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诸子与诸国读后感精选

诸子与诸国读后感精选

《诸子与诸国》是一本由张经纬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诸子与诸国》读后感(一):扶墙与推墙的思想激荡

扶墙与推墙,是张经纬对诸子百家思想分野的一个形象概括。

在作者看来,如果把东周时代的社会变迁过程想象为“一堵向东出现倾斜的高墙”,儒家和墨家属于扶墙者,杨朱属于放弃、逃离者,黄老决定孤注一掷,老庄选择寻找后路,法家则成了寻求打破不安局面的推墙者。

那么,东周社会变迁的高墙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妨看一下童书业在《春秋史》中的四点概括:一是种族的混合和华族的成立;二是中国疆域的扩大;三是社会经济和学术思想的转变;四是统一局面的酝酿。同时,童书业认为西周和春秋是个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时代。这时代的思想,是由神本的宗教进化到人本的哲学;同时各项学术也都渐渐脱离宗教的势力而独立。再看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将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上古史的“化成时代”,为中古史秦汉的“极盛时代”作了铺垫。

在这种社会背景中,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轮番出镜,社会持续动荡不安,而思想界的百家争鸣则奠定了中国文化原点的若干肯綮所在。在汗牛充栋的春秋战国史和诸子百家观战论述中,张经纬把握住乱世中人群迁移的六次浪潮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思想进步带来的影响,在分述各诸侯国兴衰历程的过程中,试图挖掘出诸子百家的思想根源所在,找到那一股股源头的活水。

人群流动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是很多学人关注的焦点。李怀印在《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一书中,认为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国家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其中第一个阶段就是商朝和西周时期(前1600—前770),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这为东周时期诸子百家在诸侯割据中集体发声,奠定了基础。

对于百家争鸣的观点异同,作者引入对战争的态度、实现目标的方式、对国家的定位、对增税的态度等现代学术研究的维度,以建模的模式,力图在其设定的框范中,把握住诸子百家观点的本质。且看以下表格:

通过这几个表格,作者寻找着数学方面的联系,认为“诸子百家哲学本质上都是对当朝时时局的认知与回应;从体系上分,并不庞杂,不外乎上述八种逻辑结构。”由此,作者分析出了诸子百家哲学观战背后若隐若现的政治和经济意图,并得出结论:“诸子百家不论何者,其试图回应的议题,都可以归纳为:对东周以来西部人群向东迁移所造成诸侯国疆域、国内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究竟是接受现状,还是恢复原状,甚至随势而变,都是诸子尝试对眼前境况给出的方案和期许。”

结论看似很普通,谈不到石破天惊的洞见,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的分析方法,用数学工具对政治、经济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诸子百家思想的根源和异同,把近3000年前华夏大地上那场诸子与诸国的大合唱,理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谱子来。

新意在兹,探索在兹,思考在兹。这是《诸子与诸国》的价值所在。

走笔至起,想起1991年的电视剧《淮阴侯韩信》主题歌的几句词,是号称“巴蜀怪才”的魏明伦所写:“亮煌煌几页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将,野茫茫十面埋伏。山埋伏,水埋伏,将军战术传千古,传千古。”这段词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竞相争鸣的诸子百家身上,也十分恰切。在战争硝烟中,思想的交锋让那页史书增添了堂皇的亮色,中国原创的思想千古流传,绵延不息。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如灿烂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诸子与诸国》读后感(二):诉诸历史,还应为学日增

