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老人与海》是一本由[美]海明威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假精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人与海》读后感(一):可能要失败,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毋庸置疑,一个伟大的作家——美国小说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一部伟大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当1952年海明威创作出《老人与海》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它看似在讲述一个传奇但也似乎不过如此地关于大海、关于一个年老的古巴渔夫、关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之间的故事;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联系到海明威的生平,联系到他最后对自己采取的方式,不得不说,《老人与海》具有非常典型的海明威性格特征:可能要失败,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围绕一位年老的古巴渔夫圣地亚哥展开,最重要的篇幅是在讲述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奋力搏斗的故事。老渔夫已经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他老了吗?再没有好运气了吗?或许别人会这样想,但显然这位“老人”不会。所以,他还是出海了。虽然起初似乎还是一无所获,却始终非常乐观,还是满怀着希望,直到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鱼儿虽然上钩了,但巨大的挑战却还在后面,而且不是一个,还是一串又一串!一开始,是如何将这条巨大的马林鱼从大海中捕捉上来,“老人”与大鱼之间的相持必不可少,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大致的道理是这样,但意外往往也并不稀罕!不过这一次,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老人”终于战胜了那条大鱼!但无疑,他们之间没有哪一个是失败者,双方都为了各自的目标尽了力!

然后,就是“老人”如何把捕到的鱼运回去了。事情本来并不复杂,但是鲨鱼出现了,而且不是一条,而是一条又一条。老人需要这条鱼,鲨鱼也需要这条鱼——和之前的故事类似,“老人”与鲨鱼之间又开始了新的争夺——当然也只有一方获利,鲨鱼吃掉了大部分的鱼肉,可谓满载而归;但“老人”其实也没有失败,虽然他最终带回来的鱼骨头其实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写渔民捕鱼的经历,《老人与海》不是第一个,但无疑是写得非常精彩的“那一个”!海明威对大海的熟悉,对人的性格的精准把握,使得他在写《老人与海》的过程中,可谓激情四溢。他确实是在写圣地亚哥,但也好像是在写他自己,写一种全力以赴拼搏进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硬汉精神”!假如一个人对海明威的语言风格原来并不很熟悉的话,那么,通过《老人与海》,他一定能够领略到大部分的精髓!

《老人与海》之所以具有足够的魅力,就在于这部中篇小说不仅在于尽情讲述一次艰难的捕鱼的整个过程,而且在于它充分展示了与命运作斗争的过程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之美。当生存遇到绝境,不仅是人,就连鱼也能够迸发出让人惊叹的潜力。失败或许终究不可避免,但却一点都不可怕——只要尽力而为,那就足以大笑而归!

《老人与海》读后感(二):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大家小书”系列的《老人与海》是著名翻译家林一安翻译的,对勘英语、西班牙语、中文三个语种,再现原著的拉美西班牙语场境。这一版的译本中还有谢泼德和尼克利夫为1953年版《老人与海》绘制的精致的插画。

《老人与海》是作家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据说是海明威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在古巴认识了一位老渔夫。这位渔夫,出海捕到一条大鱼,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久,但是在归途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就只剩下一副鱼骨架。

一战以后,很多民众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捕鱼老人的生计艰难,捕到鱼,有了希望,但是又遭遇鲨鱼,人与鱼的抗争,是人不惧命运、不屈服于命运的体现,虽然结局好像是渔夫失败了,但是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是杠杠的硬汉。

《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圣地亚哥,就是这样的硬汉。命运好像并不眷顾他,接连84天他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可想而知,老人一定是挨着饿的。但是他的朋友,那个小伙子,帮助了他。在老人生活的地方,很多人不理解他,八十四天没钓到鱼,说他是倒了血霉了。但是小伙子一直与老人作伴,他曾经跟着老人学会了捕鱼。

在第八十五天,老人孤身一人又出海了。除了文章开头,交待了老人和小伙子的生活背景,描写了他们生活地方的风景,以及两者之间的一些交往、对话等,尔后的内容在详细地描绘老人单独出海,三天三夜钓鱼的情形,并非一开始就钓到鱼的,有很长的篇幅描写老人的心理,以及他把大海视为亲人,把大海里的生物视为兄弟般的情感。但是为了生存,也为了证明自己,老人坚持不懈。“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老人能钓到大鱼首先是因为熟悉大海,了解哪些海域会有什么样的鱼,还有,他会观察周边的海鸟和鱼类来判断这里大概会有什么样的鱼,最重要的是他擅长钓鱼技巧。大鱼比老人的渔船要大好几倍,要把这么大的鱼带回家是件难事,但是老人并不放弃。很多人都说海明威笔下的这位老渔夫就像是海明威他自己,海明威是文坛硬汉,一战期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加入到军事中。后来,他还当了战地记者,身处枪林弹雨中的那种危险可想而知,他的经历不正像圣地亚哥独身处于远海之中,除了鱼,没有食物,没有淡水,有的只是惊涛骇浪和那些随时可能击败他的鲨鱼。

