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桥梁的故事》是一本由唐寰澄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21-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一):读《桥梁的故事》及我对桥的执念

《桥梁的故事》和《桥之魅》都是桥梁设计专家唐寰澄的作品,同属“桥梁三部曲”之一。这两本书,又属于“大家艺述”系列的第6、第7本书(不知另一部曲何时出版)。 首先给这套系列的装帧设计打满分,小巧轻便,简洁优美,书籍本身即是艺术品。《桥梁的故事》讲桥梁发展史,比《桥之魅》更专业些,术语更多。封面及封底是中国石拱桥4种不同的拱的砌筑方法,像阴阳鱼一样两两相对。本书有265幅插图,有的是黑白照片,有的是蓝色的设计线稿,依次讲解了石桥、木桥、藤竹吊桥、金属桥、混凝土桥等不同材料的桥。石桥中的踏步桥、石梁桥我们在公园常常见到,低近水面,适合喂鱼,没有栏杆,趣味中略带一丝危险的刺激。藤竹吊桥篇幅最少,是比较原始的吊桥形式,搭建简单,造价低廉,只能行人走马,不能通现代交通工具。金属桥、混凝土桥占了全书近2/3,金属桥的发展与冶炼、焊接技术进步相关,混凝土桥的建造与工业革命、现代化进程联系密切,桥梁草图的设计也从直观的实践经验到由静力学等理论支撑,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建筑美学的高度。本书像一部纪录片,作者将桥梁小史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给广大民众普及了桥梁方面的知识,字里行间也透出作者对专业的热爱。 读过本书,不仅知道了桥的类型(如石拱桥,有半圆拱、割圆拱之分,桥墩亦有厚薄之别),对木、石、钢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特性及一些建筑方法(如砌拱灰浆的配方)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本书列举了一些桥梁建筑事故,如加拿大魁北克桥在建造过程中的的两次失败,德国萨尔河斜拉吊链桥的垮塌等,有的是由于粗枝大叶忽视细节,有的是由于过于追求美型而牺牲强度。这些经验教训值得重视,不仅是桥梁建筑,各行各业都应注重细节和实用性,马虎潦草、大干快上、务虚浮夸都是要不得的,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 本书不只是禁欲高冷的科学知识,还有不少彩蛋,比如赵州桥的缺点、伽利略的错误定理等,有一张照片是火柴杆(?)搭的北宋汴水虹桥构架,玲珑可爱,我自己动手试了试,没搭上。居然还有一张图是猿桥——猴子们用身体搭的桥,作者你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我对桥梁是抱有执念的。母亲是一位工程师,写过关于桥的论文,也建过不少的桥。现在她已经不在了。我,一个建筑学小白,翻看关于桥梁的书,想像母亲吸收这些知识时的样子。那时她还是个年轻的学生,扎着两条短辫,常常不写作业,但总是考第一名,她有自己的理想志向,前面的路也很长,心里有梦,眼里有光。隔了时空,我看着她看过的知识,感受着和她的共鸣。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二):所有工具都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由此我们可能对桥有不同的看法

几年前,读过凯撒打蛮族的故事,为过河专门制作的临时木桥。造桥用三天,以罗马的技术水平工程很大,过河桥就要烧掉。一次由于实在来不急,只能在河面上拉两根绳子,绳子内测是骑士,中间过步兵。由于水流太急,第二种情况淹死很多人。那次阅读,我对桥的作用加深了不少。恰逢《桥梁的故事》问世,迅速入手、大开眼界。

建桥材料取决于资源与技术。

早期人们为了过河都是以木头为原料建桥,特点是材料易获得,但太容易受潮损坏,之后慢慢有了石桥,这就需要更高的工艺。无论是否官造,都需要专门的工匠,普通人不经培训做不到。

世界目前尚存最长的石桥在中国福建泉州,叫“万安桥”,由于在洛阳江入海口,又叫“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完成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49孔,每孔间隔20米,总长超过1100米。在没有钢铁的时代,是个创举。

古罗马的造桥技术在当时也很先进。由于主要由罗马士兵修建,在军队内部保留了完整的技术。罗马用于走人和马车的桥可以看做是罗马大道的延伸,更有特色的是“水道桥”,为从水源地运水进城而造的石桥。这种水道桥随罗马军队分布很广,在西班牙境内,保持的非常完整。后来运水的作用消失,也不走人,当地人称为“魔鬼之桥”(本书中提供了图片)——鬼斧神工之外还不知识是做什么的。这种造桥技术当地人并未掌握。

近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金属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我们能在之前只能坐船的江河湖海使用桥梁,出行也更加方便。

