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向伯利恒跋涉》读后感100字

《向伯利恒跋涉》读后感100字

《向伯利恒跋涉》是一本由琼·狄迪恩(Joan Didio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向伯利恒跋涉》读后感(一):作家之死

时至今日,我想不起来是如何认识Joan Didion的,也许是在哪一本非虚构的合集里,也许是在哪位名人的回忆录里。我搜索她的信息,看到她的照片,一张拍摄于她和丈夫搬离了沿海的Malibu,住进了临近好莱坞的富兰克林大道的时候的照片。新家的周围满是摇滚乐队和治疗团体。一家三人望着镜头,丈夫的眼神严肃警惕,男人习惯性的神情,而女儿大概正好奇着摄像机的构成,只有她眼神沉稳如水,以令人不安的架势让人觉得她超然一切,甚至带着被人所抱怨的“荒谬的趾高气扬”的风格。

当你试图形容她的身体语言——一手夹着香烟,似有似无地举在空中,另一手臂半环身前,轻轻托着,“优雅”是第一时间你能联想到的词汇,当然你并不知道她在思考什么,也决不会把她和“加州之女”这样天真粗浅的自我形容联系起来,更不敢想象这样的女人小时候是如何一头扎进萨克拉门托湍急的河水中的。她的身体似乎是萨克拉门托谷的造物,娇小有力,眼神则更像是八年纽约生活的遗产,藏而不露。

从大学毕业离开加州,一直到1963年,Joan Didion告别纽约,这个她以为自己只会呆上六个月的城市。她声称二十八岁是她“有所领悟的确切时间”:

生活在别处的人,总会有一刻爱上了失去的感觉。当她孑然一身,八十七岁,死在了位于曼哈顿的公寓里,那些她在纽约的电梯、出租车、中国人开的洗衣店落下的泪水,流经万里,最后又汇入到凄冷的东海岸。

肉体的死亡并不重要,想象那些真正的作家死后若有灵魂,一定很乐意把自己的体验写下来,传到人间,其中有的人恐怕高兴坏了。但我怀疑他们的想象力在那时是否够用。

更多时候,作家的死亡关乎读者。我们如何纪念一位去世的作家?从作家去世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声誉彻底不属于自己,变成大多数人关于时间的想象和实践,变成搁在玻璃窗后的钟摆——我们能清楚看见钟摆从最高点摆荡到另一个最高点,从真实的死亡到十年、二十年或一百年的粗劣的复制死亡的时刻。但其余时间,我们并不会特别记起这个去世的人。

我对“别在一位作家死了之后再去看他的书”的言论感到冒犯,替那些作家不值。这和“别在一个人得了诺奖之后再去读他的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间接佐证了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某种程度的死亡。也就是说,作家的死亡并不直指肉体的消亡,它可能是理想的破灭,思维的腐朽,可能是志得意满后再也动不了笔的落寞,总有一个时刻作家已经死去,却绝不是他咽气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喟叹未完成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因为陀氏看上去仍在走上坡路,丝毫没有衰败的影子。

对于Joan Didion和我,肉体的死亡是一个契机,提供了不朽的良机。当她的钟摆抵达最高之处,在短暂而永恒的一秒里,我被纳入这股漩涡,重新回到六十年代和新新闻主义中去,其中有什么必定会留下,加速我的摆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阅读《向伯利恒跋涉》的意义所在。作者或许不得不妥协于这种无序的潮流,而即便是这样,Joan Didion的悲观仍然是节制的,有策略的,她的洞察力和品质(character)不局限于捕捉六十年代的那些“腐朽的木板”,她的触手的的确确碰到了“忒修斯之船”。

她提供的是一种近似于黄昏的视角,当一切已经崩溃,即将进入黑夜,我们依然能在下坠中感到片刻的清醒,像在日落时分打开窗户清清楚楚看得到空气中漂浮的纤尘。

如果说,新新闻主义的非虚构创作是一种铭记和遗忘的双重机制,阅读非虚构作品更是一次有选择的重新想象,你无法抵抗这些糅杂着事实、采访、轶事和个人感受的作品所具有的保留时间本质的魅力。

