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1000字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1000字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是一本由祝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一):关于长城你应当知道的都在这里

这本《从故宫到长城》是“讲给孩子的故宫”系列中的一册。其实本书当中讲到“故宫”的地方并不多,但是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就是“墙”。这也是作者祝勇在这本书当中反复谈及的一个概念。我觉得这是非常能够开阔青少年眼界的一个论点。这个放在后面说。祝勇说,“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意象,即使是小小的农家院落,一进大门也要弄一堵类似墙的照壁。“墙”象征着权力和安全,长城正是这样的墙。

本书通过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论述长城,比如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等。这些论述中结合了许多地理和历史的知识。比如长城最早是由谁修建的?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战国时期齐桓公小白及管仲鲍叔牙的故事,以及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之后不得不提到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只剩下匈奴一个敌人,他决定修建一条巨大的长城,阻挡这个敌人。但是正如作者所说,“长城的修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悖论。它既是丰碑又是坟墓。”孟姜女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到了明朝,朱元璋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作为自己的政治口号,从此明朝开始不断地修整长城,将其作为防洪御敌的重要手段,而山海关等关口更是像门锁一样锁住了中原人与关外民族的融合。

在这里,祝勇提出了一个问题:“修建长城一定是一件好事吗?”首先从耗费来说,据历史学家黄仁宇测算,明朝时每修筑一英里城墙,政府要花费白银六千两。从对人民的奴役上来说,卡夫卡曾经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一书中写道:“在一个离家几百里、荒无人烟的山区,经年累月,一块接一块地往墙上砌石头;这种辛勤的、然而一辈子都看不到完工的工作会使他们绝望”。

关于修建长城是否是一件好事,作者在“长城对中华文明的缔造起到了什么作用”一章中从最重要的一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中原的帝王利用长城将少数民族隔离在外,并且将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等描述为闯入“中国人”领土的“外人”,这种认识是局限的,割裂了中华文明体系。而在长城边界上的辽宁地区实现了多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多民族、多种文化的交流,从而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明。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好好读读这本书,在下一次站到长城之巅之时,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感悟,跃入他们脑海里的不仅仅是建筑的雄壮、战争的硝烟、人民的痛苦,更多的是对“墙”的辩证认识,以及对于各民族大团结的全局性认识。这种包容之心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不仅对于民族,甚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应当抱有此种心态。胸怀天下,放眼全局,才是知识青年应当具有的素质。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二):关于长城的科普知识

故宫600多年的历史,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但在我国历史上比故宫又有更长历史,从古到今一直到现在的,就是我们的长城。

故宫与长城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长城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迹,据说在太空中也能看到长城。故宫是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而长城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也是建筑防御工程。放到现在其实很难想象能建造出这样伟大的长城的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就是一本给孩子讲述长城历史的故事。 最早的长城建在哪,又是谁修建了最早的长城。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孩子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在我们的印象中,最早的长城是秦始皇建造的。然而实际上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当属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建造的。这就和我们原本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差别。而我们所知的长城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御外来人的袭击。

如果说到与长城最相关的人物,那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因为担心外族的侵袭,所以开始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对于修建长城,其实也是专制制度的文化体现。而我们的民俗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也是与长城有关。但在我看来,孟姜女的传说其实也是一种当时专制制度和封建主义的提现。 现在长城已经是作为文明的遗产存在广阔的大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的防御功能渐渐的减弱,我们更多的是去到长城看这一座雄伟的建筑,感知古人的智慧和辛劳,感受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辉煌成就。 我们的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作为代表我国的一个宏伟建筑,他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历史,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若干年前去到北京,我也曾踏上长城,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感受我们祖国的宏伟与壮丽,这也是我们所有人感到自豪和幸福的。

这是一本通俗却又详细的介绍长城的书籍,整本书中关于长城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在我看来这些通俗易懂,又配合很多真实照片的故事,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去阅读和学习的。细看目录我们就能发现,从最简单的长城的建造时间,地点,人物,到长城的原理以及它的价值和它现在的结局,其实都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国家历史的变迁。在长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也可以看到很多故事。而这些历史和这些故事,其实都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发展。 故宫与长城作为都是我国宏伟的建筑,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仍然是我们祖国的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见证着历史,影响着历史。如同书中所所说的,“我们能够看见他,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别的器官……过去的长城是长城的始祖,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的长城都是继承了他的遗志才建立起来的!”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三):长城——魅力非凡的建筑与文化符号

故宫与长城,是我国最具标志性的两座建筑,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符号。对于国人来说,长城和故宫就是华夏文明的实物象征。

一部长城史,就是一部底层百姓服苦役的血泪辛酸史,也是抵抗外族入侵、护卫国土的抗争史。而一部故宫史,则是演绎众多王朝权力更替,浸染众多嫔妃、宫人倾轧血泪的皇朝更替史。

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孩子,并且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故宫与长城的兴趣,对于那些想要把故宫和长城介绍给孩子们相关书籍作者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但对于祝勇先生来说,这个考验似乎并不太难。祝勇是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还是纪录片导演和作家。他导演的央视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更是入评“新中国七十周年纪录片百部推荐典藏作品”。本书《从故宫到长城》是“讲给孩子的故宫”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送给孩子们的长城科普书。

其实,对于长城,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这些了解,或许是基于一些民间传说,比如“孟姜女哭长城”,或者是基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标语,比如“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也知道是长城是在秦始皇下令修建下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城,也是因为他的命令,才有了“孟姜女哭长城”这样的民间传说。但追根究底,我们似乎并未真正系统地了解过长城的相关知识。

