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100字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100字

《邻家诗话 第一季》是一本由方锦龙 / 牛魔 / 方颂评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裸背图书,本书定价:79.8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一):与节目相辅相成的书

近五年,自从以一句“你会写未雨绸缪吗”广为流传的《汉字听写大会》开始,文化类节目空前繁荣,除了央视的几档节目还有理想国、关正文导演的诸多节目等等。从人人都知道的汉字开始,到成语大会的惊艳,最后推出这较为小众的诗词有些差强人意,可以直观的看到所谓的百人团对诗词的了解十分浅薄(甚至不如初中生吧),推广诗词文化势在必行,邻家诗话做到了。

似乎看到市场前景,很多节目纷纷效仿出书,诗词大会的书其实就是一坨垃圾,在图书馆看过一个地理类的书也就是从节目了去精取粗花几天就拼出来一本书,质量最好且最适合出书的莫过于本身就有书信意义的《见字如面》和这本《邻家诗话》。

首先出书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节目不像综艺看过乐过就没了,当高浓度的信息量扑面而来我也不禁做起了笔记,书可以让我更方便随时翻看、也更好的再现了几个环节。其次这本书明显是用心编辑的,古诗词最适合线装且每首诗词都有“妙笔”部分,既讲了历史故事又逐字逐句注释,甚至还有超出节目之外的乐器常识普及(还有大多数人未必看得懂的乐谱)。最后就是把节目中现场作的画留了下来。

蒹葭

↑我还仔细看了每句话的蒹葭各不相同,甚至第二节蒹的草字头是分开的,足以证明是手写而不是某种打印的手写体。

当然书与节目相比还是有些不足,最主要自然是没有音乐带来直接的冲击,可能还有一些彩蛋部分纯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有些页码大小字的排版还有略微中二的标题过于“公众号”风,可能显得没那么雅了。

本次所选的十二首诗词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送别思乡壮志未酬、婉约豪放政治诉求……很多诗词也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中出现,在给初中生讲诗词时这种方式值得学习,我也有幸曾有一个这样讲课的老师,让我对诗词文化的兴趣延续至今。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二):《邻家诗话》带给你:诗中有故事,故事带着音乐,“诗”临其境的画面感

诗是思维中的一个火花,是一瞬间的心动;诗是因情感而生的韵律,也是表达感情的高级方法之一---《邻家诗话》

人们常说不同年代之间有着不同的代沟,以前是五年的时间跨度汇聚一个代沟,据说现在,已经缩短到三年甚至一年,就会诞生思维代沟。网络时代,更是讯息万变,所以,当我们读诗的时候,很多诗的意境和美感,我们体会不出来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距离诗的背景和故事,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时间的鸿沟。

如何才能在古典文学和当代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条直达情感深处的路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爱上诗,拥有诗的妙趣,懂得诗的美好。

其实每一首诗当初出现的时候,都有一个直击人心的故事,《邻家诗话》这本书,巧妙地把每一首诗的故事,用场景再现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喜欢的人体味“诗”临其境诠释的文学化,每一首诗,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告诉你,诗在什么样的心情下被酝酿?为什么写这首诗?不写不行吗?

《邻家诗话》收录的每一首诗,都配有古典韵味的画面,都有不同的曲谱,用不同的民乐器来演奏,说实话,好几种乐器,连喜欢音乐的我平时也鲜少了解,通过音画的立体空间,让你体会那个时代的诗,背后的温暖,向上的情感和力量的传递,让你更加懂得亲情、友情和生活中的美好。

《邻家诗话》的字里行间,透着诗的古拙却又有现代人的简洁,譬如在解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还在原地,路途漫漫,也许今生就再也见不到了。古人生活半径虽然小、情感半径却很大,他们把自身的惦念,都浓缩到一只柳,一句诗,一杯酒里,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仍觉感动——而这份感动,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每次的相聚。

这就是阅读《邻家诗话》最大的收获,推己及人,借古喻今,理解的同时,巧妙带入现在的生活。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三):一本可以唱的诗话——《邻家诗话》带你走进诗词背后的故事

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少时读诗不知所云,花信年华终悟得其中滋味。

辛弃疾诗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愁。”当真不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是从诗词上就足以证明。小时候读《蒹葭》只觉是朗朗上口,只觉是为那伊人写的诗作,长大后才懂得,原来蒹葭并不单单是水草,伊人也不仅仅指那美人,一切都有更深层的指向。蒹葭是水草,更是一种坚韧的精神,那伊人更是代表着人们的理想,人们心之所养向的春秋大业。

尤其是在《邻家诗话》一书中看到了更为深层的一些东西,一些典故,更会觉得之前对于诗词的理解太为浅薄。

《邻家诗话》是一本关于诗词的作品,更是由节目《邻家诗话》衍生而来的,这本书在节目的基础上做了内容上的扩充,不仅仅把节目中的一些诗词收录了进来,并且进行了详细解读,在每一首诗的后面做了知识的扩充。每一首诗,编者都对其中的名词进行了详尽备注,比如蒹葭是什么,先秦时期的白露并非是二十四节气等等,让读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读者对诗词的理解更加准确。

同时,编者也就诗词做了一些史实的扩充。就拿《垓下歌》和《和项王歌》而言,编者以项羽为视角,借项羽讲述了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让读者更加直观感受到项羽为何受人敬佩,虽不是帝王,却有在后世拥有了帝王专属的本纪,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我们历史上举足轻重。编者用这样的视角为我们进行了历史重现,让人身临其境,更是让人对历史、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书中随处有惊喜,编者根据每首诗词进行了一些彩蛋的放送,放一些同时期或者同一位诗人的诗词,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读者的诗词储备。

