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功过格读后感100字

功过格读后感100字

《功过格》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功过格》读后感(一):何为“道德”

“功过体系的宗教哲学核心,是对超自然报应的信仰。这种信仰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的基本信仰。”P30

10年后重读新版,又多了许多新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兴趣点的转移,也可能是知识背景的变化。本次阅读,更关注的是明清思想史对于“道德”的认识。通过对功过格历史演变的研究,发现南宋至明清思想史中对“道德”认识的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与社会变迁、精英的需求不无关系。

第一阶段,宋元时期,功过格主要在宗教背景下运作,体现出一种预防和惩罚,警示人们因恶行而受的痛苦。特别是在道教思想中,对现状的解释要多于对未来的预测。

第二阶段,16世纪,士人对功过格的使用更多的是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指南。借用儒家“立命”的观点重新将“报应信仰”进行包装,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内心修养获得道德的和物质上的实际收获。为社会阶层之间的变动,提供道德合法性。

第三阶段,17世纪,功过格由关注个人道德的完善转向社会的教化与稳定。强调每个人在接受现有等级制度的基础上,遵循相应的道德和社会规则,就是“道德”的表现。

功过格展现出的是对人“道德”的强调,但是何为“道德”?道德是“自发”还是“外铄”?道德的标准与根源是什么?这都是儒家思想中的大问题。对于宗教来说,道德是需要监督、奖惩才能实现的。

在此处,马克思无疑发现了真相: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宗教研究的尽头,还得是社会学,还得是马克思……

《功过格》读后感(二):吾日三省吾身,有好用的自省APP吗?

我对“功过格”一直很好奇,它像是古代人用的一种纸质APP,把每日的善言善行(“功”)与恶言恶行(“过”)分别填入格子里──像双11时年轻人列出的“必买”与“不买”的物件。也是要进行比较,以督促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功过格最早可以追到唐五代,到了宋代,据说范仲淹、苏洵均备有簿册,记录功过,以鞭策警醒自己。到明清时,功过格索性成为作业本一样的畅销教辅用品。

形式上功过格确实像一本现代的手账,但重点是何为功,何为过。比如《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作者包筠雅列出的问题:功德积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是怎样一个体系?积累功德有什么用?功过体系在发展过程有什么变化?关于报应和功过的界定,发生了哪些争论?最后是:功过格的传布与使用,作用是什么?包筠雅认为它起到了“维护社会等级”的作用。

这本书当然很有价值。但我有点没解渴的是,到底功过格一般是什么样的形制?它的印制与售卖有什么讲究吗?读书人与佛道修士会不会选择不同的功过格?什么样的功过格能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

据说近20多年还有多篇研究功过格的相关论文,好吧,容我有时间检索看看,能不能解我之惑。

“功过格”属于旧时代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难觅影踪的产品,就像墨盒、升官图一样。我们翻近人日记,有时还能看到记主的自省,但不再受用这种将自省形式化与量化的功过格形式。蒋介石日记中的反省很有名,胡适、朱自清日记中这样的片断也很多。最近在抄曾经当过北大文科学长的姚永概《慎宜堂日记》,也看到这么一段:

上课。赴会。夕嗔仆,无明之火妄动不制,几有不顾身命之势。年来不读宋贤书,所以如此,书以自戒。(1917年2月3日)

古人用功过格,今人用备忘录,形式不一,“书以自戒”的目标都一样,这就是所谓道德自律吧,期待好用的功过格APP早日上线。

《功过格》读后感(三):有鬼君說《功過格》

此书1999年曾出版过中译本,此次再版,译者做了修订。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作者一开始就明确说明:“功过格和所有善书一样,是建立在信仰超自然报应的基础上的,这种信仰相信上天和神明会奖善罚恶。”(第2页)因果报应和转世观念对功过格的加持,在不同时代的体现有很大的变化。作者在第一章讨论了功过格的雏形《太上感应篇》和《太微仙君功过格》,前者是理论阐释,后者是实践手册。这两部小册子对中古以来的报应观念进行了融汇,且更通俗化,以期向更广大的民众开放。作者指出:“《太上感应篇》中的报应宇宙观对普通听众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与早期的道教和佛教经典不同,它不把报应与特殊教派的神绑在一起……《感应篇》中的诸神无疑不为儒、释、道三教中任何一教所独有。”(43页)另一方面,功过格与宋代的理学修身观念有呼应,也得到知识分子的认同。

但是,理学更看重的是“正其谊不谋其利”,一个人自我的道德修行应该出于本心,怎么能期待名利上的收益呢?熟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纠结。只是功过格隐藏的这个BUG并未发作,直到明后期。16世纪的袁黄(袁了凡)重新塑造了功过体系,一方面,“改变了积累功德的目标,使积累功德不再是为了成仙或转世于更高地位这样遥远、神奇的赏赐,而是为了取得像做官或生子这样的现世物质报偿……以往的功过格强调神通过子孙后代和转世再生控制报应,现在却更多地强调神在此时此地对人及其命运的控制”(101-102页)。对福报的来临进行加速,不搞期货、期权这些缥缈的承诺。另一方面,功德的积累不再是个人的福报,可以与家庭共享。“袁黄和他妻子把他们各自的功德都记录在一本共有的‘账簿’上。尽管袁黄是这本账的正式代表——他首先开户,而且是超自然报答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都将从他的好运中收益。”(97页)开出现实收益和家庭共享的支票,很好地平衡了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的诉求,人们很难抗拒这样的诱惑。因此,理学家哀叹:“袁黄功过格竟为近世士人之圣书。”虽然很多晚明士人抨击袁黄功过格的堕落,因为这严重地削弱了社会道德的纯洁性。但是即使是批评得最激烈的人,后来也纷纷开始使用功过格。毕竟,对现实收益的承诺是直截了当的“真香”警告。

士人们一边批判袁黄,一边编写各种各样的功过格,不过,这时的功过格面向更广,有按照身份群体分类的,有一部《不费钱功德例》就很典型,“这本书主张,人不一定要富裕才能获取功德。它的启示就是:任何人,甚至那些不愿或不能‘购买’功德的人都能积功”。(197页)这些功过格面向所有人,但特别强调各人要安于其位,不做非分之想。作者特别分析了其中关于怎么做好奴才积攒功德的事例,比如某奴仆为守护主人家产被盗贼杀害,得到的福报是在阴间免除七次转世为牲畜的惩罚,直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在功过格作者的眼中,商人获利是很容易的,他们用财富行善比别人更容易,“那些求福之人,因其善举而获得回报,因此获得多少是他们应得的地位,但是为了维持这种地位和福气,就有必要用他们的财富来行善。与社会补偿观念相连的报应变成了一种手段,用以强化富人和上等人保护并帮助乡里的责任”。(174页)功过格的推行,显然也起到了对财富进行再次分配的作用。

至此,功过格已完全不再是个人修行、自省的实用手册,而成为辅助政府教化、固化阶层的有效意识形态手段,其功效在二十世纪中期仍被看重(参看261页注1)。最新听到的最接近功过格的例子是,某小学规定,小学生如能说服父母去接种疫苗,可获得五颗五角星的奖励,而十朵小红花才能换一颗五角星。

回到本书副标题的立意,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特别能说明功过格的作用:“纵观整个17世纪,功过格是为改善社会无序和阻止道德腐败而绘制的、包罗万象的改革蓝图。”(186页)只是功过格只对有宗教信仰的人有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