《向伯利恒跋涉》读后感(二):真实记录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的现状~

文|楚汐

《向伯利恒跋涉》是美国作家、当代美国文化偶像、公认的嬉皮士年代的记录者琼·狄迪恩的成名之作。

书里收录了她在1965-1967年间写给各杂志的20多篇随笔,其中就有同名文章《向伯利恒跋涉》,更有《黄金梦里人》、《约翰·韦恩:一首情歌》、《加州梦》、《论自尊》等名篇,真实记录并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探讨当时的政治与文化、道德与自尊、时代洪流与个人价值等主题现象。

1967年,在纽约某时尚杂志当了十几年编辑的琼·狄迪恩,选择了重新回到旧金山,因为当时的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无法写作,内心被「写作无用」的强烈念头所折磨着,「因为我所认知和理解的世界不复存在,因此无从提笔;如果我还想恢复工作,那就必须妥协于这种无序」。她在旧金山的海特-阿什伯里区度过了一段时光,而当时的那一区是嬉皮运动的发源地。

在她的笔下,当时的嬉皮社区,「青少年们在外游荡,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同长蛇蜕皮;孩童懵懂无知,也无机会了解维系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人们销声匿迹。孩子不知去向。父母人间蒸发。被抛下的人们漫不经心地填写完失踪报告,然后自顾自地继续活下去」…… 这所有的一切折射出来的正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无意义与空虚感。

来源: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

我们知道,二战后的美国迅速崛起,进入一段相对漫长且平稳的安逸生活。随后出现「垮掉的一代」,不满于现实生活的安逸与沉闷,认为追求金钱、汽车和房子等传统生活很世俗;他们一心想要挣脱出来,要反传统,要叛逆,要自由……要的是对身体的绝对控制和精神上的彻底解放。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放弃「体面」的生活,流浪街头,拒绝工作,反战,反种族歧视,群居,摇滚,服用致幻剂,随意性爱……身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分崩离析中。

来源: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

狄迪恩近距离采访了这些嬉皮士们,并将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如实写在非虚构报道名作《向伯利恒跋涉》里,影响至今。

我们在读她的文字时,会惊讶于她的疏离、冷静、客观与理性,没有所谓的道德评判,也不曾对毒品或暴力现象给予深挖……她只是,将这一切完全摊开,暴露在每一个读者面前,不加修饰,却让人读来心生寒意。

网图,侵删

尤其是文章的近结尾处,写到一个五岁女孩苏珊,「妈给她吃迷幻药和皮约特毒碱已经一年了。苏珊说,就像喝醉了一样」。

这一片段也是今时今日最为人所讨论的一个点。毕竟任谁见到这种场景,都会下意识地想要制止,想要做些什么,想要呼吁些什么……但是,狄迪恩什么都没有。她的文字里只有如实的记录,而已。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 (2017)

8.7

2017 / 美国 / 纪录片 / Griffin Dunne / 琼·迪丹 汤姆·布罗考

在2017年的自传性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里,当狄迪恩被问及当年写作这一幕时,「面对一个孩子,嘴上沾着迷幻药的白色粉末时,你在想什么?」

琼·狄迪恩挥动着手臂说,「我的想法,我觉得这是千载难逢(it was gold.);千言万语,只能用这个词概括。如果你是来做一篇报道,你的存在就是为了这样的时刻。无论好坏。」……说完,她垂下了眼睛。

来源: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

本书《向伯利恒跋涉》集结了狄迪恩的20多篇报道文章,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篇同名文章了。最初,我本是带着了解美国嬉皮士文化的心思选读这本书,却在读完后发现自己是彻底迷失在她的文字和思想里;更或是,换种说法,是不自觉地被拉进了一个漩涡里。

漩涡中心没有答案,只有不断回旋的思考,无法寄希望于作者,只能诉诸于自己的理解。

来源: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

-END-

我是楚汐,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向伯利恒跋涉》读后感(三):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伯利恒在何处?