提到桥的功能,大部分人会说:“就是过个河,没什么特别。”我个人觉得答案并不简单,不同资源满足不同需要。。比如:某地有条河,为什么不用船,非要修桥呢?而且用什么材料,木头还是石头,有相关技术吗?能不能就地取材?本书中提到的“滕竹吊桥”就是一种。估计有书友想到一句诗,“大渡桥横铁锁寒”(本书中也提供了此桥图片)无疑铁锁桥也是因地制宜的产物。

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与工作,遇到问题时,我们就像要过一条河,如果能从“桥的建造”方面汲取智慧,比如: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要如何使用手中的资源、技术,有效分析之后提出解决方案。再之后,建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解决问题之桥”度过难关。我们解决问题的技术与造桥挂住之间也有类似之处,都是从零开始,在试错和向他人请教中逐步修正,趋向完善,做成之后还需要不断维护以保持基本功能。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图片丰富、数据扎实,相关技术讲解的到位准确,而且写作于四十年之前,身为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桥的热爱与专注。有生之年,能做自己有兴趣的事,为理想不断努力,绝对算得上是幸福。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三):深入浅出的桥梁小史 ,中国古桥研究泰斗之作

一说起桥梁,脑海里总会蹦出这么一句话:“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一些阅历深的人会这样对年轻人说,表明自己走过和看过的远比年轻人多。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看了《桥梁的故事》,我想说我终于也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桥。虽然有很多桥没有走过,但是在《桥梁的故事》这书里都却见识了中外许多桥梁。

这本书是“茅以升桥梁大奖”获得者、中国古桥研究泰斗唐寰澄写的桥梁小史。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桥梁,介绍了世界上各种材质的桥梁,包括石桥 、木桥、藤竹吊桥、金属桥、钢筋混凝土桥等。

无论我们有没有见过桥,有没有走过桥,都能从这本书里真正地去了解桥。远古时期没有桥,一棵倒下的树横在水沟之上就可以算作是最初的桥,在大山里曾见过天然形成的石梁桥,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给了人类造桥的范本。猿猴一只接一只地吊挂着,再一甩,搭够到对岸,就成了一座猿桥。动物尚且如此聪慧,人类更是厉害了得。

桥梁建造师们不仅想到了用各种材料搭建桥梁,还考虑到地形、认识到不同材料的性质、考虑物理受力、结合建筑技术等才造就了一座座美观又耐用的桥梁。

作者在此书中详解了中外不同材质的各种古桥的造型、造桥技术等,引经据典、结合史料数据、以及大量手绘工程图和造型3D建模图,还原古桥本真,让读者看到量化、具体、直观的各座古桥。

文中不仅介绍桥,也讲述了这些桥建造背后的故事。让读者从桥这一元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的科技状况。从造桥工程中反映了建造师的设计理念和当时的造桥水准。桥梁的故事里有大量的专业知识。

小学课文里学过《赵州桥》,文中有这么一段: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桥梁的故事》里也在“石桥”一章中重点介绍了赵州桥,和我们所学的课文里的内容相符,并且从专业的角度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原理:

“大拱上的小拱可以减轻拱的重量,相应地减轻拱对基础的推力,同时也能在洪水期间减少挡水的面积。”

书中讲解了这些古桥的优点,也剖析了它们的劣势。每一座桥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产物,但是从不完美中我们能看到曾经高大的智慧,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它们的傲立、经久耐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桥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它们的外表,也看到它们的内在。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四):一座看似简单的桥,居然能有这么多的“道道”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有一篇名为《赵州桥》的课文,作者是茅以升。课文对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那座又名为“安济桥”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进行了介绍。文章虽然只有篇幅不长,赵州桥的画面感却仿佛立刻迎面扑来:“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学课文的时候,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篇课文来看待,后来再加上把它当作一篇科普文来看待,此外再没有其他更多的感受。

普通人对桥的感悟,多以实用性、美观性来作为评价的立足点。无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两句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词,道出了普通人对于桥梁的通常感悟;“大渡桥横铁索寒”,则常常能够将普通人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纪录片里常常会出现的吊桥,譬如横断山激流上的溜索桥,也能够很轻易地就赢得了阵阵慨叹!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公、铁路立交桥,人行天桥,那就没有多少可说的了。但事实上,关于桥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连续说上几天几夜似乎都难以一语道尽——平时所见到的桥,无论是就数量还是就质量而言都是非常有限的。

