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读后感锦集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读后感锦集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是一本由(英)约翰•利皮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读后感(一):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战栗》开箱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克尔凯郭儿的《恐惧与战栗》开箱_哔哩哔哩_bi

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恐惧与颤栗》探究了信仰的本质,是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本书为《恐惧与颤栗》经典导读,开篇即概述了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及思想,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而后依照原著的写作顺序,对其主要思想进行逐一的阐释;最后围绕学界历来对《恐惧与颤栗》这一文本的多元化阐释展开讨论,梳理其接受史,并记述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文本细读的方式与清晰易懂的阐释,使得本书成为哲学专业学生和其他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们的理想导读。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读后感(二):《恐惧与颤栗》的导读研究

克尔凯郭尔曾说过“在我死后,仅凭《恐惧与颤栗》足以不朽。”事实上克尔凯郭尔说的一点也没错。这本书作为导读来说我觉得讲的非常好,将其他人有关《恐惧与颤栗》的赞赏或者批评观点逐一列出并进行分析,然后作者再提出自己最赞成的那一个观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哲学爱好者,这本书所进行的各种讲解和解析真的好懂,作为入门书绝对很好,但是前提是最好自己先阅读了一遍《恐惧与颤栗》,然后再来看这本书效果会好很多,你也会对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了解的更多。当然即使没有读过《恐惧与颤栗》也问题不大直接看就可以,这本书的翻译很顺畅,中间没有什么卡顿的地方,我基本一口气就读完,当然如果有也是我水平不行没有看出来。

对于恐惧战栗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读,就是说克尔凯郭尔想通过解读亚伯拉罕这个故事,来倡导一种对上帝的无条件顺从,即便上帝下达的命令是一种违背了伦理要求的命令。然而本书的作者通过对四个不同版本低亚伯拉罕故事进行剖析,批判了这种误读,即“无条件的服从”不能成为“信仰典范”的根本条件。

有很多人打着“信仰”的借口,去进行一些违法犯罪,这些人就以亚伯拉罕为榜样,因为他为了上帝连自己的儿子以撒都可以杀,那杀其他人不也可以了?然而这两者确实完全不一样的,四个不同版本的亚伯拉罕故事告诉我们,普通人是无法体会亚伯拉罕也达不到亚伯拉罕的那种情况的。在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这个故事中,有两个词是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个是信仰,另一个则是伦理。亚伯拉罕因为信仰而违背了伦理,选择了听从上帝的命令去献祭以撒,而这本书关于这两者的讨论也可谓是相当清楚。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对四种亚伯拉罕故事和有关“沉默的约翰尼斯”(克尔凯郭尔在写《恐惧与颤栗》时用的假名)等相关的各种观点都有讲解,比如黑格尔主义、康德主义,悲剧英雄主义和无限弃绝,亚伯拉罕所谓的上帝真的是上帝吗?为什么上帝要人祭呢?亚伯拉罕真的是亚伯拉罕吗?你能极其全面的了解到关于《恐惧与颤栗》的各种研究观点,但是必须要克服的一点在于毕竟是作者写的,所以利皮特会以自己视角的解答为正确,然后去批判其他视角的一些错误。作为读者应该进行理性的阅读,不以某一个人的观点为基准,要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是没有想到克尔凯郭尔在写这本书时,居然还能加入自己的生活情况,尤其是开头“塔克文”那则故事,感觉就是在像雷吉娜传递信息,但是这也太强了吧通过写书来传递信息,也不排除是他自己本身的一种开脱。亚伯拉罕故事甚至和可以影射到克尔凯郭尔和雷吉娜的关系。 双十一把这一套劳特利奇导读系列都收一下,很不错的哲学导读。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读后感(三):译后记:《恐惧与颤栗》经典导读,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理想导读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

评价人数不足

(英)约翰•利皮特 / 2022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恐惧与颤栗》是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在这部论著发表近200年的时间里,众多思想家与注释者持续不断地对这个文本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对许多蕴含于该文本的问题进行着探索与争辩。

