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1000字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1000字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是一本由[美] 欧文·斯通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一):2022年度好书

不知道欧文斯通写到梵高自杀而死时候是否掩面长泣,而我看到最后一股股悲痛之情像潮水一样不断涌上来。天才的陨落,人类文明的损失。 梵高为绘画而生,可绘画又开始的太晚,于他短暂的一生而言,绘画开始于晚年,而就是短暂的绘画年头,给世界留下了绚丽多彩。 梵高一生颠沛流离,磨难不断。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是对自己所热爱的事,充满热情,矢志不改,直至达到目标。他经历了饥饿、疾病等等生理的磨难,也经历了无数人的质疑的心理压力,纵是这样,也没能阻挡自己绘画的脚步。在磨难中,他学会了受了痛苦而不抱怨,他能始终不改自己绘画的目标。梵高的唯一追求是绘画,正是这份对绘画的热爱帮他度过苦难,而这个目标达到后,他也就失去了绘画的动力和活下去的动力,热情散去,没有了活着的意义,自杀随之而来! 有人说,看了《渴望生活》,爱上了提奥。如果没有提奥始终如一的支持,就没有后来的梵高,无论梵高如何,提奥是那个一直守护在梵高身边的人。就算全世界人都离开梵高,至少还有提奥,这就足够。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身边有一个不管你贫贱富贵,能够一直相信你支持你,那该多幸福! “他们死在了一起”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写到“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本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我说,非常感谢欧文写下了这本《渴望生活》!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二):欲戴其冠,承受其重。

不知道欧文斯通写到梵高自杀而死时候是否掩面长泣,而我看到最后一股股悲痛之情像潮水一样不断涌上来。天才的陨落,人类文明的损失。 梵高为绘画而生,可绘画又开始的太晚,于他短暂的一生而言,绘画开始于晚年,而就是短暂的绘画年头,给世界留下了绚丽多彩。 梵高一生颠沛流离,磨难不断。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是对自己所热爱的事,充满热情,矢志不改,直至达到目标。他经历了饥饿、疾病等等生理的磨难,也经历了无数人的质疑的心理压力,纵是这样,也没能阻挡自己绘画的脚步。在磨难中,他学会了受了痛苦而不抱怨,他能始终不改自己绘画的目标。梵高的唯一追求是绘画,正是这份对绘画的热爱帮他度过苦难,而这个目标达到后,他也就失去了绘画的动力和活下去的动力,热情散去,没有了活着的意义,自杀随之而来! 有人说,看了《渴望生活》,爱上了提奥。如果没有提奥始终如一的支持,就没有后来的梵高,无论梵高如何,提奥是那个一直守护在梵高身边的人。就算全世界人都离开梵高,至少还有提奥,这就足够。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身边有一个不管你贫贱富贵,能够一直相信你支持你,那该多幸福! “他们死在了一起”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写到“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本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我说,非常感谢欧文写下了这本《渴望生活》!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三):“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

今年的梵高系列计划随着这本传记走到了最后。

一个半月的时光,我从电影、动画、电视剧、纪录片走过,其间穿插着这本传记,就这样走过了他的一生。亲切、奇妙、唏嘘。很多晃神的时刻,我甚至在怀疑,自己是在“读”他的生活,还是在“经历”他的生活?片刻的界限一旦模糊就让人不敢深思下去。

大多数人把梵高定义为“双相情感障碍”。这样的精神折磨中诞生的画作流露出他内心的热情、喜悦、挣扎、焦虑和痛苦。至于他的死亡,不论是枪击还是自杀,都不重要了。正如《至爱梵高》立玛格丽特所说的,我们应当去关注他是怎么活的,而不是怎么死的。

这次的观影+阅读计划的额外收获就是发现了威廉·达福这位宝藏演员。后期阅读时也一直带入他的形象,实在是太贴切了,梵高在疗养院的脆弱和无助完全被他诠释出来,淋漓尽致。

本以为和梵高为伴的日子到今天就要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又在豆瓣上发现了《亲爱的提奥》,休整一段时间吧,且将它留到九月好了。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

所以,九月再见,温森特。

《渴望生活:梵高传(新版)》读后感(四):《渴望生活》梵高传

因为假期偶然接触了梵高,产生了好奇,想要了解,想要共鸣,于是选择阅读。

2021年8月24日返家航班上开始阅读,断断续续,直到今天2021年10月18日,结束这本书。欧文•斯通用小说的形式,叙述梵高的一生,这里的一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诞生和死亡,更像是梵高自己对自己一生的定义。 他情感细腻,执着固执,天真单纯,简单纯粹,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同情弱势者,渴望能拥有自己的生活,渴望被理解被接受,幻想他人的美好,最终备受现实的折磨和自我矛盾的煎熬。尽管如此,他依旧拼命反抗,和自己斗争,因为本质的他热爱这个世界。

他作为一名修道士,抛弃所有的体面和舒适,与困苦的矿工们一起生活,体验他们所经历,倾听他们所诉说,只想要最真实的感受,只想要给予最好的帮助。尽管后来并不如意,但他终究全身心投入去感受这里的苦愁生死和世间的不公平,终究理解了这里的劳动者努力劳作以获得生存的真诚(吃土豆的人)。

最后,他选择了作画,并为此拼尽所有。他为之疯狂。对他而言,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神圣且必须如此的事业,他的存在便是为了这一伟大的事业。他想要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画,他要用笔纸色彩等去表现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他要用自己的画作去告诉人们自然的美好和别人的生活。所以,他必须饱含激情,必须燃烧自己,去表现,去呐喊,不停的画。

终于,熊熊大火燃尽,他的生命走向枯竭。他多么清楚明白自己呵。他多么了解他的一生呵。他知道该回归自然了,于是,手指头轻轻扣动扳机,像一种极速还原的泥土,返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孤独的他走了,留下孤独的弟弟,几尽伤心崩溃的提奥于六个月后,跟随哥哥,回归大地。像在布拉邦特一起度过的美好童年一样,他们将在奥维尔的山上,一起感受四季变化和世界运转。

(附上8月24日那天的记录)

8月24日那天返家,需要转机,路上时间多,飞机快降落时,我写下两段话,其中的一段如下: “这天,是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是他笔下的梵高,陪伴了我一路。我为之哽咽(特别是首都机场时,读到矿工们贫穷艰苦的生活),为之惆怅(梵高的善良天真和孤独)。原来,别人的生活如此,也许从梵高开始,我会喜欢甚至于热爱传记,因为我也渴望也需要去了解更多,来填充扩展自己,打破狭隘。”

(写的匆忙)

—Nan. 2021/10/1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