但现在不一样啦。在桥梁设计专家、桥梁史与美学专家唐寰澄的“桥梁三部曲”之一的《桥梁的故事》中,不仅仅“赵州桥”又“活”了过来,介绍得比小学课文中更为详尽,补充了许多新的知识——必须说明的是,茅以升同样是著名的桥梁专家,教材中的“赵州桥”,是节选自他编写的《中国桥梁史》一书。给孩子们学习用的文章,自然不能像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史》或者这本《桥梁的故事》中那样全面而专业。《桥梁的故事》的篇幅虽然也不是很大,但对于想要了解关于世界范围内桥梁相关知识的读者而言,这本“小书”显然足以担当这个角色,而且一定会把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桥梁的故事》这本书中,唐寰澄以建桥材质作为基本分类,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石桥、木桥、藤竹吊桥、金属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等各种各样的桥,古今中外各种名桥都尽在其中,而且还有两百余张精美的插图,有的是照片,还有手绘的桥梁线图。所以《桥梁的故事》这本图文并茂、关于桥梁的科普书,即使是对于一个对桥梁知识不怎么了解的“小白”来说,也是非常友好的;而对于桥梁的“行家里手”而言,也完全够得上是一本非常实用、适用的专业速查书。总体来说,鉴于作者的专业背景与行文的流畅度、文字的优美度,《桥梁的故事》这本书集权威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身,学术性与通俗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可谓“小”身板有大“才华”。

桥梁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历史、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从木头、石头这些身边的材料起步,从最简单的桥起步,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桥也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关于桥的科技知识也关联甚多。无论如何,尊重自然,契合科学,桥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不然,那就迟早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样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会郑重其事地把它当成一回事。

《桥梁的故事》读后感(五):扎实的桥梁基础知识科普

桥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熟悉的事物,世界上有各种类型的桥,日常生活中也常见,人们多少都见过、走过一些桥,它不算什么新奇事物。但若是较真细问起桥的分类有哪几种、不同桥的结构有什么差别,多数人又不能准确回答出来。

想要真正去认识桥,还需要专业的介绍。桥梁专家唐寰澄的《桥梁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本普及性的桥梁史科普书。唐寰澄在书中分别按石材、木材、滕竹、金属、钢筋混凝土的材质,简要介绍了桥梁的类型和结构。

这本桥梁小史言简意赅,内容扎实,讲解清晰,几乎对提到的每一种材质的每一个桥梁类型都做了举例说明,并辅以设计图或实景图片,图文并茂,能让读者对所讲解的桥梁类型及其特点进行直观地认识和区分。这本小书虽然写于改革开放初期,但今日看来仍然收获满满,也能感受到桥梁专家唐寰澄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

说起来,桥梁的形式并不算复杂,主要是梁桥、拱桥、吊桥三种,今天的桥梁虽然从规模、结构、功能、材料各方面都比古代进步了很多,但主要还是这几种形式的变化或组合。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们都在可获得的条件内发挥才智,不断优化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让桥梁的功能越来越强、造型越来越美观。

早期的桥梁形式很简单,满足通行需求的同时注重桥梁的稳固。以拱桥为例,工匠们从很早就运用各种砌筑方法稳固桥梁。

在古罗马时代,石拱桥一般不用灰浆砌筑,而是仔细削琢石料进而使石料砌筑得更严密结实。这种做法的优点,除了不用等灰浆凝固之外,更重要的也是为避免拱券因为灰浆收缩变形,也避免强度比拱石弱的灰浆部分成为拱桥的薄弱环节。

我国古代工匠采用了不同的思路。一种方法是用石灰、牛血、糯米汁混合做成灰浆,可以把拱石黏结得非常牢固。另一种方法是在拱石缝中嵌入铁或铜钱,待其氧化膨胀可令拱石结构更牢固。

比起砌筑方法,改进桥梁结构的设计对桥梁的功能提升起着更关键的作用,促进桥梁建筑艺术的不断进步。比如拱桥从半圆拱发展到割圆拱,使得桥梁能够实现更大的跨度,而桥面不至于太高给通行增加难度。当科学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匠们又运用数学、力学的知识来改进桥梁的设计,让桥墩变得更薄、桥拱变得更扁,经济节约的同时,让桥梁更便于通行并且整体更轻盈。

发展到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当金属桥、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桥出现后,桥梁的结构设计越来越综合、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可跨越距离遥远、条件艰险的山谷、长河、海峡,使得古人眼中的“天堑变通途”。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桥,水梁也”。也就是说,最早的桥是为了实现在水上能够通行。桥梁建筑艺术发展到今天,在材料、结构、设计、外观、功能、建造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如今的桥梁,能够实现在更广阔的空间上通行。从这本《桥梁的故事》可以感受到,桥梁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征服自然的历史。

最后,非常遗憾的是,这本书完成于四十年前,虽然讲到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桥梁,但书中没有任何关于立交桥的相关知识。现代大城市中设计多样化、造型美观又实用的立交桥,其结构、设计思路与其他类型的桥梁必然有许多差异。很多设计出色的立交桥,不但完成了连通多向交通的应用功能使命,更成为城市中的一处风景线或者地标建筑,实用又美观。如果能补充这部分科普知识,就更好了。

2022.02.23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