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画外有清音的读后感大全

画外有清音的读后感大全

《画外有清音》是一本由刘洁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4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外有清音》读后感(一):画外传承,画里情

01 画外有清音

《画外有清音》,作者 刘洁,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书如其名,天青色的封面设计,仕女图背影中绘制着古典的演凑场面,彩色与天青相接的视觉冲击,以及拿在手里的那种沉甸甸之感,无一不在昭示着《画外有清音》一书的高级感,无一不在吸引着读者珍之惜之、爱之藏之。

《画外有清音》一书,选取了上古至清末的三十余种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如:《孔子圣迹图》《九歌图》《胡笳十八拍》《竹林七贤》《斫琴图》《阳关三叠》《阳关图》《杂剧图》《西厢记》《宪宗元宵行乐图》《苗族乐舞图》《紫光阁赐宴图》等。

《画外有清音》中的这幅《竹林七贤》砖画,共有两列,分别嵌于墓室南北两壁的中部,南边的壁在外而内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北边的壁自外而内分别是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旨在刻画,竹林七贤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刚看到这幅壁画时,我很好奇,为何“竹林七贤”变成了八人?

明明“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为何会多了一个荣启期?

通过阅读才得知,荣启期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将其与“竹林七贤”画在一处,可能就是造墓的工匠为了画面的对称、尺寸和整体的美感,毕竟荣启期与竹林七贤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组砖画,加之多了荣启期这一具象的人物,为我们认识“竹林七贤”的人物形象,提供了较早的实物证明。

另外,在《竹林七贤》绘画中,八人姿态各异,有的手持酒杯,有的手持如意,有的抚琴,有的谈凑琵琶,有的做谈话之态。一眼望去,满满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音,萦绕于心,处处充斥着满满的音乐之音。

好一幅清音溢世之态。

《画外有清音》中的这幅《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胡笳十八拍》,连环且叙事性极强的画作展现出了宏大的场景,精致的构图和画家对蔡文姬故事情节的饱满再现,后世的不同文人都对此创作出了多种的诗文佳作。可以说,《胡笳十八拍》是诗词画的交融之作。

《画外有清音》读后感(二):画外有清音,从图像视角探寻华夏遗韵

在我们所居住的这片广袤大地,有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里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农业发展重要起源地之一,同样也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个重镇。自古华夏被称为礼乐之邦,音乐更是在这块地方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在华夏大地上起源或者发展的音乐形式,不仅类别丰富,而且这个发展路径非常完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宋元明清,几千年来无所中断,真的是源远流长。

伴随着人类农业劳作起源的音乐舞蹈,以不同形式的图像,存留在各个时期的遗迹遗物当中,除了考古学发现的音乐文物实物,研究古代音乐史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图像去研究古代音乐史。我们所提到的音乐,不单单是狭隘的指乐器,还有舞蹈。早期历史文书所存留下来的本来就少,若是以文字可能会造成古今理解偏差,当图像与文字相对校,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金石器陶器漆器壁画等等上留下的音乐图像,对于我们探寻和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每想到此处,古时当一曲奏响,曲终人散的时候,余音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华夏遗韵,其中重要一支就是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前些日子读到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新书《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可谓是音乐图像史方面的一本轻学术著作。从上古到清末,整个历史阶段都有涉及,但并不是一本教科书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对于选题还是有详有略的,我想应该是基于同时期音乐图像的多少有一定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后期画作解读的音乐史比重还是偏多的。

而且对于本书每一个话题,作者的考证都是非常仔细的,我举一个例子,书中谈到帛画的时候,有提到广州的汉代帛画。其实我是广州这边博物馆的文博志愿者,而且对广州出土的汉代文物比较熟悉,当时读到此处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广州汉墓当中还有帛画出土,我从未耳闻过,别说眼见了。据我了解,广州出土汉代漆器都非常少,别说帛画这种丝织品了,根据我以往的认知。