约翰·利皮特教授所撰写的这部针对《恐惧与颤栗》的研究性导读,就致力于根据学界最新发展动态与他自身的严谨研究,为有兴趣的读者理解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一些颇为耐人寻味的启发。

本文为《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译者郝苑为该书撰写的译后记。

译者在文中指出:这部对于《恐惧与颤栗》的精彩导读,不仅有助于读者理清克尔凯郭尔在撰写这本书时的复杂思路,而且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于信仰的本真理解。

《恐惧与颤栗》在克尔凯郭尔的作品中占据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地位,克尔凯郭尔生前在日记中预言,仅凭这本书就足以让他“赢得不朽的作家之名”。

而这本书在正式出版之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有力地印证了克尔凯郭尔的这个预言的正确性。

卡夫卡、维特根斯坦、萨特、卢卡奇、德里达等众多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从这个文本中获得了大量发展自身思想理论的重要灵感,并分别基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与多个层面,对这个文本做出了丰富的解读。

诠释文本的解读的丰富性,恰恰证明了这个文本本身的思想与内容的丰富性。

在这部论著发表近200 年的时间里,众多思想家与注释者持续不断地对这个文本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对以下这些蕴含于该文本的问题不断进行着探索与争辩:亚伯拉罕究竟由于什么缘故才称得上“信仰的典范”?亚伯拉罕为了献祭以撒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在何种意义上不同于以宗教信仰的名义实施谋杀的恐怖分子与连环杀手?通过亚伯拉罕的这个故事,克尔凯郭尔想要表明信仰的何种本质特征?沉默的约翰尼斯这个假名作者是否是一个“完全可靠的信仰向导”,他有关信仰的言说与论述究竟有多可靠?抑或是说,约翰尼斯也只不过是一个不理解自己传递的信息的“信使”,对于《恐惧与颤栗》这个文本的诠释,不应仅仅停留于字面意义,而是有必要以“寓意的”或“神秘的”方式来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

约翰·利皮特教授所撰写的这部针对《恐惧与颤栗》的研究性导读,就致力于根据学界最新发展动态与他自身的严谨研究,为有兴趣的读者理解这些重要问题给出一些颇为耐人寻味的启发。

对于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人们通常会以两种方式来做出回应,一种是“敬佩”,一种则是“模仿”或“仿效”,而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让人们误入歧途。

敬佩者会极力推崇亚伯拉罕作为“信仰典范”或“信仰之父”的身份,认为仅凭这个身份就可以让亚伯拉罕的所有行为都变得正当,但这种态度实际上无限拉开了亚伯拉罕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客观超然的第三人称的方式,回避了亚伯拉罕在献祭中杀死自己儿子这种行为让人们在道德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它显然与克尔凯郭尔所倡导的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参与亚伯拉罕的处境的做法相抵牾。

不难发现,这种回避的态度只会让这些敬佩者离真正的信仰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仿效者倘若仓促地模仿亚伯拉罕的行为,就可能成为一个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杀戮的杀人犯或恐怖分子。尽管这些宗教极端分子想要用鲜血来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证明他们信仰的极端学说的正当性,但正如尼采以多少有些嘲讽的口吻指出的,

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写下了血的标记,他们的愚蠢也教导说:真理必须用鲜血来证明。但鲜血是证明真理的最糟糕的证据:鲜血毒害了最纯洁的学说,把它变成心灵的疯狂和仇恨。假如一个人为他的学说赴汤蹈火—这能证明什么!真的,从自己的烈火中演化出自己的学说,这才是更重要的。

这些宗教狂热分子所选择的充满暴力的极端行径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远离现代文明社会。

利皮特则力图避免这两种颇成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他结合基督教的神学背景与《圣经》背景,根据克尔凯郭尔对于信仰和人性的洞识,以及当代哲学和神学的前沿理论(如达文波特的“末世的信任”与乔纳森·利尔的“极端的希望”),细致梳理了克尔凯郭尔假借“沉默的约翰尼斯”之名对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所做的各种理解与评论,展示了克尔凯郭尔对信仰的独到理解,以及亚伯拉罕与当代人在生存处境上的微妙相似性。

