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摘抄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摘抄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是一本由史蒂文·利维(Steven Levy)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57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一):Facebook:从非死不可到商业帝国,再到危机渡劫

2016年本科刚毕业那会,我在某互联网公司从事内容运营的工作,运营的产品是一个母婴社交APP。据说,CEO创立这个APP的起因是他的太太在孕期的交流欲望特别强,而作为丈夫的他并不能如她心意地一一回应。这可以算是社交网站巨头——Facebook创立初衷其中的母婴垂直领域需求。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Facebook的创立到完善、增长到强大、危机到转折。作者史蒂文·利维历时三年,多次直接采访扎克伯格及其他公司3000余位员工,更是从2006年3月,因为《新闻周刊》记者的身份,第一次与马克见面,之后不间断地关注及交流,尽可能还原一个社交产品商业帝国的全貌。

英国mini电视剧《黑镜》其中一集讲述因晚上开车看了一眼手机,而让未婚妻死于车祸的男主角,不惜用犯罪押人质的做法找到社交巨头公司的CEO,只为问其为什么要让这个社交APP不断地吸引人花时间浏览。CEO真诚地表示,他最初确实是想要用APP链接世界,后来公司做大了,那些人(运营APP的员工)就以数据为导向,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花更多时间用APP。

Facebook,包括其他互联网产品多数的商业模式都是依靠流量、通过广告达到广告客户的KPI。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地将一个个用户当作一个个“数据载体”,根据用户在产品内的操作,在用户账户上打上对应的标签,作为售卖广告的

本书中也提到,能从Facebook的价值挫折中汲取的两条教训分别是:第一,公司宣称的价值观与其实际奉行的价值观必须一致;第二,公司的价值观必须超越金钱,而建立在更高的使命感之上。不能摒弃赖以成功的理念。

美国前熟悉数据科学家DJ·PATIL说:企业的目标不应该是完美的发现,而应该是合理的预见。这也和前一段的想法一致,是在以非企业运营者及所有者的角度去评价它。不过,在一个公司壮大之后,该如何平衡企业初心和利益驱动?如何保证公司人员都可以与企业初心拉成一条线?这些或将是未来人类互联网文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二):从四面八方走进Facebook

这本书很深到手也很震撼。因为中国是禁用Facebook的,所以我一度对Facebook很是好奇,但没想到若干年后,当我开始一页页的走进facebook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神话的商场沉浮。而随着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事件后,Facebook给我们的印象也不再是追求自由和美好、开放的社交平台,更多的是追求广告和利益的商业组织。

关于Facebook研究的书不多,之前有一位记者出过一本《Facebook效应》曾像《乔布斯传》一样在业界引起轰动,这本书相比《Facebook效应》内容更加详实,并且是官方授权即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获得了受访者的同意,甚至有些采访是受到了扎克伯格的唯一邀请。除了对扎克伯格的访问外,作者还在几年间走访了Facebook的不少前员工和现任员工,对Facebook企业的发展、运营模式的变化、商业模式和逻辑的创新还有引起争议的事件等等环节进行了梳理。

除此之外,本书的参考文献也是相当的多,足见美国记者写作的研究者状态。我看过了几本美国记者写的书,一般都是对大人物或者大事件的深挖和细究,与我们在新闻媒体上知道的简单报道或片面性报道不同,记者的书籍中,往往能跟中立的给我们展现真实的事件面貌,态度非常中立。比如这本书,不会因为Facebook的商业帝国,就一味地吹捧,也不会因为一些不利事件就一位踩扁,也这是这样“还原”的写作才更接近真实。相比国内貌似记者写书的情况比较少,这大概也是美国普利策奖流行和地位较高的原因吧。

这本书中非常详尽了介绍了Facebook从创业之初至今的发展变化,内容涉及了各个方面,包括产品功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经常备受争议的收购和隐私问题。同时还有扎克伯格自己的成长变化,从最开始的不善言辞到后来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社交场所和演讲,比起打领带更喜欢在衣柜里放十几件一样的T恤衫,这样不用发愁每天穿什么。扎克伯格在后来还给自己制定了颇受关注的每年计划:吃素、吃肉必须自己杀、每2周读一本书、学中文等等,就这份自律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做到。

