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1000字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1000字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伍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一):最贴近心灵的艺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出生于1965年,是活跃在美国的英国文学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是2015年出版的、就小说与生活的关联书写的一堂大师课,入围2015年“美国图书评论奖”。

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什么》 提到了文学跟神学传统的关系。

我感觉整章文章的架构更像是散文,作者从朋友弟弟的追悼会入题,谈到了在参加别人的追悼会时,会产生纵观别人人生整个过程的能力。然后死亡孕育的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人为什么会死?既然注定要死,为何要生?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趣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教育里很少有死亡教育,国人害怕提到死亡,不敢正视死亡。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跟“4”有谐音的字、词都被禁止表达,要转换方式,尽量不要表达,如果非表达不可的时候用替代法连。现在自媒体短视频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死这个字眼还会被用“X”代替。

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用高超的大型舞台艺术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温柔和浪漫,是中国人独有的对死亡的理解和表达,也印证了我上文说的国人对死亡的认知。死亡教育的缺失是整个社会的共性问题,它使得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生”,无法积极地活,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生存的意义,生活的目标。但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去体验“生”,体会“死”,在生命的轮转与更替中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多变,将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才是生命的真谛。

接着作者将话题转向了小说,因为小说是跟现实对抗的武器。作者认为小说是相对安全无害的自由:任何事都可以想,任何事都可以写,思想是自由的。小说可以有任何想法,可以表达任何内容。从小接受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我认为自由一定不是绝对的,一定是在某些条件限定的范围内的。现如今的社会有多重形态,小说的自由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是相对的自由。相比现实对我们做出的种种限制,小说确实是自由的。

人类天生就是喜欢故事的,喜欢编故事、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所以小说是充满想象力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我不太认同作者说的小说是虚构的世界。小说被界定为虚构文学,并不代表小说中所有的元素都是虚构的,我个人认为小说的功能最终还是回馈现实。小说的受众是读者,所以小说一定是为读者、为人服务的,即使有的小说受众面很窄。

这只是本书第一章的前半部分给我的启发,后面的内容也同样有趣。作者就小说与生活的关联展开论述,侃侃而谈,像一位推心置腹的老朋友。这虽然是一本小小的、薄薄的书,但是字里行间蕴藏的信息却是巨量的,对文学尤其是对小说有深度思考的读者值得一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二):《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细节永远是某个人的细节

詹姆斯·伍德与外祖母之间的这个小游戏,几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曾经玩过。我们也同詹姆斯·伍德一样,早已记不清自己当时选了哪只手。詹姆斯·伍德说:许多年前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在当时并不像是重大的决定……这种回顾时的领悟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

坦白讲,读詹姆斯·伍德的作品是有些吃力的,这种吃力源于自己的阅读贫乏。《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收录有詹姆斯·伍德四篇文章,前三篇是詹姆斯·伍德为曼德尔讲座而写的,最后一篇《世俗的无家可归》则是为大英博物馆和《伦敦书评》共同举办的系列讲座而写。

詹姆斯·伍德三十岁离开英国来到美国,提笔写下这篇《世俗的无家可归》时,詹姆斯·伍德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八年。这一段回忆中,能够感受到詹姆斯·伍德“只把他乡作故乡”的淡淡哀伤。在美国的詹姆斯·伍德渴望已经消失了的英国现实,偶然听到的老歌会让詹姆斯·伍德落泪,即使是一首他小的时候完全不喜欢的歌曲。

詹姆斯·伍德的这篇文章,相信许多拥有第二故乡的读者在阅读之后都能够产生共鸣,至少我是如此。文章中,詹姆斯·伍德在形容身在美国的自己时,写了这样一句话:存在那种奇怪的距离,疏离感的轻薄面纱盖住了所有的一切。这是异乡人难以全身心融入的疏离感,更是思乡情切的疏离感。不过,詹姆斯·伍德继续写道:等我回英国时,同样的轻薄面纱也盖住了所有的一切。异地而居,让詹姆斯·伍德拥有了不同的人生状态,也为詹姆斯·伍德多角度观察世态、品评文学作品提供了深度思考的契机。