尽管在亚伯拉罕与当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尽管亚伯拉罕与上帝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关系,但利皮特相信,那种完全无法变成当下的过去是不可能让人们产生持久兴趣的。

通过缜密而审慎的诠释与剖析,当代读者就会发现,亚伯拉罕在面对献祭以撒时的忧惧心境与艰难抉择,仍然可以为那些在当代的精神沙漠中苦苦追寻信仰与精神自由的单独个体带来大量可贵的经验与启示。

利皮特的这部对于《恐惧与颤栗》的精彩导读不仅有助于读者理清克尔凯郭尔在撰写这本书时的复杂思路,而且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于信仰的本真理解。

在一个充满了怀疑精神的时代里,批评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盛行观点是,基督教信仰促使人们追求来世的救赎,忽视了对此生的关切,结果却是帮助了追求世俗权力的政治野心家利用宗教信仰来愚弄民众和操控民众。

尼采就此特别提出了如下这段尖锐的批评意见,

在神之类型的蜕化过程中,基督教的神或许代表了最低的水平。神蜕化为与生命的对立,而不是对生命的美化(Verkl.rung)和永恒肯定(Ja)!在神之中所表达的,是对生命、自然、生命意志的敌视。神作为程式,代表了一切对“此岸”的诽谤,一切“彼岸”的谎言!在神之中,虚无被神圣化,追求虚无的意志被说成是神圣的!……

马基雅维里在他的作品中也将现代共和国在尚武精神和自由精神方面的衰败部分地归咎于基督教的信仰,

除了现世荣耀等身者,例如军队的将帅和共和国的君主,古代的信仰从不美化其他人。我们的信仰所推崇的,却是卑恭好思之徒,而不是实干家,它把谦卑矜持、沉思冥想之人视为圣贤,古代信仰则极力推崇威猛的勇气与体魄,以及能够使人强大的一切。如果我们的信仰要求你从自身获取力量,他是想让你具备更大的能力忍辱负重,而不是要你去做什么大事。这种生活方式让世界变得羸弱不堪,使其成为恶棍的盘中餐;看到那些一心想要上天堂的民众,只想忍辱负重,从来不思报复,他可以放心地玩弄世界于股掌。这个世界被搞得看上去女人气十足,天堂也被解除了武装,但这种局面无疑是一些人的懦弱造成的,他们在解释我们的信仰时,只图安逸,不讲德行……这些荒谬的解释,使我们今天再也看不到古代那样众多的共和国了,从而再也看不到人民中间有着像当时那样多的对自由的热爱了。

应当说,以上这些批评意见在当代智识生活中颇有影响。根据利皮特对克尔凯郭尔思想的解读,尤其是他对《恐惧与颤栗》中的“无限弃绝的骑士”和“信仰的骑士”之间的细致区分,不难发现,克尔凯郭尔或许也会同意尼采与马基雅维里对于某些基督教会组织与某些基督徒的批评意见,这些人正是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那些志得意满地自称自己拥有信仰,但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信仰,或热衷于在现实生活中假借信仰之名攫取权力和利益的人,这些人也正是克尔凯郭尔在后期思想中极力攻击与批判的对象。

但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真正的信仰并非完全弃绝对此生的关切,让自己完全离弃现实世界,而是在通过信仰放弃了对特定的有限事物与有限目标的执念之后,仍然怀着在此生中信仰必定得胜的信念,保持着对于现实生活与他人的无私关爱,牵挂于有限性,牵挂于历史的特质,牵挂于这个现实世界。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督徒,就不能放弃与回避道德的斗争与对精神的严酷考验,否则就会让一个人“失去深度、尊严,以及个人品性的那种即便有缺陷但仍然精致的美与力量”。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宁静地做真正的基督徒,将像安静地发射炮弹一样不可能”,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倡导的绝不是一味回避斗争和考验的纯粹避世态度,而是在保持宗教的终极关切的条件下,积极通过精神的斗争来表现出“对此生的信仰”。

