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1000字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1000字

《哈尔腾之梦》是一本由吴莉著作,49.8出版的19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一):《哈尔腾之梦》代后记

我的哈尔滕之梦 2019年8月,我们怀揣梦想,来到了阿克塞县的哈尔腾草原种草。哈尔腾草原气候恶劣,环境复杂,没有网络信号,与外界隔绝,我们驻扎在那里不能随便出山,种草工作困难重重。作为施工方负责人,又是女流之辈,我与一帮大老爷们一起干活,无形中被大老爷们不屑一顾。自己的情绪和勇气,生活与工作充满了矛盾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斥,又互相依靠。孤独,无助,想家,恐惧,我一次次奔溃,哭泣,又一次次鼓励自己,对胜利充满希望。靠读书和写笔记给自己树立精神,做了每天至少写三千字的规划,写着写着想写成本书,于是便把规划扩展到了每天五千字,除了断电,几乎没有间断,我用读书和笔记填充着孤独与害怕。 五十天来,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草原,实属不易。我要替平凡的人们记下五十个不平凡的日夜,记下五十天内哈尔腾各种变化。祁连山已被列为国家公园,哈尔腾在范畴之内,在持续减少放牧的同时,这里将变成无人地带。哈尔腾偏远又荒凉,空无而苍寂,已经很少有人像我们一样去哈尔腾“开荒”了。那么,哈尔腾该如何继续保护与建设?而且在目前的保护与建设中,对荒化的片域进行人工种草,是为了挽救草原还是为了挽救我们自己? 从雪山到河流,从石头到牧草,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自己深入的体验和参与,让我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渺小——真不如一粒草籽。那些小小的草籽飘落于干旱的土地之上,能否长出一片绿荫?我不得而知,也不容猜测。我在草原上困惑地行走,在狂风里迫切地疾呼,我爱清流,爱无暇的雪山与白云,也爱这片叫哈尔腾的草原。我同野草对话,与石头交谈,仰望高山,寄语白云,不由自主就有了使命——描写。记录。观察。于是,我的内心便对哈尔腾有了深深的祝福与歉意。

“我读过和听过对天堂的描写,还不及这里的一半美好”,缪尔在夏日走过山间时这样写道,当我一个人在哈尔腾行走,并对哈尔腾产生敬畏时,竟然也产生了同样的感觉。但撒播者是善良的,他们不解我的多情,他们的淳朴只满足于干好活,吃饱饭,喝几口小酒。他们坚守着劳动的本分,报团取暖,担当与勇气,都来源于更好的生活。他们起早贪黑地加班,一寸一寸撒播,他们就是衣食父母,而我却一度怀有偏见,甚至对他们苛刻不予理解。在同舟共济的日子里,我被他们感化,继而对他们转变了态度和看法,那时,我感到哈尔腾比天堂更美,夕阳西下的时候,遍地空无,遍地都是黄金。这便是哈尔腾的魅力所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又复原着,在时间的长河里无比神圣,让人产生梦想。 哈尔腾冠名哈尔腾国际狩猎场,曾有俄罗斯人来打过猎,留下了传说与动物的骨骸,让人充满无尽遐想,不由对那片土地致以崇高的敬意。 祁连山的石头都是绿色的宝石,于风吹雨淋中表面出现黑色的油润,它们一直在光阴的长河里赎化和静修,直至清澈无暇,变为透明的宝玉。我猜想祁连山由碧玉生成,也有丰裕的水源滋养着山上山下的苍生。一切在我与哈尔腾相互亲近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爱的不可名状和毫无理由。我牵挂着哈尔腾,脑海里从此挥不去哈尔腾这个名字。 回来之后,整理哈尔腾笔记,我再次让那种无法言明的爱深深地感动了。雪山、河流、草地、石头、炮弹壳子、神秘的脚步声、阿克塞街头如泣如诉的歌声等等,我统统要写进去,让它们在我的生命中开出硕大的绿色之梦。 2020年8月,我又去了一趟哈尔腾,想看看大片绿色,还想看看收养过的流浪狗——雪虎和碳豹,看看那条雪山神护佑的长廊。只是可惜,当我到达八十公里处,依然什么都没有看到。喊了几嗓子雪虎和碳豹,风却刮走了我的声音,哈尔腾给与我的回答依然是一片空寂。《哈尔腾之梦》作为艺术的呈现,自然无法完全避开虚构。所谓虚构不过是更加接近真实。 返回途中,遇到转场的牧羊人,他开着皮卡,拉着帐篷,帐篷上拴着一只狗,车后方还有两只狗追赶。牧羊人在等那两只狗,说那只黄色的狗太肉了,跑不动。我看着那只黄色的狗晃晃悠悠跑动着,不由地笑。它的主人如是说,别看它肉,发起凶来狮子一样,丢了它,就等于羊群丢了哨卡,白天晚上都会提心吊胆。牧羊人还说,一天只能走三十公里,走到天黑,便停下来,搭起帐篷住上一晚,然后继续走,三四天后才能走到目的地,倘若目的地草况不好,还会继续转场,直到找到有草的地方。 我们的队友今年仍然种草来了,但我没有找到他们,可能到哈尔腾河对岸去了,那里是小哈尔腾,也出现了荒化现象。 短短半年时间,哈尔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是草长出来了,恰恰相反,我们种下的草还没有长出来,撒下的种子也没有找到一颗。各种各样的铁塔、标牌、石碑,站着队进入了哈尔腾深处,塔与塔之间接通了信号。期盼哈尔腾回归无人区,也期待最后的羊群留在哈尔腾。我也梦想继续入住哈尔腾,直到我那绿色的梦变成现实。 《哈尔腾之梦》要出版了,这仅仅是自我情绪的宣泄。然而,热爱自然,关注生态,才是哈尔腾之梦的全部,我愿意继续追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坚守着那份美好。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二):《哈尔腾之梦》书评