莫非是南越王墓当中有出土,但是我就是南越王博物院的志愿者,展厅的确有展出些许丝织品结块的文物样品,在我接触的资料当中也为提及南越王墓当中有帛画。后来读完这个章节,最后老师提到的确是有南越王墓当中又发现帛画残片,但无法得知其完整图像,更无从得知其是否有跟音乐相关的图像。虽然无从得知,但是从这个例子我就知道作者治学之严谨,对材料搜集之仔细,这种品质非常难得,这正是一本优质好书的组成部分之一啊。

本书所涉及的范围甚广,时间跨度广,选取题材广,呈现主题广。我们可以看到远古先民留下来的音乐符号,也能看到清代宫廷画作中的音乐图像;我们既能了解到本土起源的传统音乐,也能接触到各个时期域外传入的音乐形式。不仅讲到汉民族相关的音乐,也有提到少数民族音乐。正是这样的多元交融,成就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绚烂多彩。

未读此书之前,我以为作者可能就音乐图像去解读中国古代的音乐形式,怎么样的乐器,怎样的舞蹈等等,起源与流变。其实不然,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存在,势必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相关,不同形式的音乐种类的兴起与衰退即是如此。所以我们通过此书,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史相关的内容,还能见到对于相关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等方面呈现和解读。例如谈及“乐舞百戏:汉画像石中的记忆”这个话题,作者就很详细给读者讲述这种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再去具体谈论乐舞百戏具体的形式。

本书主题是图像中的音乐史,翻开书本,就会发现其实有一部分并不是基于图像分析,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全书每个话题都是基于某一个图像而展开的,亦不是就某一图像中的音乐形式而对这种器乐舞蹈进行阐述。“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音:宋元绘画中的古琴意象”,作者并不是就图像中的古琴而展开为我们论述古琴的演变,而是谈及古琴这类乐器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依附于古琴与人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意象。再如讲到“竹林七贤”的时候,某类乐器可能因为某人的使用,而与其人的品质相挂钩,赋予这类乐器相关的品质意象。“中国古代制琴技艺:《斫琴图》的展示”,并没有局限于图像,而就此展开另一个话题,引证各类材料,讲述中国古代制琴技艺。可以说,本书基于图像,但又不限于图像,当然我们还会看到与诗词歌赋相关的,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翻阅此时的时候,非常有亲切感,因为书中谈论的相关话题和文物图像,此前大多有接触。大湾区的展览还是比较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类或有涉及相关的展览今年都见到三四个。当书中讲到制琴技艺的时候,提到古琴取名的时候,就很亲切,跟见到老朋友一样熟悉,这不就是在广东省博物馆看到“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里有讲到。谈及敦煌壁画相关的,在深圳博物馆的敦煌展和广东省博物馆丝路光华展有接触到,等等等等。

正如推荐所述“深度解构文物中的意像,在挖掘其中音乐元素的基础上,独辟蹊径,着重阐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乐思想史价值。通过具体而丰富的文物实例,折射出中华音乐文化在历代传承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交织的蔓延流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风姿声色。”相信喜欢或者想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朋友,读完《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一定会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从图像视角去探寻华夏遗韵吧!

《画外有清音》读后感(三):跨越史前五千年,一本有旋律的书

《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

深秋小屋 | 阅读

文/修改/整理:深秋小屋 配图元素: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网络

音乐会绽放出生动的画面,绘画也会孕育出优美的旋律。

古代诗人王维的诗歌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中国绘画里有的不仅仅是诗情与画意,仔细听,还有婉转琴音、悠扬的笛音……

那么,在中国古代,人们的音乐审美到达了怎样的高度?

今天,深秋小屋推荐一本非常特别,又能涨知识的书籍——

《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

这是中国第一本借图像研究中国艺术、中国历史的轻学术著作;

也是一本以图像史料为主的乐史文献通俗读物。

书籍汇集了30种中国画作品,研究对象包括相关典籍中的史料信息和近现代以来科学考古的新发现。

如青铜绘饰、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石窟壁画、文人绘画等。

音乐图像涉及史前5000年以来远古人类遗存的哨、笛、埙、磬等乐器图像;

上古文明繁盛之期的礼乐教化、《箫韶》、《九歌》与诸子胜迹;

汉唐时代的乐舞百戏、鼓吹、经变、伎乐和琵琶声声;

