,正如十多年前的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早已提出:“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甚至愈演愈烈,但是反思就像踩一脚刹车、敲一记警钟,也有宽慰人心的作用。所以本书标题的犀利语气,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不是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依然是基于理想和现实的努力调和。感慨“毫无意义”是因为我们没有停止过追寻意义,本质上,我们如此需要工作,依靠它的喂养:我们如此热爱工作,把价值建立其上。爱恨交加而不丧失热忱!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五):八月,对“狗屁工作”说再见

“这本书应该把所有领导关禁闭,不读完不许放出来。”

有些工作本不该存在,却在拖垮你的人生。每天“上班如上坟”、“感觉身体被掏空”,“领导不下班我也不下班,同事不走我不走”。。职场人身上的这种“精分”表现,有多少是折射了我们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工作无意义的现实。

大卫·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这是一本光看书名,就想立马送给领导的书!(懂的都懂。。。)

豆友里有个帖子说:“这本书应该把所有领导关禁闭,不读完不放出来。”

我觉得这主意很赞,并且强烈建议最好再写篇读书感,写的不深刻都不行。

那究竟什么是“狗屁工作”,在大卫·格雷伯这本《毫无意义的工作》里

他把“狗屁工作”总共分了五类:

第一类:“马屁型”。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六):评

看的过程太解压了,充满bullshit,一边看一边骂沙比。前半部分说的我基本都经历过,当时我问领导,一是为什么明明活儿干完了到时间却不能下班;另一个是为什么企业要用这些虚无缥缈的工时来作为员工的工作态度来进行考核,领导说大家都这样,你别搞特殊。经济危机来了,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裁员,按照部门是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来区分,从20%~50%比例不等,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他们之前宣扬的研发效率是多么虚伪。如果裁员50%业务依然能够正常运转,那说明之前有一半的员工都在摸鱼?在公司里的统计数据不也显示大家的业绩都在稳中向好么。作者最后也给出了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解法,无政府主义+全民基本收入,我们已经正式放弃福利主义了,我们一定能走到贡产煮艺。

> 这是有关人类自由这个议题的强有力讨论。大部分人都喜欢在抽象层面谈论自由,甚至声称自由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值得所有人去奋斗,甚至付出生命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自由的生活具体意味着什么。本书的主要目的并非提出实际的对策,而是倡导大家去思考和讨论真正自由的社会具体会是什么样的。

已下单,送给我亲爱的老板一本。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七):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才不显得无知而虚伪?

1。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工作迅速狗屁化,管理封建主义和金钱与权利/价值挂钩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中出现大量的,分层级的狗屁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往往是,社会价值极低,但人们不得不选择去从事它们,迫于生计。

2。我们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在不断的加强和宣传‘工作即是美德“ 的道德说教。尽管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样的观念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却恰恰是现代宣传的效果--实际上古人讨论的更多是如何让我们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工作“

3。很多社会价值高的工作都是“照料型“ 工作,即时时照料他人的意愿和感受。我们的社会在宣扬关于工作的价值观的时候把这些照料型工作忽略了,其后果就是人们很容易掉入资本家设置的陷阱中,转而认为财富就是唯一的价值衡量标杆,而忘记了照料他人带来的社会价值。

4。金钱可以量化一切,这是很可怕的。这样的思考方式(的确是人为造成的)导致了照料阶级与金融/资本阶级的分化,也加大了双方的矛盾。精英阶级嫉妒照料阶级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美德,看不起他们的穷酸,而照料阶级认为精英阶级的存在为他们以及他们后代成为精英设置了种种屏障,斥责他们的自大和虚伪。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八):不是所有人都会去思考意义的

有钱拿,有饭吃,有住处,就可以了。大部分人的思考止于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狗屁工作横行。

书中引出话题的是一篇文章,作为调研文本都是读者投稿,作者也提到了,本来给他投稿的人群就是偏向社科文史哲爱好者的群体,他们都所感所想一定是有规律的。

对于狗屁工作的判断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当事人自己的感受,在我看来,能够拿着高薪没事干甚至感觉惭愧的人,恰恰已经是少数了,是学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良心仍未泯灭的一小撮人。我身边拿着高薪悠哉悠哉自得其乐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并不会去想生活的意义,更别说工作的意义了。

对狗屁工作的另一个判断标准,是这个社会上没有这个工作,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那这个标准来衡量,那狗屁工种就太多了。比起管理人的职位,帮助人救治人的职位似乎更不可或缺。作者想问,为什么帮助人救治人的工作往往薪资很低,比如保洁员,看护人。如果用现有的经济学思维考虑,其原因是供需关系及技术水平的高低,但明显现有的思考方式无法完全解释现在的情形。这让我想起了那本《看护杀人》里面类似的反思。

是否必要,是否有价值,是否不可或缺,这些判断标准真的很绝对吗?