在大海里,老人与鲨鱼的周旋、搏斗描写得生动细致,让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老人深深地捏一把汗。在险境中,人战胜自然、战胜命运的关键就是信念。老人虽苍老、虽潦倒,但是精神不倒、毅力犹存。这是海明威要向我们传达的,勇敢面对,坚强克服!“一个人并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读完全书,我们感动于老人的精神。而小伙子,他对老人说:“我要跟您学的,还多着呢,您得把我全教会了啊。”这是未来的希望,传承老人的毅力、那打不败的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三):八分之三的阅读体验

关于海明威小说,有个非常出名的理论——冰山理论。

也就是说,八分之七的内容是藏在冰山之下的——它恰好给了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间,看到多少,能看到多少,那是你读者的事儿了,这同时,又给了读者一个残酷的试炼,读一本书,全凭你的经验、领悟、学识。

好作品从来不是一览无余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好作品的“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造就的。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冰山理论的代表作。这是我第五次或者第八次读《老人与海》了,如果非要用冰山理论来考验自己,那我也只敢说我至多读出了八分之三。

探究冰山是有秘诀的,多少名家解读《老人与海》,都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为线索。什么样的人可以被毁灭,但是绝对不会被打败?毁灭与打败,本质不同的到底是什么?想到作者的人生,我们是不是也会有疑问——吞枪自杀的海明威,是被毁灭了?还是打败了?对命运屈服到什么程度是毁灭了?而绝非是被打败了?

很明显,死亡绝对不是绝对的答案。一个人可以死,但是死亡不意味是被打败了。

回到小说中,老人手上的伤痕让小伙子失声痛苦,但是他——老人,绝对没有被打败。一个人既然是在战斗,必然有对手,那么作为老人的对手——大鱼,它被打败了吗?当我们把这一套逻辑用在大鱼上,就会惊奇地发现,大鱼也没有被打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鱼被毁灭了——它死亡了,它支离破碎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但是,它依然是一个高贵的胜利者。

因为,在冰山底下,是暗线,是人所以为人的高贵。老人尊重它的对手,如果对手是英雄,战胜对手的自己就是英雄,大鱼尊重自己的对手,被对手战胜,可以毁灭,但是却不会失败。

它让我想到了萨特说存在主义的那句名言:英雄使自己变成英雄。

如果非要说有那么一个人,是可以被毁灭但是无论如何也打败不了的,那应该是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某种程度上,这种精神是超越人的,是属于神的。在终将面对的死亡面前——加缪说,人都是被判了死刑的,人还是要抗争,奋斗,尊重对手,勇敢迎接必将到来的命运。

老人终将死,老人从面对大海第一天起就知道这件事,如果死在势均力敌的对手手下,还可以算作一种荣耀。人是可以思想的,大鱼不知道自己终将死,但是它的奋斗也是高贵的。老人与大鱼的精神,才是硬汉小说真正的内核。也许这么多年,我总是无法坚持把《老人与海》读完,一个原因是从文字层面上讲,这小说实在是太干巴了,几乎没有阅读的快感——海明威小说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被拧得再也挤不出一滴水。关于此,我还特意读过原著,不禁赞叹这位骨子里的记者,即便是小说,都绝对不文艺范,那些所谓的华丽、优美和海明威是无缘的,他要的就是一字重拳,将敏感的文艺都压到海面下去;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故事太“硬”了,你找不到绵软的落点,找不到心灵共鸣点。然而这一次我找到了,我甚至找到了两处铁汉的柔情——第一是小伙子,从五岁就跟着老人学打鱼的小伙子,即便人们都说老人“倒了血霉”了,他依然关心、跟随这位精神导师;另一处是老人的独白。没有独白,我们就无法了解老人的心路,这可以说是处理小说的一种方式,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也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佐证。语言也许不需要回应,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一定是有思想的。

也许,人只有阅历和人生感悟打底,才能看到海明威小说中的“冰山”。我想,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人,也无法百分百,立体多棱地全面看到全部,但是只是一部分,只是一个侧面的阅读经验,就已经是某一个时期内最大的阅读收获了。