中国历史对于先秦时代的关注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一方面得益于这些距今几千年前的历史左右着后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等领域的方向,有些内容可直接溯源于此,从中找到佐证、出处以及来源,有的虽无直接关系,但在研究有关跨朝代的问题时往往能够从中发掘出经验与参考,从而为整体客观的研究历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资料(统称先秦典籍)虽然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特别是近现代的考古挖掘以及资料整理能力的提升,已然较之前杂乱无序的状态截然不同,但由于依旧受制于某些客观因素,导致在某些领域依旧不甚明确或者明朗,这就造成了研究与解读上的差异性,出于尊重历史的考量,在符合历史资料内容的前提下,各种假设与推断都是值得肯定的,从而造就了关于这一时期辉煌灿烂但又亟待印证的大量研究成果。能够将研究视角放在这一时期,以诸子与诸国作为研究主题,说明了作者张经纬先生对于这一题材所涉及的力度与能力,在力求打通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演变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对于相关资料的理解,从而推导出涉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有关论断。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书冠以诸子与诸国,副标题为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虽然在内容和篇幅上涉及到儒、墨、法、道等等这样的流派与贤者,但范围较之于《诸子百家》、《二十二子》等等这样的典籍,本书所涉及到的仅仅是层面上较小的范围,由于诸子思想繁多且代表人物较多,本书不可能尽数采纳并概述,所以抽离其中几个较为关键的点加以佐证,体现了作者“小诸子”的理解角度。关于诸国也是如此,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由于这一时期存在的诸国颇多,本书选择的也是几个处于重要地位且颇具影响力的国家(大国、强国),并根据国别情况分篇章写,有着像《左传》、《战国策》等等这样的典籍佐证,也是体现了一个“小诸国”的理解。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应该是主要针对于诸子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源于政治、经济等等这样的物质基础,更多的是建立在诸国的演变发展上,所以两者联系程度又始终围绕着先秦时期的历史来铺展开来的。所以本书从题目上来看,要对准的应当是诸子与诸国的关系,如果单纯的论述这两者很容易,但要细致深入的解读并从中总结出二者的关系还是需要下一定功夫,也考验着作者的历史功底与治学态度。

“西周第一”内的这些篇章都是作者从其所作的另一本《四夷居中国》章节中概括出来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虽然为避免重复没有引述内容太多,但过于简单的概括对于那些不曾读过《四夷居中国》的读者而言是不友好的,由于这里面的每一篇章内容都很少,所以涉及到的点有些轻描淡写,造成了观点的不明确以及偏颇之处,就比如平王东迁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周与商的关系问题,西周的衰落等等这些标志性事件,叙述的过于简单且列举出的观点单一,给人直观的感觉是对于这些问题阐述苍白无力,没有考量到多方面以及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有些表象的事件并不能代表问题的根源,例如马匹的问题被几次提及,这其实就是一个表象问题,仅仅代表的是战略物资方面,而不是能够直接与西周兴衰这样大问题直接画上等号的关系,上述的例子旨在说明有些问题是需要加以分析才能总结与判断,这一章的问题就在于将《四夷居中国》那本书的内容直接摘抄了过来,对于小标题的解释有些含糊并且意义不清,其实对于整部书而言,这里面完全没有必要分开说,周朝的兴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引章、选取一个主题加以长篇论述,考虑分割的后果只能造成内容的割裂与单薄。

关于从第二章开始的内容主要以诸国的发展为主,在史料的印证下,也有着国别史一样的分章,在展开叙述的过程中,齐、楚、晋、郑、秦等等这样的国家发展有些粗线条的梳理与归纳,对于一些熟读相关典籍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重新盘点这些国别史并借助作者的论述角度能够看清楚一国内外的林林总总,个别章节中间夹杂着对于当时诸子以及所代表思想的解释,也可以理解为是两者能够产生联系的地方,有一章是单独关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实儒家在当时的发展程度较之其他诸子也不是傲视群雄或者鹤立独群的那种,只是后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影响远超过之前许多,其他诸子所代表的流派一样可以摆在书中单独成章,并不需要孤立零散的分在每一个个国家中。而关于诸子集中的部分则体现在了本书的后五分之一,所占篇幅较于前面诸国的比重不是很多,几乎少得可怜,其中孔子的内容颇多。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还是准备的内容上不是很充实,对于诸子的论述过少,最大的问题是使读者不能够明白子与国、人与国所有着何种本质上和深层次上的关系,思想的起源究竟是源于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作者给读者进行解答,尽管不能列举出诸如法、墨、道、儒等等全部理论观点,但这些观点通过诸子通过游说普及、参政议政等等方式所造成的影响(是直接或间接要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影响)还是要交待清楚的,一种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或许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复杂性,但依旧能够借助政治、经济社会的进步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对于主要流派的解读是必要的,否则背着诸子的大名但在内容上出现不相匹配的情况则也是不可取的。