琼·狄迪恩(Joan Didion)在美国是与猫王、披头士、玛丽莲·梦露等名人比肩的“文化偶像”(icon),因《向伯利恒跋涉》一书成名,狄迪恩最早记录了19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和观念面临崩溃,嬉皮士运动兴起的社会现状,在当时的美国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影响至今。这部作品也成为美国非虚构写作的经典之作,被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指定为暑期阅读书目。

2013年,美国政府为琼·狄迪恩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时任总统奥巴马在颁奖词中称:“(琼·狄迪恩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2021年6月,琼·狄迪恩的《向伯利恒跋涉》中文简体版出版。

琼·狄迪恩

《向伯利恒跋涉》 2021年6月出版

加州之女:狄迪恩的伯利恒

为了让五岁的狄迪恩不再吵闹,她的母亲送给她一个笔记本,狄迪恩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她人生的第一篇创作:一个女人,在北极,快被冷死了,此时她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正处于撒哈拉沙漠,即将被热死。

晚年的琼·狄迪恩无法理解年幼的自己,只能从其中朦胧地摸索出其终身对于所谓“极端”的喜好,但无论如何,这是她一生文学创作的开始。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读大四时,狄迪恩参加了《服饰与美容》(Vogue)的征文,夺得头奖,并理所当然地享受了奖品:她作为助理编辑进入这本大名鼎鼎的时尚杂志工作,在20岁出头的时候,只身来到纽约。

狄迪恩终其一身与时尚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写小说非虚构也写好莱坞剧本,她的朋友圈(以及读者)遍布好莱坞,她极简的穿衣风格至今仍被人称颂,她在80多岁的高龄被celine邀请代言,时尚杂志的封面上,年迈的她戴着一幅celine的大墨镜,岁月仅仅雕刻了她的孤高之美——然而狄迪恩当然不止于此。

celine广告

狄迪恩是典型的美国人,人生最畅快的事情之一是下班回家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口可乐——谁要是喝了她的可口可乐,一向安静的她会大为光火。但更准确地说,她是最纯正的加州人,纽约于她而言是一个美妙的他乡。琼·狄迪恩出身于萨克拉门托一个中产家庭,是19世纪西部拓荒者后裔——狄迪恩坚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自称“加州之女”,享受加州的阳光和大海。《向伯利恒跋涉》一书中有整整一个章节都在写她生长的加州,加州是好莱坞所在地,也是美国最活跃和前沿的文化之中心,在《向伯利恒跋涉》成书的年代,加州也正是时代割裂、不安弥漫——嬉皮士运动的第一线。当狄迪恩写下“伯利恒”这个书名时,或许正想着她的加州。

1967年,在时尚杂志担任了十余年编辑的狄迪恩回到加州,去了旧金山的海特艾许伯里区,一个被称为世界嬉皮运动中心的城市,一年后,她的《向伯利恒跋涉》出版,轰动美国。《向伯利恒跋涉》集结了她的20多篇作品,其同名篇章“向伯利恒跋涉”即是对于海特艾许伯里区嬉皮士的非虚构报道,狄迪恩没有遵守美国媒体传统的“客观至上”的逻辑,而是以个人的、文学化的书写描述了她所看到的,这即是著名的新新闻主义运动的精髓:“新新闻主义允许——实际上是要求——用更有想象力的方式来报道,它还允许作者将个人结合进叙事之中。”《向伯利恒跋涉》是这场伟大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在《向伯利恒跋涉》成名之前,她其实也写过不甚成功的小说,“应该是卖了有11册吧”(狄迪恩的处女作《河流奔涌》),而她在《向伯利恒跋涉》之后也进行了各种创作,但显然,她的长项还是在非虚构上,狄迪恩的非虚构写作成就了她写作生涯最辉煌的篇章:《白色专辑》延续《向伯利恒跋涉》的时代书写,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七八十年代涌出聚焦古巴移民的《迈阿密》、关于美国政治的文集《美国小说》、 作为“战地报道”的《萨尔瓦多》……;晚年的《奇想之年》《蓝夜》记述她丧夫丧女的私人苦痛,作为率先被引入国内的狄迪恩作品,是国内读者最熟知的理智却令人心碎的狄迪恩;以及最新出版的Let me Tell You What I Mean ——收录了她早期的非虚构创作。

