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桑塔格传读后感锦集

桑塔格传读后感锦集

《桑塔格传》是一本由[美国]本杰明·莫泽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8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桑塔格传》读后感(一):重新发现苏珊·桑塔格

近几年来,国内女性主义运动尽管并未呈现为波澜壮阔的“街头革命”,甚至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舆论战争,但仍在社交媒体上暗波汹涌,无数个个人的力量足以汇聚出一股难以阻挡的平权洪流。伴随着这股地下运动,国内出版界也推出了许多女性主义著作,如《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乐园之丘》《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不做乖女孩》等。

在这股看不见的潮流中,苏珊·桑塔格正在被重新“发现”,今年国内就有至少三部关于她的作品出版,如《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回忆苏珊·桑塔格》。译林出版社的这本《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篇幅最多,可谓是介绍苏珊·桑塔格的一部皇皇巨著。

说来惭愧,第一次听到苏珊·桑塔格这个名字,还是通过并不十分相关的波拉尼奥。在读波拉尼奥的小说时,经常看到苏珊·桑塔格的推荐——(波拉尼奥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最令人钦佩的小说家”。在这种机缘下,也就简单了解了桑塔格其人,但始终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为我提供了真正认识苏珊·桑塔格的机会。不知为何,这是一本拿在手里会感到欣喜的著作,可能不仅在于简洁的封面和精美纸张,还因为一种预感,这将是一本知识密度大并且十分有趣的著作。

这本书共有800多页,分为四大部分,记录了苏珊·桑塔格的成长历程,作者“通过大量研究和访谈,深入档案资料,回归文本阐释,敏锐地捕捉到桑塔格人格和人生中的细微和隐秘的精神内核,探索了传主令人敬畏的公众形象背后那令人着迷的私人面孔:一段段破裂的亲密关系,一次次在身体和心灵上的苦苦挣扎,关于性、艺术、政治、文学——这些都激励、破坏和成就了她的卓越创作,呈现出作为隐喻的‘桑塔格’和桑塔格的一生”。尽管这本书的厚度可能会“劝退”很多人,但读起来却是轻松愉快,丝毫没有晦涩之处,大有一气呵成般的阅读体验。

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苏珊·桑塔格,已然成为20世纪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她兼具作家和艺术评价家的双重身份,拥有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洞见,著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疾病的隐喻》《艾滋病及其隐喻》等作品。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皆是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甚至是很多女性的精神图腾。如今,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重现发现苏珊·桑塔格的运动;阅读《桑塔格传》,同样是一次发现之旅。如果说以前我们侧重是她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如今则是挖掘出桑塔格身上的女性之光,借助桑塔格,也是重现发现女性的意义和女性主义的价值。

《桑塔格传》读后感(二):被翻译耽误的佳作

原评论提交于10月2日凌晨,已36小时未放出。以下是删减版。

英文版封面

本书版权页写明2022年10月1版1印,网上订购10月1日就收到了。读前50页时思绪不停被打断:走几步就撞见有的句子明显语法错误,原文不可能是这样写的;又走几步就遇到高度怀疑译错的句子。

亚马逊英文官网有此书英文版引言及前八章的试读,于是拿来和中译本做了简单比较。结果令人瞋目结舌:阅读过程中的怀疑,不幸都是正确的。

以下是对于一些翻译错误的列举,所述页码为中文版页码。

原文(扉页):To succeed 30% of the time is always.

笔者译文:30%的时候成功就是一直成功。

书中译文:百分之三十的时间都是成功即总是成功。

分析:“of the time”是口语惯常用法,time不必翻译为时间。错误译文里的“都是”没有根据,是望文生义。

原文(2页):Amid makeshift refugee tents, ...

笔者译文:在临时搭建的难民帐篷间,……

书中译文:在临时搭建的难民帐篷中,……

分析:此句是描述章首照片,其中桑塔格的母亲和外祖母露天立于一个帐篷“之前”。注意amid后面接的是tents复数,则文意也是在帐篷群落“之中”。此处误译令读者容易误解为人物是在某个帐篷“里面”。要命的是,编辑自作聪明删去了照片下面原附的说明(英文版是有的,见下图),这令读者对文字和照片的对应关系产生更大的疑问。照片与文字本来就相隔一段距离,彼此联系全无提示,说明又对不上。如此增加读者的阅读理解难度,不费点功夫还真难做到呢!

英文版截图。图片注释在中文版中被莫名其妙的拿掉了。

原文(3页):Neither could they have known how much Auction of Souls, meant to commemorate the past, looked to the future.

笔者译文:她们也无从知晓《灵魂拍卖》——这部意在铭记过去的影片——却会有多么预见未来。

书中译文:《灵魂拍卖》这部电影对于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到底具有多大意义,她们也无法知晓。

分析:该片1919年拍摄,描写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本意是“铭记过去”,谁知阴差阳错也“预见未来”——指的是后来二战中对犹太人的屠杀;而照片中的“她们”恰恰是幸运的移民美国的犹太人。书中译文将过去未来并列,除了事实性错误(“她们”对于“铭记过去”应当是理解的而非不解)和措辞失当(“缅怀”屠杀可还行)之外,还显示出:对于“到底具有多大意义”,译者和照片中的历史人物一样并没搞明白。原作者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细腻评述,就这样草草掩埋在译者的颟顸之中了。

原文(4页):...during another “genocide”- the word invented to describe the Armenian calamity - Sontag knew exactly what the Bosnians needed.

