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1000字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1000字

《南京博物院》是一本由南京博物院 编著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一):《南京博物院》:娓娓道来一院六馆内的故事

《梦华录》里,赵盼儿的衣服从茶坊的白衣胜雪到绝美的轻纱青衣,一举一动都是仙气飘飘,也尽显我国古代衣服的魅力。

说起古代衣服,云锦必有一席之地,原材料贵重,有“寸锦寸金”的美称。而南京云锦更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被誉为“锦中之冠”,从元朝开始就成了皇家的御用贡品。

而南京更是从公元417年开始,便成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说起历史,南京城里可是有着南京博物院,里面的记载的文物最早的距离现在有300万年的历史了,不愧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它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是1933年由蔡元培先生倡议建立的,于1959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博物院”。

它坐落于美丽的紫金山南麓,东靠明城墙,西靠明故宫,占地有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有2.6万平方米。

如果你从仿汉阙式门楼的正大门进入,就能看见我国传统仿辽代庑顶殿大殿,屋顶铺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看上去特别壮阔雄伟。

里面有新石器时期的可爱猪形陶罐,圆鼓鼓的,向上撅起的嘴巴上面还戳了两个圆圆的小鼻孔,背上则张开着大大的嘴巴(注水口),又可爱又实用,嘴长腿短肚满膘。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会选择用猪做陶罐呢?猪又称为豕,是古代的六畜之首,在我国已经有了七八千年的养殖历史。猪猪作为古代重要的财富和资源,是令人崇拜的图腾哦。

而且,豕这个字大家看着眼熟不?它是家字的下面,古人认为如果家里没有养猪,就不能称之为“家”,所以家=豕+宀。

当然,博物馆不仅有可爱的猪猪陶罐,还有憨态可掬的牛车。

陶牛车,灰阳质,牛车相配,双辕,辕间横置一衡,续内套一牛。先秦时期,以马为贵、牛主要用来耕田和运输,用牛车出行是卑贱的象征。

六朝时,由于南方马匹稀缺,行乘坐牛车不仅成为一时之风尚,加之玄学的影响,而且成为一种制度,《晋书·舆服志》中记载,一定品秩以上的官员享受赐牛车、加车的待遇。

当然,南京博物院中不仅只有这些历史文物,还分了很多不同的展区:历史馆展示“江苏古代文明”;特展馆举办清宫文物特展和文化交流临展;艺术馆分类展览历代绘画、书法、雕塑;民国馆呈现民国一条街,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风情;非遗馆通过小剧场、老茶馆等动态方式展示江苏非遗项目;数字馆以数字技术呈现中华文化的28个片段,带给观众全新体验。“一院六馆”奉献给观众的不仅是文物与展览,而是由众多不同主题的文化空间组成的文化休闲场所,呈现给观众的是全新的博物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体验与感受。

如果你也对这些历史文明感兴趣,那么推荐你看这本《南京博物院》。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南京博物院编著,更是由院长龚良亲自郑重推荐,权威可靠性不必多言。 编者们为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有责任有使命将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之责任,向全世界传播灿烂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

本书以摄影照片、手绘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详细介绍博物馆的展厅的方位、镇馆之宝等概况,同时以展厅为线索,选择代表性文物展品,介绍该馆文物的主要历史背景、演化脉络、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等相关知识,使博物馆不再是冰冷的橱窗展柜,而是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传统文化经由图书这一载体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本可爱有趣、讲述故事、轻便时尚,既实用又耐读、既温暖又惬意的文化载体,每日午后,品一杯清茶,尝一锅“文化粥”,岂不美哉?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二):80后北京宝爸每周带娃逛一个景点,网友:读懂历史的绝佳路径

受“双减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双重因素影响,假期带孩子打卡周边博物馆成为年轻父母的最佳选择。

细数他们去过最多的地方是自然景点和博物馆。有一位80后北京宝爸,每周带娃逛一个景点,游记视频发布在个人账号上,得到网友二十余万次的点赞和关注。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博物馆是读懂历史的绝佳路径,也是触摸历史的另一个课堂。

不言而喻,这位北京宝爸与很多聪明的家长一样,深知在旅行中增广见闻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有助于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能力。

但是疫情反复不定,想去的地方,不能说走就走。那么,不如就在书中一睹为快!

