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边》的读后感大全

《海边》的读后感大全

《海边》是一本由[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边》读后感(一):后殖民外衣下的家庭伦理故事

后殖民外衣下的家庭伦理故事(看完之后让我认识了好多非洲地名和历史人物2333)。不断闪回的叙事策略宛如拼图,将难民生活的残酷、爱与软弱一点一点地展开呈现,个人-家族-国家的历史在其中纵横交错,印证了诺奖的评价“记忆,永远是古尔纳笔下的主题”。 “斯瓦西里”(Swahili)一词出自阿拉伯语,意思是“沿海的”,书中无处不在的“海边”意象讲述着后殖民的创伤,故事的最终主角之间达成了和解,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和解仍在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迷雾深处,等待挖掘与打捞。

《海边》的情节完成度很高,甚至有点过于高,使得家庭伦理故事的意味压倒了身份、记忆、遗忘、背叛等主题,正如莫迪亚诺在《暗店街》中苦苦追寻和经营的迷离感,这些主题原本是后殖民小说和难民角色自带的语境和氛围,却被古尔纳舍弃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海边》读后感(二):风格一如既往的朴实 落在难民身上起到较好的效果

古尔纳是一位相对朴实的作家,不会玩弄精巧的结构,不会让纷纷的情欲跃然于纸上。一切都是那么的通俗易懂,这也是诺奖之前相对无名的原因。这样的风格让《天堂》在阅读上显得相当的暗淡,因为殖民的痛苦耀眼的作家实在太多了。(推荐拉美文学大爆炸四主将)

而来到《海边》这样的简朴依旧,但也让难民表述显得更加真实而且具有张力。入境大厅的审问,主角奥马尔的心理描述都有一种强烈的真实,似乎作者是亲身经历过一般。第二章把视角移动到拉蒂夫身上,渐渐带出拉蒂夫与奥马尔两家族的仇恨。前者是新千年后的难民后者则是冷战时期的难民两者天差地别的境遇也是值得玩味的视角。回到两者仇恨本身,明面上是伊斯兰宗法导致的贪婪与冲突,而让冲突或者仇恨落地的根本是殖民政府的政策。以及独立之后独裁者轮换和贪婪。这两点作为暗线在独白和心理描写里并不突出,却是一切仇恨落地的根本。最后一切的贪婪和独裁都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但这一切继续以一种轮回方式继续进行着故事戛然而止。

《海边》读后感(三):海边

古尔纳的小说,每本主题都不一样。前两本《天堂》写的是非洲本土的商人生活。《赞美沉默》写的是移民后的生活。这本《海边》写的是难民。

一位64岁的男子,从坦桑尼亚以难民身份到了英国。在坦桑尼亚英国殖民期间,他家一直是做生意的,从他父亲的面包店到他的家具店,生活安定而小资。坦桑尼亚一独立,他被邻居告状坐了牢,一出狱,他就搞了假身份信息,以难民身份来到了英国。

英国难民管理中心的人都好言相劝他返回吧,这么大岁数了。他假装不会英文。在入境签证处,他随身携带的最昂贵的东西就是一匣子沉香,也被签证处的人没收了。

把他安置在难民点,稍微有点洁癖的他,忍受不了难民点的脏乱。终于不再假装,跟难民事务管理人员瑞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瑞秋已经给他联系了一个翻译。瑞秋是个善良的英国女人,她知道“大爷”会讲英语后,只是恼了一小会,依然讲着这个翻译是干啥的,“大爷”和翻译两人居然认识。而且两人来到英国都与对方有点关系。

两人见面后,之前的“仇恨”在两人的回忆讲述中慢慢消解了。

他们的家乡就是一个海边城市,只是独立后,“文明”“经济”“秩序”也随着英国政府的撤退而消失了,“失序”状态下的人与人之间仇恨扩大了。

现在他们在的难民安置点也是在海边,人与人之间的和解能力又恢复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