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精选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精选

《季风吹拂的土地》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提裘提斯(Michael Vatikiotis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一):季风吹拂的土地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先后担任BBC记者、《远东经济评论》编辑、调解冲突的中间人,在东南亚工作、生活近四十年。基于其研究者、观察者、参与者的三种身份,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辅以细腻动人的个人经验,追溯经济与文化、殖民背景与历史遗产,内部分歧与外部渗透,深度解析地区性冲突的背后原因,及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二):风雨兼程

行文有些啰嗦和忙于雨露均沾,不免捉襟见肘,但很多事件和影响,回忆起约十年前在那片土地的生活经历,都很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宗教的纠结反复,权势的同床异梦以及社团精英成员的demoCRAZY,不断在这片肥沃而物产丰富的土地上制造着经济地震和社会撕裂,也至今还在延滞一个本来可以更好的将来的步伐。

不过作为自己的那些年与当地人的接触和了解,大都还是温和而聪明,执守着尽本分而知天命的乐观态度。如果世界还能慢慢好起来,希望东南亚能成为一个先头的信标。[合十]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三):说教意味太强,做文献索引不错

说教意味太强,翻来覆去就是说东南亚没有德先生,但是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又十分老生常谈,可以说是无数次强忍着困意看完。最大的收获倒是攒了一波可以做文献梳理的人名和期刊。除此之外的一些印象稍微深刻些的点:

1.欧美讲法治,东亚一些国家即便带人治属性但也是有隐性礼法的,东南亚则几乎不讲武德,讲patronage(庇护制?)。所以在东南亚(除了新加坡),“关系”可能比在东亚更重要。

2.东南亚的集权/君主制遗风,短则追溯到冷战时期米国借此反赤,长则追溯到殖民时代欧洲帝国的以夷制夷。一言以蔽之,被当枪使使多了,枪也会变得更强,更有自主意识。

3.80年代东南亚的经济腾飞,部分原因是欧美日产业转移,部分原因是当地借此纾解内部压力。

4.东南亚极化的原因之一是殖民帝国的分而治之。

5.沙特真是穆斯林世界的“共产国际”,为绿化东南亚不断添砖加瓦。

6.扒开东南亚的皮,里面是一副殖民帝国的骨架,扯掉这些骨架,看到的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与潮汕/闽南/客家/广肇交相辉映的心灵。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四):我们输出了资本和劳工,但输出不了叙述者和话语权

四星半

算是最近中文市场出版的关于东南亚的重磅好书了吧,以作者浸淫东南亚三十多年的视角,完整叙述了二战后东南亚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翻译的还算流畅,但也有不少错误,我看了一下这本书是从18年商周出的台版繁体转的简体,但是其中很多翻译错误都没有修改,文景的编辑真是不给力,差评。书中一章专门讲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在本书中基本上保留了,这在当下也是很难能可贵。

本书的英文名字(鲜血与绸缎)可能更能反应作者的本意,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国家的长远发展。导致东南亚至今虽有经济的高速成长,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良好政府治理,底层民众没有受益,甚至当下不断出现民主的倒退和极端的民族与宗教主义。

这本书并非纪实性的作品,而是参杂大量作者评论性的看法,这种论述让作者的观点显得不容置疑,作者因为对自由民主的信仰,对新加坡的模式嗤之以鼻我觉得没有道理,而且即使翻译过来已经做过删减,但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专门通过这些东南亚国家不良的政治管理而钻空子施加影响力的国家,就非常不爽。

但不影响他是一本论述东南亚近代可读性非常强的书,谁叫我们没有话语权呢,连一本写邻国的好的专著都没有。一个西方记者,三十多年,说着流利的爪哇语和马来语,和这些国家高层谈笑风生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某个记者,却在吹牛逼和各国领袖做朋友,然后因为“我代表亚洲人民提一个问题”而正在监狱里吃牢饭。所以我们还嫩的很呢!

《季风吹拂的土地》读后感(五):大象打架 远离长草

看《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首先要明白季风,定期定向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刮起的季风是航行者的主要动力来源,赤道以及赤道附近南北纬5度之间的“赤道无风带”则是古代航海者的死穴,这也是马来半岛-南洋群岛在“海陆海”中转模式中受益无穷,阿拉伯人、中国人、印度人、欧洲人,多样的文明在此交汇,如今现代东南亚在快速发展,却也问题丛生,因为宗教、地区、民族、领土带来的战争和冲突不断,腐败的执政者、亚洲教父们没有带来科技的进步,仅仅是依靠各类专营权掠夺着人民的财富。在这里,人们宁可放弃民主选择独裁,也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目光首先投向中南半岛的五个国家。缅甸,七省七邦,即使是昂山素季,与众多民族独立武装分子的谈判也依然收获甚微,美丽的翡翠和金三角的罂粟花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一样深远。泰国,君主、军政府、他信和阿披实,以及北大年独立问题,这个殖民时代长袖善舞的国家能不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老挝,贫穷的高地国家,也是中国的主要援助对象。柬埔寨,红色的高棉的历史正在被人们淡忘,新的纷争却也从未停止。越南,红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中国最强劲的对手。

接下来是笔者长期居住的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6个国家,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颇为相似,马来人和印尼人在排斥华人和印度人,穆斯林在排斥基督教和佛教,瓦哈比派在排斥温和穆斯林,财富高度集中,民族和宗教的问题纠缠在一起,腐败的政客为了拉拢选票缓解矛盾,正在推行更为激进的种族和宗教政策。

“当大象打架的时候,远离长草”这是泰国人的感受,“沉默的多数”何时才会觉醒,这是印尼人的困惑,笔者作为一名记者,深深困惑于东南亚国家徒有其表的民主,没有人尊重法律,领导人认为贪污是庇佑民众的报酬,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并不能给出答案。谁都无法给出答案,东南亚的国家究竟会伊斯兰化、西方化还是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未来是安定还是动荡,是富有还是贫瘠,同为季风吹拂的土地,血脉相连也许不敌经济利益,但共同繁荣也许是东南亚共同的最好的出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