最近有一本新书,名字叫《南京博物院》。这本书以摄影照片、手绘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详细介绍博物馆的展厅的方位、镇馆之宝等概况,让躺在展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33年倡议建立,现有藏品 43 万余件(套)。

1

南京博物院五大看点

▲一看砖画

代表性藏品竹林七贤砖印模画,此砖印模画于1960年4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宫山大墓出土,属于国宝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二看铜壶

代表性藏品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此铜壶于1982年在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出土,为战国中期的容酒器,又名陈璋圆壶,壶身为三层镂空网套结构,外围饰有96条卷曲的长龙和576朵盛开的梅花。

▲三看金器

代表性藏品西汉金兽,此金兽体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

▲四看银器

代表性藏品“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此银钩于2009年在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汉代大墓出土,器长3.7cm、高1.8cm,钩体为龙首形,钩身错金,榫卯结构,内刻铭文“长毋相忘”,寓意情长意久、永不相忘。

▲五看瓷器

代表性藏品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此梅瓶于1957年在江苏省南京市东善桥响龙山附近的明代墓葬出土,以“岁寒三友”为主题,夹饰芭蕉、山石、花卉,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南京博物院》这本书给读者朋友们打造了一个书中博物馆,不仅包括上述提到的镇店之宝,还有新石器时代的“神人兽面纹玉琮”,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立鸟几何纹壶”,汉代的“鎏金铜鹿灯”等13件国宝级文物。此外,“扬州八怪”“吴门画派”等书画作品也被收录其中。

2

不得不去南京博物院的4个理由

▲馆内藏品丰富

南京博物院的坐落于美丽的紫金山南麓,东靠明城墙,西临明故宫,占地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48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6万平方米。馆内藏品囊括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青铜、玉石、陶瓷、书画、漆器等文物品类,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

▲重量级藏品云集

自古以来,南京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素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又有“十朝都会”的说法,在这里发生了很多历史性的大事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也有大量的文物古迹。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枭雄江都王刘非和其34位妻妾的合葬墓,出土了编钟、铜鼎、酒筒、俳优俑、铜镜等大量精美随葬品,而且墓葬中发现大量的战国器物,据猜测可能是墓主人多年收藏的心血。

前文提到的银器铭合符银带钩,就是出自江都王刘非妃子淳于婴儿之墓。

在那个男女社会地位不对等的年代,虽然这件器物属于皇家常用之物不是很贵重,但是在众多陪葬墓中只出土了这件文物,而且银带钩内部刻有寓意非常美好的阴阳文,可见刘非对这个妃子的感情不一般。

也许是因为有感情成份在里面的原因,这件文物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代入感很强

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位于历史馆与特展馆交界处的负一层,分为序厅、萌动与轫、进取与成长、扩张与融合、封闭与开放、生命因你永恒6个展区,用抽象概念辅以历史事实的表现方式诠释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周边名胜古迹众多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上,附近有夫子庙秦淮风景区、玄武湖公园、瞻园、狮子桥美食街、紫霞湖等著名景点。

3

打卡南京博物院的3个小常识

假期带娃打卡博物馆是不错的选择。但博物馆怎么逛,不少家长和孩子们都没有领会到精髓。下面,

其一,提前做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从中国文物网翻阅文物故事,买购网工艺品文物篇查看文物资料,或者可以买一本文物通识读本,做为口袋书,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阅读。

其二,适当降低预期,不求一次就记住所有文物。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提前做好打卡攻略,力争每次记住1-2个重点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类似南京博物院这样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至少去3次,才能让孩子不断增长见识,学到知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带上3个问题。比如,博物馆的位置在哪?展览有几个主题?镇馆之宝有哪些等等。

然后顺着这个思路,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博物馆选址有哪些讲究?此博物馆与彼博物馆有什么不同?藏品年代以及为何人所用等等。

有些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担心孩子记不住,没有收获,总是喋喋不休地讲道理,之后又忙不迭地给出标准答案,殊不知,这样的行动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丧失了自我选择的能力。

总之,假期带孩子逛博物馆不能“瞎”逛,也不能目的性太强,否则会适得其反。要让孩子积极主动思考每一件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争取每次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写在最后

美国学者乔治·布朗·古德说:“博物馆者,非古董之墓也,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是启蒙民众之重要机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与其让孩子整天以书本为伴,不如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才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海伦·凯勒也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中写道,如果能够拥有三天光明,有一天她会去博物馆,看千秋万代的风云变幻。

孩子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奇迹的创造者。博物馆里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秘密,有待于我们去发现,这也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三):穿越历史来相会,“撸串”“喝酒”“吃火锅”一样不落,古人原来这么会享乐!