当然,这本书还在每一首诗的后面添加了乐器的介绍,美一种乐器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文字配以图片,在耳边就仿佛就能够回响起那从遥远年代传来的音韵声,就好似让人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时期。编者还很贴心地把节目中的五线谱附在了诗词的后面,这样一些喜爱音乐的人就能够自己进行唱和,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尤其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放上一曲配乐,会觉得自己仿佛就置身于那个年代,经历了那些故事,听到了那个年代的吟诵。突然就明白,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的真正含义。那些志向,那些情感都寄托在了诗词之上,都存放在了诗词里面。

这是一本诗词推介书,更是一本可以让人爱上诗词的安利书。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四):诗与乐的相融,灵与动的相契

现代人但凡提及诗歌首先想到的必是唐宋时期的诸多经典名作,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诗经》,都是陪伴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它们不仅仅是文与雅的结合,亦是美与情的升华。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诗词类节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节目开始深入大众的内心,引导全民学习古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以古鉴今,吸纳中华优秀的诗歌之美。

《邻家诗话》作为一档颇受瞩目的“诗歌实景雅集”文化综艺节目同名图书,集美与情感一体,将再现《邻家诗话》中精彩且令人心动的时刻。

《唐诗三百首》应该是每一个人小时候最先接触的诗词著作,曾经一度让幼小的我们压力山大,因为这三百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于如今的我们,三百首也许只是中国近千万首诗歌中的九牛一毛。

如果说这本《邻家诗话》同名图书有什么可取之处,大抵是因为它的永恒性。它能以静喻动,以情致美,可以让读者反复诵读,体会更深层次的身临其境感。

读诗唱词最怕的便是只知其文,却不知其意,作为一本诗词普及书,《邻家诗话》做到了可读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可以在读诗、知史、感受美的过程中更加直接的了解诗之意境,体会诗词作者当时的情绪及创作背景。

书中收录了12首我们熟知的诗词及乐器曲谱,比如信手拈来的先秦佚名所作之《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秦时为背景,以水中常见之植物蒹葭为底色来象征对未来的美好与追求。

与秦人善战形象相呼应的乐器是类似于瓦罐的古代陶器缶,由方颂评所作曲、(先秦)佚名作词的《秦风·蒹葭》演奏出了秦人慷慨壮烈、粗矿尚武的独特韵味。

在这12首诗歌中印象最深是是项羽《垓下歌》、虞姬《和项王歌》,吸引我的不只是那段具有浓墨重彩的历史,还有那轰轰烈烈的爱情。

而作为世界原始艺术史中音乐朴拙抱素的埙以其呜咽哀戚的感觉与项羽当时的心境十分融合,埙所奏之哀戚与琵琶所奏之刚烈也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有多少诗?或许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但凭《全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加《全宋词》两万首的说法,足以窥见我们的先辈给后世留下了多少的诗词经典。

翻开本书,你所遇到的将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诗名作,随着声声入耳的旋律,走进一个个历史积淀下的脉络,探寻诗与话中的美好情感。

《邻家诗话 第一季》读后感(五):《邻家诗话》——在诗词中感悟生活,获得滋养灵魂的力量

诗词带给我们的是悠远的意境和美好的感受,诗词的美,美在文字,美在内涵,给我们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邻家诗话》是首档“诗歌实景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的同名图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动人的旋律,融合出一幅幅充满意境的画面,为我们在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当我们被带回那一个个诗词创作的场景,当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些或汹涌澎湃或细腻温柔的感情时,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也融合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它们不再遥远,它们就在此时此刻你我的心中。

在《蒹葭》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四处寻觅的苍茫背影,可纵使前路茫茫,道阻且长,可只要志之所向,行之所往,便会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在《静夜思》中,26岁的李白将明月又一次写进他的诗里,这一次,清冷的月光下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为寻求出路背井离乡的他,在这月色里思念远方的亲人,是怎样一种寂寥?喝一杯浊酒,念家乡万里,一首《渔家傲•秋思》中蕴含了范仲淹几多担当,又几多悲悯。《饮酒•其五》中,远离纷乱世事的陶渊明,将目光投向田园,将心中的理想和操守投向自然,去体察人生的真意。

最让人心中激荡的,是那一首《垓下歌》。项羽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不是帝王只能拥有帝王专属本纪的人物,足以见证他的与众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的失败有太多的因素,然而,在十面重围、四面楚歌的末路之际,我们看到的是,英雄、骏马与美人,我们听到的是这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那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西楚霸王的最后谢幕。

《垓下歌》是用埙演奏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古朴、浑厚、低沉、沧桑、哀婉。闻那埙声,那是项羽的悲歌,那里面包含了多少壮志未酬,他无法前进一步,前面已是重重包围,尽是绝路,他无法后退一步,因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那些痛苦仿佛是在瞬间充溢了心肺,在胸腔中旋转回荡,天地之间,已再无他立足之处,一切抱负皆成空,他守候不住自己的爱人、兄弟,只得抛出一腔热血,将满怀的壮志、不甘、遗憾随着这埙声荡漾开去。

诗词背后的故事都包含在这一词一句之中,那些动人的情感都渗透在抑扬顿挫之内,这样美好的诗乐,让我们的情感激荡,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沉浮,也让我们更加透彻地感悟生活,更加了解这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