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颠倒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颠倒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颠倒的世界》是一本由[英]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一):《颠倒的世界》勘误及致歉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未检查出《颠倒的世界》书中部分文字被章节页图层遮盖的问题,导致小说正文224页第14、15行部分文字缺失。现已对内部库存图书做修书处理,在此特向各位读者致歉。

另附上缺失文字所在段落的内文(缺失文字已加粗):

我远远地望着城市,这座外来的异城。它不仅不属于这个世界,

甚至不属于我。一英里接着一英里,城市将自己牵引向前,不

曾找着,甚至不曾意图寻找其最终的归属。

感谢读者对我们工作的指正和支持!再次向各位读者表示歉意,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会更加认真细致。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二):永远前进的城市?

这本书——《颠倒的世界》。真的是书如其名啊,异常颠倒,难以解读。

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科幻】词条。以为可以再次领略到《流浪地球》那样的风采。但是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非常费劲地啃了下来这本书后,发现我更加郁闷了。比阅读中的体验还要差。

回过头再去看简介,不由惊叹一声——《颠倒的世界》竟然是作者克里斯托夫在1974年创作的科幻作品。多少有点理解这样的【科幻】了。

书中主要讲一座城市的故事——【地球城】。很玄妙的地方就在于,它好像一个阴谋一样,把人类禁锢在一个城的思维里,如果你成年了,就从育幼院出来,接受册礼,甚至可以结婚。然后加入到【向上】【向下】的任务中去——都是为了前进的城市而服务的。这样的人生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电影——《楚门的世界》。

是的,好像一场宏大的骗局啊!

书里面除了对当前世界的描写比较天马行空之外,也对人文的设定有些反常理。毕竟是要打造的是一个科幻的世界,未来的世界。有些地方我认为不尽如人意。

①开篇说主人公的年龄是以【英里】来定义的。满650英里后,从育幼院毕业,参加洗礼,成为一个可以工作的成年人,甚至订婚,结婚,生育。这些都可以理解,有些混乱的地方在于,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时间有时用英里表示,有时用天或年表示。我一度有些错觉,是不是作者也被自己的这个概念混淆视听了。

②作者可能想将前进的城市这个概念贯穿到底,所以把【英里】这个概念值的作用也是发挥到了最大限度的。无论是前进的方向,距离,还是人物生命的长度。都是围绕【英里】来表达的。可能在阅读中容易让人跳戏。

说说我喜欢的地方吧。

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探索,都把主人公的生命和信仰发挥到了极限。可能你出城就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且你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因为会有力量把你掰回来。这样的概念设定,我不说其好坏,我只说这一条线是非常坚定,不迟疑的。我比较喜欢作者的坚持。

虽然结局——

作者给出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不断前进的城市文明似乎遇到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地球城】到底需不需要不断的前进。。。。。。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三):双曲面宇宙中废土文明的未来

当年看《致命魔术》电影的时候,真感觉太惊艳了,然而看原著的时候少许多激情——因为原著进入故事状态有点慢。但不管怎么说,《致命魔术》核心的故事以及科幻元素,都非常棒,而且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总有办法让你跟着他的悬念,看故事一步一步展开。

《颠倒的世界》比《致命魔术》更好的地方在于,普瑞斯特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为什么人们会以距离来计算时间呢?

跟随作者深入赫伍德的世界越多,心里的疑问也越来越大。为什么城市要一直向前?为什么赫伍德看到的太阳与我们的认知不一样?为什么这个地方几乎只生男孩?为什么往下走的南方一切变了形状?……

所有的一切都在颠覆我们正常的认知,直到看到了那个双曲线的宇宙概念,我才发现,赫伍德的世界与我们日常认知的球形宇宙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是,我当年函数没有学好,怎么也构想不出来双曲线如何旋转,而书中旋转而来的双曲面立体宇宙又是否与我认知的双曲面模型一致。

正当我在思考,城市到底是以怎样的理由由地球行星而来到这个双曲面宇宙时,作者以伊丽莎白之口给了我一记暴击——“这里是葡萄牙”。

虽然,整个故事从逻辑上来说,并不算特别完美。比如说,如果只是赫伍德的感观不同,那为什么南下的三个女人的制服会发生变化。而且作者最后的结局方式也太硌应人——不由分说地就开放式了,没有一点点防备……

