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野生神仙读后感100字

野生神仙读后感100字

《野生神仙》是一本由文那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生神仙》读后感(一):外行看热闹

安静的夜晚,收拾停当,干净的手,打开这本沉甸甸的新画书,很快沉浸在文那的“野生神仙”的世界里。

其人

作者自称文那(一只小青蛙的名字),从书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天赋的随性的充满想象力的内心强大的画家。

1)“给我一面墙”—好家伙,不打草稿,拿着毛笔上来就画,真牛!

2)在出版社做插画编辑三年,后面就像“流水一样”,一边画壁画,一边玩儿,无论是街头、村庄、学校的墙,还是地铁、火锅店、电影院,到处都是她根据当地特色创造出的“神仙”世界,足迹遍布世界,比如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毛里求斯等。

3)头一次去国外画,在意大利一个依山傍海的村庄,因为紧张和“耳石症”两天啥也没画,也不知道画什么,第三天早晨,如有神助,“牵山照海图”应景又惊艳,叹服她的内心强大。

4)书里有几张她画画的照片,不得不说专注的样子最美。

其画

1)第一眼看过去,真是觉得有山海经的味道,当然都是作者创造的“野生神仙”,也非常的接地气,比如《游戏图》是为一家火锅店画的,里面有“豆腐”、“宽粉”、“鱼丸”等各路神仙游戏,正如作者说“吃火锅是人间最开心的游戏”。

2) 每一幅画的内容非常地贴心满足对方的诉求,比如山西许村的画是根据当地传说创作的,都配有作者的半古的文字,很好的诠释。

3)喜欢《世外桃源聚三仙》、《调料图》、《游戏图》、毛里求斯唐人街4层楼高的《容身图》、《狮子龙》、《牵山照海图》、《众神上班图》等。

4)非常喜欢“束海”、“调云”控水调烟做瓷器,“舍喜舍悲”得自在,累累“花兽”乘风而来,飘渺“烟戏”戏人生。文那的“神仙世界”还在蓬勃的生长,期待这些神仙们互相联络联络,打打闹闹,岂不畅快!

小小疑惑(不满):非常理解“花焰”口吐如花般的焰火,理解“烟戏”吐烟,可是“烹盐”口里喷啥呢?

最后,我一定要去国贸地铁站亲眼看一下“众神上班图”。

《野生神仙》读后感(二):《野生神仙》:游戏人间的下凡使者

黑格尔说,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他自身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文那的使命,到今天为止已非常明晰。她有自己的宇宙,要把这一乾坤大地用画笔展现出来。表达自己,赢得关注,这就是她的使命。许多艺术家仿佛都是“傀儡”,是灵感和画笔(如果是画家)的傀儡。不仅在艺术领域如此,写作领域也是。海明威在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说道:“有时候你了解这个故事。有时候你得写起来才能让故事浮现,又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运转起来就什么都变了。运转起来就造成故事。有时候运转会很慢,就像不动似的,但总有变化发生,也总是在动。”米勒也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说,打字机扮演着兴奋剂的角色。这是一种合作关系。

我也有幸体验过几次这种感觉,下笔前明明是我在操纵文字,开始后却发现自己被带着跑了。就像一种难以抵抗的魔力,促使你这样进行下去。这样的傀儡更多是奇妙,而非被迫。画笔驱使文那创作一幅幅作品。文那写道:“……就这样画下来,出奇的顺利。直到画完,我才知道我画的是什么”。

文那的成长之路顺畅无比,或许,这得益于她的乐天派性格,不在书中叫苦不迭,读者也自然认为她一路通畅。她的父母并不严格管教,只是适时引导,让她自己发现。父亲在指导她写《三宝赋》时,信中括号里的批注相当可爱,也可从中窥见父母的教育方式——给子女大量尝试机会,任她驰骋。如果刚接触她,理所当然会认为,绘画如此宏大篇幅的画家,一定是从小就学画,并孜孜不倦,追求画技卓越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文那提到,自己一度痴迷戏剧,后来才发现绘画才是一生志业。寻找自己的风格也并不容易,她又在跌跌撞撞中发现了自己的色彩。

