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说风景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风景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风景》是一本由张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风景》读后感(一):一场文学重逢,是危险,也是惊喜——《小说风景》

文学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复杂与残酷的重要途径,但不负责给出答案,而是刺激我们思考。

好的风景是值得多次去欣赏的,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川河流、平原大泽会散发出不同的韵味,美景如此,经典文学亦如此。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就像故友重逢,再话新家常。这是一次冒险的经历,充满刺激与惊喜。因为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读者思想、阅历的增加,这些发展都是对文本的考验。一个文本是否可以称得上经典,是要经得住时间的验证的。真正的经典是可以在不同时期阅读下,得出新的感悟和内容的。历史的文本是否还能激发出新的话语和感悟,是这次重逢的主要议题。

为一本书评写书评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相较于张莉老师书中的文学评论而言,我的书评可能就相形见绌了。文学评论是阅读文本后,细细品味出文本深邃的味道,然后用个人的或专业性的语言去阐释、去分析其内核,就像喝咖啡、品红酒,好的鉴赏家,不仅能品尝出其气味、口感的表面层次,甚至能追溯到其原料的产地、年份、以及它的生命历程,这是鉴赏家们多年积累的成果,评论家亦是如此。

张莉读爱情、读时代、读作家、读文字,她在文本与作家之间横向漫步,在文本与时间之间纵向回首,编织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任何阅读都不能是片面的,评论更不能,时代是限制阅读的笼子,很少有人能走出去,所以张莉说“《小说风景》所做的工作是重读经典作品,前人已经有了很多读法,今天的我们如何读、怎样读,这是我写作时所想到的。”

“读爱情”在书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笔墨,哪个时代能缺得了爱情,哪个作品能没有爱情。女性是爱情的载体,是社会的化身,是时代的替代品,她们对待感情态度的变化就是时代的变化,是一种见证,是一部历史。“读作家”是理解文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位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同样,每位作家的不同经历 ,也是作品闪着不同光芒的折射。

我走进了张莉老师织就的网,看到了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那些曾经熟悉的文字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小说风景》是别样的重逢,又是新的令人喜悦的风景。

《小说风景》读后感(二):小说阅读的尺度

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过一句大意如下的话:文学作品一经定稿,进入市场,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了。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普及版。有时,阅读是个人的事,不同的个体阅读同一部作品,会因自身的经历、学识、思想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对作品有完全自我的评判。更多的时候,阅读有它不可逾越的尺度,同一部作品,读者的体验千变万变也不能离原著的文本之宗。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样,都只能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不会变为麦克白斯。不同的阅读者,也只能在阅读的统一尺度下,进行深度和宽度的发掘。张莉的《小说风景》,便是在阅读的统一尺度下,进行的一次深度与宽度的拓展。

《小说风景》涉及的作家都略知一二,涉及的作品除赵树理的《登记》《福贵》外,都有读过。虽是熟悉的作家与作品,但张莉的“文本探秘之旅”却依然令人惊奇。

张莉的“文本探秘之旅”有深度。深度,是一种深入的发掘,发掘出常人看不到的内容与寓意。这种深入的发掘与考古发掘颇为相似,表层是明清,继续向下或许便是唐宋,再深入,很可能会发现先秦。虽不能完全说越古越好,越深入越有价值,但小说的阅读如果只停留在表层,读到的也就只是故事,最多也只是小说。只有不断地深入“探秘”,才能发现故事之外、小说之上的东西。比如《祝福》,一般的读者都能读出封建传统统对祥林嫂的“压榨”,大家都知道祥林嫂是被看不见说不清的传统“迫害”致死的,这或许是鲁迅创作《祝福》的初衷,也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但张莉却能更深入一步,从小说中读出祥林嫂的“抗争”。与表面的“压榨”线索相比,“抗争”这条线索更隐蔽更难察觉,但并非更瘦弱更浅薄。经过张莉的条分缕析,单线条的《祝福》演绎成双线条,小说的矛盾冲突更跌宕起伏,小说的内涵寓意更全面深刻。我们对《祝福》对鲁迅,便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高的崇敬。既立足于小说本身,又不仅限于文本,将字里行间作家创作之初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却应该存在的“微言大义”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来,令人觉得很在理,也令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恍然而悟。