但是这一点瑕疵不影响《颠倒的世界》成为我心目中的神作之一。

首先是作者的构建的世界观。

由于场的扭曲而形成的一个小小的双曲面宇宙,时空在赫伍德眼中的扭曲,其壮观与震撼,并不亚于我们读一次太空旅行或者时间穿越。还有在轨道上一直前进的城市,既有末日余生的废土感,又带着诡异的异空间情怀。

不管是改编游戏还是影视,《颠倒的世界》都是非常好的IP。

然后是最具冲击的“这里是葡萄牙“。

带着故事前半部分的疑问,我始终在找城市的具体位置,设想它会在宇宙的哪一方角落,是否通过了黑洞,还是星际间的流浪,唯独没想过城市从未离开过行星地球。从这一点说,普瑞斯特不愧为“魔术师”。

PS:城市里大概率生男孩,这是挺多中国人梦想的天堂,我不知道城市从中国启程是否是一种巧合。但普瑞斯特绝不会想到他1970年代的作品,能写出21世纪中国人口困境的夸张版本吧。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四):正确的世界,颠倒的感官

一座永远在移动中的城市,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一切的资源都被投入到永不停歇地前进之中,他们究竟在逃避些什么?他们所寻觅的终点又在何方?《颠倒的世界》是一部兼具了硬核科学背景和丰富寓言色彩的科幻作品,读者既能在书中找到设定严谨,光怪陆离的奇特世界观;亦能在书中读到反乌托邦隐喻和强烈的人文反思。可谓软硬兼顾,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本书的写作手法和节奏把控堪称教科书级别,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本作的人称设置并不是统一的,例如第一章是第一人称,而第五章却是第三人称,与此同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设计我个人认为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且和本书的悬念设置密不可分。前几章采用的第一人称,让读者们自然而然地代入到了一个刚刚成年即将去往城外工作的青年角色中,读者和主角一样对于这个疑窦丛生的城市感到畏惧而好奇,试图深入了解谜团背后的真相却受制于青年本身有限的信息以及堪称保密主义的公会誓言的制约,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悬念张力。随着剧情的步步深入,公会成员逐渐提供的碎片信息一点点将拼图补全,但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无法看清事态的全貌。当读者跟随青年的脚步远离城市执行任务时,震撼人心的真相浮出水面,同时剧情也开始险象环生,高潮迭起,并在最大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回味。而第五章开始,前面的主角突然以第三人称闯入者的方式现身,此时,读者才会蓦然惊觉,前面第一人称所代入的不过是片面的信息,世界真正的面貌才正要呈现。人称的转换既实现了叙诡的欺骗,也完美铺陈了剧情戏剧化的推进。

本书另一大为人称道之处便是新奇的世界观构建和严谨的理论支撑。熟悉日系科幻大师小林泰三的读者们一定会在本书中感受到强烈的熟悉感。本作的第一重世界观的设计和小林老师名作《看海的人》的第一个短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异于地球的世界构造,同样有着不同于地球的引力方向。我们惊讶于只是星体形状的改变或是几个物理参数的调整,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看似奇形怪状的世界在数学上是有其存在的可能性的,也许就在茫茫宇宙的某一个角落真的存在着一个这样的世界观,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作家的胡思乱想中。而上面的居民们也许真的过着如此艰难的生活。而全书的第二重世界观又和小林老师的另一部神作《醉步男》颇有几分神似,人的大脑和宇宙一样无限而神奇,感官不仅能影响时间,还能变换空间。本书成书于上世纪70年代,正是大量反乌托邦作品和末日废土作品兴盛的时期。因此,本作也有很强烈的反乌托邦色彩和末日废土情调。永远不会停止移动的城市,大崩坏的后末日未来,女性失去生存权沦为生育机器。太多熟悉的元素给人一种复古科幻老电影的质感。本作利用设定和隐喻探讨了很多人类社会潜在的问题,不同理念的冲突,存在的意义的探索都进一步拓宽了本书的边界,丰富了本书的内涵。