在商场上,Facebook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竞争对手,要面对自己乐观决策带来的悲观效果,又或者要因为隐私问题面临各种官司。又因为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在内容审核问题上从一开始的追求自由慢慢的开始增加越来越多的内容审核人员,加大的筛查力度。比起广告植入带来的负面印象,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Facebook的推送机制让人民觉得它在选举过程中操纵了人民的政治见解。Facebook从一个自由国度,变成商业帝国,而今他备受吹捧的自由和用户增长,使得他演变成了权利家。人民甚至开始反对Facebook。抵制Facebook操纵自己的知识习惯和消费方式。

这本书并没有给问题以答案,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尽可能接近真相的结果。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见到巨大社交网络公司的运作方式之后,选择自己的互联网角色和定位。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三):值得三刷

花了一个月,把这信息夯实的书读了两遍,断断续续,感慨万千。书中内容比预期的要坦诚而有价值的多。

作者是从2006年跟踪报道脸书至今的一名科技记者,从扎克本人、朋友到上百名员工、开发者的300多场采访,尝试呈现一个真实的脸书,并剖析它遭到社会和各国政府如此诟病的内因。

一家私营公司的行动纲领,一定跟创始人的真实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不论对外如何包装。

扎克伯格从小是一个绝对的极客,迷恋编程和网络游戏,19岁创业起,他只信仰两件事:创造一款能连接全球的社区游戏;用技术提高效率。其他的,都不在关注里。

直到2017年脸书遭全球唾骂,也就是他34岁时,才开始涉猎史蒂芬平克这类人文伦理领域的书籍、踏上公路旅行,尝试着理解脸书对世界的意义和它必须承担的责任。

而在此前十五年里,脸书一直只在他信仰的那两件事下迅猛发展:

1. 连接全球,就意味着用一切手段促进用户增长。

为此,可以默认开发者无限获取甚至倒卖用户数据,8700万用户隐私落入剑桥分析之手,而类似大规模从脸书套取数据的组织,至少还有40个。

为此,可以容忍虚假信息和阴谋论在平台畅行无阻,成为黑客左右国家大选释放假消息迷惑选民的圣地。

为此,以公益之名全球化,为菲律宾、缅甸、埃及等偏远地区提供免费网络,但只允许登陆脸书等几个非竞争关系的应用。

遗憾的是,脸书在当地甚至没有一个员工,更别提懂当地语言的管理机制了,暴乱和恐怖袭击的信息在平台掩护下得以成行。

脸书的公益团队,架构是放在增长团队之下的。

2. 只迷信技术和数据。

在脸书内部,名校毕业的年轻工程师有绝对的话语权。面对虚假信息的举报,工程师通常以“只占大盘数据及小比例”为由选择忽略。

他们用算法取代人工,给用户推荐热点新闻,算法根据点击量决定用户看到什么,但不会管这些是否为谣言。

而这些精英员工,包括扎克,总认为每个用户都应该有能力去辨别信息真假,不受阴谋论蛊惑,不受诈骗犯欺诈。

道歉很管用,能立刻平息很大一部分公众怒气,扎克越来越习惯主动道歉,但很少有改变,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只是他出了问题后的拖延策略,因为脸书已经强大到用户无法彻底离开的地步。用他的话来说,用户骂归骂,但身体很诚实,我们的数据依旧在增长。

公司制定的文化口号是:快速行动,破除陈规。作者给他又加了半句:快速行动,破除陈规,稍后道歉。

隐私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垄断又成为下一个难题。当参议院询问扎克脸书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时,扎克列举了8个,但他没说其中有4个已经被他收购了。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四):《Facebook》:一个社交app的成长与未来!

