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摘抄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摘抄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坎德尔著作,后浪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一):我的绘画之路

年少时有一位长发的美术老师、每周来上一节课.那个氛围总是轻松愉快的……

后来有个画展、我觉得飞天的嫦娥特别美、由于年纪太小了、也搞不清楚了到底是飞天还是嫦娥!

班里有一个同学跟奶奶学剪纸、另外一个喜欢画古代的美女、我就喜欢跟她们在一起!

后来父亲总说画画会饿S、再加上考学的压力………直到我去湘西凤凰住在一个美术生的客栈里遇见塞尚、一发不可收拾!

印象派画了十年、我开始了环球看美术馆之旅!

中间一直有上课、可是都是那样!老师们统一的批评都是:好好学、多练………天呐、我的大脑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二):短评超了88字

有别于《现代艺术150年》以时间线和轻松的人物故事为轴,本书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理解抽象画的秘密。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如同科学还原主义从更基本和机理性的层次出发去解释更高一层功能的组织原理,现当代抽象画艺术家则是将传统的具象绘画解构为光线、色彩与线条,以一种更加极端与纯粹的方式来体现内心的情绪与感情。我们所观看的世界,是由个人的实践经验逐步构建的,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自下而上的先天普适规则适用和自上而下的后天加工,而后者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活经验。我们之所以难以理解抽象艺术,主要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惯常使用的视知觉规则。众多艺术家则认为,艺术发展至今,只有抽象艺术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它的高度多义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大脑信息加工系统,能够更多地诱发精神升华感。另外,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后现代艺术特色,喻柏雅老师在其译者序中写到“脑海中闪现在博物馆里欣赏那些伟大的现当代艺术品时,一时间无数神经元又开始了愉快地放电”,我相信他一定是为了向我暗示本书封面装饰的秘密!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抽象画的共鸣

书名是一个问题,确实我一直也有这样的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来阅读本书。读完后发现当中有很多关于脑科学的分析。根据目录可以获得作者写作思路的推进。

本书有很多对于艺术家具体画作的详尽分析,会阅读到很多细节,当时作为艺术家第一视角创作时候的情境,艺术家作画的时代背景,甚至作画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一些作品挑战了当时所属时代的社会准则。

对于抽象画的无法理解,随着AI科技的发展,尤其现在很多“扫码”导览的讲解当中。显而易见解答了一些表层的理论知识,一些关于这个艺术品,这个艺术界大致概念的解答。

但却剥夺了本书中所提及的思考过程,对于普罗大众“不带脑子”欣赏艺术是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对于艺术作品,艺术家等的好奇心而去探索,或者说探寻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获得知识的过程其实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让你掌握这些知识,使得知识变成经由你的思考,融合你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智识。

每个人在人生当中会看到很多的艺术家作品,犹如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眼前的广阔,是不是真的能够激起每个人,人生当中的闪光时刻。

通过阅读这本书,回想起我自己过往看过的很多艺术展,对于部分的艺术品印象深刻,当看到对应配图的时候,一瞬间就可以跟自己脑内往昔的记忆产生链接。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四):艺术欣赏与知觉过程:让艺术批评追上认识论的发展

“观看者的反应可以被认为由三个主要的知觉过程构成:大脑对图像内容和图像风格的分析,由图像所引发的自上而下的联想,以及我们对图像的自下而上的情绪反应”而抽象画尤其鼓励自上而下的联想,“通过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结,对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事物形成连贯的知觉经验”。 通过抄书就能总结出全书的中心论点,说明这是一本论文式的科普书而非艺术类书籍。艺术给人的印象总是最前卫的,但对艺术的评价和批评模式却很“古典”,100年前立体主义就在回应狭义相对论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但今天的艺术批评仍和印象主义时期如出一辙。

坎德尔把对艺术的认识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同步,从心智科学和当代认识论的发展为起点重新分析了我们对艺术的欣赏过程——而不是躺在康德和笛卡尔铸成的地基上理解艺术。 所以,《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抛弃了黑话般的术语构建,通过还原论的方法让人认识抽象艺术的本质,但遗憾的是,读完本书之后你依旧看不懂抽象画,毕竟“自上而下的联想”需要大量的艺术史知识,还是得出门左转《詹森艺术史》和《现代艺术史》。

《这是艺术吗?——现代艺术的七个关键》分析现代艺术的七个维度中,“美学”即“大脑对图像内容和图像风格的分析”,“历史”、“生平”、“理论”可以归入“由图像所引发的自上而下的联想”,“体验”则是“对图像的自下而上的情绪反应”,“市场”和“质疑”不好归类,但与欣赏作品关系也不那么密切。 PS:说起还原论,再次推荐一下邱振中的《书法的形态和阐释》,通过还原毛笔的运动解释了历史上各种字体和风格的演变与特点,而且确实可以让你抛开书法史和术语构筑的情况下单独地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当然这和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也有关。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读后感(五):短评

本书原名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Bridging the Two Cultures,主题并不深奥,休谟说的心灵加工感官,现象学关注的认知主体,贡布里希的“观看者的份额”——坎德尔用扎实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予以验证,大脑自上而下系统整合感觉材料(视网膜映像),调用前额叶皮层等记忆存储(经验)加以联结,形成内部表征对象,解释视觉情境以收敛多义性,简单说就是大脑不停用脑补确认所见的一切,而抽象艺术打破范式之处,是将传统形体、色彩等形式元素还原出来,或者说将物象“悬置”,重新刺激联想,发散多义性,激发观看的创造性,其实中国画的留白、虚实、氤氲的境界,或多或少也利用了这套系统原理。从中可得出与艺术史殊途同归的洞察:现代艺术使我们拓展不熟悉的情境(陈丹青所言“陌生的经验”,杜尚更鸡贼地称为反视网膜的艺术)。

这本书完全契合我目前的旨趣,读完第一章我就想到了四样东西:达芬奇说的墙痕如画,罗夏测试,白金蓝黑裙子之辨,詹姆斯·特瑞尔的光屋——结果提到三样,深得我心!稍有缺憾是坎德尔着重“什么”通路而忽略了“哪里”通路——现代艺术的尺寸是另一大颠覆点,比如利希滕斯坦对漫画的放大,或者基弗说的“纪念碑性”,它解放的也是我们对架上绘画的视觉成习,罗斯科说画如舞台戏剧,要凑近了看,部分也在于画布的空间感塑造了这种体验。更深的问题是坎德尔用以勾连艺术和脑科学的还原主义,本身还是有其限度,因为作为现实的情境是复合的,抽象艺术和微观机制,是一种做减法的视角,而难的可能是如何做加法(涌现)。

值得一提的是翻译下功夫,插图和加注为原著添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