笔者译文:在另一场“大屠杀”中——大屠杀这词当初就是发明出来描述亚美尼亚惨剧的——桑塔格真正知道波斯尼亚人需要的是什么。

书中译文:在另一场“大屠杀”(这个词是专门用来描述亚美尼亚灾难的)中,她清楚地知道波斯尼亚人需要什么。

分析:的地得的使用不遵守当代汉语规范暂且不论,读者的疑惑是,大屠杀英文对应哪个词,怎么“专门”描述亚美尼亚?既然专门,此处又为何当场挪用来形容波斯尼亚?看了原文才知道,亚美尼亚只是此词发明的缘由,而非独享此词。译者不知为何要自作聪明的采用意译,既不信、又不达。

原文(4页):Her success was literally spectacular: played out in full public view.

笔者译文:她的成功不啻真实世界中的鸿篇巨制,在万众瞩目中次第上演。

书中译文:她的功成名就确实令人惊叹:那完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路表演下来的。

分析:本书首段就描述好莱坞巨制(Hollywood spectacular),还特意介绍说是“将特效与巨资相结合以求征服观众”(彼处译笔亦不佳,从略)。此处用同一词,有呼应之意,所以才有相对于电影的“fictional spectacular”的“literal spectacular”。译者当然完全意识不到这种巧妙的呼应,并且将“万众瞩目”错译为带有贬义的“众目睽睽”,将“成功”的“发生”(play out)错译为“表演下来”,这岂不是骂桑塔格在演戏吗?不是不可以骂,而是不要扭曲作者原意,自己跳出来乱骂!

原文(5页):Never, perhaps, had a great beauty worked less hard at being beautiful.

笔者译文:或许再没有哪个美人对美貌更不上心了。

书中译文:也许,在保持美貌这件事上,从来没有哪个大美人会少做努力。

分析:没有谁会少做努力,所以大家都会多做努力?这意思满拧了啊!该段随后讲到桑塔格晚年感叹自己年轻时美丽:当初我一点没意识到!译者见到一个中学生难度的双重否定就绕不出来了,全然不顾按照自己的译法会和下文发生前后矛盾。美而不自知的桑塔格在译者笔下变成了美妆达人,再次无辜被抹黑。

以上举例仅限于本书中文版前五页,而且我已经克制自己每页只选取一例(只有第四页因过于气愤而多选一例)。与上述例子相近或稍轻的误译、漏译、乱译、蠢译,在前五页可以说不胜枚举,每页至少大小十余处之多。全书余下的800多页,质量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就省省力气了,特别严重的欢迎各位跟帖指出。从阅读前50页的体验来看,糟糕的翻译质量绝对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糟蹋了这样一本佳作,也愧对九泉之下的桑塔格。

对此,还能怎么说呢?只能认为译者的能力和态度都不及格。普利策奖佳作,800多页巨著,译林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原价158元一本,结果……就这?!这倒不妨碍译者写篇译后记,自我吹嘘翻译桑塔格多年,亲赴桑宅拜访过本人,桑的后人遴选传记作家时还提供过参考意见,桑的儿子还“专程”来华拜访过他,还因本书再获江苏紫金山文学翻译奖(号称“二度紫”)……有这些摆资历、自贴金的时间,真正干活的时候为什么不上点心,以至做成这个渣样子?博导专家二度紫,读者心中有把尺!

对比中英文版过程中,感受到英文版文笔流畅生动,精巧细腻,配上魅力拉满的传主,实可一读,算作不成熟的推荐吧。祝愿大家都能免于低劣翻译的荼毒。以上。

《桑塔格传》读后感(三):思量生活在“废墟上”的可能,塑造高雅文化的理想典范

Life is a movie; death is a photograph.人生是一部电影;死亡是一张照片。——苏珊·桑塔格《恩主》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桑塔格这个姓氏源自苏珊的继父纳特,她生父的姓氏是罗林布拉特,她认为原姓又丑又生僻,而使用普通的桑塔格这个犹太姓氏,则具有去犹太化去原生家庭阴影的效果。

不久前阅读了美国当代作家西格丽德·努涅斯所写的《回忆苏珊·桑塔格》,窥见了“藏”在房间里,刚战胜乳腺癌的苏珊·桑塔格这个一代女性知识偶像的生活底片。

作者本杰明·莫泽在本书中,历时7年,采访近600人,列文虎克式地塑造出苏珊·桑塔格这一个高雅文化的理想典范。而西格丽德也是被采访人之一。

西格丽德·努涅斯曾说:“她会长时间地熬夜,那盏小灯一直亮着,时间太长,把灯罩都烧坏了。只要苏珊一醒,就会敲门叫我和她一起去厨房。她尽可能少睡;认为睡眠,就像童年,是浪费时间。她无法忍受早晨独自一人喝咖啡或者看报纸。事实上,刚下床时,她尤其需要一个听众。”

