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1000字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1000字

《像石头一样》是一本由[意] 亚历山德罗·桑纳著作,后浪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0 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一):译后记

注:这是一本无字书,我翻译了作者写的后记,所以“译后记”应作“译·后记”来解读,而非“译后·记”。我就是普通读者。

语言是抽象过的现实,文字是抽象过的语言,诗是抽象过的文字,所以如果说作者桑纳作画的灵感来源是诗的话,那这本书表现的大概就是抽象的抽象的抽象的抽象的现实吧。这时作者在后记中说的“相信双手的感觉”就成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让作为“世界观察者”的自己来诉说本意,而不去相信作为“信息处理器”的自己,因为那样只会被习得的规则束缚。

每个人的对战争的印象一定都千差万别吧,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期间。熟悉军事历史的人可能会联想起战争策略、历史推动意义,喜欢影视作品的人会想起一幕幕恢弘的场面,认识战争幸存者的人可能会对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更深刻的感触。总之,战争复杂到可以有无限的思考角度。我作为普通人对战争的认知大抵是根据影视作品和文字共情而得来的,也就是说我会不自觉的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战争参与者身上,感他/她所感,想他/她所想,以此来获得不同于日常的体验。

但这本书能唤起的感受远不止战争共情这么简单,毕竟表现的是抽象x4的现实。强烈又多变的色彩如同梦境一般,火柴人和黑白的雨点纠缠在一起。残酷、激情、喜悦、忧伤在每一页每一格里都能找到隐约的身影。原来战争是这么自然的现象,是渗透进我们骨骼的一种冲动,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造就了我们此时此刻周围现实的最正常的活动。

因此我理解的石头就是被历史造就又去反观历史,顺便不经意地改变现实的我们自己。我们时静时动,时而被燃烧,时而被抛掷,偶尔还会被利用,但总是在被历史的洪流追逐着。毕竟在人的有限认知里,如果只能给万物划分两大类别,一定是自我和周围世界。我时刻被周围世界冲击着,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挑动周围世界的波澜,能掀起多大浪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此,所有人类都在共同谱写着一篇进行时的历史,历史有起有落,但似乎也有不变的规律,此消彼长,似乎总会从一个点起,从一个点落,就像调色盘上每次都混了太多的颜色,结果永远是灰黑的暗淡色调。

作者,或者说是作者的手,引导着我们跟石头共情,让我们作为石头观赏我们心中上演的战争史,看画面一点一点具象起来,嗅着忧愁的淡香承认自己火热外表下的冰冷。箭羽的簌簌声不一会儿就转成了原子弹声画不同步的巨响,燃烧的火红天空又瞬间沉入海底。在这样自由的感官穿梭中我们竟看完了一整部逻辑完整的历史。

在近期的一篇介绍作者桑纳的报道中(https://www.topipittori.it/it/topipittori/dipingere-con-l’acqua),文字的作者说桑纳热衷水彩是因为水彩“从不按自己的指令行事”。大概这种不可思议的叙事流畅性也是被画具指引的吧。报道中还说桑纳会在用水彩画好后使用手术刀(对,不是刻刀,是手术刀)在纸上刮出痕迹,甚至会把纸划破,在水彩制造出的感伤画面中增添自由与坚实的感觉。

我们、石头和这本书,炽热、冰冷和色彩斑斓,是每个人的人生,也是整个人类的发展,既参与其中又剥离其外,如此循环往复。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二):像壁画一样震撼的无字绘本

“一群人或许殖民火星,同时另一群人在地上用石头相互攻击。”周轶君在《中东死生门》的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看完绘本《像石头一样》突然又想起这句。

对战争感到很无奈,平时都尽量避免这类主题,因为觉得太沉重,可每次看过之后,又觉得应该正视这样的现实,了解身陷其中的人经历的是什么,而不是麻木地无视。

《像石头一样》从一颗石头的掉落开始,讲述人类自远古到现代的战争史。

第一次看严肃题材的绘本,先不说内容,就绘画的精美程度,我觉得完全超值了!作者用大色块和简单的线条呈现画面,虽然是水彩画,但整体非常有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就像刻在石窟里的壁画一样震撼!

