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来世》读后感1000字

《来世》读后感1000字

《来世》是一本由[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世》读后感(一):翻译部分存在的问题

书整体翻译还算不错,有一些历史史料的注释问题,是受到国内非洲史学和非洲文学水平低下所影响。

例如,译注的地名基本上都需要加一个“现xx的xx地方”,因为坦桑尼亚并不存在于当时历史概念中。

比较明显地是第325页,翻译为“伊利亚斯的父母亲眼看见了坦桑尼亚的独立”。这句话明显翻译有误,因为坦桑尼亚不是独立形成的,英文原文为 In 1963, two years after Independence, which both his parents lived to see, Ilyas was awarded a scholarship by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o spend a year in Bonn learning advanced broadcasting techniques. 这里应该翻译为“坦噶尼喀的独立”。

其实,上述问题都属于一类问题,即译者可能并不知道坦噶尼喀与坦桑尼亚的区别在何处。这个问题不是译者问题,是国内整体水平问题。

《来世》读后感(二):来世

原来德国在非洲打了半个世纪呀。训练了一批非洲人队伍,起名:阿斯卡利军。恶名在外的一支军队。非洲有太多孤儿了,父母不是被杀死就是饿死,还有各种传染病,最厉害的就是痢疾。

古尔纳的《来世》里面几乎每个人都是孤儿,但每个人都活下来了,还有了爱情,家庭。战乱中,大家依然很善良,包括德国军官,男主能活下来全靠陌生人的善意。女主也是,虽然也有恶人恶事,但依然靠着一些人的善意活下来了。

20世纪前半叶,非洲人活下来可真不容易。各个殖民地都要维护自己的地盘,都觉着可以是自己的,不仅需要上前线作战牺牲,就是在家也经常整个村庄就被烧杀抢掠。

结局还不错,至少下一代可以接受教育,有个体面的工作。

里面有个小伙子,主动参军,成了阿斯卡利军。一战德国战败后,被俘。英国人把阿斯卡利军都释放了。但他依然跑到了德国,支持德国收复非洲,但因为爱上了一位德国雅利安姑娘被抓进了集中营,罪名是:破坏了雅利安血统。最后死在了集中营,他的儿子跟着他进了集中营,父子俩都死了。

古尔纳的五本小说,感觉最好看的还是《最后的礼物》。五本小说讲述的故事都差不多。殖民主义把非洲搞成一团糟,直到现在依然一团糟。

《来世》读后感(三):任一颗怀旧的心体面地被剥落

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爆冷作家,国内没有什么能够了解到他的文献。所以对他的认识可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在没有任何视角时去补充经验。读完《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时,大概摸到了他的风格,只觉冗长乏味,局限在扭捏的个人情感里,无法产生共鸣,闭缩得太明显。这类是我不喜欢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盘踞在我的想象之内,却又无法感同身受的表达。开拓性的意境才更吸引我。

《来世》是我阅读的古尔纳的第三部作品,与《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像是完全不一的叙述风格,使我对这位诺奖作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不是以为他的写作尚且局限在“异乡人”“身份认同”“种族”等类类如此单调的主题概括上并停留。只有找不到某个具体的词汇去概括一部作品,而需要去切身体验更宏大开阔的境界时,这部作品于我而言才是真正值得的“文学”。读完《来世》后,确实稍有这样的感受了。

After lives.

这是更关于“命运”的故事。和一位厉害的爱文学的朋友讨论,他说起“命运”与“宿命”的不同。我当即也意会到了,二者的区别。“命运”,像是一条漫长的绳,被自然或秩序定下的“相似性”“相关性”勒索,延展在看似彼此独立的生命的缝隙之间。这些个命运锁定的是“集体”。集体里的个体凝望着似曾相识的过去,在可悲的无法更改的历史里寻找生存空间、或索然接力命运之绳。

而“宿命”实际是关于个体。对宿命的讲述可能更着眼于一种当下的境况,而这场讲述便终结在个体的陨落时。“宿命”是延展不了的某一时刻、某一个“点”,他的宿命的结局是毁灭,彻底性的毁灭,所以可能会更让孤独寂寞的人感到悲哀,更让困境显现,让沉思者丧智,让多情者忘爱,让反抗者软弱,让纵欲者失心,让生者向死,让死者弥散。更“现代性”意味些。