从《哈尔腾之梦》看文学精神

言名

吴莉女士的日记体散文《哈尔腾之梦》出版发行了,作为读者,有幸阅读她的这部散文集,这也是一种机缘。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天,正好是肖子云先生夫人去世祭奠的日子,肖先生在山丹文学界德高望重,勤耕不辍近六十年,成就虽然不高,但是,他的文学精神,是山丹从事文学事业的接续者们的典范。而他之所以被大家所敬慕,与他的夫人默默无闻的协助是分不开的。那天,吴莉把她的书赠送给大家,隐隐之中好像是一种文化上的连接。它告诉我们,山丹的文学小草继续在蓬勃的生长着。《哈儿腾之梦》就是这众多中的一丛。 《哈尔腾之梦》是以散文的体裁呈现给读者的,其实,它也可以是一部小说。故事完整,脉络清楚,语言轻灵流畅,情节平实而意象富丽深邃。把现实生活和神秘之梦弥合在一起,让人进入某种遐想之中,产生共鸣。

人类总是把生存极限之地赋以美妙的名称,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雅鲁藏布,阿尔金等等,这些地方都是神的存在之地,人类难以企及,但是,却具有挑战意味,这就是人类的存在意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哈尔腾海拔4000多米偏远又荒凉,已经很少有人像我们这样去“开荒”了。对荒化的片域进行人工种草,是为了挽救草原还是为了挽救我们自己?这就是《哈尔腾之梦》为我们揭示的意义。我们比较钦佩作者毅力和决心,在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的高原每天在辛勤的劳作下,作者每天坚持写3000至5000字的笔记,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原动力来源于吴莉本人对这片荒寂草原的每个物事的爱。“我在草原上困惑地行走,在狂风里迫切地疾呼,我爱清流,爱无瑕的雪山与白云,也爱这片叫哈尔腾的草原。”这种爱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我开始感觉到乏力,身体似乎在一点点松散,头感到沉重,向下压迫着我的身体。瞬间没了说话的欲望,也不想下车,特别想睡觉。”这是生命受到自然威胁的临界状态。作者在神谕的召唤中,爱升华到了信仰的层面,听见了高处的声音,生命得以重生。以后的一切生活和工作就变得顺理成章,哈尔腾之梦就在眼前。 哈尔腾之梦这是作者的一个疑问,是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命题。作者不仅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也是事件活动过程的主导者。从一般生存意义上讲,按计划有质量的完成项目的实施,各取所需,仅此而已。但是,事情结束了,撒播在哈尔腾广袤草原上的那些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结果?初心是好的,梦是美妙的,是否美梦成真,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思考的命题。这个命题是一个悖论,具有反讽意味。人类为了自身发展和主宰这个具有人文符号的世界,力图设想和改变这个世界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呈现,而许多情况并不一定以人类的意志而转移,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对人类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是《哈尔腾之梦》的隐喻。也是作者难以释怀的情怀。这时候,神就诞生了,神在召谕她,应该坚信自己,不能退缩,与这些劳作的农民们一起完成使命。虚空的精神寄托,现实的经济收入,把灵魂带出肉体,让蓝天白云彩石雪山河流野狗在作者的观照下,留下一点精神上的反刍。 但是,作者的忧虑还可以得到些许消解,尽管看不到狼的影子,潜在的危险时刻存在,对人类构成的自然生物---狼,其实是人类自我觉醒的生存美学,狼的存在是隐形的,是作者的一个本体镜像,是作者对生存生态的告喻。提醒了人们在人类自身强大的力量后面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不能为所欲为。在作品中狼并未出现,它只是在睡梦的帐篷外面发出神秘的响动,谁都没有看见,危险和隐患无时不在。有了狗的狂吠,给这个狂野家园扎了一道安全护栏。忠实守护家园的狗却得不到应有的生活待遇,但是,忠实的狗是不需要过多的需求的,只需要温饱,而被主人赶跑的流浪狗雪虎因为犯了错被我们收留了下来,为我们看护家园,但是,最终被我们所抛弃,即使带回来,也会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层第性内在矛盾和困惑,是作品厚度的体现,也是《哈尔腾之梦》的悲情美学。

因为吴莉过去是写诗的,把诗性的内部特质外现为扩展性文体(散文或小说),诗化的功能就显露出来,由写实性描述中会不自觉地产生虚实相映的艺术效果,不自觉中有了语言张力,纯粹的情绪渲染回归到朴素的写实路径上,使作品有了韵味,体现了作者的生命思考深度和社会观照情怀。从过去的小情感,小情调等狭窄的昨日小楼又西风的闺阁式表达的范式中走了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吴莉的《阵地笔记》已经开始为《哈尔腾之梦》的写作打了铺垫,使得在不自觉的实景叙述中有了较高的水准,值得期待。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三):《哈尔腾之梦》书评

