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近经典读后感1000字

走近经典读后感1000字

《走近经典》是一本由廖可斌著作,孔学堂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近经典》读后感(一):学术性、普及性和趣味性并存的好书

这本书是廖可斌教授的课堂讲义,讲了十八篇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作者的选文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篇,许多选本一般楚辞类的,都会选《离骚》,但作者选了《山鬼》。在阅读时,我被作者带到了山鬼祭祀的情境中,引人入胜。作者不是一字一句地翻译释读,而是从文章的背景、历史文化场景等着手,把读者引进去,很好读,把一些本应是学术的论述讲得很生动有趣。

另外一篇印象深刻的是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作者把苏轼和他妻子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得凄美,感人肺腑。

《窦娥冤》一篇,作者着重讨论了“埋怨天地”这一主题,这方面学术性稍强。但也是说得极有趣。

总之,《走近经典——古代文学名篇十八讲》是一部学术性、普及性和趣味性的好书。

《走近经典》读后感(二):十分适合学习阅读的古代文学讲义

孔学堂书局出版的廖可斌教授的走进经典系列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装订也十分精美。内容上,这本书记录了廖可斌教授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心得,作为讲义结晶,它读起来十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里面还有很多对经典的学习方法和背景介绍,如在《山鬼》篇中不仅讲了对楚辞的理解方法,同时还科普了屈原研究的相关知识,思路清晰易懂。这本书在经典剖析中穿插古代文学的专业知识,显得专业而丰富有趣。像王安石《明妃曲》不仅对这首诗进行了独特视角的解读,它还回答了中国古代咏史诗的地位和特殊意义,提高了读者的知识水平和阅读体验。又还有对柳永《望海潮》的解读中涉及了诗歌和音乐的问题。柳永是有名的音乐家同时创作了大量慢词,他的作品可以唱,但是有的古诗词不具有音乐性,这要根据作品具体情况来判断。 总而言之,廖可斌教授的走进经典——古代文学名篇十八讲一方面适合喜欢古代文学的普通读者,从更加生动有趣又不乏理论素养角度去深入了解学习。另一方面它对中文系学生,或其他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也能开拓眼界,丰富认识,训练文学思维,提高文学鉴赏力。这本书的版型纸质也很不错,适合阅读。

《走近经典》读后感(三):《走进经典——古代文学名篇十八讲》读书笔记

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古典文学名作汗牛充栋,每一部流传至今的文章都可称之为经典之作。诚如廖可斌教授所言,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涉及了历史、社会、人生的核心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有深刻的见解,这些东西不会过时,所以它有广泛的适应性。现存的各类经典名作,自然是我们都应该了解和品味的,但由于其数量之庞杂、层次之多元、内容之深浅等多不相同,因而想要全面、准确的管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实在过于艰难。故推荐其中部分经典供后人品味,实大有必要。 廖可斌教授的这本专著,是其依据北大课堂讲义整理所得,文章重点评析了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十八篇名作,对我们理解古代、走进传统,领略文化经典提供了契机。本书的主体部分,以各篇文章为线索,包含了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赏析等内容,形成本书的主体框架。廖教授对文章的分析理解,鞭辟入里,见解独到,读起来轻松畅快,这和一般专著的深涩难懂大相径庭。十八篇名作,因有的被选入以前的课本,故阅读时多有亲近之感。至于一些从未接触过的名篇,也无关紧要,通过阅读本书的赏析部分,对其至少也能理解一二。个人以为,廖教授的这本专著,既为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分析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名作的范例,也为我们这类门外汉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走进国学经典的机会,理应大力推广之。同时,在导言和附录中提到的一些经验、方法,也值得读者们细细地品味。 当然,笔者以为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的编写可以略有改进。如是否可以按照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抑或是根据题材(如诗歌、赋、词、曲)的顺序,可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规律性发展的了解,岂不更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