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经典读后感有感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经典读后感有感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是一本由有书著作,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读后感(一):典籍里的中国

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作为读完后的感悟: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友谊的命运,也伴随着时代的命运一起,会有裂痕,会有伤痛。但真正的友谊,经得起岁月的洗礼。这本书里包含有趣的人,有趣的历史,古人知己间的情谊与挑战,更像一个从未远去的江湖,它是人性,也是适应生活的本能~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读后感(二):静下心来,感受典籍里的知己之情——《典籍里的中国》

这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认真翻阅的书籍,感受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除了英勇无畏的豪迈气魄,还具有的儿女情长般的细腻情感。 书中讲述了33个真实的故事,有人生知己、竹林七贤、绝世美男、名士僧道、名人典故,都是历史中真实的人物和情境,既重温了历史,又能够细致的感受历史人物的故事。 关于人生知己的7个故事,有原本相对为敌却因伟大的灵魂相互吸引的,也有靠文采而成为知己的,每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物,虽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但总能找到一些共鸣让彼此深深吸引。 朋友之间,从来都是相互的。你思念我如梦,我便惦念你如常。若一方有难,哪怕远在天涯,哪怕身不由己,暖心的帮助也会如期而至。在最低谷的时候,也能给彼此带去宽慰。总有一些朋友,哪怕天各一方,双方的感情也不会消退。真正的友情,从来不会被时光抹去共同的言语,也不会因距离失去心有灵犀的默契。这,便是知己之情。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读后感(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这一类人做一合集。

本书共分为五章,有人生知己,竹林七贤,绝世美男,名士僧道,名人典故。

其中人生知己收录了管鲍之交,赵氏孤儿的程英和公孙杵臼,摔琴谢知音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也有庄子和惠子。以及羊祜和陆抗,也有白居易和花心大萝卜元稹的在梦中相会。以及柳宗元和刘禹锡一生挚友。其中管鲍之交应该是几句代表性的友谊了,二者实在是太熟悉对方了,甚至管仲去世前嘱托齐桓公不要让鲍叔牙接替自己的位置,因为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会吃亏的啊。

第二章讲的是竹林七贤。读到这一章突然发觉,如果本书能配上更多的插图会不会更好一点呢?虽然有刘伶醉酒,这个画面感不难想象,但是更想知道这竹林七贤在一起该如何分辨呢。酷爱打铁的嵇康到底有多俊美?通晓音律的阮咸又是何等的神奇。

第三章绝世美男,这一章最是奇怪。除了耳熟能详的貌似潘安,看杀卫玠,以及带着面具上阵杀敌的兰陵王。想不到还有天生丽质,不用俗脂艳粉的何晏。以及能文能武的独孤信。而且不仅仅是兰陵王,其余几位也是很厉害,可绝不是花瓶。

第四章,名士僧道中,让人想不到的是荆轲虽是刺客,一身是胆。但是却不会武功。据说等的一位大侠还未到,但燕太子丹以为荆轲怂了不敢去,没想到这一激将法却让荆轲踏上不归之旅。当然,如果荆轲成功了,历史会怎么改写就无从知晓了。书中还介绍了诸葛亮的传人姜维,每次看老版三国,看到姜维兵败被杀心中便不是滋味。一生职位兴复汉室,抵御强敌,功败垂成。同时让我知道向西取经还有一位僧人,并且他才是取经第一人,法显。其中波折艰险自然万般难于后来者。

第五章,名人典故让我收获颇多。以前只知道割股啖君的故事。看三国也有割股奉君的情节(譬如刘备)。重耳后来为了找寻介子推,放火烧山,没想到烧死了自己兄弟。后来和介子推一起被烧的柳树竟然复活,重耳折柳而冠,还截取一段做成木屐。想念自己的好友就对木屐说话,这就是足下代表挚友的来历啊。而苻坚可以投鞭断流,却不能一统天下,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挚友王猛的帮助,甚至不听王猛的劝告,不杀慕容垂,攻打东晋,最后兵败被杀,令人唏嘘。还有功成身退的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可惜文种不懂,最后被赐死。虽说需要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但越王果然勾践啊。另外还有唐太宗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组合。

感觉如果能够再加一章,既生瑜何生亮,来一个一生之敌也是不错的。如孙膑和庞涓,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司马光和王安石,左宗棠和李鸿章等等。会让书更添一番风味。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读后感(四):《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确认过眼神,是可以闲聊、喝小酒的仁~