哈尔腾,承载梦与自由的地方 ——读吴莉的《哈尔腾之梦》 文立冰 读完《哈尔腾之梦》对作者吴莉真的要另眼相看了,这种非虚构写作优势远远超出了她的诗歌局限,更超出了她的阵地日记,不可否认的是这里面确确实实有她长期的诗歌与日记写作积累,今天这个结果,大有厚积薄发之势,令人惊奇之余又心生敬佩。 拿到《哈尔腾之梦》的时候,干旱了数日的山丹下起了小雨,在雨滴拍打水泥地面声中潜读,那文字语言也圆润起来,落在心里洇湿一片。哈尔腾,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并且这一生都不可能去,今天跟着吴莉的著作算是有了一趟哈尔腾之行,甚至比我亲自去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是有意识地去寻求,而是偶遇和巧得。就像清理草原站的站长对吴莉团队说,你们能在哈尔腾草原待上50天真是一件幸事。 说起《哈尔腾之梦》就不得不说吴莉和她的丈夫王延华,他们夫妻二人最开始只是经销农资产品,后来发展到林草项目,而这次哈尔腾之行便是他们要去完成的项目之一。吴莉是被丈夫连哄带骗去的哈尔腾,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自然条件的恶劣超出了想象。一切都潜藏着未知,生存考验、作业难度、项目的赢亏,都是疑问。 在荒无人烟的哈尔腾,几个人的驻扎,同样构成了一个小社会,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抵触,带着情绪 ,带着忍让,完成着同一项任务,在同一个屋檐下生存。如果吴莉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负责人,完全可以草草完成任务,草草撤出哈尔腾,故事便结束了。但是吴莉是一个有良知的社会公民,一个带着思考的写作者,只有她在疑虑,撒播的草籽会不会发芽。只有她在关注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每一棵草、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山梁,每一个日出日落、漆黑的夜,狗的叫声,等等,都布满了魔幻色彩,都赋予了活的生息。播撒草籽就是播种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梦,这个梦是绿色的,是缥缈的,遥遥无期的,以至于回到城后,还让她魂牵。这次哈尔腾之行是她业务能力的一个拓展,也是写作生涯的一次创新。 吴莉在山丹从事农资业务已有几十年光景,而这次她没有目标地去了没有道路,没有通讯信号的荒原,好在队友都是熟悉的人,犹如一位将军带着几个兵。从家园走向荒野,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无论起居还是工作都极具挑战性。正是在这种陌生的的状态下让常规化的语言有了引力,通篇语言都是原生态的,所有的章节标题也都淡然地恰到好处。一如作者只是站在那里讲述,不绕弯不兜圈子,直来直去,充满了风趣机智,而又不乏诗意的思想。 本书的优点在于没有借高大上的假想去误导,没有用力去刻画人和物,而是通过事态发展中诸多个侧影,流露出自然人性中固有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乐观向善。吴莉以女性的细腻、宽容,赋予了几只流浪狗最大的人情味,在空旷的荒野,狗需要食物,人需要壮胆,好在两者都懂得感恩,于是达成默契的伙伴。作家分别给两只狗取了一个威武的名字:雪虎、炭豹。人做到了让狗饱腹,狗也在险情来临之时竭力护主。然而,总有些法则被意外打破,致使流浪狗最初由试探性地接近,到最后默然离开,正如徐志摩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整个过程并没有为作家的写作埋下任何伏笔,反而让荒原充满了无尽的凄凉。一切都像是天意,一切都像是神谕。 从荒原走向家园,代表着人类的退守。从家园走向荒原,代表着人类的进取。从《哈尔腾之梦》中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人类一直在延续收复大自然的脚步。书中真实的记录了一群人在自然恶劣条件下,身体与心理的过渡,整个写作都是原始的记录,很少有文学的修饰。而在回来之后,作者才开始了真正的思考,在后记中我们才得已读到作者思想上的升华。由此得出结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并不是著作等身,而是带着某种使命去完成一次穿越。 我更愿意把《哈尔腾之梦》称之为生态文学,这种生态不光是对大自然的生态修复,更是人与物的性情不加掩饰的真实显现,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心灵轨迹。城市的繁华和世俗限制着人的自由,空旷的荒野适合信马由缰,美丽的哈尔腾是一个储存梦的地方,在这里压抑可以得到释放。尽管每个人最终都要离开,回到城市,毕竟城市才是人类群居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家,有我们牵挂的人,有我们的生活和欲望。收兵回营的那一刻,是哈尔腾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最圆满的一天,验收工程的负责人来了,清查草原的领导来了,他们代表着政府,代表着国家情怀,就像小河终究要归入湖泊,形成了某种规律。 哈尔腾,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名字,直到文章的最后,才有人说出她的意思,即蒙语中“神奇美丽的地方”。也显露出作者这时的眷恋与由衷赞美,哈尔腾其实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哈尔腾之梦》出版封面上标注的是散文集,其实更适合以小说的形式去读,它具有故事的环扣性和完整性,也许它属于什么文本并不重要,一如哈尔腾,它所能够承载的物体本身就是一种自由。 2021年8月 文立冰,男,汉族。1969年生于山丹军马场,甘肃省作协会员。在《诗林》《飞天》《星星》诗刊《葡萄园》诗刊(台)《西北军事文学》《阳光》《诗刊》《诗潮》等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风中英雄》《纸项链》《染脂》。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四):吴莉散文集《哈尔腾之梦》读后