对于《恐惧与颤栗》,还有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读:克尔凯郭尔通过解读亚伯拉罕的这个故事,想要倡导的是一种对上帝的无条件顺从,即便上帝下达的命令是一种违背了伦理要求的命令。

利皮特正确地指出,这并非克尔凯郭尔的真实意图,通过对附属于亚伯拉罕故事的四个主人公的细致剖析,利皮特发现,这些人物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服从了上帝要求献祭以撒的命令,然而克尔凯郭尔坚持主张,他们无法成为像亚伯拉罕这样的“信仰典范”,由此就可以看出,“无条件的服从态度”并不是成为“信仰典范”的根本条件。

利皮特结合神学背景与哲学思想资源,对于亚伯拉罕的顺从态度进行了深刻而又透彻的审视与反思。

首先,不同于残酷的异教传统,基督教-犹太教传统通过普遍的启示与特殊的启示清楚地表明,上帝谴责将孩子作为祭品的做法,基督教的上帝不会要求活人献祭。

其次,亚伯拉罕并非毫无根据地顺从上帝的这个命令,而是根据他的那种亚里士多德式的道德知觉对以往经验的观审,相信上帝是一位对人类充满爱心的神明,他不会做出完全违背自身先前应许的命令。即便以撒会在这次献祭中牺牲性命,但亚伯拉罕相信自己终将在此生中重新得到以撒,并亲眼见证上帝做出的种种应许的实现。只不过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类,亚伯拉罕并不清楚上帝实现应许的具体方式究竟是什么。

利皮特特别指出,亚伯拉罕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即便在大量违背先前预期的对立证据面前,亚伯拉罕也丝毫没有放弃自己对于上帝的信任与希望,他凭借着“信仰的荒谬之力”,坚信上帝的爱与善意,坚信上帝的应许终究会以某种方式得以实现。尽管这种信任与希望初看起来是“荒谬的”,但实际上这绝对不是亚伯拉罕盲从上帝的结果,而是亚伯拉罕根据自己的道德知觉与实践智慧审视自己与上帝打交道的经验而得出的成熟考虑与艰辛抉择的结果。

《恐惧与颤栗》引起人们的种种争论与困惑的一大根源在于,它触及了信仰与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在《游叙弗伦》中,就借助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善的事物之所以为善,是由于上帝指定它们为善,抑或是说,上帝规定某些事物为善,这是由于那些事物本身就是善的。说到底,这就是信仰与伦理究竟哪一个地位更高的问题。

约翰尼斯在《恐惧与颤栗》的开篇就表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信仰严重贬值的时代,以马滕森为代表的黑格尔主义者主张要比信仰“走得更远”,具体到信仰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他们根据伦理的普遍性,主张信仰应当接受伦理的规范与约束,因而亚伯拉罕杀死以撒是一件应当遭受谴责的事情。

然而,这些用伦理的普遍性来贬抑和约束信仰的现代伦理学家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伦理本身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变化,对于那些头脑机敏而又充满冒险精神的个体来说,当他们发现原先的伦理规范与伦理价值已经不再适用于自己的生活,已经对自己生命的茁壮成长构成了威胁与束缚时,他们就会尝试选择新的伦理规范与伦理价值,并通过自己获得的种种影响与功绩在伦理领域中开创新的世界,成为这种新伦理生活的典范和楷模。

然而,对于那些由于头脑僵死和心智封闭而恪守原先的伦理教条和道德教条的群氓来说,这些在价值领域中开辟新天地的孤独个体也就成为了罪人,这些富有开创精神的个体无法仅仅根据原有的伦理教条来向周围人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只能在这些群氓的责难、谩骂、诅咒乃至迫害面前保持沉默。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名作《罪与罚》中就对这种生存处境做出了如下生动描绘:

人类的立法者和新制度的创始人,从远古的直到吕库古、梭伦、穆罕默德、拿破仑,等等,个个都是罪犯,单凭一条就是罪犯:他们在立法的同时,也就违反了祖传的,为社会所信奉的古训。……根据自然规律,人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常人,另一类是真正有天赋或者才华的人,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说出新见解。这两类人的区别相当明显:第一类保守、安分、顺从地过日子,也乐意当顺民。第二类人人违法,不是破坏者,便是倾向于破坏。他们大多在形形色色的声明里,要求为美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秩序。……群众几乎从不承认他们有这种权利,处决他们,绞死他们,完成自己保守的使命,但过了几代,也是这样的群众,又会替处决的人建造铜像,向他们行礼致敬。第一类人永远是现在的主人,第二类人则是未来的主人。

不难看出,恰恰在以上这种意义上,克尔凯郭尔笔下的亚伯拉罕也是和吕库古、梭伦与拿破仑类似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凭借自身强大的信仰(即便他们各自的信仰极为不同)重塑了伦理生活,成为了“未来的主人”。对于他们这些单独的个体而言,他们的信仰远远高于群氓所信奉的庸常伦理。

当然,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他们的能力与这些伟人相距甚远,但他们同样有可能遇到自己的信仰违背流行的伦理规范的生存处境,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日趋多元化和相对化的时代里,一个人想要根据自己的信仰筹划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时,总是会面对各种彼此之间有所抵牾的伦理要求,这个人的亲朋好友们常常会不顾这个人具体处境的特殊性,仅仅根据自己接受或信奉的那套伦理教条来对这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诸多选择妄加评论。

如果一个人不想从众流俗,不想软弱地为周围亲友的僵化教条所操控,既不想成为或许已经陈旧过时的伦理规范的奴隶,又不想屈从于鼓吹放纵颓废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那么这个人就应当像克尔凯郭尔所倡导的那样,仿效“航海者通过向上仰视群星来确定自身方位的策略”,通过关注永恒的信仰来让自己的生活扎根与确定方向,以便于自己在与恪守伦理教条的周围世界作斗争的过程中有力地摆脱束缚,战胜各种变幻不定的东西。

克尔凯郭尔相信,信仰作为“唯一能够战胜未来的力量”,能让单独的个体“亲自战胜未来”并成为“未来的主人”,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亚伯拉罕这个信仰的典范,向每个个体展示了在生存领域中信仰高于伦理,特殊性高于普遍性的重要意义。

即便当代人的宗教处境与亚伯拉罕的宗教处境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差异,但《恐惧与颤栗》中描绘的那个亚伯拉罕仍然能够成为寻求灵魂的当代人在信仰领域中的“领路星辰”。

《恐惧与颤栗》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在初次阅读时,克尔凯郭尔精巧多变的思路与对人性的敏锐洞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由于当时缺乏对相关的宗教背景与哲学背景的了解,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像沉默的约翰尼斯那样对亚伯拉罕的故事产生了许多困惑与疑问。

经典的哲学论著不仅可以孕育丰富的解读,而且也可以持久地激发一个人去追问那些足以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并重塑自我的重大人生问题,而我在心底一直深深地相信,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哲学论著。

感谢王齐老师的推荐,让我有机会承担翻译这部导读《恐惧与颤栗》的精彩作品的工作,在翻译这本导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而且也在心中进行了许多关于信仰和人性的反思,纠正了我原先持有的不少偏见与误解。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梁鑫磊先生的信任与支持,在翻译期间我的姥姥不幸身患重病,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陪伴她治疗与照顾她的生活,因此延误了翻译进度,让我无法按时交稿。梁鑫磊先生宽厚体谅地并没有在截稿时间上给予我任何压力,这让我能够在时间较为宽裕的状态下保证质量地完成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研究工作和翻译工作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妻子姜妍女士,没有她在生活上给予我的照顾与关切,没有我们多年来在共同的信仰与期望中的彼此扶持,没有她对于某些重要局势与关键问题的明智判断,我很可能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最后我希望这本书所蕴含的信仰与智慧的火种能够播撒到众多读者的内心之中,在那里不断激发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爱、希望与勇气,鼓舞他们不管面对多么艰难的困境都能顽强地坚守自己的底线,并为赢得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真正充满了自由和尊严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奋斗!

郝苑

2021 年8 月21 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