文那在听到三宝村里有人在讨论展览,就自告奋勇展示作品,也要参展。这是勇气吗?难说。勇气,是当一个人惯于畏缩却不得不做某件事情而被迫激发的情感。反观文那,她就是那样热烈和灿烂,自告奋勇只是她的真实一面,不需要暗暗给自己鼓劲儿才能上前。这就是我们的差异。文那的行事逻辑是行动-尝试-反馈-调整这样一个循环,而我们常常要在前面加上思考这一步。

当然,这里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否定思考的重要性,而是要说过度思虑的副作用,俗称“想太多”。有些事情不做难以体会,有些人不见也无法捉摸,当我们反复思虑“我该不该做”“我该不该见”的时候,时间耗费,战线拉长。一件事原本只需要十分钟解决,过后无论成败你也可以潇洒抽离,现实中,光思考可行性就用了一个小时。甚至,最常见的情况是:你永远想不出答案,这样怎能开始行动?试问,文那遇到那群人的时候,如果她思来想去,会不会就错过了那次机会,错过了李老师,而未来的发展,是不是又会走向另一条路?世间奇妙就在于此,过后我们才领悟到,某件事情是生命的转折点。当下的瞬间,做个厚脸皮的人,抛开那些陈词滥调,从心而动。

文那爱故事,这不仅体现在她在书中讲到的个人故事,也体现在绘画作品上。她热爱也擅长给壁画赋予意义,故事动容到让人逐渐相信这就是当地的传说。在三宝村,她在村口两面墙上画了“束海”“云膏”(云膏后改名为“调云”)。在荷兰,她创作了神仙“拔海”,荷兰的海平面高于国土海拔,这是因为拔海力气大到把海拔了起来。在毛里求斯,她汲取了华人故事的养分,创作了壁画上三仙(酒神、茶神、灶王)的故事。事实上,我们就是靠故事生存的。狭义上,我们读的小说,听的民间传说,都是故事。广义上,我们辛勤工作,获取纸币,也是人类描绘的故事。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心情显得十分荒谬,而故事,是一切情绪的载体。从文那塑造的人物和故事来看,我感受到一股惬意的氛围。即使神仙奇奇怪怪,我却觉得像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性格,有关联,更有故事。

我说,文那的状态令人嫉妒。她没有束缚地长大,又幸运找到了终生志业,并有了成果,如此幸福。但,“幸运”是存在的吗?只有幸运可以吗?再者说,这样想是一种媚俗吗?是否因为我将其理想化而忽略了困境,自以为是地认为文那“顺风顺水”。这些迷思无法解答,但文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尝试,要投入,要行动。

一页的装帧和设计一向精彩纷呈,我读过《初恋与不伦》《让我独自一人》《体内火焰》等等,设计十分特别,《野生神仙》更是如此。精装设计,线装装订,封面凹版印刷,腰封带有文那特色。我一直不很喜欢腰封,但一页这腰封设计,和封面浑然一体,想扔都没法扔!翻开书本,画作并非铜版纸印刷,而是一种特殊纸张(但我也不知道叫啥,知道的朋友可以说),这种磨砂感反而和壁画相得益彰!

那些怪力乱神,就这样被囊括在一本书里,夜晚到来时,他们会偷偷跑出来吗?

《野生神仙》读后感(三):半路杀出个活神仙

初识

文那对于我,原本确实是在视野之外。我是先认识她当时的邻居,建筑师曾仁臻,也是豆瓣红人鱼山饭宽,被鱼山的勤学以及沉静灵动的文和画打动,时常夜访,聆听他纵情讲解中国园林,补足我国学上的严重缺陷。尽管我听得津津有味,大概他自认枯燥,关切我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十讲不足,顺手调剂安利到了楼下的小伙伴——文那、军叔那里。三人如此不同,个个独特有趣,画风瞬间从深沉的学术夜谭到明媚欢乐,甚至无厘头。