荒蛮中的诗意行迹

滕建民

当我翻开《哈尔腾之梦》,思绪、身心就随作者的文字一起走进了哈尔腾草原。 沿祁连山一路向西,进酒泉市过敦煌市就进入到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身为河西走廊人,哈尔腾这个地名,却让我十分的陌生。 这是一片荒蛮之地,走进它,必须穿越茫茫戈壁,战胜高原反应,适应雪山带来的寒冷。作者与她的伙伴们要在哈尔腾种草,作为施工方的负责人,她是被她的老板“骗来”的。“他说种草的地方有雪山,有草原,有河流,和天堂一样”这个骗她、哄她的人正是她的丈夫。 一开始,作者是带着好奇的心踏上西行之路的。“看到铅色的天空下,雪山高耸无顶,我的心不由得庄严起来。美丽的女神,不,伟大的英雄,我终于来了。”戈壁的空旷让她心慌,高原缺氧使她身心难以承受,然而她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和难以平复的思绪,带着她的团队,为荒芜的土地撒种点籽,为寂寥的高原增添生机。 老板没有骗她。这里真的有河,河水来自雪山,那些顽强生长在草原的植物吮吸着雪山的乳汁,养育着众多动物的生命,在寒冷的高原上繁衍一代又一代生命物种。这里的草原荒凉、空旷、寂寥、沉闷。站在高处仿佛触手能摸到飘逸的云朵,但每走一步心狂跳不止,胸腔憋闷,气喘吁吁。然而那些稀疏的绿草,零星散落的灌木,潺潺流淌的河水,让草原有了灵气。这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写作手法和她深厚的文字功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充满神秘的哈尔腾草原。 作者把草原看成是生态的家园,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江河湖泊,花草树木。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 在吴莉的笔下,世上的动物都有尊严。狗、狼、狐狸、盘羊、狗熊,它们从不轻易与人类为敌。“它们直愣愣看着人吃肉,眼睛里充满了哀求似的急切。”作者用女人细腻的心思,从动物的眼神里读懂了它的渴求和内心的细微变化。 吴莉用她诗意的想象,平实,质朴,好不夸张的语言,吸引着我们走向了哈尔腾草原的深处。起初,哈尔腾是一个梦,但梦醒了,一切都是真实的。《进入阿克塞》、《驶向驻地》、《安营扎寨》等,一细节接一个细节,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的有情趣,有生活,又有风味。 她用“高原上的流浪汉”叙述和一条狗的相遇。用“能掀翻帐篷的风”、“原来你还在”,描述草原深处自然环境的严酷。“沙柴和冰草都红了,它们和饱满的秋天在对话。只有穗穗草最多最广,一簇一簇围成家园,一根一根团团而坐,一年好像一生……”不会说话的动物在她眼里都通人性,有生命的植物在她笔下都泛着灵光。 吴莉带领她的团队在种草的同时,给予草木深深的情意和关怀,对草赋予了与人一样的态度,给予草一种生命的性格。“在我们帐篷周围生长的只要是苜蓿,蒿子、马莲、沙柴、冰草、穗穗草等六种。这两天苜蓿已经枯败得不像样子了,霜说来就来了,它消杀了季节里花朵的招摇。蒿子还在努力地绿着,但显然底气不足。马莲黄的彻底,像一堆堆金发女郎,干净有灵动。” 吴莉把丰富的诗歌写作经验,“移情”到非虚构的散文中了。她灵动的笔墨,让荒蛮的哈尔腾草原沸腾、活泛了起来。她让动物有了活动的空间,有了活跃的思维,有了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意愿。她使植物有了具像,有了别样的风味。 她有犹豫,有抱怨,想退缩,但面对生活的重负,面对无情的现实,她鼓足勇气留了下来。 在工地上来回奔走,她与男人一起规划撒播种籽的路线,定桩、插旗。然而,哈尔腾草原恶劣的气候,严酷复杂的自然环境,且没有网络信号,打电话要走80公里的乡镇。而且要求是不能随便进出草原,她的团队几乎与外界断了一切联系。试想一个女人,在一群男人中间,不要说工作的难度,就说日常生活,也有诸多的不便,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佩服她的勇气和担当。 当人的情绪与工作充满矛盾时,人的内心也充满了挑战。在孤独中想家、想女儿,思念母亲,思念亲人,那种心情只有女人理解,那种情结也只有母亲才能懂得。

