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100字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100字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是一本由[美]约翰·D.卡普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一):关于用假名的一些看法

除了书里德里达的解读以外,有些其他思考。

克尔凯郭尔明显感觉到了人的认知局限,以及上帝之子从永恒进入时间线后带来的更大割裂,所以提出了信仰之跃的概念。

这些思考可以从路德那儿窥见一些,还能从随后的尼采那里看到延伸(虽然二者切入角完全不同,但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相似)

只是克尔凯郭尔如何看待他自己的理论?我觉得他在强力排斥“理论”本身。通过信仰从时间线去达到永恒,这件事本身不应该被如此思考,甚至不应该将时间性和永恒对立。他必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意识到当这个理论说出来的那个瞬间,这个理论就必然出现问题。理论的思考,就会玷污信仰,就会使得信仰不纯粹;理论的提出,就会变成另一个被公众知晓的“教条”。

所以克尔凯郭尔不断重申,他所说的一切不是一种“选择”,他自己也没有做出选择。他的假名,自然也带有这种意思:这一切理论思考不是他的思考,书中的内容观点也不是他的观点。他只是个默默地追随着,没有任何杂念。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二):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

如何阅读哲学系列四本新书开箱:尼采、克尔凯廓尔、福柯、德里达_哔哩哔哩

被誉为“存在主义之父”的索伦· 克尔凯郭尔是19 世纪最具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以诸多假名创造了数量庞大的著作,其中一些被誉为欧洲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影响了包括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一批后世著名的欧洲思想家。而在作品与思想之外,克尔凯郭尔孤独的生活、对婚姻的反对态度也让人对他的生平产生好奇。

在《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中,约翰·D. 卡普托从克尔凯郭尔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选取了十段关键文本,将它们与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事迹相结合,进行逐一解读和延伸,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信仰的骑士与孤独的哲人的生命与思想。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三):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观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可以大致分为对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探讨。在他看来宗教阶段最高,审美阶段最低。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审美的阶段是指受到挫败的威胁,进而避免选择,因为做任何选择都会后悔或不愉快,不想承担任何责任与义务。追寻偶然瞬间的作乐。比如《诱惑者日记》中的约翰内斯玩弄女性,并让女性认为约翰内斯是受害者,进而逃避责任。此时处在审美阶段的人是没有自我的,因为他缺乏选择的决断。但此时在审美阶段的人也拒绝进入道德领域。 由审美阶段上升为伦理阶段,即一种合乎道德的伦理生活。在伦理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这个自我并不是古希腊哲学所说的某种根本的本质/同一/灵魂/实体,而是一个人的自由,决心,选择等所做所为。即个人凭借意志的力量投身于行动中,为后果/选择承担责任。 所以他反对过度的理智主义,认为第一要务是改造自己的内在生命,而不是积累思辨知识的外部装饰,比如去具体的友爱,而不是背诵友爱的知识。所以他会强调自我是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人,独自面对生存的环境,在没有人代替的情况下,要诚实面对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但在克尔凯郭看来,伦理阶段具有某种普遍性与限制性,个人应该凭借信仰进行超越。此时进去了他的宗教阶段。宗教阶段是个人凭借信仰超越伦理与普遍。他强调个人与上帝此时进行一对一联结,在一对一联结中,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的独特性与平等。所以他会说基督教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东西,而不是要辩论的理论。 对于深陷痛苦有信仰的人来说,无论是有限的绝望(感受不到视域之外的事物,感知具体的痛苦)还是无限的绝望(锁在宿命论与必然性的世界里,这种绝望更绝望),克尔凯郭尔认为可以通过上帝来进行拯救。 但要注意,宗教是一种凭借荒诞进行的重复,是掌握在上帝的重复。此时的主动权在上帝手中。而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与上帝进行交流。或许,唯一可行的,是从加缪的反抗哲学中寻找方法。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四):寻找隐秘内室

如何阅读系列里面对我这个哲学领域的门外汉来说最友好的一本,整本书以时间为主线,核心围绕着克尔凯郭尔一生的追求“对我而言是真的真理”,从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的批判,到海德格尔等法国生存主义哲学家对于克尔凯郭尔的发展和阐释,以及最著名的“生存三阶段”的探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存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

