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着读后感锦集

活着读后感锦集

《活着》是一本由[英]皮尔斯·保罗·里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读后感(一):摘录一小段这本书的精华

摘录一小段——“早上在寂静的山中醒来,看见四周白雪能的山峰如此雄伟,惊心动魄,令人畏惧一一你会觉得孤独,孤绝于这个世界,但这孤独却是为了感知上帝的存在。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上帝就在那里。我们都感觉到了,从内心深处感知到他。这不是因为我们度诚恭敬、整天祈祷,虽然我们的确接受了宗教学校的教育。不,根本不是那样。在那里,你就是能感觉到上帝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什么叫作上帝之手,并让他引导着自己……当我们的食物耗尽的时候,或是在其他类似的危难时刻,我们对自己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与门徒分享了他的血肉。这于我们是个信号,我们也应该效仿,用血和肉实现彼此间最亲密的交流。正是这个,帮助我们活了下来。我们不希望这件事被拿来借题发挥,不希望再谈论这件事,它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非常私密的。我们在异国他乡时试图用尽可能崇高的精神来描述这件事。现在,面对你们,我的同胞们,我对你们说出了真相”

《活着》读后感(二):活着

这本书写得很吸引人,除了人的名字难记以外。人名难记是我不喜欢南美文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南美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不仅长,而且相似,甚至完全一样。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好几个主角的名字一模一样,能把人搞糊涂,真是让人抓狂的魔幻小说。在这本描写乌拉圭青年灾难生存的书里,虽然主人公的名字不象《百年孤独》那么难记,但顶不住书中人物众多,我还是被弄糊涂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飞机坠毁于安第斯山脉雪山深处。16人经过70天极其艰难的极地生存,终于获救。

就在前几天,读到新闻:在甘肃白银,21名参加超级马拉松赛的选手因遭遇极端天气遇难。我无法想象,在一个官方组织的,理应有充分安全保障的体育赛事中,竟然有这么多超强体质的运动牛人近在咫尺,却无法获救,丧失了生命。和这16位经过漫长而艰苦求生活下来的安第斯山的幸存者相比,这些白银马拉松赛遇难者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些极限马拉松选手遇难的原因,应该是失温。听上去似乎很简单,却是致命的。有一次跑杭州马拉松,比赛线路穿越闹市区,隔几公里便有补水站与医疗救助,当然不会有什么风险。那是个秋天,天气降温,下着小雨。虽然温度比前几天低了一点,但我感觉也不算太冷,就没有穿防雨衣。那天起跑后感觉很好,空气清新而潮湿,小雨淋在身上,凉凉的,消除了身上的汗意。前10公里跑得比平时训练配速快,身体状态很好,浑身上下很轻松。雨渐渐大了起来,到15公里处,经过一个上坡路段,忽然间,我感觉有些头晕。这感觉是来得如此迅速,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要失去意识了。

后来回想起来,我应该是失温了。那天早上吃得不多,雨水让身体迅速失去热量,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身体不适。自那以后,在寒冷天气里跑步,我会穿上防风衣,有时候带几块能量棒。

安第斯山故事中最怂人听闻的情节,是这些幸存者把遇难者的尸体作为食物,靠吃人肉活了下来。这本书花了不少篇幅来讨论解释这种行为。其实如果作者看过一本叫作《洞穴奇案》的书,就不会过分纠结这些幸存者的行为。在那个虚拟的故事里,幸存者吃的是活人。

