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锦集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锦集

《北极村童话》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一):娓娓道来的感动

第一次读迟子建,没想到其文字于朴实中透着无数感动。

本书是小说集,书名是以第一篇故事《北极村童话》命名的。内容还蛮长的,占了44页,所以看了几个晚上。

初读时,主要是在厘清人物关系,搞明白主角性格等。觉得他是在以一个小姑娘为视角,写她家里的故事。语言驾驭的十分得当,把小姑娘的活泼淘气都展现出来了。中年大叔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很不容易吧,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就是作家的实力吧。

而在这个故事的中后段,我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主人公的调皮。她姥爷经常翻出来显摆的西瓜子竟然隐藏了一个秘密。会让我感概的还不只是这一件,其余人物,老奶奶、猴姥姥,也都有着令我动容之处。

现在这篇故事全读完了,可以说,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没有老生常谈的跌宕起伏,好的故事根本不需要玩套路。也没有什么超现实的东西存在,读起来很容易带入。把平淡的生活讲述的饶有趣味,有种回归本真的感觉。总之,就是很舒服。

而如若完全是平淡的故事又会让人读完觉得没什么意义,或者说容易被遗忘。故事里暗藏的小感动则使人物们的形象更加完整。经常翻西瓜子的姥爷就尤为让我记忆深刻,回想这一行为时又会带来感动,感动就又会加深记忆。猴姥姥的形象也与她的过往相互作用,作者的种种构思实为巧妙。又是通过孩子的眼,不刻意地告诉读者生活的悲喜。

再说一下,结尾和开头都是开走的轮船。一个是将主人公留在北极村,把这里的故事告知我们,一个是主人公离开这北极村,使故事结束。从不想被留下却只能留下,到不想走却必须走,这是主人公成熟的过程,也是我被迟子建的文字打动的过程。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二):《北极村童话》:故乡是一张小小的邮票,你在这头,记忆在那头!

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北极村童话》 看书前:

之所以读这本《北极村童话》,第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书名起的特别的有意思,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过北极村这个名字,加之有童话这个辅助,两者看起来,形成一种反差,就在想作者怎么构造一个属于北极村的童话呢?抱着这样的心态,就入手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封面特别的简洁,以下不再过多的赘述,首先在收到这本书之后,我没有直接看这本书的故事,而且先搜了作者的履历和北极村,我发现作者迟子建是黑龙江人,而北极村这个地方也出现在黑龙江。 所以,我猜测这本书中的很多故事,肯定是作者亲眼所见,或者有一部分是亲身经历,而掺杂在主人公的履历中。好了,先说这么多,看完故事再来分享观点。

看书后: 整本书的结构很简单,总共分为四个故事,整本书以第一个故事来命名,但也有关联的地方,那就是地点都在北极村。 或许别人在读这本书时,注意力会在人设、整个故事的节奏,以及一些表达技巧上,而我在读第一个故事时,我的注意点都在热气腾腾的饭食上,书中写到的花卷、豆包、糖三角、菜包、还有鲤鱼、荷花、小鱼、公鸡形状的馒头,都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当然,伴随着热气腾腾的饭食,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我的注意力又挪到了人设上,在第一个故事中,里面的人物有很多,也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作者在人物表达上也十分形象和接地气。

全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不仅仅表达出,孩子在那个年龄段特有的活泼、调皮和可爱,也能够(让你)快速的带入角色中,以孩子的视角去揣摩周围大人们的心态,以及根据大人们的表现去猜测他们的故事。 整个故事里面有大量的景色描写,比如天空、房屋、小动物、以及大量的童谣,一部分天气和童谣的出现,都和“我”(小孩子)以及周围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就是以童谣和天气暗示人们的情绪,起到相互呼应的效果。

虽然本书有童话的味道,但大部分呈现的就是一个普通(真实)的故事,里面都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无论是首尾出现的坐船,还是项圈从出现到消失,整个细节都处理的很好,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最后的收尾也是悲喜交加,身为主角的小孩子也坐着船走了,最后,她最爱的狗狗也闯进了黑龙江这片河里, 我个人觉得这暗示着她童年的结束,综合来看,是一本很有地域特色的小说集。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三):《北极村童话》:从年幼到成年,从外出到归来

高中时候写周记的时候闹过一次笑话,那时我正看完迟子建的散文集《伤怀之美》,于是写了一篇读后感,心里想着写下“原以为迟子建是男的”,但或许是已经知道迟子建是位女作家,莫名其妙就写成了“原以为迟子建是女的”。这句话正式开头一段,被老师圈了出来,批注上“本来就是!”这个批注被前桌女生看到了,笑了我一阵子,我也觉得很窘。

事实上我也很难想到,在我看这本书的短评时,依然有豆友闹出了笑话,认为她是“中年大叔”。此处无意冒犯,或许,迟子建这一名字确实容易引人误会。

除高中所读散文外,再读迟子建是大学时图书馆所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其中曲折、传奇、悲惨的故事令我动容,眼眶湿润。她有着女子独有的细腻,所带来的细腻使得和悲剧产生强烈的冲突,可以感受到作者背后深沉的关怀,但又忍痛于承认命运的无情,因此人物的故事在无常或说既定(因为总有些预兆)的命运下凸显出巨大的悲哀。当时我并未注意到,当我再次也就是这一次阅读迟子建时,我发现她如此得像萧红,读了《北极村童话》几句,我便想到了《呼兰河传》,想到了那童真的叙述角度和叙述语言背后隐藏着农村的愚昧、残忍或者历史的愤懑……