1973年苏珊在巴黎写给罗杰·斯特劳斯的信里,曾说:“一直以来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左右,一周工作七天,我真希望我能写得更快点儿。我也许看上去写得很快,或者至少比一些作家写得快,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只是在打字机前待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罢了。”

阅读到这里时,我着实佩服苏珊如此旺盛的精力。细读之后,发现原来她患上了她同时代人的通病,依赖苯丙胺等药物,让自己保持生龙活虎的旺盛生命力。

其实苏珊的勤恳,是有迹可溯的。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她就特别喜欢阅读冒险类书籍,而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则成了她终生难忘的启蒙书籍。

充满理想主义的马丁·伊登,深深地影响了苏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部小说让当时在家中痛苦,在学校苦闷的苏珊想抓紧时间,努力生活。

苏珊的原生家庭的痛苦,主要源自她父亲的英年早逝,母亲的不成熟。她一辈子都渴望得到她母亲更多的关注,“我小的时候很少见到她,她总是不在”。

她母亲在她年幼时,先后将她和她后来的继父纳特·桑塔格当成自己的代理母亲,甚至曾经要求苏珊假扮成男性角色取悦自己……不知道这有没有影响到苏珊日后的性向?

苏珊从她这个喜欢鼓励说谎习惯与性的母亲那里,习得了人性虚伪的本质,认为诚实等同于残酷,同时也学会了戴上面具,做一个双面人。比如,苏珊有时会在日记等作品里涂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情况,受虐狂倾向则是她后来在大多数重要人际关系中的显著特点。

苏珊在学校的苦闷,可能在于她的早慧与她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因素。她对稀奇古怪的事情反应迟钝,只好选择遁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从阅读与写作中排遣无处安放的孤独,以心理上的逃离携带身体上的逃离,“将来有一天,我会把这些日记给我将要学会去爱的人看:这就是我曾经的样子——这就是我的孤独。”

年少的苏珊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然而成为局外人依然是苏珊最大的精神焦虑与精神危机,但她总是对能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充满自信:“尽管我孤陋寡闻,但我从来都相信,在外面的世界的某个地方,会有像我这样的人。”

1949年,身为芝加哥大学生的苏珊阅读了托马斯·曼的《魔山》后,她的好友梅里尔提议去拜见该书的作者。仨人于1949年12月28日晚上6点,顺利地拜访了托马斯。严肃的托马斯为他们郑重地谈论了一些深奥的话题,诸如德国的命运、恶魔、深渊以及浮士德和魔鬼讨价还价等。

苏珊在大学时,曾经交往过女友。她在伯克利遇到了初恋哈丽雅特·索姆斯:“我知道了去爱是多么美好、正确的事情啊”。

她的性取向是她能一心一意追求其他使命的关键所在,“我想写作的欲望是与我的同性恋有关的。我需要这个身份作为武器,以对抗社会反对我的武器。它并不证明我的同性恋是正当合理的。”

她一度觉得和男人发生肉体关系,令人感到羞辱与堕落。后来在同性恋好友梅里尔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发展异性恋关系,转变性向。

之后,17岁的苏珊,凭借着早慧、才华横溢又打扮得像个明星的形象,在芝大成为别人眼中与众不同的佼佼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座图书馆一般的存在。

对年少失去父亲的桑塔格而言,弗洛伊德是她这辈子愿意遇到的最令人敬畏的“父亲-哲学家”的典范。当时17岁的她与28岁的菲利普·里夫认识才一个星期多一点就闪婚了。我觉得可能是菲利普身上的儒雅气质与喜欢谈论弗洛伊德的话题,深深地吸引了她。

他们刚开始有共同的话题,彼此推心置腹、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艺术、政治、宗教和道德。然而婚后两天,她就发现了菲利普的俗不可耐……

苏珊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席,导致她在养育儿子戴维的过程中,也重演她自己童年的不幸,她以学业和事业为逃避手段,摆脱照顾孩子的困境。离婚和监护权之争将苏珊搞得身心俱疲,最后她成功地逃离了婚姻围城。

苏珊曾经恐惧过因自己的双性恋者的身份而被隔离,被边缘化,因为当时那是一个谈同谈女权色变的年代。

阅读这本书之后,发现苏珊不止是一个尖锐的批评家、女性主义者,还是一个精英主义者。她对有巨大成就的人、权贵或富人感兴趣,她总是把自己的意象投射到别人身上。

偶尔脆弱又失落的苏珊,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有归属感的犹太人,然后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作家,最后才是一个睿智而叛逆的美国知识分子。

她总是力所能及地保持着她的优越感与高雅形象,不停地思量生活在“废墟上”的可能,以锐利的眼睛透析复杂事物的本质,道常人不敢道之言。

“A writer's job is to tell the truth,” said Hemingway in 1942.

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的苏珊说,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