但在《从故宫到长城》这本书,祝勇先生从“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及“结局”这七个角度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人建的长城,以及长城与我国历史、文明发展、朝代更替有何关系。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长城从何而来,历朝历代为何始终坚持修建长城。其实,对于古代的政权而言,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城墙都是最常见的统治具象形式。只是,只有中国,才将这一具象形式扩大为守卫整个国家的权力象征。正如作者所说“墙,···以强硬而单调的造型来体现它的权力”。而长城便是古代帝王心中安全感的来源,只有长城安全,他们才能安卧睡榻。

对于长城的一些重要关隘,比如山海关、嘉峪关等,作者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具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山海关,它就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主持者还是明朝时期的名将徐达。而且之所以设计和修建山海关,是出于军事目的,是为了拱卫皇城北京,更是阻挡关外游牧民族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

而长城中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定理”,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多民族的中国又具有怎样的塑造作用?为什么长城没有挡住清军入关,取代明朝统治?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

另外,每个章节,作者都配置了关于长城的大量精美图片,这些图片或苍凉雄浑、或粗犷大气、或古朴厚重,一一展现长城的魅力与风采,让我们不必亲自爬长城,就可领略不同地区长城的独特风景。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四):重走长城千百年,原来我从未认识过你

泱泱中华大地,最令人感到惊叹的古代建筑莫过于连绵不绝的古代长城,从秦朝起,这座用以抵御外敌的城墙始终用自己巍峨的身躯为中华大地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如今,在经历了千百年战火的侵袭、岁月的冲刷的万里长城仍屹立于时代之巅供后世敬仰。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推出的“讲给孩子的故宫”系列丛书之《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一书将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原理、价值、战争、结局7个维度来带领青少年们窥见一座延绵万年的凝聚着古代先人智慧的万里长城的真实面貌。

中国有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不仅成为中华儿女对长城的一种崇拜与向往,同样也成为外国友人心中的一种证明方式。那么长城到底始于哪里?何时修建?代表着什么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如果不是身为作家、纪录片导演、博士、现故宫博物馆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的祝勇撰写了这本《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一书,我想很少有人会去这样仔细、专注的去了解、研究长城本身,不只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们的意识早已停留在“观光景点”这一层面上了。

祝勇所编撰的此书将彻底改变我们对长城的固有认知,用历史串起长城的始末,用文字展现长城的魅力,用解答的方式揭开对于长城的所有疑问。

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对长城的认知仿佛真的穿越了千年,当长城初始被定格在战国时期的齐长城时,你是不是也同样感到疑惑呢?长城最早的建筑期不是秦朝啊!从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城墙遗迹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长城形态其实是用来抵御外敌的城墙,但也正是这种形态为以后的长城修建奠定的基础。

古时有个关于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与“长城”有关的凄惨的民间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秦始皇强迫底层人民修建长城时的惨烈景象,同时也如祝勇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它既是丰碑又是坟墓。

长城代表着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样也代表着统治者的残酷,因为在秦始皇时代,强迫修筑长城是作为一种刑罚存在的。以人物的角度来讲长城,它的存在被真正的历史学家视为联给那些消逝的生命的一条秘密通道。

千百年来,长城历经历史地冲刷向我们诉说着它所经历的种种,它的职责、它的作用、它的始与终,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建筑群,其背后的意义更加值得我们去探究。

从齐长城到秦始皇,从“天下第一关”到王昭君,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历史在长城的串联下逐渐清晰起来,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独具视角的解析、凝练的散文化语言将长城的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融聚于此,让更多的青少年可以深入到长城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窥探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不朽魅力。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五):千百年间,长城的“变”与“不变”

提到万里长城大家都不会陌生,每个华夏儿女都熟知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然而长城最早出现的时间却不是从秦开始的。

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当属齐长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长城是从河堤防洪工程脱胎出来的。后来,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具有防御功能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由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作家、纪录片导演祝勇撰写。从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结局7个维度,带大家回顾长城千百年来的壮阔历史,感受长城的“变”与“不变”。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也很常见;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主要是明朝的。可见不同时期,长城的名字随着它的状态和防御功能的完善在变化。

长城横跨中国南北,中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杀伤。而南长城修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邻国的入侵进攻。“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接着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依据当时的地形建立保护城池百姓的坚固防守,千百年间长城也是这么守护的。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明朝时期,秦长城基本已成为废墟,明长城崛然而起。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畔,固若金汤。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统领十三万大军攻打宁远,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守住了明朝的大门,让努尔哈赤黯然退军。“宁远大捷”的第二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再次南下,却仍止步于此,袁崇焕以“宁锦大捷”宣告胜利。由于朝廷内外腐烂至极,两次捷报也并未能改写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令吴三桂失去国家、失去家族及心爱的女人,吴三桂为了复仇开城门,引清兵入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无数次的叩关,这扇门都巍然不动,而今却向他们敞开了,几乎没付出任何代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长城终于结束了它坎坷波折的命运,因为清统治者要打造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长城,而不是依赖那些冰冷的砖石,它的核心是“修德安民”。

书中还采用大量的摄影图片来给读者感受当代长城的容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伤亡,不再有皑皑白骨。我们看到的是广阔的天空下那绵长的城墙和烽燧,仿佛沉睡般寂静。我们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在千百年间无数次的战争中屹立不倒的,也无法去抚平它的满身伤疤,更无法忘记长城对每个朝代的守护。我们在感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更对长城肃然生敬,在了解长城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懂得中华儿女在千百年间守护家园、守护故土的那份决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