说起博物馆,有人喜欢有人毫无兴趣。 无兴趣者,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观看古老陈旧的事物上面;而喜欢者,则是沉醉于文物背后厚重的历史文化。 然而,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文物的前世今生不了解,那么逛博物馆无异于走马观花,既不能体会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不会留下什么特殊记忆。这时,提前做好功课显得尤为重要,而一本有关博物馆的画册则会为你省去大把时间。 《南京博物院》是一本既有全国性又兼具江苏区域性的博物馆文物通识读本。它首先介绍了南京博物院成立于1933年,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收藏藏品43万余件,又将该院六大展馆内,极具代表性的藏品以图文形式展现出来。 只有先看书再看实物,对馆内文物有了大体了解之后,这趟博物馆之旅才会不虚此行,才能真切体会到我国几千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深刻爱上这连绵不断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01.饮食器具 盛酒器

人类由远古时代打猎为生,生吃食物到掌握取火技术,学会使用生产工具开始,生活条件正逐渐发生改变。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出土的“釜灶组合”,据考证发明于新石器时代。该套器具上面接近圆形的为釜,是锅的老祖宗,下面类似于支架的为灶,可生火加热。 釜灶组合使用,既安全又节能,为蒸、煮食物提供了巨大方便。自古关于“釜”的成语有很多,如:“釜底抽薪”“破釜沉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食物口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件“硬陶兽足炙炉”发明于战国早期。 从字面我们就大体可推敲出其用途,“炙”下面是火,上面是变了形的肉。没错,这就是用来烤肉的炉子。 《诗经》中记载:“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不妨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曾一手撸串,一手饮酒,该是多么的快意人生啊! 除了撸串,还有一种吃法也是相当的美味,那就是火锅。西汉时期的这件“铜分鼎格”无疑是火锅的前身,而且还是鸳鸯锅。这个鼎的主人西汉江都王刘非,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吃货”。

分格鼎出土的时候还带有两套“染器”,“染”就是古代的调味品、佐料。说到这,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吃货刘非带着一家老小,热气腾腾地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欢乐情景。把整套火锅器具连带染器都带进棺材陪葬,可见这位王爷是得多么的爱吃火锅。

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这件“青铜牺觥”形似四足兽,长方形,上有兽钮盖,内部中空可盛酒。 牺,指祭祀用的牲畜;觥,指用兽角做的酒器,成语“觥筹交错”中的“觥”指的就是这种酒器。 商代的“青铜三羊罍”是祭祀时使用的盛酒器。古人用羊做装饰,取“太阳”的谐音,象征着自然赐福,尤其三羊迎着太阳,代表对万物复苏的期盼。 战国时期出现了温酒器,这件“青铜错金银牺尊”以牛为造型,牛背正中孔穴中的锅形器可以容酒,牛腹中空,盛水后加温便可以温酒。 而到了唐代,盛酒器不但实用,外观也更加赏心悦目。“三彩陶双鱼瓶”表面绿、黄、褐三色釉相互交融,色彩浑厚稳重,在唐代非常流行。白居易曾有诗云:“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02.乐器 精美器具