张莉的“文本探秘之旅”有宽度。宽度,是一种拓展能力,从小说的文本拓展开来,海阔天空任君遨游。这种拓展与登高望远异曲同工,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穷尽千里目,看得更远更多,甚至更清晰。眼界宽了,心胸自然宽阔;心胸宽阔,识见自然非同寻常,所言所道所书所写自然更有说服力与吸引力。就事论事虽然也可以,但由此及彼或许才是小说阅读的王道。张莉对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王安忆的《我爱比尔》三篇小说的解读,差不多便是一个逐渐增加解读视野宽度的过程。从“阅读产生爱情”“由身体到精神”“精英男人与文化权力”“爱情政治: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张莉的解读视野由个体到全体,由初级到高级,由女人到人类,由爱情到时代,越走越宽阔,越读越形而上。单纯的男女情爱,经过张莉的解读,一步一步地进入人类、时代等更为宽阔更为高级的领域,令人感受文本表述的“言外之意”和小说书写时代的可能。既忠于文学的文本,又跳出文本与文学,在崭新的天地里徜徉,需要的是除理论素养之外的慧眼。张莉有这样的慧眼,将“文以载道”的传统在新形式下阐释出来,《小说风景》自然就独具一格。

小说阅读的尺度,是不能脱离文本,不能“离题万里”,不能像考据类“红学”那样对与小说文本并无多大关联的是是非非津津乐道、喋喋不休。小说解读的深度,只能是对小说主旨的发掘;小说解读的宽度,只能是对小说本体的延展。如果太过,如考古发掘时硬要钻到“地心”、登高望远时硬要站在“九天”,超越了小说阅读的应有尺度,解读便不是合理的“再创作”,而是想当然的“打胡乱说”。这,或许便是张莉将《小说风景》定义为“文本探秘之旅”的原因吧!

《小说风景》读后感(三):如何领略小说中的“风景”

最近阅读了张莉的《小说风景》,一本并不太厚的书,却断断续续读了接近两周才读完,主要的原因是这是一部谈小说的作品,而其中谈到的作品有几部我却没有读过,需要自己去读一遍才能领会张莉的分析,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铁凝的几部作品。另外还有几篇是以前读过的,但由于时间较久只记得大概情节,其中的精妙处却并不能完全想起来,也需要重新阅读,这其中主要是郁达夫和沈从文的作品。

这样穿插阅读下来时间就比较久了,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一个人的阅读史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期初每个读者都是一张白纸,阅读了第一部作品就有了一个点,期初的几部作品或许没有什么关联,就是白纸上几个独立的点,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这些点越来越多,相互之间也逐渐有了关联,慢慢连接成一张网,然后每一次阅读都可以从一个点牵引出其他几个点,辐射扩张,让这张网越来越大,内部联结也越来越紧密,最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我想这也是从宏观上领略文学作品中各种风景的一种方式。

而阅读《小说风景》这样的文学评论作品是最容易让自己的阅读体系向外延伸的。

这部作品中的十几篇文章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最初发表在《小说评论》 “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上的,虽然它们的发表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但背后是作者许多年教学内容的总结,并非一蹴而就。

这些集结在一起的专栏文章作者赋名《小说风景》,我觉得至少有两层含义。

其一,这是作者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在一百年的白话小说史中调出几部,并写出了其在这些作品中领略到的“风景”。

首先,作者从白话文学的源头作家鲁迅开始,到民国时期几位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如郁达夫、沈从文、萧红,再到完美将革命与乡土融合的孙犁、赵树理,然后到当代文学无法避开的几座高山,如莫言、余华、铁凝,顺着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脉络,从这些大家熟知的经典作中阅读出我们或许未曾发现的“风景”。不仅是单个作家、单部作品中暗藏的风景,作者更是从更高处,在一百年的时间长河中探究了中国白话文学整体的内在的“风景”。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从百年文学史中探究中国白话文学的宏观“风景”,却并不是正的走马观花,而是以细微的视角观察到百年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变化。从《祝福》中女人们对祥林嫂的指责,到郁达夫小说中“情”,再到“铁凝重新发现了女性身体之美”,作者从宏观的文学史中读到了微观的“风景”。