提起Facebook你会想到什么?它的中文名字脸书,还是前几年因为《爱情公寓》而诞生的脸盆网,或者是它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以及对他极简穿搭:T恤+蓝色牛仔裤+运动鞋,还有他未毕业的哈佛高校。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他创办Facebook的时候才19岁,年少有为,估计是所有人羡慕的成功要素之一。 其实脸书诞生于2004年的2月4日,相对于1999年2月诞生的QQ,Facebook晚了(2004-1999,#@&%%………悄悄打开计算器)5年,而相对于2003年5月10日诞生的淘宝,大概晚了不到1年。(还是计算器好用~) 之所以最近聊起这个话题,是因为看了这本《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这本书的封面简洁大方,就不在赘述,可以通过这本书的名字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即Facebook从一个社交网站是如何进化成一个商业帝国然后再逐渐被质疑、可能被替代的一个处境。 其实我个人至今也没用过Facebook,只用过国内的一些聊天软件,QQ、微信主要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会试用一些比较小众的聊天软件,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想要了解它的成型过程,以及之前之后整个Facebook的转变经过。因为书名比较长,以下就简称《Facebook》。 首先,不管是Facebook还是任何国家的聊天软件,作为线上通讯app确实是某些孤僻患者的良药,隔着一个手机屏或者电脑屏就可以隔掉一个人的相貌、肤色、地域上的差别,人们可以隔着屏幕对另一个不熟悉的人畅所欲言,通过app分享自己的欢喜和焦虑,这也是facebook或者任何一款聊天App的优势所在,当然,在任何一个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线上聊天中,因为线上聊天的隐蔽性强,也增加了很多“键盘虾”畅所欲言的机会,因为这个方面和本书关联性不强,故此不仔细解释。 回到Facebook,Facebook作为一个线上交友平台,通过网友的分享的动态,让共同特点的人链接在了一起,让更多拥有Facebook的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也是它能演化成商业帝国的基石。 然鹅,这也给了扎克伯格更多的商业选择和更广阔的游戏玩法,比如试图掌握人们的兴趣链接点,这里则要说明一下大数据,大数据可以很快的根据用户的日常推算出他们的常规性格和爱好,Facebook用户虽然在大数据的干预下找到志趣相投的好友,但也仅仅是志趣相投,过多的志趣相投就像365天的白馒头,馒头很香,但每天只吃白馒头呢? 人们会有厌倦和倦怠感。 由于大数据的加工,Facebook用户大量接触到被安排好的其他类似用户,重复性增强而差异性减弱,随之交友的趣味性也别减弱,所以成也大数据败也大数据。另外,另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Facebook将用户注册的信息变现的事实,即用户隐私问题,也可以解释为信任变现,即用户将自己的所有信息交给Facebook,以为Facebook是一个有信用牢固的保险箱,而Facebook却当起了倒爷直接将用户的隐私数据变现,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是Facebook无法回避的问题,至于解决办法,很抱歉,我不是专业领域的人才,这个需要他们自己努力。 整本《Facebook》总共分为三大章,当然,你可不要以为这本书只是薄薄的一小本哦,它是一本大部头,详细的讲述了19岁的小扎以及和Facebook的共同进化史,当然这本书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对Facebook的评价和判断非常的理性和客观,该赞扬的时候赞扬,该反对的时候反对。 另外对于Facebook面对的问题也条理清晰的进行了分析,昔日觉得有趣>赚钱的小札逐渐变成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扎克伯格,很多人难免都会觉得是不是任何“屠龙”勇士在取得胜利后都会变成“龙”,这个我并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而我觉得作者史蒂文·利维写这本《Facebook》并不是嘲讽扎克伯格的功利心以及Facebook往日成绩一去不复返的冷嘲热讽,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阐述一个社交网站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为了一颗歪脖子大树,对网络交友、以及通过个人线上隐私的保护这些无法避免的真实问题来引发人们思考,激励人们去想出新的解决之道,以及给其他线上聊天APP一个好的借鉴意义,也是这本书的初衷之一吧!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读后感(五):一个始于学生宿舍编程项目的商业帝国传奇故事