在危机四伏,无网络又无电的地方,靠发电机取暖、照明,但每日还是坚持看书、写笔记,就这样坚持了50天的种草生活。在孤独中思考,在寂寥中抒写工友们的喜乐忧愁,用饱蘸深情的文字揭开了哈尔腾草原自然神秘的面纱。一部借草木本性喻写人之本性的《哈尔腾之梦》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她将隐匿在西部不为人熟知的哈尔腾草原亮相在大众的视野里。 我所熟悉的作者,是一位真诚善良,胸襟开阔,乐观向上,自信坚强的女士。正是因为她有包容和阳光的心态,才将枯燥的日子调剂成了有滋有味的生活,在辛苦与忙碌中调试出了一份宁静、甘美的心境。她在人与人相处、相依,猜忌、排斥的矛盾中努力战胜狭隘意识,感受人情的宽厚、凉薄。在利益的冲突下,勇敢接受挑战,经受人性的考验。 《哈尔腾之梦》思维其妙,想象丰富,语言精练,文字老道。作者将自己的情思和她的草种一并撒播在了无声辽阔的哈尔腾草原。我想,不久的将来,我去的哈尔腾草原,一定是一个莺飞草长的绿色翡翠玉盘。 轻轻合上《哈尔腾之梦》,我对作者不仅是佩服,而是从心底生出深深的敬意。 敬佩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态环境的情怀!祝福她追梦的毅力和对美好愿望的坚持!

滕建民,笔名漠北雪莲。文字发表于《中国散文家》、《散文世界》、《世界华人作家》、《思维与智慧》、《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原创版》、《甘肃民航读者欣赏》、《丝绸之路》、《西北旅游》、《诗与远方如梦敦煌》、《甘肃日报》、《西安日报》、《濮阳日报》、《兰州日报》、《张掖日报》等,有文章收录文学专著。出版散文集《追寻者的梦》、《流淌在岁月中的爱》。现为甘肃省作协会员。

《哈尔腾之梦》读后感(五):《哈尔腾之梦》序

青草在天边欣欣生长

黄恩鹏

文学写作的目的,是运用语言来讲述个人与所在世界的联系。亲在或此在,都是个人的经历的事件记忆。吴莉的《哈尔腾之梦》,描述了她到哈尔腾的“种草”经历。有草的地方,就有纯净;有草的地方,就有生灵存在。因此,她被她的丈夫“骗”到了哈尔腾,与种草队员一起种草。也因此,她将这个经历,以“碎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虽然琐碎,却串成了一个整体的连续故事。 非虚构的文学,在我看来,应有非常态的现实事件,方能悟其妙处。比如《沙乡年鉴》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就曾以绝妙文笔,描述了那个时期的自然景象,记叙了人类与自然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叙述了人与自然交流的情趣。作为“生态中心论”者,他强调土地的优劣,与人的伦理道德相关,与工业革命的资本扩张破坏相关,与人的价值观取向相关。利奥波德通过他思考,道出了“土地的伦理即是人类的伦理”这一重要思考。土地伦理包含土壤、水、植物、动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伦理观,就是让人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伦理范畴内的成员暗含平等与尊敬,把土地当成伙伴。