其二,这是作者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潜藏在小说中的“风景”。

我想每一个读者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但总有一些阅读方法是可以共用的。张莉在这部《小说风景》中用到了较多的阅读方法和视角来观察百年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首先我们阅读这部作品并不像是阅读其他的文学评论,被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阻挡,而是从艺术作品中人的情感为出发点,写下自己对于这些经典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切身感受。

从这部作品中我感受到两点,或许是领略小说中各种风景最通用的方法。

第一是对于某一个作家而言,想要完全理解他(她)作品中的精神风景,需要做两个方面的比较。第一个方面是横向的比较,比较他(她)和同时期相同类型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个方面是纵向的比较,比较他(她)不同时期作品中人物、主旨的变化和联系。通过这样两种比较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这位作家单部作品的独立“风景”和所有作品共同构筑的宏观复合“风景”。

第二是对于文学史中某一段或整个文学史而言,想要了解文学史中某一主题、某一风格或者某一艺术手法的发展和变迁,便需要顺着文学史的脉络,将这一主题、风格或艺术手法的主要作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阅读,我们便可以看到在任何一部单独的作品中无法看清的如春夏秋冬四季一般流转的“风景”。

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独属于自己的“风景”,而将这些独立的作品放在文学史中观察,这些独立的“风景”又将组合出一组更为宏大繁复的巨幅“风景”,这都需要读者自己从作品中去领略和探究,每一位读者看到的“风景”也不会完全相同,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阅读的魅力。

曹文学

2022年清明夜于潍水之滨

《小说风景》读后感(四):《小说风景》让每一次阅读都能成为深邃的思想之旅

在读书分享时,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人可以夸夸其谈,从书中收获满满;而有人读后却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所言不知其所以然。

大家读的都是同一本书,但读后反馈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不外乎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出了问题。

读书不是认字那么简单,特别的对名著的阅读,要读懂、读透、还要有理解、吸收、提炼的能力,这是一个进阶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

光说阅读时需要理解、吸收和提炼,大家肯定会觉得很模糊,那不妨看看文学学者们是怎么面对阅读。

《小说风景》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所写的小说评论,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非常具有针对性。

张莉作为一名文学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研究,此书正是从她学术研究的角度给普通读者提供阅读的指引。

为了减轻阅读负担,我们常常会发现知名文学作品会出简化版。读后只能知道一个故事梗概,其实根本无法感受到原著里细腻的笔墨,生动的情节。

《呼兰河传》里,对于婆婆残害团圆媳妇令人愤然和不齿,但是不读原著很难全面立体地感受这位婆婆的无知与狭隘。

在她的思想里,女人不规矩就不能成人,女人就该挨男人打的悖论,毒害了家人,也毒害了自己。而她还不自知的愚,更是文章的深意。

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还是时代和社会束缚了人的手脚,走进每一个原著里面,细细品味作者精心编排的故事,定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从原著中吸取精华,站在作者的视角去欣赏作品,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深思原因,这才不失一场纯粹的阅读之旅。

每当我们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总会有人给我们推荐读名著,因为名著是经过很多人印证过是有价值的好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如果要问读名著读什么,那一定是获取书里精华的部分,而这个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阅读者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积淀和艺术的鉴赏能力。

当年读《红楼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这本书至少要读三遍才能逐渐发现它的妙处。其实深入阅读不光要有量的积累,还要有质的提升。

当经历凡尘琐事的洗礼,能够体悟世间百态的本源,接受人情冷暖的存在,再回看那些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会认为将贾家三代媳妇贾母的慈悲智慧,王夫人的面慈心狠,王熙凤的飞扬跋扈组合在一起是最好的安排。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当时看不透,理解不了,也许我们还不曾遇见那份彻悟。