没有错,看完这本《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后,我又开始整活了,今天不仅仅要介绍各路知音,比如荒郊野岭组,朝堂boys,还有美男出镜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那么接下来我们先说一下哪一组呢,那我随意发挥了哦~ 1、荒郊野岭组: 对于晋国的上大夫,精通琴艺的俞伯牙,如果他没有去楚国,如果在去楚国的航途中,没有下雨,如果下的不是暴风雨,如果他不是为了躲雨而将船靠在岸边,如果他没有在把船放好后弹琴,如果他在弹琴时,某一根琴弦没有断,那么他也许不会遇到子期,也不会有最初开心,最后伤心的人生经历,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从整个故事来看,有真情、有知己、有快乐、也有悲伤,最后以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尾,可见子期在伯牙心中的位置,高山流水,知音难求。

2、朝堂boys:既生瑜,何生亮,不如一起搓麻将~ 房玄龄我知道,杜如晦我也听说过,但我也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他们是一个团队(团伙)的成员,自古文人皆相轻,同行皆冤家,但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在众多文人墨客、文官武将中,独独他们俩确认过眼神,然后开启了“没羞没臊”的合作之路,并且成功的将李世民送上王位,可见,一见倾心,只不过是见才起意,双方势均力敌,才是长久的合作秘技。 当然,在看完这本《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后我发现,[名士知己]这个标题起的很好,因为书中大部分人都是名士,而部分名士与部分名士则是知己,有同类人惺惺相惜的感觉。

3、美男登场啦~ 提起何晏这个人,对历史没有太多了解的人,会有些不熟悉,但了解历史的人,就会立马告诉你,何晏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不仅仅出身名门,富贵加身,而且还长得好看,长得好看,长得好看,如果再具体一点,则可以说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当然,长得好看并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这位何晏不仅长得好看,不仅是玄学的创始元老,还是清谈的研发和普及者,所以作为一个长得好看的历史人物,何晏摆脱了美则美矣,木得灵魂的设定,在整个魏晋时期简直独树一帜,虽有苦闷,但活的肆意洒脱,就像文中所说的一样,虽然结局并不好,但也无愧于己,无愧于心了。 当然,全书中不仅仅介绍了他一个美男,还有潘安、卫玠、独孤信、兰陵王等等,喜欢看美男的一生,以及对历代名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下。

《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读后感(五):《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君子之交

好友知己不一定是经常相见的熟人, 也不一定经常往来。

知己甚至存在敌我阵营中。

本书《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讲述若干个古代中国君子之交的故事。

其书笔墨横姿,超然洒脱,浮华中追寻精神内蕴。

从书中,你可以感受到淡泊名利,君子谦谦,这是名士的风度。高山流水,元白之交,这是知己之遇的渴求。不论地位阶层,追求自我塑造,灵魂共鸣,是中国文人的终极梦想,也是安抚浮华人世的一剂良药。

已经读了典籍里的中国系列,第三本《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

其实本书的文字,比较浅显,更适合青少年儿童看。

不过,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照常喜欢品读这类书籍。

时至今日,确实更有必要回眸历史,对话先贤,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世界范围里,中国文化,离不开诸子百家,离不开思想流派,是音律书画,是诗词歌赋,藏身于字里行间,植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历代典籍对圣贤、思想、艺术的记载极为重视,这些记载成为我们当今中国文化的基础,并将传承后世。

当然本书并不是科普典故,也不是简单地叙述。

而是也提供了一些不同于常规教科书中的一些细节知识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然后来讲述不一样的那个侧面,然后剖析细节背后的偶然和必然的逻辑。

人生能有几位知己好友,亦是幸事。

唐代诗人刘禹锡极好交友,五湖四海皆朋友。然而,他心中最重要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柳宗元。柳宗元极为内敛,以孤独闻名于世,但是,他却与刘禹锡成为知己,生死相依。

肝胆相照,欲与天下共分秋月。意气相许,欲与天下共坐春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诵登基,王叔文集团立即推出新政。刘柳二人均升任员外郎,登上人生巅峰。他俩常常挽着胳膊,搭着肩,春风得意,如在云端。世人不敢直呼其名,只称“刘柳”。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的价值是不能够量化的,持续被文化内容熏陶,在文化知识中学习进步,给人带来的改变是自内而外的。一个人持续被文化内容影响,往往先从思想开始发生改变,当读过了足够多的好的书籍,领略过了足够优质的文化内容,内心会产生一种自信,伴随自信而生的,是眼界的拓宽,智识的增长,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优化,等等。

倘若大家生活中难觅知己好友,神交古人,亦是极好。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尤其适合中小学生入门,熏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