整部绘本没有一个字,将叙事完全交给画面,表达人类战争的种种演变和残酷。当人类搬起石头砸向敌人,战争工具和形态就不断在进化,从冷兵器到枪炮,从陆战、海战到空战,从地区战争到世界大战,无休无止。

《像石头一样》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作者不仅从上帝视角描绘宏观的战争,也关注战争中无力的个体。倒在壕沟里的士兵,开往集中营的火车,在隔离网内望着外面世界的孩子……战争的受害者都是活生生的人,而放眼宇宙太空,地球上的任何纷争都显得如此渺小、幼稚。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和平稳定,但隔阂和矛盾仍然存在,隔离墙,核武器,中东难民……人类世界也许从未有一刻不在发生战争吧。

之前买的一部原版绘本《Sea prayer》,讲的是中东难民主题。作者创作的动机来源于2015年的叙利亚难民事件,3岁男孩Alan Kurdi渡海逃难,却被大海吞噬了性命,他的尸体则被冲上海岸。

《像石头一样》也为这个孩子留了一个跨页,他在隔离栏里面,望向海的对岸,不知那里是安全和自由吗?这两本合在一起看,提供了一个现代战争悲剧的两个视角。

说实话,这类聚焦现实的绘本能被人关注到很不容易,可以成功出版就非常有意义了,而《像石头一样》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内容上都很值得一看。

最后,希望世界和平。Love and peace.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三):无穷与人——《像石头一样》书评

这是第一次看这种图画类小说,打开之前不以为然,以为是像幼儿读本一样,不过打发时间;直到真正开始阅读,才开始感受到图像给人的直接而巨大的冲击。

读完这本书已经一天了,最深刻的印象大致有两点:“无穷”与“人”。

无穷的难以辨别的人们

先谈谈无穷。本书讨论人类战争史,大概分为几个部分:火、大海、天空,以及无穷。初看无穷,甚至难以想象它的内容。翻开无穷的第一页,是一排排电视屏幕,上面播放着打斗的画面,而孩童们则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在“无穷”中,没有死亡,没有血腥,只有永恒不灭的争斗,即使不以战争的形式出现。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在战争中,我们渴求和平与安稳,可真正和平时,我们又追求起刺激与新奇。就像一个圆,永远在不断循环。

被碾压被揉捏的肉体

第二点是“人”。在这本书中,作为战争主体的人并不是以常态的人出现的,而是以一根根有动作的线条,随着图像的扩大,人变得愈发渺小,变成混乱人堆中的丝丝细线,有时甚至很难辨认出一个人,直到最后,融入石头一样的人球里,或是在巨人的大手中被碾压揉捻,被扔到远远的天边。在这里,人的意义被抽象化了,很难被称为一个人,倒不如说是人群中的一团肉。身处战争之中,人的全部意义被抹消,人的全部价值被销毁,人不复存在,而变成报告中的一个个数字,尸山中的一具具肉体,或是负重前行的行尸走肉。人不再是人。但是在某个时刻,又会被短暂地具象成人,提醒我们这个生命曾经历过的一切痛苦与喜悦,一切有意义又没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一切或美好或丑恶的东西,都泯灭在战争中了。作为读者,有时也不免忘记这图像中的一条条线所代表的是人,或者在阅读时,很难将书中的形象将现实中的人相对应。这种心理或许正是战争的心理,当我们看待战争时,着实很少将战争中的人当作人,而将重心放在所谓的战争的意义上,可是却忘记了,每一个战争,都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智慧,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乃至于人的全部意义。

具象的人们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便在于,它打破了讨论战争的传统方式。我们传统的讨论战争的形式,是对谁是过错方谁应负责的争论,是对战争残酷与人性之光的对比,是此战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意义。但在这本书中,每一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被抹去了,只单单呈现战争本身,其历史的部分亦只是单纯地展现战争不断改变的形式、扩大的范围,与同样的无意义。这些片段的截取让人的目光仅仅聚焦于战争本身,甚至是放大战争本身。此时,战争的原因、结果与意义都不再重要了。

战争中,一切的意义都不复存在

到最后,镜头拉到了无穷的宇宙,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人的故事又好像是生存在兔子绒毛上的虫子,不那么重要了。