好的作品需要一读再读,方能真正体会它全部的精华所在。

阅读不是简单地重复与记忆,它需要理解、分析、归纳和梳理,从而有自己的认知与观点,因此,深度阅读好作品是读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要对文学作品理解得透彻,绝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还要加入历史、地域、时代、作者创作目的与创作背景等资料。

莫言的乡土情,沈从文的故乡情、鲁迅的家乡情,在张莉的剖析下一目了然。不能说谁的更好,只能说站在他们的位置,能把眼里和心里的故乡表达到这个层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是身份的局限是很难逾越的,一个在高粱地里劳作过的人,和一个看别人劳作的人,写出来东西的味道肯定是不会一样的。

这些内在的细节,不深入阅读,不与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很难高屋建瓴,说得面面俱到。

喜欢读书与读书效果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从作品中汲取更多信息,获得更多收获,深入阅读不乏是一个好的选择。

文章最后,每一次阅读都是自己与作品的对话,从表面到内在的灵魂触碰,至于激起什么样的火花,要看你如何面对阅读。让阅读成为一场深邃的思想之旅,从学会阅读开始。

《小说风景》这是一部文本的探秘之旅,作为一名学者,张莉在文学素养方面高出我们很多,因此在她的归纳、分析、总结里会出现我们一般人无法看到的细节,理解不了的层次,还有读不出来的境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小说风景》读后感(五):如何重读文学经典?跟文学导师学到3个阅读方法

“重新发现我们所有的过去,是一件有双重意义的事。一方面,它向我们解释了我们曾经是什么。另一方面,也向我们解释了我们想成为什么,可以或者应该成为什么。” ——富恩特斯

近些年,名家阅读随笔十分受欢迎,这可能与读者习惯阅读大v推荐的书单文章有关。电子时代,阅读成了是一种时尚态度,但可惜的是,文学经典被咀嚼嚼碎塞进大众之口,食之无味唾之可惜。

有人说: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你的气质里。

那恐怕是失真的,初高中生课本里出现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多在成年后记忆支离破碎。

读书当读经典,它源源不断给与智慧之光,非常推荐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重读经典的阅读随笔《小说风景》。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样说过:“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述说的东西。”

倘若想重拾阅读之火,不妨从那些熟悉的作品中选择重读。与此同时,我从导师的文字中学到了三个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之前看过一篇数据报道:每个人按极限算,假如70年的阅读时间。每本读物基按照20万字左右,以泛读的速度计算,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3万字的阅读量,一周能读完一本书,每年每人大概能读54.75本书左右,一生能读3832.5本书。

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大意是先入为主的文学经典奠定了我们的基础的文学判断力。

大多数人第一次阅读鲁迅的《祝福》是在高中课堂上,节选后初读,第一印象就是祥林嫂絮絮叨叨的诉说,很难理解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我们当然从小获知鲁迅的笔是一把思想手术刀,但问到他如何剖丁解牛,冷峻犀利时却哑口无言。

细读经典在两种情况进行最佳:

第一种,借助岁月带思想跨越山海,多年后再读、细读才发现此文已非彼文,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来自阅历的丰富蕴养。

第二种,寻找文学导师的指引,照进黑洞。我们日常已习惯在社交平台上寻找领域精英的分享,学到知识找到方法,读书亦可寻此方法。遇到深谙文学批评专家的深度解读,经常让读者有恍然大悟之感,那便是重启阅读经典之动力所在。

《祝福》、《红高粱》、《萧萧》、《活着》都是名家大师的作品无人不知,但想起初次阅读的感受恐怕早已过眼云烟了。

张莉老师的这本《小说风景》就是第二种良方“药引”,她有北师大文学研究的专业文学素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出绝妙的知识传承。

《小说风景》的文章多数来自于张莉老师为《小说评论》杂志开设的“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撰文,如她在自序中所述:“我希望从这样的文本细读中,勾描出百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内在美学逻辑。”