治学的道路是漫长的,是需要一位致力于研究这项领域的学者孜孜不倦的耕耘,深入细致的研究要胜过泛泛之谈的概括,最近在读邓小南教授的《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感受颇深,对于宋代官僚运作体制的深入解读,使得这本书的质感十足,内容详实,观点突出,不愧为是宋史领域内的经典佳作,《宋》的成功不在于对宋史大轮廓的铺开陈述,而是将研究视角对准了特定题材、尤其是涉及到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大量历史资料提出了富有深度的观点,可以堪称是典范。学术学问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不断深入的探索与挖掘。相信通过经年累月的沉淀,张经纬先生能够在研究历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超越自身。

《诸子与诸国》读后感(三):时代浪潮里演变的思想——《诸子与诸国》书评

时代浪潮里演变的思想——《诸子与诸国》书评

作者张经纬因在博物馆工作,所以可见其对历史的掌握程度很深,这本书的撰写也突破了微观层面叙述历史故事的局限,能够高屋建瓴地站在宏观层面重现东周国家演进的动态历程。

这也就提高了对读者的要求,如果对于历史,尤其东周那段历史不熟悉,看这本书会比较吃力。但是,作为小白也不要紧,就像笔者我其实也缺少历史知识的积累,所以一开始看起来云里雾里,但是当我也从书的宏观结构去把握,重新梳理的时候,就会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书名叫《诸子与诸国》,但是书籍的结构是先谈东周诸国的社会变迁,人群迁移,再讨论诸子百家的哲思。其实从这样的格局排布来看,作者正是希望通过呈现诸国的社会变迁历程,来梳理诸子思想的发展脉络,也呼应了书籍的副标题——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因此,对中国古代思想,或者说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的探讨才是本书的重中之重。

东方文明也是一整个由西向东不断迁移和称霸的过程。

按时间顺序来排列诸国:最初,周人通过拥有的经济特权,使其也发展了政治和军事力量,压倒性地推翻了商朝,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建立西周。周幽王之死,预示着西周的衰落;前770年,“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始。

周、郑东扩也掀起了第一波人口迁移浪潮。

周人东迁的过程中,郑、晋、秦、楚和齐国开始不断蓄力。其中,晋国东扩推动了第二波人口迁移。但是齐桓公的称霸阻止了晋国的发展,也使得齐国由弱变强。不得不提的是,这离不开谋士管仲的治国策略,但是,前645年,两年后(前643年),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齐国面临五子争位,走向衰落。同时,这种国家的走势也侧面反映出思想的重要性,不仅对于个体,而且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

随后,吴楚争霸,吴越争霸,以及吴与中原诸国之争,到达了第三波人口迁移浪潮的最高峰。

“面对如潮的人口迁移和国家重组”,人们不得不思考在有限的社会产出下如何应对永远不期而至的外敌迫境,又如何在守成还是革新之间取得平衡,带着这样的思考,作者为我们梳理了子贡及其导师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

身处动荡之世,还能心系国家的思想家本身就非常值得尊敬和敬佩。其中,最具表率的便是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孔大圣人,孔子。他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一直坚持政治抱负,周游列国,不断发展思想,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对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他心中的“理想国”。这可是先于柏拉图一百多年的“理想国”,是吸取了夏商之精华的周代制度,是《礼记》中所谓的“小康”。这种美好的社会倚赖于执政者推行的制度保障,而这制度的核心便是“礼”,能够实施“礼”的人,才能具备“仁”的品德,才能被称之为“仁人”。“礼”的思想,涉及天下苍生,既包括江山社稷,还包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建立在国家层面上,成为一种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孟子进一步提出可操作话的“仁政”思想。但是,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即国家要强盛,才能更有实力地建设好社会,完善好制度。随后的墨子便提倡“兼爱”“非攻”,相亲相爱,不相攻伐才能避免战争带来的不必要的劳命伤财的损耗。强国之策,一定是开源节流,被动地节省开支不能带来发展,因此顺势而为,顺应人口迁移潮流的趋势,让“老庄”派的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这些思想的演变,既为当时的动荡社会提供了治国的策略,同时亦受到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诸子百家的哲学思辨离不开人口迁移的浪潮。思想与时代从来不可分割,而是相生相伴的结合体。这也为我们当下的社会建设,为我们当代的世人提供了哲学思考,思想的影响绵延不绝,思想的演变离不开社会背景,每一个世人,你我这样渺小的个体也不能脱离社会。我们时常也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个体的社会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