白银事件发生后,收到一位久未联系朋友的信息。她问我,这么远的比赛,你一定没参加吧。我说,这是超级马拉松,是超强的人才能参加的。她说,还好你没那么强。

生活不易,大家好好活着。

《活着》读后感(三):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1972年的安第斯空难,经媒体报道及改编成电影后,许多人都听说过这场可怕的灾难。机上45名乘客,最后只有16人生还。然而当得知幸存者是在被雪山困住72天后才得救时,与这场灾难联系在一起的是另一个词“安第斯奇迹”。只是“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在面对“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时,英国作家皮尔斯·保罗·里德或许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份——信奉罗马天主教,而被幸存者委员选定为代表,在第二年就完成了这次空难事故的纪实作品《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因为这次幸存事件的“特殊性”,关于安第斯空难的幸存者自已来讲述的报道并不多。由中信见识城邦出版的中文版《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成为难得的详实资料。本书由于经过幸存者委员的授权,可以说是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采访了幸存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及遇难者的家人”,所以全书呈现出非常完整且充满细节的报道。从“老基督徒俱乐部”的介绍开始,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整个事件、每个人物都作过详细的了解,并倾注了感情。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不带主观感情的纪实作品。面对这样的灾难与奇迹,我们都很难不带感情。

全书分别从飞机乘客、搜救队、机组乘员家属三方面去详细记录了这72天以来发生的事情。飞机起飞的背景,飞行员、乘客,还有飞机失事后的搜救行动,心急如焚的家属们,通过三条线的穿插将这些幸存者所经历的70几天详细的复原,“将真相公之于众。”

70多天内,山里发生了什么?“幸存者们首先要求故事不能追求耸人听闻,而要充分展现这场磨难的精神意义。”这场磨难中,有人在坠机时死去,有人死于雪崩,还有人因为受伤而冻死,最后幸存的16名成员,是如何在山里生存的?有极端条件下的争吵吗,有自私者会为了生存而不顾其他成员吗,食品与保暖的衣物如何分配?因为如果不写清楚,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食物,就让其它事情都变得不重要,仅仅留下耸人听闻的“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

关于幸存者的食物,书中作了许多详细的描写。幸存者之所以能在零下30几度的雪地里生存70多天,除了奇迹,食物的补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起食物,那种要坚持下去努力走出来的信念,才是支撑这个奇迹的关键。当两名寻找救援的远征队员来到峡谷的边缘,追着放牛人挥舞着双臂,我们知道这群幸存者终于要得救了。正是这一些细节,让我们如同幸存者一样,在这个安第斯山脉的绝境中随他们的脚印一步步走出困境。

奇迹正是要告诉我们,当陷入绝境时,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幸存者告诉我们,从山里走出去,努力寻找一切能活下去的可能。

《活着》读后感(四):奇迹为何发生?

2021-17《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本书记录的是1972年安第斯空难的事迹。飞机失事后,16人的幸存者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生活了70多天。幸存者们派出两名求救者,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山中走了10天,与外界接触自救成功。此事迹被称作“安第斯奇迹”。 我看完本书后意犹未尽,在B站上找到了记录片《安第斯空难求生记》,在其中幸存者亲自回忆当时的情况。豆瓣阅读上有Xiom翻译的《安第斯的奇迹》,是16人中最富有勇气的费尔南多·帕拉多在2006年57岁时,写下的回忆录。安第斯空难后来被改编为电影《Survive!》(1976年)及《Alive》(1993年)。电影我还没看。 全书采用双线叙事的结构,一共15章。其中第13、14、15章讲获救以后的事。第1、3、5、7、8、10、12章以乘机者和幸存者的视角展开,第2、4、6、9、11章以外部营救者的视角展开。说实话,由于幸存者视角实在太精彩了,而营救者视角越看越没有希望,所以我看营救者章节时,经常忍不住打乱阅读顺序,看几页幸存者的故事缓解一下好奇心与失落情绪。 吃尸体求生绝不是本书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幸存者们很快形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集体。其中费多·施特劳赫和爱德华多·施特劳赫的父亲是亲兄弟,母亲是亲姐妹。丹尼尔·费尔南德斯是前两者的表兄(26岁)。这三人的血缘关系使他们成为幸存者中最稳固的势力。难能可贵或者说运气特别好的是,兄弟三人都是理性且负责任的人。费多在幸存者遭受雪崩后第一时间指挥众人营救他人因而威望极高。即使发生个别人窃取食物导致冲突的事件,三兄弟也能以士气为重,不让团队出现“真正的猜忌”。幸存者们的希望担当则是费尔南多·帕拉多。在多个体力很好的幸存者因挑战长途外出活动而丧失希望崩溃放弃后,帕拉多始终保持了强烈的求生欲。“我之所以怀着强烈的愿望走出雪山,是因为我想再一次看到我父亲塞勒。我的父亲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我的母亲和妹妹都(在空难中)死了,我没有女朋友,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去看到我父亲,让他拥抱我。”这股力量让我想到《安娜·卡列宁娜》的开场白:“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正是幸福家庭的化身帕拉多,激发了整个幸存者团队的生存欲望(求生实在太苦了)。 最打动我的是这个镜头: 飞机失事第70天,帕拉多与卡涅萨作为被选出徒步跋涉求救的“远征军”,已经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山里走了10天。终于,他们隔着一条河见到了陌生人。陌生人隔着河扔过来一块面包。 “看,”帕拉多对卡涅萨说,“看我得到了什么。” 卡涅萨转过椭圆形的脸庞,疲惫的目光盯住了面包。“我们得救了。”他说。 “是的,”帕拉多说,“我们得救了。” 帕拉多坐下来,把面包掰成两半。“给,吃早饭吧。” “不,”卡涅萨说,“你吃。我太没用了。我不配吃。” “来吧,”帕拉多说,“也许你不配,但你需要。” 帕拉多把面包递给卡涅萨。这一次,卡涅萨接受了。两个小伙子坐下来,他们这辈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包。 是什么让卡涅萨说“我不配吃”?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个。