利奥波德以及约翰・缪尔、巴勒斯、爱默生、梭罗等“生态中心主义”坚持者,把大地看成了一个由人与其他物质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亦即自然与人类之命运共同体。无论何时何地,人都离不开自然,都离不开花草树木、江河湖溪的滋育。也因为,只有自然生态,才是人类的最佳伙伴;只有自然生态,人类才生活的美好。基于此,吴莉对于生命大地的人性化写作,就有了一种非凡的意义了。 土地的生态功能,是与人类的道德分不开的。所有的生命都有尊严。狼、盘羊、狐子、狗熊、能掀翻帐篷的大风、尘土飞扬的原野、无处不在的神灵、与大雪相伴的时光、寻隙而生的草等等,都写得灵动。不同的经验,不一样的故事。有位作家说,当你远离你熟悉的地方,来到某个陌生之地,立即就会让你的思考变得清晰起来。 叙事的平实,不夸张,理性的冷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哈尔腾之梦,一个细节接一个细节,如同章回小说。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醒豁的小标题,极富趣味性。有时诙谐,有时风趣。语言的灵捷与故事的疏密,比那些不切实际的连篇累牍的大段情境描写更具魅惑。也就是说,吴莉擅长“捞干货”,写“种草人”的生活,以小故事链结大故事,哪怕一些被人忽略的富于人性化的小事件,也被她写得有滋有味儿。 比如:“开工第一天下起小雨”“高原上的流浪汉”“打电话的地方要八十多公里”“月要圆了”“雪虎留下了炭豹”“转场的羊群回来了”“又一辆车陷进了河里”“黄羊和青羊一跑就到家了”“河坝里有个小帐篷”“风和光阴叫板”等等。观察与叙述,细致、精到。比如:雪虎与炭豹争食、被鹰追出好几里地、一只鸟努力在风中站稳了觅食、在只有石头没有土的河坝种草、吃面条胀肚子吃凉米饭却不胀肚子的伙伴、在汤里捞不到羊肉、阿克塞街头老人弹唱情歌、自编的划拳顺口溜、如同莲花般的石头、为防车胎被扎漏到荒滩拾铁、飘雪如莲的哈尔腾山脉、杀了五只羊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漫天大风卷动飞砂走石仍坚毅活着的草,等等。人如草一样生存,草如同神衹生活在人的周围。所有自然物象,泛灵活脱。作家赋予草以态度和性格。种草,也是对人性本质的检验,更是对自然生命灵魂的朝圣。 作家叙写草木不是资料介绍,而是赋予人性的温热、活脱脱的“本草圣经”—— “在我们帐篷周围生长的主要还是苜蓿、蒿子、马莲、沙柴、冰草、穗穗草等六种。这两天苜蓿已经枯败得不像样子了,霜说来就来,它萧杀了季节里花朵的招摇。蒿子还在努力地绿着,但显然底气不足。马莲黄得彻底,像一堆堆金发女郎,干净又灵动。沙柴和冰草都红了,它们和饱满的秋天对话。只有穗穗草最多最广,一簇一簇围成家园,一根一根团团而坐,一年好像一生,等长够了就开始发黄,由黄再变成纸灰,直至干枯下落。那是成功一生的完美结束,接下来只等羊群的介入,让自己得到涅槃,成为行走的语言。”“哈尔腾草原上的牧草主要是穗穗草。穗穗草又被牧人叫做烫发头,生长的时候像针一样直立向上,秋天一到,它们就蜷缩起来,然后一堆一堆落在地上,等羊来了吃。其次是马莲,也是一丛一丛地长,像细叶韭菜。马莲绿的时候羊吃不动,干了羊才吃它,营养极好。”“牧羊人说的蒿子和苜蓿比沙柴多,灰色的叶子纵向生长,它们直不起腰来,是因为它们长不起身,故而无腰。”

