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1000字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1000字

《运气的诱饵》是一本由[美] 娜塔莎·道·舒尔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一):早引进5-8年的话

这本书的原版是2012的,分析的对象是更早的赌场,至少2017-2018我在拉斯维加斯看到的赌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更别说这几年。所以,从时间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可看价值少了。好比,有本书是分析2000-2010年的时候,短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011年左右看看,蛮好。但现在我更希望看的是更新版,微信/抖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二):评《运气的诱饵》

非常专业且全面地科普了赌博的成瘾机制,这其实和现在短视频游戏非常类似,背后都是一群行业精英们花费数年研究、设计的心血,普通人扎进去想要跳出来真的挺难的。

大脑的机制是不断重复就会建立链接,所以想要脱瘾,就要减少游戏频率,降低重复游戏带来的刺激。或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如跑步、瑜伽、舞蹈、户外、社交等正向活动,不断重复,加深正向刺激,建立新的大脑链接,从而代替或削弱“瘾”。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三):评《运气的诱饵》

非常专业且全面地科普了赌博的成瘾机制,这其实和现在短视频游戏非常类似,背后都是一群行业精英们花费数年研究、设计的心血,普通人扎进去想要跳出来真的挺难的。

大脑的机制是不断重复就会建立链接,所以想要脱瘾,就要减少游戏频率,降低重复游戏带来的刺激。或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如跑步、瑜伽、舞蹈、户外、社交等正向活动,不断重复,加深正向刺激,建立新的大脑链接,从而代替或削弱“瘾”。

PS:学好数理化真的太重要了,用各种算法迎合讨好人的行为时,人就会自由快乐地跳入“操控”圈套中,浑然不自知。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四):致谢部分

现在信息特别多,每天的思考就可以写出长篇大论。看到作者Natasha Dow Schüll从90年代到 2014年出版这本《Addiction by Design》 。很多时候,发表观点,思考也要让自己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要考虑气候,不止看一天的天气。

另外,西方世界的致谢,让我感受到一种站在你的肩膀上的传统。谦卑不是人前唯唯诺诺,背后颐指气使,我们仰望自己,同样也仰望他人。

《运气的诱饵》读后感(五):短评超字数

中文标题又是臆想,addiction by design起码也要翻成“成瘾的诱惑”或“沦陷的诱惑”才说得过去。赌棍与其说是为了运气下注不如说是为了忘记自己才深陷游戏,在“迷境”中切断与他人的连接,抽离主体、悬置自我,为了游戏而游戏,赢输的高速累叠中玩家却置身于静止的漩涡中心,远离一切变化和烦扰。

一方面赌场与赌客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下赌场利用技术不断翻新收割手段,另一方面这种花样层出的翻新也是赌场与玩家间的合谋,为了一种极致理想的“体验”玩家是不在乎清空口袋的。人机交互的初级形态使玩家的控制感得到提高,然而真正令其沉醉的并非交互而是融合,“完美的偶发性”,藉由机器的去身效应(与“具身”相对)实现主体感彻底缺失的完美体验。

作者提到“心流”,任何心流活动都具有潜在成瘾性,向前逃避我们将取得自我实现,而向后逃避我们将抽离自我。每一种流动的日常,都是在逃避现实体验的两个端点间徘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