詹姆斯·伍德对个人生活回忆感性,对文学品评理性。《严肃的观察》一篇,詹姆斯·伍德提及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吻》。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里亚包维奇是一个不善交际、腼腆的军官,在赶往露营地的途中,连队在一个村庄停下过夜。本地地主听说了军官们的到来,邀请他们去家中做客。就在这个夜晚,里亚包维奇被突如其来的意外之吻扰乱了心绪。是谁吻了自己?里亚包维奇陷入长久的寻觅、幻想中。

詹姆斯·伍德讲到,《吻》这个故事中特别有震撼力的句子——一忽儿的工夫他已经把前后情形都讲完 ,他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件事只要这么短的工夫就讲完。他本来以为会把这个亲吻的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天早晨呢——能写下这些句子的作家想必是个严肃的观察者。

我很喜欢契诃夫的这部短篇,里亚包维奇因吻而生的幻想、猜度改变了里亚包维奇无波的生活。里亚包维奇沉溺在“恋爱”的世界中无法自拨,他的确即需要又不需要观众。这个吻是里亚包维奇人生中的一个小细节,却给里亚包维奇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细节永远是某个人的细节,我们是我们的细节的总和。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在史航评价完蒋龙、张弛的小品《悟空》后,马东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马东说:你知道吗?一个演员要是没有碰到一个影评家,真是白活一辈子。读詹姆斯·伍德的文章,正如演员遇到影评家、创作者遇到评论家,那些我们在观赏、阅读中未曾留意的、忽略的,未曾领悟的、轻视的,在他的引导之下鲜活、生动、深刻起来。

--END--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三):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这本书有点深,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感受力,伍德总会用流畅而浪漫的语言来写评论,视角感性,语言真诚,甚至充满宗教感,让人为了艺术而赞叹。

第一章 为什么

作者以去参加葬礼感悟到死后对人的审视,发现小说也是作者作为上帝视角,了解人物从生至死,然后来进行写人物。

“死亡给予讲故事的人权威。”

“人生故事有个奇特之处,它没有形状——或者更准确地讲,它只有当下——直到终结出现,到那时,整个轨迹突然清晰可见。”

“小说经常让我们正式地洞察某个人人生的形态,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虚构人生的起始与终结,它们的成长与犯下的错,停滞与漂浮。”

“小说形式总意味着一种死亡。”

“小说自历史的缺陷处诞生……小说想要拯救那些历史从未能记录下来的隐私时刻。”

“历史的缺陷之一是真实人物会死去,但是小说让我们看到在准许范围内的死而复生,反复的现世回归。”

总结:所以小说以这样一个死亡后的视角进行写作,作者通过这样的视角在反映生活。有别于理性教条批评,作者非常感性的总结,的确也是这么回事。

第二章 严肃的观察

(一)

作者以我爱的契诃夫的小说《吻》为案例,小说人物是个自卑的男人,误被女人吻到而激动不已,念念不忘,夜不能寐,但是,当他跟朋友讲出这个故事时,竟然非常短,他以为会讲到第二天呢。

作者提出作者是个严肃的观察者,因为他洞察了所有的细节。“他明白,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讲述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是内心的扩张主义者,是滑稽的幻想家。”

故事男主讲故事,说明了“每一个故事都无法诠释自身,故事核心处的这个谜团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故事就是生产故事的机制。”

作者提出来:故事是富余与失望的动态结合物,失望在于必须要结束,失望还在于它们无法真正结束。我理解的富余是指故事是可以无限扩张的。

在这个矛盾中,就要求在富余中进行筛选。“善于攫取细节的契诃夫的眼睛,仔细严肃的观察能力,还有甄选的禀赋。细节代表了故事里超越、取消和逃脱形式的那些时刻。”

接着,作者以《爱着》为例,人物发现了秘密,热衷描述细节,并且当听说别人也撞见过秘密,人物再次强调那些细节只有自己看见了。

另一方面,细节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细节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但是细节又是独立的,是人物的投射。

(二)

什么是严肃的观察?

“宽大而轻的胳膊肘”瞬间就把一个老人的衰老和皮包骨写了出来,就是这种充满意向式的语句,完成了内在心理的外化。

(三)

作家们在严肃地观察世界的时候,都做些什么?——从事物的死亡那里挽救它们的生命。

我们以注意力的麻木,走向死亡,新鲜的体验缓慢褪去,不再像孩童一样充满好奇,事物不再具有深刻的意义。而文学和艺术一样,抵制住时间的傲慢——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者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观察是拯救,是救赎,是把生命从其自身中拯救出来。

(未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