虽然成书于上个世纪,但本作显然具有了超越时代背景的价值。新奇的世界观,深刻的意义探讨即使在现在的读者看来仍然是魅力十足,也颇具现实意义。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五):颠倒的乌托邦

一般来说人类所创造的东西里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物理运动的无非是各种交通工具,但有人想过一座城市可以在一定的轨道上前行吗?《致命魔术》的作者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在早年间写作的科幻小说《颠倒的世界》就这么干了。他让一座名为“地球城”的城市在某个星球上不停地前进。光想想这个画面,恐怕就要犯巨物恐惧症了!不过看到后面,承担解谜重任的女士靠近这座古怪的城市时,读者借助她的眼睛才看到,“地球城”说是城市,不过是一座高约七层的办公大楼罢了——还很可能是IBM的大楼,在一场叫做“大崩坏”的灾难之后被用来“陆上行舟”,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

人类有时候的确会对旧事物情有独钟,尤其是告别过去的时候。拖着大楼行走算什么,在覆灭的紧迫下,人们走向太空时甚至还要拖着地球去流浪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乌托邦不在远方。在地理发现未完成的时候,诗人哲人会虚构一个存有乌托邦的未知之地,之后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把乌托邦放在了地球上,放在了人类的政治中,放在了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当人们为了逃离灾难重建文明时,必要的组织形式决定了人们要带着一个乌托邦的旧梦出发。《颠倒的世界》当然也是这样。十九世纪的乌托邦实验不过是局部失败,但二十世纪的乌托邦却差点让世界变成一片焦土。普瑞斯特一定受到了时局的影响,无论他的态度是什么,小说中城市的乌托邦式管理与世界的废土现实这两样都无可避免地带有反思性质。

所以,《颠倒的世界》或许是这样的:乌托邦的梦想似乎总是在远处,在吸引着人们前进,但在这里,是人们拖着乌托邦走。代表人类文明的城市是乌托邦的实体,然而在轨道的前面,空无一物。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为了这座城市能够稳妥前行,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雷同的工作。其中最令人感到乏味的一件事是,不断地铺轨道,等城市过去之后再拆除轨道。这件事情好似西西弗斯干的事儿,虽然加缪赋予这种事一种存在的意义,但怎么想都显得无意义,无非是为了好忍受些。

这座高楼最终开到了海边,终止了它的行程。尽管城市里的人们过去有他们的信念,但当它无法再前进的时刻,他们或许终于发现自己早已滑进了无意义的无限之中。让一座高楼在地面上开动,这事特瑞·吉列姆在他的《人生七部曲》中也干过。一帮保险公司的老职员终于造反,拔掉了大厦的锚,把楼当战船,击败众多敌人之后,轰轰地驶向大海。《人生七部曲》中行驶在陆地上的大厦足够讽刺,足够疯狂,或许它是在表现反抗无意义。在《颠倒的世界》中,赫伍德最终知道了世界的真相,却依然表现出想要将无意义进行到底的样子。

将错误进行到底,你知道人们经常这样。对赫伍德来说,这样的错误是无法接受的,不仅是因为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已在灵魂中打上了烙印,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无法通过感官欺骗自己。这里似乎向读者暗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认识外在世界?感官世界对人们来说几乎就等于外在世界。读者跟随赫伍德的视角对这个城市所构建的世界有了了解——一座城市构建了一个世界的面貌,就像城市里的公会阶级所认定的有限的宇宙包含了这个星球的无限——也逐渐接受了赫伍德的感官世界。然而不同视角的介入使读者发现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与我们的一致。

——但这两种对于世界的判断却在时间的问题上无法调和,作者的设定颇有些难以令人释怀。

再想一想这座城市的人们是如何有序吧,它甚至被生活在正常世界的解谜人称为“文明的”,我们就知道这不应当是一个关于如何认识外在世界的问题。它似乎想说的是,尽管感官会欺骗我们,但拥有同样“错误的”或“颠倒的”感官世界的人也可达成一致,只要他们有相同的对世界的认识,也可共同前进,也可被称为是文明的。毕竟大多数人感官世界所决定的文明,也不一定最终是有意义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