首先在纵向的哲学史上看一下克尔凯郭尔的位置,尽管他的哲学关注的方向与黑格尔背道而驰,但克尔凯郭尔其实是一个黑格尔的崇拜者,只是他从黑格尔的哲学方法中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古典哲学所坚持的是普遍和共同的标准,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则是宏大的包罗万象的哲学,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可以称得上是反哲学,关注的对象是我们最低级、一直以来被古典哲学所忽略的“个人的、生存的、单一的”,他是个革命性的开辟者。后来者海德格尔几乎借用了克尔凯郭尔假名之一齐克果的主要见解,将齐克果的作品重新抽象化包装从而为其所有,导致“生存论”获得极大成功,人们又通过海德格尔这个挪用者来了解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思想另外的继承人加缪和萨特与他的分歧在于对基督教的信仰——克尔凯郭尔思想的最后阶段是宗教性,而加缪和萨特却是无神论生存主义。

这就要说到克尔凯郭尔最著名的生存三阶段——审美层,伦理层,宗教层。前不久正和徘徊在婚姻门外的友人谈论婚姻对于她的必要性,其中自然是有期待的,毕竟它是多年来感情的一个归属,但同时也有担忧,因为它意味着束缚和责任。阅读到克尔凯郭尔所论述的审美层面时,分享给友人说:我们这个级别好像属于哲学阶段的审美家,不想背负婚姻的道德束缚,想要自由的享受。友人拍手称是,一旦结婚就要面对双重的责任枷锁,因此烦躁持续不断。更高一层的伦理家又是如何摆脱这一困境的呢。他们诱导审美家走出“自爱”,进入“人类共同体”,但是在绝对的上帝面前,人类的伦理道德也是傲慢,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的最高级是绝对相信宗教,如果具体化,那就是绝对相信基督教,而无神论生存主义者却在此时提出反抗,信仰自由。

最后,回到本书的核心,克尔凯郭尔所追求的对我而言是真的真理。通过不同假名的出场,克尔凯郭尔带给我们一场场哲学问题的探讨,除了探讨假名作者与真实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为读者提供多种方式来找到对他们来说是真的真理,它并不意味着听从自己的偏好,而是听从“我”内在的决心。“对我而言”,关注的是个体,“是真的”强调的是自身真实的经历和改变。

克尔凯郭尔的一生目标就是为我们也为他自己寻找那个与上帝独处的内室,与世隔绝中,我们可以在真正的孤独中直面自己。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读后感(五):怎样过一种思辨的人生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对于他的话的理解就是,人要用理性的眼光来审查自己的生活周边,包括语言,的确苏格拉底是从语言方面来思辨人生周遭的。在苏格拉底之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将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所引发的理性主义思潮,也助推了西方中世纪的诞生。在这之后,一切感性的事物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之中,直到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的这段时间内要唤醒。

远在存在主义将哲学思考由物的方面,回复到人的方面之前,就有很多位哲学家在思考,如何摆脱机械的唯物主义的枷锁,很显然克尔凯郭尔就是这么一位。说起他的生活经历不可谓不传奇,本来他不过是牧羊人的儿子而已,可是他的一位亲戚在巴黎做生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好他膝下无子,天资聪颖的克尔凯郭尔正好被他选中来作为养子,得此眷顾的克尔凯郭尔一下子就成为了贵族子弟,可是显然在阴湿泥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内涵中自带着忧郁的底色,尽管在当时的时代新星的科学技术研究成为了显学,可是克尔凯郭尔还是喜欢研究哲学。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更多的是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的,因此他的哲学也更多的像是尼采式的,在文学的诸多样式之中,夹杂着个人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宗教所提倡的道德未必是真实的,因为对于人性而言,他实在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即使教士也无法达到道德要求。那么既然宗教道德如此之高,为何还要求人们去达到哪?这也不是符合了一些人的利益罢了。可见在尼采之前克尔凯郭尔就已经开始对宗教的道德有了高度的怀疑。

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克尔凯郭尔对自我的研究,他的自我应该更好的理解为自我延展性,他将一个人无法达成自我分为三个方面:无法充分认识自我,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无名。第二种就是无法达成自我,这就是因为欲望的遮蔽,而对于自我无法达成。第三种就是自我的偏离,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成到一个他自认的自我。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是存在主义的先验式的思想。

在本书中,作者细致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由来和发展脉络,对于我们认识他的思想,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