《向伯利恒跋涉》:再现美国1960年代情绪

《向伯利恒跋涉》一书的背景,正如狄迪恩在全文开头所指出的:“这是1967年的美国。市场稳定,国民生产总值高,多少人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年,本该是充满勇敢希冀与国家愿景的一年。”《向伯利恒跋涉》一书于1968年集结出版,仿佛是对于时代走向的预告一般——又或者她仅仅是捕捉到了声势越加浩荡的反文化运动的先声:马丁·路德·金遇刺,美国各大城市纷纷爆发动乱;美国越南战争战败,嬉皮士运动推上一波高峰;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弹劾,西方民主遭受质疑……

除去“向伯利恒跋涉”这一经典篇目外,本书还收录了其他名篇,狄迪恩同期做了相当多的社会新闻方向的尝试,这些角度各异的篇目,簇拥着“向伯利恒跋涉”,构成了一幅六十年代美国的众生相:“拉斯基同志,美共马列分会”中,经历了麦卡锡主义后的美共马列分会领导人,信仰坚定、经济拮据;“黄金梦里人”中,生活优渥的家庭主妇因婚外情杀夫一案草草了解,情夫春风得意又娶新妻;“这里的吻永不停息”中,“民谣圣女”琼·贝兹天真烂漫,才华横溢,构建自己的理想国度;“荒唐婚姻”中,拉斯维加斯的新人流水般来来往往,婚姻大事戏剧一般,令人啼笑皆非;“我赶不走那只怪物”中,好莱坞电影界风云起伏,前途漫漫……繁华下潜藏着中产生活的危机与即将失序的不安。

与狄迪恩同名的“民谣圣女”琼·贝兹

“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这本是狄迪恩在引言中引用的叶芝的诗句,写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叶芝意识到当时的和平极可能是短暂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五十年仿佛是一个轮回,五十年后的狄迪恩,用她燃耗后的灰烬般热烈又冷寂、疏离又深陷笔锋写下她预言般的忧虑:“我要描述的是更宏观的东西,并不仅仅是几个在额头上佩戴曼陀罗花的孩子……”“伯利恒”原指基督教文化中世界的圣地,中心消失,伯利恒又将在何处?

《向伯利恒跋涉》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狄迪恩,一个思考的、公众的狄迪恩,一个作为美国时代记录者,亲历并“再现1960年代情绪”,发出时代先声的狄迪恩。

个人性创作:“狄迪恩”已然成为了形容词

“个人性”贯穿了狄迪恩一生的创作。《卫报》评论她:“‘狄迪恩’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形容词,‘狄迪恩般的’‘狄迪恩式的’,指代其相关的一切:一位超脱、充满洞见和预知,但却有着脆弱感的女作家,她揭开美国之疮痍,使其活生生地暴露在美国读者们的面前。”

狄迪恩写私人生活,也写时代,但在她的笔下,宏观或者微观,这两者似乎成了同一样东西。她永远保持敏感与理智,她深陷其中又疏离其外,她的笔锋冷淡,却又有着极其灼热的自我——她是优秀的记者,也是专业的作家。在狄迪恩的个人纪录片《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中,记者针对她最出名的《向伯利恒跋涉》一书中的细节向她提问:

“作为一个记者,当你看到那个(五岁的)孩子吸食毒品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狄迪恩说,我很震惊,我想马上打电话叫救护车(狄迪恩的女儿与这个小女孩是同龄人),但是——

纪录片播出了她的“但是”,年逾古稀的狄迪恩停顿了一会儿,她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颤抖着伸出她的手,她说“It’s gold”。

这或许是琼·狄迪恩一生写作最好的注解。

狄迪恩纪录片《中心难再维系》

狄迪恩纪录片《中心难再维系》

狄迪恩纪录片《中心难再维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