马克·扎克伯格与比尔·盖茨的成长故事极为相似,他们都是从大学辍学,都痴迷于计算机,而且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2020年,1984年出生的扎克伯格以1017亿美元的净资产(2020年11月)位居全球富豪榜第4位,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如今,其创造的Facebook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月活跃用户高达数十亿。如此年轻却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其产品又对人们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扎克伯格的成长经历和商业哲学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通过2010年的个人传记式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人们对扎克伯格的“创业”故事并不陌生。从哈佛宿舍里搞出来的一个学生项目,短短数年时间,就迅速崛起为一家社交网络巨头公司,听起来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然而,近年来,扎克伯格和他缔造的Facebook却麻烦不断。2018年侵犯用户隐私的剑桥分析公司数据丑闻(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就将Facebook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美国记者史蒂文·利维(Steven Levy)历时3年采访写就的《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Facebook: The Inside Story),可以说是揭示Facebook从一个大学社交网络转变为全球商业巨擘的内幕故事的最新作品。 透过这部扎克伯格亲自接受专访的纪实作品,我们将窥探到其商业帝国快速崛起的秘诀,同时还将引发商业利益与道德孰轻孰重的思考。 书中,作者通过收集大量关于Facebook的访谈材料,不仅讲述了扎克伯格从出生到创办Facebook的故事,以及Facebook如何快速成长的经历,还描述了这家财富疯狂增长的公司今天所面临的窘境,即近年来因隐私泄露、操纵选举、假新闻、仇恨言论等丑闻而深陷泥潭。我们将看到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帝国是如何应对这些新考验的。 与比尔·盖茨的经历如出一辙,扎克伯格成长于美国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从小就自带计算机天才少年的光环。其父亲是牙科医生,对新的牙科技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曾经自学了Atari BASIC(游戏机程序),并且用计算机创建了病人的数据库。 或许是出于遗传,扎克伯格从小就表现出了自己在逻辑上的天赋,数学和科学都是他的强项。在其他小孩拿计算机玩游戏的时候,才10岁的扎克伯格就已经要求父母买C++编程书给他学习编程,并很快就掌握了大学里教的计算机课程。编写软件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这种乐趣甚至远远超过了哈佛的其他课业。在扎克伯格看来,社交网络可以用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社群,人们无须因为某些活动是约定俗成的就强迫自己去参加。多年以后,这个想法变成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即Facebook的存在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开放和互联。 值得一提的是,扎克伯格一家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很注重教育。扎克伯格有一次开玩笑说道:“一个称职的犹太人母亲,会在你拿着99分的试卷回家时,问你为什么没有拿到100分”。在少年扎克伯格表现出对软件编程的浓厚兴趣后,父母就开始为他请家教、报读高中和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18岁的扎克伯格就被哈佛大学录取。 作为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个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Facebook的成功。其中,作者总结出三个最重要的形容词:“固执”“竞争”和“毫不留情”(I would keep stubborn, adding “competitive” and “relentlesss”)。这也是很多商业伙伴和竞争对手对他的评价。 作者发现,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决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倾听高管们的意见,不停地向他们和外人询问他该做什么,但只会去做他想做的事。而对于竞争对手,扎克伯格常用的战略是,找到一家在当前或未来可能构成威胁的公司(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熟人),尝试收购它,如果对方不出售,那就模仿它。 在Facebook的企业文化中,“快速行动,破除陈规”的精神普遍流行至今,成为Facebook的非官方座右铭。自扎克伯格以下,每个人都认为Facebook的优势来自它的速度和冒险精神,慢下来将意味着死亡。这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得以快速成长的精神。但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只关心增长。其前员工坦言,“我们也不太在乎产品的改进或完善。我们只想快速行动,把能够产生我们预期影响的东西推出来,然后继续下去。” 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在推荐序中所指出的,尽管专注于社交网络,但Facebook关注的并不是人,而是不折不扣的数据。对用户来说,不幸的是,Facebook并不能保护其所收集的数据。它会拿这些数据做交易,以获得更好的商业结果。这是 Facebook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也是让它如今深陷泥潭的根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