《像石头一样》读后感(四):400幅手绘水彩筑成一部可视化浩瀚史诗

自人类诞生起,战争似乎总是伴随左右。我们作为幸存者,不禁感慨自问:战争的原因何在?回看战争历史,人类技术的发展与之并存——人类战争的独特之处也在于“使用技术”。从最初以手执石互击,到兵刃、大炮、坦克、飞机和原子弹……

屡获大奖的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兼插画家亚历桑德罗·桑纳创作了这样一本书《像石头一样:从远古到现代的人类战争史》,用400余幅纯手绘水彩,带我们以石头的视角审视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战争史。

《像石头一样》共有五大章节,分别是“人”“火”“海”“天”和“无穷”。

故事开始于一块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它停在了两个人中间。

或许为了抢夺资源,或许是滑落的石头破坏了其中一人的所有物,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具体理由,但两个人开始拿起地上的碎石相互攻击。打斗的规模逐渐变大,由两个人变成四个人,四个人变成十个人,最后变成数百人。打斗的工具也由碎石发展为弓箭、战马上使用的长矛还有火把等等。

随着火把的出现,故事也进入到第二章“火”。人类学会如何创造火并保存火之后就拥有了光明、热量,同时也学会了用火锻造钢铁制成武器。

正如神话中所说,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潘多拉魔盒也被投入人间。

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探索从陆地延伸到海洋和天空,战争的足迹也随之而来。

在“海”这一章中,“石头”不再是具象的一块石头,而是幻化成一个意象,它可以指代一个海上小岛,可以指代隐藏在地底的能源……而人类也正是为了追逐这些被指代的事物而互相伤害。

在“海”中,“石头”又变化成引燃“一战”的火药之石,还有“二战”结束之后筑起隔离墙的石头。

在最后一章“无穷”中,视角逐渐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为人与地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这一章中的地球,就是由“石头”演化而来。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

人类战争的独特之处在于技术,而手,是人类技术得以发展的关键,也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差异之一。动物同样会为生存而搏斗,却几乎不会像人类这样大规模杀戮,正是技术让人类战争如此惨烈且具有毁灭性。

《像石头一样》中清楚地描绘了手与技术的关系,多次出现展现出操控性的巨大双手。

然而,书中还有一双与操控一切截然相反的手,也就是作者桑纳的双手。被誉为“水的通灵者”的桑纳,在创作这本《像石头一样》时从不打草稿,直接下笔即成,不再做任何修改。桑纳说:

桑纳用“随兴所至的灵性之手”控诉“意图掌控一切的战争之手”。书中还特意保留了作者的指纹、水痕、画纸裁切等痕迹,让我们体会纯手绘的感觉。

书中还特意保留了作者的指纹、水痕、画纸裁切等痕迹

桑纳也不在书中添加任何文字,没有对话,没有背景介绍,也没有注解。隐约的细节和无限的留白给了我们巨大的空间,用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去完成这个故事,每一位读者的理解都可以成立。

作者运用的多重视角,从单幅独景到跨页场景,时而叠加、合并,时而从不同方向移动、切换,时而旋转、复制。

画面的节奏变化带我们穿越时光,整部作品都像是被历代战争的硝烟所浸染。桑纳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法,带我们进入了一部无声的战争史动画电影之中,让我们站在幸存者的反思位置。

正如书名《像石头一样》所暗示的,石头意象贯穿在正本书中,这块石头的灵感来源于意大利隐逸派代表诗人朱塞培·翁加雷蒂的诗篇《我是一个造物》:

诗中提到的圣米凯莱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战线东区,为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交战区。

而这块被翁加雷蒂凝思的石头,就像是弗洛伊德对爱因斯坦提出的“为什么有战争”的答复:因为人类有向着生命、爱和自我保护的“生命驱动力”,也有向着攻击和毁灭的“死亡驱动力”。

世界上存在着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的“预见者”,也存在着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修斯这样的人——在他们眼中,世界处于“未知”状态。

或许桑纳和翁加雷蒂都像厄庇墨修斯一样,对未来抱持着开放的态度。因为无法预知,才能有各种新的可能。

在《像石头一样》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双手的信任,以自由奔放的“技艺之手”质问将人类带向毁灭的“技术之手”,创作出了这本人类战争历史的独特缩影之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