对文学作品细读、精读,最终出发点都是用心读,慢慢品。张莉老师在《小说风景》中每篇作品都做了良好的细读、精读示范。

专业文学论著往往注重作品的理论分析,尽量避免个人化论述角度,常常受到普通读者的排斥,缺少生气。

更多的一种经典解读,往往把作品人物、事件当做“社会材料”分析,带感人性,博得流量眼球。这种往往又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

张莉老师虽然是文学学者,常年从事文学作品研究工作,但她同时也是北大的研究生、博士导师,教书育人传道受业解惑是主要工作职责,文学感受力是她教给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提高文学感受力?这需要我们注重潜藏在语言背后的那种文学特有的美感韵味,包括语言的节奏韵律、意象的美感隐喻、意境的旨趣等等。

这也是普通读者对小说阅读时不能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所缺乏的能力。但很多人会误以为文学感受是探究作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实际上正好相反,放下一切包袱,去捕捉感受作品细节,感受人物幽微的心理和身体表现。

例如沈从文的《萧萧》写的是童养媳命运的一种可能,鲁迅写的祥林嫂是另一种童养媳的命运可能,为什么萧萧与祥林嫂年代相近,却不同命?

张莉老师说,这是沈从文“动用了一个小说家可以使用的‘纵容’,”他把女学生引入乡下,是一种新女性,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对于乡下农村是涟漪余波被哄笑,这是沈从文注目乡下逻辑的“风景”变幻。

“自由”和“女学生”是这部小说隐秘的关键词,对萧萧的故事并没有实质性的交集,但却韵味深远,确实再第二次细读中感受沈从文对新旧时代交替的乡土民风有无法明说的忧虑。

张莉老师在细读《萧萧》中,从探究沈从文的成长与思想,从女性自身角度,从特定环境与人物性格多个角度进行了点到为止的文学鉴赏分析,对普通读者来说,打开了多条思考通道,文学感受力再不断增强。

这本书正如张莉老师所期望的:“批评文字本身也该是艺术品,好的批评文字须“随物赋形”,须生动细腻,须缜密严谨,须写得美——好的批评具有迷人的共性。”

普通读者阅读小说很难去结合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去理解作品,因为小说家笔下常常不局限于当下时代。

譬如梁晓声2017年出版的《人世间》,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

但是假如不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对于阅读理解小说本身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

张莉老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两位作家赵树理和余华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福贵”形象的异同,为读者打开了如何阅读现当代文学的启蒙之门。

第一,目的赵树理是为了配合政治宣传而写,用眼见或经历的真实的人生经验叙事。45年后余华写的是中国土地上的变革风云发出的慨叹,福贵把活着总结为熬着。

第二,赵树理用的“我们”的群体视角和立场,展现的矛盾。余华在《活着》中的福贵是疏离于时代背景,彰显个人苦难意识的角度出发。两人的预设读者群体,也因此不同。

第三,赵树理打磨小说语言贴近农民式口语,形象、准确表达真实生活,从民间评书小说中获得启发。余华借用传统叙述加入现代技巧的民间语言风格。

一个写于1946年的福贵,一个写于1991年的福贵,两个福贵似乎在相差无几的年代,但两位福贵的创造者却生活在两个时代,对于普通读者,很难思考到两个福贵的失控交错的背后逻辑,跟着张莉老师的寻幽探密,探究两部作品有豁然开朗之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还应当查阅一些作者资料、结合专家的指导细读,是时间成本低且最高效的进步方式。

正如张莉老师在自序中写道:“今天的我,越来越喜爱重读,也越来越流连于百年中国故事中的薪火,越来越喜欢从那些历史中的文本去体察新的美语愉悦,进而重新认识我们当下的文学生活。”

写在最后:

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是小说读者。在所有类型的出版中,小说无疑是受众最广的一种。有人经常质疑:读的书都忘了,到底读书有什么意义?

这里不想提爽文小说,只说经典文学小说,只有逐字细读,了解作者背景,做一些基本的小说背景常识搜集,阅读小说也成为人们去理解生活或社会的一种方式。

作者:荣荣—

用每本书探索一个根本问题——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