《老人与海》读后感(四):这不一定是最好的《老人与海》,也不会是最后的《老人与海》

说起《老人与海》,不得不说到各种版本的争议,以及当年的豆瓣“一星风波”。

当年果麦文化出品了李继宏先生翻译的《老人与海》,然后宣传上说这是最好的翻译版本,再加上李继宏先生也对其他版本进行了点评,所以反而引来豆瓣网友的反感,纷纷打出一星的评分,因此,你也很容易从一堆译本中找到它——毕竟5.7的评分很容易在一堆8、9分的书中脱颖而出。

当然,关于这件事的是非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这本书这么受欢迎,那么多的译者都喜欢翻译这本书,甚至还包括了张爱玲。

简单来说,《老人与海》在精神内核上,展现了人与与命运作斗争的过程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之美。而在表现手法上,又集电报式的写作风格和冰山创作理论于一身。

所谓电报式的写作风格,是指海明威惜字如金,就如同当时的电报,由于按字节计算,因此力求极简而又明确。

而冰山创作理论则在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这种风格在雷蒙德·卡佛上也体现的十分极致,比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的短篇。

所以,经典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叙事层面上的宏伟,更在于对后来者的启迪与影响。

那么,我们再来讨论翻译的问题。

李继宏翻译的好不好不论,但我觉得他指出来张爱玲翻译的毛病是对的,翻译的“张味”太浓厚,太繁琐,一点都不海明威。

我们看一下文章的开头: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taking a fish.

张爱玲就翻译成了:

他是一个老头子,一个人划着一只小船在墨西哥湾大海流打鱼,而他已经有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而到了李继宏的版本。则是说:

他是个老人,独自划着小船,在湾流1中捕鱼;八十四天来,他没打到鱼。

所谓译文的信达雅,只有真的将海明威的惜字如金表达出来,才算完成了任务。

而这一回,林一安先生的版本也十分有特点,那就是在英文版、中文版的基础上,参考了西班牙文版本。这不仅因为林一安先生是西班牙文的翻译大家,更在于海明威本身的西班牙元素。

要知道,海明威在1937年至1938年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而他在古巴也住了二十余年之久。而且,在小说中有不少充满地方色彩的表达,也是直接的西班牙语词。这些内容,此前的英文译者多多少少都有语焉不详乃至不明就里的误译之处。

比如,以前通行的把boy翻译成男孩,但林先生参照的西班牙语版译为muchacho——“年轻男子”之意,以及马诺林和老人对话,认为马诺林应该就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以直接翻译成了小伙子。

当然,我也不敢断定这就是最好的翻译版本,但我相信,只有我们反复的阅读经典,总会获得更多的收获。

《老人与海》读后感(五):张玉瑶:语境对照下的“别样”译文

——热带海风气息的新译《老人与海》

20世纪30年代末期,海明威从西班牙战场回到他在战前就频繁造访的古巴,后又在哈瓦那郊外买下庄园定居,度过余生。他在古巴住了二十余年之久,这个环绕着棕榈和海浪的热带国家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一系列晚期杰作,其中就包括让他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问世70年来,这个讲述年迈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自然搏斗、与自己搏斗的故事震撼了一代代人的心灵,“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成为海明威最脍炙人口的名句,集中展示了作为他其人其作标志风格的硬汉精神。这种人类共同崇尚和追求的精神,并不为那遥远陌生的异域海岸所阻隔——就在《老人与海》发表的1952年,大洋彼岸,中国作家张爱玲离开上海到达香港,为了维生,她参与了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美国文学中译项目,其中便有海明威刚出版不久的《老人与海》。尽管这部充满了男性刚毅气概的小说与张爱玲自己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了她“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同样是在1952年底,诗人余光中也着手开始翻译这本书,在台北《大华晚报》连载,次年初译讫。两人的单行译本分别在1955年、1957年正式出版。虽然谁是《老人与海》的中译第一人稍有些难分定论,但其书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传播如此之迅,且皆出自大作家之手,着实令人称奇,可见其魅力。几十年后,如今它更是拥有了数十个中译本,其中不乏海观、赵少伟、吴劳、董衡巽、黄源深、吴钧燮、李文俊等名家名译,诸种译本之间的比较也成为一个有趣话题,可见经典也是“常译常新”。

