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100字

《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100字

《脑袋里的小矮人》是一本由[奥]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著 / [德] 尤塔·鲍尔 绘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一):找到你的小矮人了吗

从童年一路摇摇晃晃地走来,你是否曾向蓝天问候、向大海倾诉;是否也曾妄想着长出翅膀和鸟儿一起飞翔,满脑袋的奇思怪想是不是也困扰过自己?

在这本《脑袋里的小矮人》一书中,我们将看到小女孩安娜的奇妙遭遇。本书作者是被称为奥地利当代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她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享誉国际。尤其在德语系国家中长盛不衰,并有多篇文章入选德国中小学课本。 6岁的小女孩安娜跟爸爸生活在一起,虽然父母离异,但安娜还拥有深爱她的爸爸和妈妈,过得还是挺开心。可是一天她的脑袋里住进了一个小矮人,安娜从最初的不安到慢慢地接受,后来她终于可以愉快地跟小矮人沟通啦。

小矮人嗜睡,常常睡个昏天黑地,但在安娜需要时,他也能挺身而出:提醒安娜准备学习用具、计算数学题、帮她处理同学关系。安娜的同桌黑尔曼是个小刺头,总是向老师告状、跟同学吹牛、对安娜也是斤斤计较。小矮人为了替安娜处理困难,进入了黑尔曼的脑袋里,看到了一个混乱的系统,原来他的一切可恶行为都有根源,小矮人试着修理了一部分。 安娜的好朋友彼得有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彼得爸爸工作相当辛苦,但大家都彼此照顾,过得非常开心,安娜特别羡慕,总是希望能去彼得家里。然而,由于彼得哥哥的传染病,彼得被隔离在家,安娜也不能同他见面。当彼得重返学校时,他和安娜却吵翻了。

安娜想要挽回这段友谊,在妈妈的提议下她给彼得写了一封信解释原因,可却遭到了拒绝,信被原封退回。安娜气得发疯,决定不再理彼得,没想到彼得的姐姐却告诉安娜一个秘密:彼得说他的脑袋里有个小矮人,所有的事情都是小矮人出的主意 。他们一家都觉得彼得怕是真生病了,只有安娜知道真相,她飞快地赶到彼得家里…… 在书中,作者刻画出娇小的矮人,住进了孩子们的脑袋里,在那里小矮人可以同孩子们聊天、给孩子们出主意、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但是小矮人们也经常翘班睡大觉,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成长,因为成长是孤独的。 在书中,透过安娜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更希望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不需要新爸爸也不想要新妈妈,更也不需要奶奶的照顾,父母才是孩子们真正的情感依靠。正因为有了父母真挚的爱,才能让安娜情绪稳定、健康成长。

在《脑袋里的小矮人》一书中,不仅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对父母来说也是了解孩子想法的一个极好的方式: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美好的童年时光需要父母的出席;朋友的陪伴是童年不能缺少的回忆;住在脑袋里的小矮人却会在成长过程中同你争吵、和解、成长…… 怎么样,你脑袋里也住着个小矮人吗?

《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二):《脑袋里的小矮人》关于爱与温情的启蒙

当你的脑子里突然住进一个小矮人,他会知晓你所有的想法,会感知你脑子里各种情绪与念头,他不会伤害你,却需要寄宿在你的脑袋里。他还能与你对话,参与你的生活,与你相伴是多么有趣奇妙的事情。

《脑袋里的小矮人》就是在这样奇妙的故事设定中展开的。这本书是“儿童文学名牌”涅斯特林的经典作品及幻想小说代表之一。

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奥地利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多个重量级的文学奖项,是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双料作家。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100多种,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部分作品被选入德语国家的中小学课本。1984年,更是以其全部作品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她的作品风格多样,取材广泛,非常擅长用细腻的叙事才华与真挚的童年情怀书写儿童生活,所以她的作品都被称为“孩子心灵的捕手”。

这本《脑袋里的小矮人》正是从儿童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里,展开丰富有趣的幻想,引发对单亲家庭现实性的观察与思考。

本书的有趣之处,正是通过小矮人,带领着读者去体会故事主角安娜,一个单身家庭的女孩,在生活、家庭、友情、情感上的所思、所感、所需。

你会看到孩子在面对父母的离婚,与父母的相处时间的分割,在两者间奔波疲累的真实。

你会看到孩子对家庭成员变动的不安,对父母新伴侣的不适,对同学大家庭温情的渴求。

你会看到孩子对学校中人际关系的纠结,对朋友的选择,对友情的理解,对同伴的包容等等。

通过这本书,你会感受到单亲孩子内心的敏感,启发你对儿童心灵的关怀,尤其是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需要给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关怀与教育。