美食美酒都有了,缺了乐曲也总是少了氛围,音乐自古都是人类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往上追溯,最初的乐器乐曲却都是用于军队作战的,而后才逐渐发展为雅乐。 江苏江宁横溪出土的“青铜兽面纹铙”,就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铙的形状似铃且较大,横截面为橄榄形,上大下小,中空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时铙口朝上,用槌敲击,声音洪亮,最初在军中用于传播号令。 铙的制作材料为青铜,所以又称“金铙”,成语“鸣金收兵”中的“金”就是指铙。 春秋晚期又出现了“錞”,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它形如圆筒,上大下小,可以悬挂,常与鼓配合,用于指挥军队。《淮南子·兵略训》中也有记载:“将军相当,鼓錞相望”。 另外,还有流行于东周时期的“镈”,同样椭圆形状类似钟,它一般用于贵族宴飨或祭祀时,配合编钟、编磬使用。 提到编钟,出土于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1号墓的这套“铜编钟”,实属精美。编钟由青铜铸成,按照大小排列顺序,通过击打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形成悦耳音乐。这套编钟也是江都王刘非的陪葬品,看来这位王爷不仅是吃货,也非常爱音乐哦。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重要场合的大型击打乐器,也是等级和权利的象征,只有在天子和诸侯行礼作乐时才能使用。越是精美的器具越是地位象征,平常人拥有不得。 这件用于慈禧太后在圆明园福寿之时的“嵌珐琅转鸟开花荷花缸”是集精美工艺与报时为一体的宫廷钟表。准点时,鹭鸶沿湖面转动,荷花张开,童子手捧“天下太平,万寿无疆”缓缓出现,音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响起。 历史记载,李鸿章曾带这件钟表去参加“万国博览会”并获得了巴拿马金奖。领奖时,因为那是我国还没有国旗和国歌,于是李鸿章命人升起直隶总督的黄旗,并带头唱起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才未被人嘲笑。 如果有一天你有幸走进南京博物院,来到这件荷花缸宫廷钟表面前驻足时,除了感叹它的精美外,也定能感受到它所传递出的,先辈们为祖国崛起,不屈不挠的拳拳爱国之情。

03.书画文化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便向着更高的层次延伸,尤以读书人、士大夫和诸侯王公为最。 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大墓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幅壁画是先在整幅绢上画好,然后分段成木模,再印在砖坯上,烧就后依次排列而成的。 南宋的《月季鹌鹑图》则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它以蚕丝为经线,熟丝为纬线织作而成,正反两面如一,富有立体感,极具艺术和欣赏价值。 到了明代,刺绣技术趋于成熟,这件《竹林七贤图》属顾绣。明嘉靖年间的顾名世,其家族后辈女眷多善刺绣,又因世代居于“露香园”被称为露香园顾绣,简称顾绣。 这幅竹林七贤图为绣、画结合,七人动作神态不一,超凡脱俗。其中人物、树木、竹子和水、字是绣成的,而山石则是画成的。2006年,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尤善画山水画。他的名作《富春山居图》无人不知,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这幅《富春大岭图》则是其姊妹篇,同为黄公望晚年隐居浙江富春山时所绘。黄公望的作品以平淡天真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把个人的情节寓于画作之中。 到了明代亦有“明四家”,为首的唐寅是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现存于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内的这幅《李端端落籍图》,是他仕女画的代表作。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楷书严谨,草书最为著名。这篇《自书诗》笔法老辣直率,飞舞多姿,风格烂漫。因他与唐寅交好,常常你作画我题字,被称作“唐画祝字”。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文徵明为人品行高洁,为人和善。这篇《前后赤壁赋》为他81岁高龄时以小楷写就,字迹工整,形神俱备,平和与豁达跃然纸上。字如其人,文徵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活到了91岁,在古代绝对算得上是高龄了。 艺术馆内,还收藏了一幅出自清代郑燮之手的《李商隐诗三首》。郑燮,号板桥,后世多 称郑板桥,独创“板桥体”。他的书法将楷、行、篆、草等书体杂入隶书中,单个字看起来歪歪扭扭,总体来看却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而这种字体也正是郑板桥本人个性的真实写照。

写在后面:

历史发展到今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笔“巨款”就藏在穿越千年的文物背后。 每件文物都演绎了一段历史,讲述了一则故事,也暗含着一个道理。认真发掘,细细品味,知兴替,少弯路,才能不辜负祖先寄予的厚望。 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说,如果她将拥有三天光明,其中一天就会选择去博物馆。 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历史不断地更迭换代,想要将过往历史一朝看尽的,大概也只有博物馆了。 博物馆是唯一看得见、摸得到的历史;是直观的、形象化的记忆;更是民族的血脉和自信。无论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国家的历史都始终站在你的背后,给你自信,使你自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