“宿命”与“命运”之间,我还是更喜欢后者。“宿命”欲怀旧却被拒绝,而“命运”被迫怀旧。命运的的背后是一些亘古不变却也万劫不复的存在。可能这样也是更打动我的点吧。

《来世》中人人的命运,是轮回的闭口不言的缄默,是重生的战争岁月的挣扎,是萦回不迭的离别,是过去、现世与来生都逃脱不开的对一段段记忆与故人的追溯,在一处闭缩的生存空间里失落地开拓命运,终于也只有“永恒的回归”。

《来世》的故事置于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殖民统治与战争的背景之下。我们与他生存在完全不相似的文化与历史之中,说起“殖民”“流亡”,都是概念中的印象。我们怎么能做到与作品产生共鸣,如何能够真的感同身受?如果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去体会主人公的情感,那所谓的“异乡人”“局外人”,是不是古尔纳作品里的人我不知道,反正我这个读者是妥妥的局外人。所以《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但是《来世》明显弱化了这些私密的情感,文学视野开拓了。就像《百年孤独》,难道我们这种普通读者就了解拉美的历史和文化吗?当然不,那为何马尔克斯笔下的文学世界就如此自然地渗进了我的阅读偏好当中呢,因为他没有强行输出一些普通人不必体会的情。一种情感用“挤进来”的方式被人接受,无疑是最痛苦的。

简要梳理一下人物。全文用最长篇幅叙述的人物应该是哈姆扎,讲述了他在战争岁月睹尽残忍、饱受虐待的全过程,以及受伤回归后如何为商人纳瑟尔所用、如何与哈利法结识、如何与阿菲娅相爱并生下一子的经历。

但明显他并不是唯一的主人公,他的经历与哈利法等双线并行,后来行走的痕迹返回,去追本溯源,与哈利法等人相交在一起。

一处是不问战火喧嚣的土地,住着淳朴善良的哈利法、头脑精算的商人纳瑟尔、刻薄也虔诚的信徒阿莎、命运多舛的女孩儿阿菲娅。一处是饱受战火摧残的沙场,漂泊着失去弟弟的在人性与兽性间痛苦挣扎的中尉长官、残酷暴虐的冷血士官长、用妄自尊大的鲁莽试图超越自身“低贱”性的一帮阿斯卡利,还有沉默、孤独的哈姆扎。还有被平静的土地牵挂却投身于血性的、不知在何处的伊利亚斯。

始终不在场的伊利亚斯,时不时地被故土的人们提及。人们始终在离别和回归中辗转。伊利亚斯少时离家,十年后重归,并找到了素未谋面的妹妹阿菲娅,将她从奴隶命中解救,却又在阿菲娅认识到“家”是什么的时候,他朝战场奔赴,不顾同胞的质疑毅然选择为德国人战斗。

整篇小说除了开头,一直都只有伊利亚斯经历的空白,而他的家人和朋友仍寄希望去填补这段未知的人生。伊利亚斯的战场人生终于被另一位小伊利亚斯寻找到了。伊利亚斯的经历非常富有象征意味。因为他冲破了古尔纳作品里那群“难民”“异乡人”的怪圈,且先不顾他最后的选择的是非对错,总之,他超越了自己的身份障碍,超越了集体记忆带来的禁锢,走向了一个真正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的人生。

无论如何,有人深爱他,愿意陪他赴死。他不会因跨越种族的婚姻而备受歧视,不会试图掩盖那些明明不属于自己却被历史强割在自己面容的痕迹,不会努力挣脱一场被建构的记忆,而只为自己生,为自己敬仰的舍身,与爱过自己的赴死。

小伊利亚斯的命名,饱含妹妹阿菲娅对哥哥的纪念。小伊利亚斯寻找到了伊利亚斯经历过的年岁。文学作品中的重名者总是蕴含一种轮回不去的命运,但是我的感受,伊利亚斯与伊利亚斯之间,并未轮回,小伊利亚斯以一种体面地怀旧的方式,使我多看到了一丝希望。关乎生存的希望,关乎解开命运之绳的希望。

生命之后、生命的彼岸,失落的人永远望不到边际,在没有边际的生命之河里,一次次地挣扎,又一次次地跌落。我们当然无法切身体会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如何在压迫里苟活,但他们对爱的渴望,他们对过去的凝望、对一个不在场亲人的寻找,都是散在人间的爱,这些爱,我们总能共同感受的。爱是人间相通的主题。

最后一提,我很喜欢临近结尾的最后几页,“时间”成为了叙述主体,羊皮纸上书写的历史被逐字逐句摘出,归还给那家人曾经的牵挂无比而等待无边的岁月。

能够体面地怀旧,大概就是这些人永恒且轮回的夙愿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