《北极村的童话》共收录四篇小说,包括《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奇寒》和《观彗记》。其中,第一、第二篇是第一视角的童年,第三、第四篇是长大后回到童年的北极村。第一篇充满着童真感,它的语言即是干净、简约、富有童趣的。讲述的是“我”同姥姥、姥爷生活,遇见了一位孤独的苏联“奶奶”,平时偷偷和她一起玩耍,最后奶奶去世,“我”也要要离开姥姥、姥爷离开这里的故事。故事一方面充满着乐观、天真的元素,另一方面也罢悲剧藏在“我”的视角里。未免有些柔情的是小说最后的一节,不太利索,感情有些泛滥。

第二篇《没有夏天了》悲惨程度直接飙升,它讲述的是一家四口,主要是“我”、爸爸、妈妈三人之间互不理解和争吵,以及生活的压力,最终导致了爸爸和妈妈都有自尽之举的悲惨故事。其中每个主要角色既有让人同情之处,也有让人愤懑之处,比如“我”处处受气、挨打、受委屈,但“我”有时候也心思狠辣;比如爸爸,初看是受妈妈压迫,甚至投入的创作稿纸也被妈妈藏起来而失去“梦想”,但最后无情、野蛮的也是爸爸。第二篇没有采用第一篇的语言,而是更为细腻、写实,文字排版更为密麻,尤其是翻到第二页就是妈妈一句“操他个血祖奶奶的”直掀我的天灵盖。

第三篇是“我”一个文章见报的小作家回到了童年时的乡村,住在邻居家。然而处处可见村里愚昧、落后与外界现代的隔阂,同时一件陈年往事的真相浮现,让我看到表面和蔼的邻居也有着冰冷心机时,那仿佛不是我认识多年的邻居,而是一个陌生人,即便天气足够的寒冷,但此时的我感到的从心底泛起的寒冷才是“奇寒”。

第四篇讲述“我”借故乡有一次千年难遇的天文奇观而回老家北极村,路上遇见了一些人,但是自己实际在思念着一位多年前在火车遇见过的有过暧昧的有妇之夫。然而这一次回老家观看奇观却让我错过了我心心念念的能和他再次相遇的时机,因为他就在自己离开哈尔滨的几天来到了哈尔滨,就像“我”遇见的一位记者和一位小朋友,他们心心念念观看天文奇观,却一个意外落入草垛没有完整的记录到,另一个发着高烧没有好好享受到观看的乐趣,但无论怎样,他们比“我”都好点,毕竟在了正确的地方观看到了,而“我”的奔波,最后却让“我”眼中流泪,心中流血。“我”没有看到彗星,也没有看到“我”思念的人,就像彗星,这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可能了。

四篇小说,从年幼到成年,从外出到归来,就是成长。

《北极村童话》读后感(四):“纵然世间有种种冰冷,但我依然钟于热爱。”

众所周知,北欧文学是常以隽永而内敛的现实主义为基础,却又浸透着一股股浓浓的充满暗与光、冰与火的幻想与诗意。或许这也是接近北极圈的独特地理气候氛围所致,倘若在中国众多作家中挑选出一位最为接近北欧文学风格的作家,我认为非迟子建莫属,出生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的她,不断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构造具有北方气质的冰雪童话。

1984年,迟子建发表的处女作与成名作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至此中国文学又增添了一个神秘独特、温情凄凉的文学精神家园—北极村。作者常怀一颗永难消泯的童心,有像樟子松一样经冬不凋的爱。但是这其中也夹杂这众多不愉快的阴影,充满了作者对那片冻土伤残的记忆。这本书收录了作者《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奇寒》《观慧记》等四篇中篇小说,均是发生在北极村的故事。小说描写了北极村的四季起伏变化,并真挚叙写了这篇冰冷空阔的土地上发生的那些矛盾顽强的人们,和发生在他们身上或荡气回肠、或波澜不惊的平凡故事。这些使得我们在书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人性温暖的升华和慰籍,一个人在成长中刻意地避寒,就会成为温室的花朵。能够在暴风雪中勇往直前,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其中的《北极村童话》讲述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灯子被寄养在北极村姥姥家的童年故事。小灯子不情愿地被送到姥姥身边,只有六七岁,她是孤独的,离开了父母,到北极村和姥姥生活。在北极村里,她有时自己寻找童年的乐趣,和鸡鸭蚂蚱蝈蝈打交道,她感受着北极村的民风民俗,听姥姥讲一些神奇的鬼怪故事。她对因为咬人就被拴起来的“傻子”充满同情,对被人孤立冷落的“老苏联”感到亲切,对姥爷失去儿子的痛苦充满怜悯,对姥姥的不知情十分同情。

这篇小说是以儿童视角追忆东北漠河村奇异而神秘的北极生活,根源在于她童年在北极村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悟写就。小说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读者随着灯子的心灵世界的探问一步一步看到了故事中的人物,了解了他们的命运。通过灯子这个叙述主人公的回忆我们知道她被送到远离城市的北极村的姥姥家,是因为妈妈担心灯子的多嘴会闯出祸事。小说全篇运用儿童视角来观察感知和叙事的角色,通过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对世界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的判断和评价。孩子的眼睛是单纯而犀利的,当读者透过他们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时,能够更加真实自然地感受世界,用一颗单纯敏感的心体会世间的温情。

这本《北极村童话》通过孩童的视角和心态,去触摸感知作者扎根记忆深处的北极村,碰撞出成人世界中难以察觉的生命情境,这是一个儿童眼中关乎生存、成长、人性等因素的深沉思考。 全书选取的四篇小说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暖,能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慰藉人的心灵,能在黑暗的夜空为人点亮希望之光。这与小说采用儿童视角有关,因为儿童纯真的心理更能把握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使小说充满童话世界的梦幻美。这就犹如来自北欧丹麦的安徒生那样——“纵然世间有种种冰冷,但我依然充满热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