今年初,由林一安先生翻译、列入“大家小书青春版”书目的《老人与海》面世,给这一名译者荟萃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库存”。用林先生所写译后记的标题说,是“奉献一份别样的译文”。细读这一版,尤其是多处细心标示的注释,不难体察到“别样”并非林先生的泛泛之辞,而是真实的反馈,来自于跨语种、语际的实践力行。《老人与海》原文虽是英文写就,但其所叙故事背景乃哈瓦那及墨西哥湾海域,圣地亚哥的人物原型富恩特斯更是一位海明威认识的地地道道的古巴渔夫,加之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多年,对当地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及所使用的西班牙语都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小说中有不少充满地方色彩的表达,甚或直接的西班牙语词。这些内容,此前的英文译者多多少少都有语焉不详乃至不明就里的误译之处。而林先生曾任社科院外文所编审,精通多种语言,尤专长于西葡拉美文学翻译研究,他首次用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进行对译,为我们很好地填补上了这些漏洞,提供了更准确的表达和释义。

林先生在译后记中详述了一些例子,从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玩味起来,都非常有趣。比如老渔夫提到的“yellow rice with fish”,此前有译作“糙米拌鱼”的,有译作“黄米饭,用鱼当菜”的,多是望文直译,林先生则求证指出,这是古巴当地渔民水手常吃的一种饭食,用大米、鱼肉和一种特殊的黄色素煮成,因此他试译作“鱼肉黄米饭”,并给予详细注解。这些语词看起来仿佛是无伤大碍的小事,但对它们的点明,不只是增进了我们对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而且事实上自然构成一种语境,让读者对人物的身份、阶层、生活环境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因精通西语,林先生也能即刻注意到海明威在文本中多处对西班牙语不合规范的用法,合理推测他以此表现了当时底层人们的口语表述方式。最妙的是末尾处,老人与海搏斗数日,辛苦钓来的大鱼却被鲨鱼咬毁,最终带着一副鱼骨架回来后,露台酒吧的女客人看到那大鱼随巨浪摆动的尾巴,问侍者是什么,侍者先回答tiburon(西班牙语的鲨鱼),接着又说“Eshark”,后面这个词,乍看令人疑惑,经林先生细致解释,才知是西班牙语Es(意为“是”)和英语shark的混用,为能使外国客人理解。这个小小的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当时哈瓦那不同国籍、人种、语言混杂的地域生态,是有相当国际化色彩的都市。对比张爱玲的译本,此处直接全句汉译作“‘大鲨鱼’,侍者说,‘一条鲨鱼。’”,不仅没能体现出这一差别,反而从表面看起来显得叠床架屋,让人摸不到头脑。

虽说翻译注定是会让意义在过程中流失的技艺,任何译本与原文相比,都无法做到完全的浑然如一,但通过代代译者的努力,却有可能使得这流失尽可能减少、文字在另一种语言中的重生尽可能臻善。《老人与海》的诸种译本各有其特色,有的力求准确,且用心追随海明威的简明“电报体”,有的用词精美,呈现个性化色彩(尤其是张爱玲的译本),均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份区别于原文的崭新文本,这些“新文本”共同纳入到我们的汉语文学世界中,从不同方面深化着我们对海明威及这部杰作的认知。林一安先生的这份译文,在文本修辞上综上所长,又有自己相当独特的发明创见,在英语、西班牙语两种语境的对照交映下,为我们铺开了一幅中美洲热带海域风情画,我们仿佛跟随着海明威这个早已融入当地生活的外国人,呼吸着湿润咸腥的海洋气息,在著名的露台酒吧喝酒,用当地土语和渔夫交谈,在夜幕下的海平面上寻找哈瓦那的灯光。通过林先生的译笔,我们方意识到小说中种种别致表达的背后,蕴藏着海明威对古巴土地、古巴人民所具有的相当细致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与他们更深刻的情感关联,而非仅将这个故事作为自外于己的异国奇观化叙事。这或许是这份“别样的译文”所补益给读者的一重新的意涵。

与此前译本相比,这版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值得一提。照顾老渔夫的善良男孩马诺林是给读者印象颇深的人物,而林先生未将“boy”译作通行的“男孩”,而是首次译作“小伙子”,显得年长几分。这也是他十分有心的一处考证:根据马诺林和老人对话中提到的棒球明星线索,推断出马诺林此时应当二十多岁。此外,他参照的西班牙语版译为muchacho,也有“年轻男子”之意。这一文辞改动,使这一重要人物形象有焕新之感,马诺林不再是容易被读者默认为的年幼小男孩,年龄更加精确。这自是译者精益求精、仔细琢磨的结果,不过,就像boy在英文语境中所指年龄范围很广,其对应的中文“男孩”,如今在中文语境中也有着很广泛的使用范围,二十多岁称作男孩并不奇怪,在行文中似乎也显得更为自然亲切些。当然,这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感受,应当感谢林先生用心的甄别,为读者除去一处理解的误区。 本文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22年2月23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