和个性温收敛的鱼山、军叔不同,文那非常鲜明,表现欲十足,无障碍熟识。听她讲述自己周游世界、四处卖艺的生涯,热闹又好玩。画室里她的画不多,虽然尺幅不小,画风大致可以归为插画类,她在外面画的一些壁画,色彩鲜艳,浸淫西方当代艺术框架过久的我,一时还 get 不到那种“民族风”的系统。而大概她很希望我注意到她也做雕塑,全程拼命展示一些零碎的陶瓷小品。这种具有热烈生命的朋友,我还真有几个,所以我一个狭隘主流的人,当场被自己隐蔽的傲慢与偏见占了上风。

直到她摩挲出一小本蓝皮的《文那经》,纸边已经卷了,封面蹭得很脏,像是一本被藏来藏去传来传去贴身携带身世多舛有传说没真容的武林秘籍。打开一看,我惊了。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原创世界,我敬佩能徒手创造一个独立系统的大脑,小小的《文那经》就是用一掌可握的尺度,描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神仙世界——姑且用文那的词汇“神仙”吧。这群神仙和大众传播里世俗化的神仙又大不同,光是名字就很迷人,舍喜、舍悲、伏卫、伏言、乌隙、束手、夜魁、烟戏、花脂、花煮……每个神仙都有身世出处,异境怪诞,令人第一时间就想起《山海经》。

《文那经》:花兽:累累花兽,乘风而来。昨日身畔,相拥相腻,明日手旁,难寻难觅 转首时,尤似平常,回顾时,无谓天涯,曾处朝夕,转眼遗痕日稀,不敢望 念,累累花兽,乘风而来。

和《山海经》记述殊国异域奇兽的地理文献不同,《文那经》里半通不通,半古不古的语言,只是写照文那头脑中一个异想境界,澎湃华丽,又映照与之平行的现实。我看到的面目,它像个尚未完工的蛰伏的巨型工地,一处未及苏醒初具规模的魔法世界,还在悄然生长。因为一本《文那经》,我重新审视这个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北京女孩,也正值我对当代艺术里全盘西化的体系开始反省之际。

作为在现代主义进程里落后一步的国度,一直在文化表达上有天然的身份纠结,对于传统文化血统的困惑与挣扎,在当代艺术里始终是条隐蔽的线索。除了义无反顾的革命者,如今中国画的系统还是有数量庞大的拥趸和实践者,但还有生气的,仅剩文人画的体系,大概文人画和现代主义的个人性、个人主义能扯上点关联,所以是可以在当代语境里有所发展的一部分。除了在市场上表现引人注目,中国画一向因为依赖另外一个文化系统——而这个文化系统始终没能不违和地编织进沸腾多样的当代文化逻辑里——因而一只脚踩在当代艺术门槛不得入,也不想入。

这是个大话题,没法在这篇文字里展开,也和文那无关。我想讲的是,文那的作品所基于的传统语境,和中国画的文人系统完全不同,但一目了然的东方面孔、服饰、文字、色彩、构图,乃至精神、气韵、世界观也是一目了然的东方血统,却被文那掺和上当下生活种种食材,一股脑扔进她艺术的火锅,一并炖煮了,并且冒出了与众不同的香气。

众神上班图(其中一角)

文那的画,基于中国上古神话的熏蒸,这个似乎无异议。而这一条路径,其实在当代文化里仅剩些被彻底世俗化的皮毛,很难有所参照的。浏览文那的画时,你也许会回忆起来自于日本之旅时相似的惊讶。日本除了佛教,还有一种神道,简单说,就是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神。这是非常古老的信仰。我甚至也许是歪曲地认为,日本人对于物的迷恋,设计的发达,物派对于还原物为物本身的哲思,都基于神道所带来的世界观。和我稔熟的当代艺术语境截然不同,文那制造的神话世界的语言,更能从现存的日本神道文化里找到影子,实际连接的是更加古老的和自然紧密相连的中国,一个性灵的世界。