《活着》读后感(五):《活着》:道德的死还是顽强的生?

生活永远比虚构作品更狗血,一切的小说、戏剧来源于生活,却比生活少了一些真实感以及现实中的荒谬感。这样的感觉在读完英国作家皮尔斯·保罗·里德所著《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后尤甚强烈。

《活着》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批乌拉圭乘客乘坐“仙童号”F-227飞机前往阿根廷,飞机途经安弟斯山脉深处时,遭遇异常天气导致失事。幸存者们在雪山上经历了暴风雪、死亡、饥饿、争吵、严寒,他们派出2人远征组艰难跋涉出安弟斯山脉并成功求救,在飞机失事后的第72天,16名乘客最终获救,回归乌拉圭。遇难72天,这是一个远超灾害最佳救援期的时间。更何况安第斯山脉深处的雪峰之上缺少御寒衣物和裹腹食物,72天里面几乎没有外界搜救消息,遇难者完全是抱着极其渺茫的希望,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境,艰难地存活了下来。所有的幸存者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然而,在这场搏击战里,不仅有着与死神镰刀的赛跑,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遇难期间一次又一次对人性的叩问。其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是选择永恒的人性还是顽强的生存——在食物短缺之时,是宁愿虚弱着离去,还是按捺住内心的道德不适取食遇难者的尸体?而且,这种道德不适感随着时间的延续、“食物”的进一步匮乏不断受到挑战。飞机刚失事的时候,机舱内尚有食物留存,幸存者们通过调剂分配勉强度日,食物消耗怠尽后,他们发现身边可供补充体力的只有雪水和遇难者的尸体。该不该吃?在生死存亡之际,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彷徨、争吵、抵触,仅从文字里就能想象他们内心的焦灼。最终,一切都抵抗不了生存的希望,道德在死亡面前没有意义。最初,幸存者们仅仅取食肉条,后来不得不把内脏也吃掉,最后甚至连腐肉也下了肚,当这些幸存者们面对眼前的尸身与半空盘旋的秃鹰时,内心是否一片苍凉?更难的还有面对获救后的社会评论以及心理阴影。

这本书的读者掩卷后都会铭心自问:在那样的境地下,我是否会和幸存者做出一样的选择?是道德高尚地死去,还是坚强的活着?然而,这样不需要践行的思考是否太浅薄?不会经历濒临死亡的恐惧,也没有生理的厌恶,只谈该与该?选择死亡可以让自己心安,但是,不用尽最后一个方法活下去,丢下亲人朋友去往永恒,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道德的不完美?选择生存,如何面对内心的谴责以及社会的异样目光?

活着,真是一件难事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