最有意思的是对生态环保的反思,说劳动力短缺,不停生孩子,扩大消费,制造垃圾,然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发减少排放的技术工具,继续扩大投资生产,以便养活更多的孩子。就觉得,劳动力真的短缺吗?

这本书给我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视角,在我看来,作者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了更多问题。这对我来说却是最宝贵的。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九):献给实实在在工作的人

这是一本很大胆的书,狗屁工作!你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吗?这话说的有点客气,我换一种粗俗的方式,你认为哪些工作是bullsh*t?

这本《毫无意义的工作》就是要化作利箭,射向我们的社会和时代,有些事情已经大错特错了,人们完全搞错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将整个社会的文明搭建在了工作之上,甚至都不是搭建在“有成效的工作”上,而是让工作本身成了我们的目标和一切意义之所在。人们建立了这样的认知,那就是如果有人在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岗位上不努力地工作,那么他们就是糟糕的人,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关心,也不值得获得社会的帮助。大家就好像集体默许了我们每个人被奴役的这种遭遇。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着亳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而且往往是我们讨厌的那个人命令我们这工作。而实际上,有些工作本不该存在,却在拖垮我们的人生。

作者大卫格雷伯是一位人类学教授,所以,这并不是职场鸡汤或者什么管理秘籍,他是从社会,经济,人类行为和心理的角度上,去谈狗屁工作从何产生,狗屁工作的社会及精神危害,制度下对狗屁工作的反思和应对。

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意义,但是趋利避害是我们的人性,你的工作有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好处?设置了一堆审批流程,结果业务受损,比如那个“奥迪抄袭事件”,设置了一堆监督检查,结果一线业务缺兵少将,客户投诉,写邮email,弄报告,开会审议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很合理,结果没人对结果负责,没有人执行闭环,那些工作是有意义的吗?无处安放的愤怒,假装忙碌的折磨,不能带来结果的痛苦,这是每一个想要实实在在工作的人,难熬的伤害。

这本书就是献给每一个想要实实在在工作的人,愿我们能找到专注一生的事业,依然拥有自由奔放的灵魂。

《毫无意义的工作》读后感(十):简评

切时,有意思…以popular psychology(不乏拖沓口水话,以及论述过程中的不严密和论点不够深入…)揭开“奴才”的伤口(Managerial feudalism)

“This is a profou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 here. (a scar across our collective soul)

How can one even begin to speak of dignity in labor when one secretly feels ones job should not exist? How can it not create a sense of deep rage and resentment? ”

这并不是一个隐而不显的问题,异化问题柏拉图霍布斯卢梭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卢卡奇(西美尔)法兰克福西马一条线索都有论及。

主奴权利循环下“奴才”即权力的附庸(helpless thoughtlessness⏩evil)

而格雷伯的论述顺畅些许在于揭示了隐线视阀:文化德性外衣支撑的光鲜工作。“颠倒的平等主义具有特定的道德面向或伦理前提”(以及五种bs工作的分类)

虽然也提供一种可能(充满不切实际的)universal income但是……怎么会解决毫无意义的工作呢。提出问题以后的解决方法是无法期待的。

“说到底,驱动人类的向来是、而且必然永远是对财富、权力、舒适和愉悦的追求——这个新年必然永远跟一种工作的学说互补,亦即奖工作是为自我牺牲,认为正因为工作是心酸、虐待、空洞和绝望之所在,才有了价值”

他最后的呼吁(并没有方法论)和赵鼎新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全世界理性(褒义)的人联合起来。。。好吧…empathy的同时一声叹息………

可配合《债》《精英的傲慢》共食之……《人有病,天知否》也加入其中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