神仙,在文那的世界里,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生产、吞吐、守护,有神的世界是个共同体,因为神维护了自然的周而复始,吐故纳新。同时,更接近《山海经》的一面是,文那的神不仅仅存在于神话,更像自制的文化大观,提供了精神价值的取向,很多神,不断在文那的画里出现,也塑造了她的母题。文那的画借了上古神话的壳——身形,灵魂却是当代的,或者说当下的。文那本人可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很接地气,所以她创造的神仙都指向现代生活。世俗,原本是精英文化所回避的,在文那这里,完全不存在这种界定,所以调料、食材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入画,并变成各路精灵神祇,受人膜拜。而她可贵可爱的一点,也是总能根据在地的每个项目,遇到的每个地点,来就地取材、现场造神。她的神,是因为她的经历经验而生发,所以也是有强烈的个人性。看官可以从这本书的各种例子里看到这些烟火味儿十足的在地神仙诞生记,而不时能在内心关联到我们自己。文那的生长动线在近几年的创作里,有所发展,从一开始的径自造神,到如今和生命体验社会经验更相关,她的艺术有范式无逻辑,或者说接近梦的逻辑,异境凡间,自由穿梭,后一脚跟着上一脚,临时起意,将错就错,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一种混合现实。

文那吻合了很多人对于艺术家的想象,或者准确说,文那自己真实活成了众人想象中的艺术家。很多同样疯魔随性的人,挥洒才华的同时,把生命能量同时消耗光了。文那却始终天然纯真,天真烂漫,同时保有充足的电量不断生长。

她的父亲是一位八十年代当代艺术最早期艺术小组的前辈,不吝给予的爱与褒奖,让文那的童年毫无褶皱 . 优渥宽容的家庭环境,让文那也从没有过青春叛逆——因为没感到过约束。而因为这样的“顺当”,所有主流价值里循规蹈矩的人生公式,对文那就不起作用了,上班、拼搏、社交、阶级跃层……这些概念对文那完全陌生,她说她是被父母忽悠到单位上班——其实那是个非常好的报社——最初一段,文那几乎以泪洗脸,几年后她有机会流窜到景德镇开始烧陶,同时也开启了这个射手座的“浪荡”人生。在她滑稽的讲述里,我脑补了一下她父母的内心 OS,想必看着这么个大闺女,跌跌撞撞,能强烈地知道自己所要,长成自己想有的样子,简单快活,竟然后面还能做成很多事儿,挣到钱养活自己,不为世俗所累。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给孩子创造可以充分任性的条件,心满意足地看着闺女肆意挥洒。

艺术世家、学院出身,文那却完全像棵野草。她的绘画,不像在哪儿正经学过,我原本以为她有什么了不起的童子功,但也就是早期画过些儿童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惊艳。她会用毛笔,但她说她没学过国画,不会握笔,的确,勾线、上色,文那完全看不出哪个路数的,只能说就是这么生画出来的,却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语言。

画画不打稿,这大概最让人惊奇,即便我也没草稿,可以破解这个玄机,但始终如一地不打稿,哪怕遇到奇特的条件、几层楼高的墙体,都提笔就画,需要足够天分——尽管天分是我最不爱提的一个事儿。

工作的人,基本都在工作里成长,疯玩的童年和青春期过后,自打画起壁画,从早期明显可见的稚拙局促,到越来越大的尺幅,越来越行云流水的画风,文那后劲儿十足,是因为她从工作中获得的信心,反哺了她的能量。从职业的角度,我观察过文那,她专注力十足,所以工作速度很快,同时,工作结束,她又能迅速从工作里抽身出来,纵情玩耍,两者其实都需要能量。文那不是个成熟的人,但却完整。身体性是她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身随心动、心随身动,可以强大,却不必长大,始终是个孩子,错误百出,游戏人间,是理想的艺术家人格。

文那高产,但我心里《文那经》不可撼动,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消费她精彩的故事和有感染力的个性,但《文那经》是文那吞吐出的最纯粹的那部分精华。我会唯心地认为,文那制造神祇,神祇也会滋养文那,在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卷和被卷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活得坦荡自洽逍遥,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需要保持心性,一边发展壮大,一边能不断提醒自己取舍。这里面,有天分,有天性,有运气。

文那简单,没什么可多说的,但文那又不简单,浑然天成。我们总乐见世间有文那这样的存在,刹那光照,打通仙界凡间,而文那所示:梦想不是花钱买的,不是某种投射,“做自己”是在一个让你日日夜夜做别人的世界里,日常而艰难的战争,凡间无自由,但确实有生命如花,兀自绽放。

向京写于 2022 年 1 月于北京宋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