宋元明清时代的杂剧、元曲、说唱、复古雅乐和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舞……

书中不仅涉及汉族的音乐文化传统,也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呈现;

不仅有器乐、舞乐、乐歌的元素呈现,也有乐理和乐律文献的融入。

带你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作品,领略上古至清末音乐的美。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作《渭城曲》。

《阳关图》便是北宋画家李公麟根据这首《渭城曲》诗歌绘制的画作,同样取材于这首诗作的还有乐府名曲《阳关三叠》。

乐曲产生于盛唐,演唱分为弦歌和琴歌,有不同的伴奏形式。

后来,曲子演变为以古琴为伴奏配曲的七弦琴歌,“阳关”这一文化意象也被赋予了离别之意。

《东皋琴谱》(和刊手写本)所录《阳关三叠》)

《太古正音琴谱》所录《阳关三叠》)

谈到说唱音乐,现代人最普遍的直觉是美国黑人说唱。

因其快速的说唱方式,押韵的词句调式以及幽默诙谐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带有表演性质的说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音乐艺术样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喊相篇》,而可考的较为成熟的说唱音乐形式形成于唐。

唐代初期,国家走向统一稳定,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促使人们在精神世界上的需求越来越多,僧侣们为了扩大影响力便设法将佛经进行通俗化的处理。

说唱变文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

唐(9 世纪前半期)《报恩经变相图》绢本设色

变文的语言交流包括了说唱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说唱者与说唱者之间的交流,以及故事与人物的交流。

说唱者在说唱过程中还经常使用一些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套语。

例如:“……处”、“看……处”、“且……处”、“……若为陈说”等。

变文说唱对中国说唱艺术中的弹词、鼓词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弹词、鼓词在表演时也往往在堂上挂出一幅故事画,用韵散相间的语言来交代故事情节。

说唱者担当的不仅是作为第三人称的叙述者角色,也可以时不时地穿插为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换人称,在说唱者与听众之间形成交流,可以视为变文讲唱形式的延续。

说唱音乐自唐以后开始渐渐淡出,到了两宋时期又焕发了生机。

随着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演艺场所瓦舍,其中又有勾栏,勾栏中有乐棚,为说唱者提供了舞台,也为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化提供了机会。

说唱音乐在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的同时,又实现了商业化的转变,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势必会在内容上进行优化,从而促进了说唱音乐的发展。

说唱音乐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

和古琴相比,箫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明代仇英所作的《吹箫引凤》便是重要的作品之一。

明《吹箫引凤》仇英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的是春秋前期秦穆公之女弄玉在凤楼上吹箫引来凤凰的故事。《列仙传》中对“弄玉吹箫”典故是这样描写的: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於雍宫中,时有箫声焉。

传说弄玉喜爱吹笙,一天夜里,弄玉在“凤楼”吹笙,一阵袅袅的曲音和着她的笙声从空传来。

弄玉特意吹奏了一曲《凤求凰》,然后步回楼阁进入梦乡。

梦中她见到一位乘着彩凤的少年男子翩翩而来,手持紫玉箫,徐徐品奏,自称“箫史”,居于华山,因有夙缘,应曲而来,说毕,便飘然而去。

第二天,弄玉把梦中所见告诉秦穆公。

秦穆公遂寻箫史招之为婿。

婚后箫史与弄玉居凤楼,一起吹奏箫笙。他们向往超凡脱俗的生活,决定同去华山。

箫史拿出紫玉箫对空中吹奏,天空中便飞来赤龙彩凤,落于楼台前。

箫史乘龙,弄玉驾凤,一同离开凤楼,东去华山了。

主人公最终成婚飞仙,结局看似圆满,映射到现实中则是玉箫声断、空留凤台,却是无限的落寞景象。

因此,中国文人在诗文中提到这个故事时,更多的是充满了失落和伤感的情绪。

甚至将“弄玉飞仙”理解为其早逝后用来慰藉生者的幻影。

这些关于中国音乐的小知识都来自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书《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

图书封面由知名书籍设计师周伟伟操刀,风格清新淡雅、温润如玉,让读者在中国古代音乐的世界中神游,身临其境。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