吴莉有丰富的诗歌写作经验,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作。也因此,她将中国古典诗歌写作中的“移情”以及“物化”审美等融入到了非虚构叙事文本中,别具品格,相得益彰。“泛灵论”(物活论)之审美创作理念,始终贯彻在她的文本之中。吴莉的写作,让荒蛮的“哈尔腾”草原所有的自然物象,鲜润地崛立起来、泛活起来。她让每一个物件,都充满了大小不一的空间活动。这些空间性的叙述方式,有着模糊的时间向度——文本不写哪年哪月哪天,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文本永远都是新奇的现实或者鲜活的过去。恍若天长地久,恍若鸿蒙初开,恍若刚刚开始,恍若如初相识。 文本体现的是民间叙事,其所凸显的是来自各方面立体的、多元的、复调的声音。真正的意图,是通过声音和形象,将诸多角色道出。但是,无论是陪伴着的狗、还是种植的草,都有人的特质,动物和植物,都有心思和情绪。作家的把握是精准的。人与动植物的世界,是无所猜忌的世界。吴莉的非虚构文本,也同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情境叙述上,而是内在蕴含精神价值理念和对生命意义的积极思考。或可以看作是一部“荒野”笔记。迁思妙想,比比皆是。若按吴莉的创作时间来看,谁能想到,她文笔的老到、熟练与结构的巧妙以及赋予文本的诗意,如此精彩绝伦!或许与她天性聪慧分不开。因此对于她来说,朴素的语言,对文本的才气倾注,可以弥补现代文本某些学习西方的超前写法。还有就是,个人生活与现实存在没有脱节。现实有童话般的戏剧性。总体是现实的。如同马尔克斯不承认其作品是魔幻的而是现实的一样。 阿尔腾是一个秘境。吴莉50天种草是一次秘境之旅。她借草木本性喻写人之本性。借阿尔腾的神秘揭开自然生命的神性。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有效提纯,独到发现。是一部难得的文学性强、叙写中国西部人与自然相融相契、唯美的非虚构文本。 是为序。 2020-9-20作于渤海湾蓝石磝庄园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研究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