整本书让你在轻松、幽默的阅读体验中,潜移默化的引发你对家庭、亲情、温情的思考。

书中对于故事主角安娜心理变化的刻画非常细致,你会看到安娜遇到小矮人后的改变,她在情感上的成长,在同桌之间与破碎家庭中找到平衡。

另外,书中有一个细节点设计,那就是当孩子面对来自他人的喜欢时,应该如何处理?对爱有了一种新的诠释,回应善意也是友爱的展现。

在故事里,安娜与父母的相处方式,也会引发你对单身家庭相处之道的反思。

最后,分享书封上的这句话,不完整的家庭,却有一样完整的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拥有完整的爱。孩子成长期的困惑与敏感,都会在爱的滋养下,以孩子自己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三):童书《脑袋里的小矮人》:快乐带给孩子,思考留给家长

1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我们了解孩子吗?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更广袤的空间我们无法抵达。

正因为我们无法对一切事物达到完全了解的地步,所以对这份未知的探索才永远都在吸引着我们向前的脚步。

我们对于孩子的了解,一是通过孩子本身,二是通过各种教育理论书籍,三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儿童文学。多种方式的探寻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儿童,却永远不能再成为儿童本身,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儿童的全貌。

任何一种寻找,都是一种不同形式的阅读,阅读是人类永远不可摆脱的最高级享受。

刚刚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童书作家,来自奥地利的德语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读到了她的一本很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脑袋里的小矮人》。

我们先一起来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2

小女孩安娜,六岁。有一天,她发现被子上坐着一个比小手指的指甲盖还小的小矮人。

她把小矮人捏起来放到耳边,想听听他在说什么,结果他就跑进了耳朵里,并住了下来。

安娜很害怕,她跑去告诉爸爸。

你肯定知道,爸爸当然不会相信的,他只以为这是小孩子的胡思乱想。

从此,小矮人就住了下来。他知道安娜在想什么,也常常说一些叫安娜冲口而出的话。

他给安娜带来一些麻烦,也帮助她改变了一些事情。

安娜的父母离婚了,她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不过他们为了安娜,还是愿意见面的。他们轮流照顾她。但有时妈妈很忙,就会安排别人来照顾她。

安娜在学校里的烦恼是她的同桌黑尔曼。开学时,漂亮的男孩黑尔曼引起了她的好感,虽然小矮人提醒她这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但她仍然选择了她。

结果黑尔曼是一个自大、爱计较又爱吹牛的孩子,于是他们俩之间战争不断。

为了帮助安娜解决麻烦,小矮人决定钻进黑尔曼的脑袋里去看看。

于是引起了一连串的误会。

最后,黑尔曼和另一个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安娜也和那个家庭和睦的小男孩彼得重归于好。

3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幻想故事,也是一个反映儿童生存现状的侧面,讲的是一个离异家庭小孩子的故事。

小孩子在现实中是弱势群体,像这个故事中,父母的离异就是她完全无法控制的局面。

父母离异后,各自有新的异性出现,虽然都对安娜比较好,但对孩子来说,她并不需要那么多人。

小孩子不能理解成人的无奈,成人也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有些孩子注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悲剧。

好在安娜的父母对她都还不错,都在尽力给她一定的补偿,虽然常常令她不满意。

在这样别别扭扭的成长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有一些棱角与锋芒,所以安娜有时会顶撞父母。

父母也不会完全地考虑她的感受。

安娜脑中的那个小矮人,从现实意义上来,其实就是小孩子内心世界里的另一个自我。

在现实中,她有一个外在的自我,这个自我是面对父母与学校的。

而内心深处,她有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不被理解也不能被别人完全接触到的。

小孩子常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语言出现,其实就是两个自我的冲突表现。

我们读故事时,很容易理解这个小矮人的存在,其实一切故事都是隐喻。

故事就是借小矮人这个形象,来表达孩子内心中的另一个我。

我们读故事时,一边要理解故事想要表达的含义,一边也更要理解童书中蕴含着的教育意义。

童书,给孩子看,是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与她一样想法的人存在,让孩子找到认同感。

童书,也是给大人看的,我们要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4

作者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奥地利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936年生于维也纳,主要创作童话、诗歌、小说、剧本。自1970 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来,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100 多种。1984年她以全集荣获了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

2003年她获得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儿童文学奖——阿斯特里德·林德格伦纪念奖。

其主要作品有《弗朗兹》《米莉》《可爱的魔鬼先生》《冻僵的小矮人》等。

她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儿童现实生活基础,一类是低幼插图小说,一类是现实题材小说,一类是幻想小说。

是一个创作颇丰的女作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